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老山羊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11月游记攻略评比】金秋十月额旗美 惊险神奇沙漠行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08:4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08:49 编辑

    10月11日 早六点半集合 出发,还是7点钟左右日出之前到达了黑城遗址
      黑城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约25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中。黑城东西长470米,南北宽384米,总面积18.05万平方米。虽历经700多年,黑城仍不失当年的高大宏伟。传说中的藏宝井为后人留下了无尽遐想,它是“古丝绸之路”以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西夏时期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彩绘双头佛和元代纸币等举世无双。
还是有很多的摄影家已经到达,选择好了最佳拍摄日出的位置,占据了有利的拍照地形,真是已无插针之地了。嗨,我还是找人少的地方去看看吧。
这是在日出后,在城内拍摄的黑城古塔
黑城古塔就矗立在这夯土制成的城墙之上
黑城城堡北面拍摄的古塔
    顺着可能原来是城门的豁口,踏着新修的木制栈道进到城内,登上城墙,浏览全景后,即刻出城,与木锯大哥一起逆时针方向绕了城堡一周,欣赏到了残存古城的风貌,不得不赞叹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与智慧的博大精深,与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古城西北角的古清真寺外景

点评

残城古塔沙上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6 21:24
妙哉!好!  发表于 2012-11-20 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08:5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09:01 编辑

这张“猴姐”拍摄的“古城沧桑”,才真正的显示出了真正的古城风貌。
    由于周边地区沙化严重,流沙从古城四周侵蚀着古城,巨大的沙漠沙山即将把这座古城的城墙埋没,而这用夯土造成的古城墙还顽强的屹立着,真是令人赞叹啊。

    与木锯大哥一起翻过了沙山,在古城东面的沙漠之上,发现有碗、盘、罐等各种瓷器的碎片,有黑釉刻花、白釉褐彩形色多样,当时就觉得发现了新大陆了。细细的寻找后,捡到了十几片,真是如获至宝啊,真以为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物呢,根本就没有动脑子想想。回到住地,“620”兄弟的一番话,令我也回忆起了曾经在什么杂志上,看到过这么一条消息。这里曾经遭到当地人及盗墓者大肆的挖掘,改革开放后,大批的游客也到这里寻觅这些历史遗存作为纪念品带回家,黑城文物保护部门,为了满足旅游人群的探奇心理,收集了很多的瓷器碎片,抛洒在附近的沙漠之中,这样即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理,又可以减少对古迹进一步的破坏。

点评

碧天金沙纹饰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6 21:29
不知这样的古迹是否会被流沙淹没?  发表于 2012-11-20 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09:0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09:09 编辑

这条环城小路最多也就修建了十几年吧,现在有好几段已经被沙山完全的掩埋了。
传说中黑将军突围时的城墙掘洞,像一张永远无法闭合的嘴巴,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兴衰成败和人世沧桑。
    走到景区大门,回首望去,一座古城半遮半掩在荒漠戈壁之间,耸立于城墙上的古佛塔缥缈在微风之中,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古城宛若仙境,忽明忽暗,时隐时现,变幻莫测。这便是神秘的黑城。


点评

黑城密境明暗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6 2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09:1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09:21 编辑

    大同城遗址位于怪树林与黑城遗址之间,距达来呼布镇东南约19公里。由内外两道城墙组成,又称"马圈城"。此城建于唐朝中期,前身是北周宇文邕的大同城旧址,也是隋唐大同城镇和安北都护尉的治所所在地。唐朝开宝二年(公元734年)在设置"宁寇军",以统辖该地军务。大同城的地面建筑现在已所剩无几,据说是因为当时建城时比较匆忙,不加选择地使用当地的沙石和杂草堆积而成,因此结构松散,经不起风沙和时间的考验。
几墩残存的夯土城墙,只剩下依稀可辨的旧城遗址和奇形怪状的夯土堆。
    一进遗址大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形似骆驼的城墙遗迹
形似卧伏在山坡上的“望天犬”
残存的城墙遗迹

点评

望坡怪兽望天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6 21:39
点滴不漏~~~~~~  发表于 2012-11-20 1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09:3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09:37 编辑

    这里的胡杨树“陈尸”遍野,宁无生息,一片惨白,呈现出古老的原始风貌,与不远处浓郁的胡杨林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这里就是神秘的“怪树林”。百年前这里是一片茂密的原始胡杨树林,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大片的胡杨树枯萎死去。死后的胡杨树,东倒西歪,神态各异,其奇异的造型呈现给人们是死一般的沉寂和童话世界中的仙境奇观。
几棵劫后余生的胡杨树,静静的站立在细沙小路的两旁迎接我们的到来。
枯死的胡杨奇形怪状,有躯体蜷曲着;有的斩腰断臂,粗厚的树皮如盔甲连着骨肉;有的剖腹不倒,靠在金戟一般的枯树旁,有的身后还牵拉着伙伴,看来还像是孽生的后代,只是已经夭折。苍龙腾越,虬蟠狂舞,千姿百态,美妙绝伦。
姗姗拍摄的这张干枯的,自然下垂的胡杨树皮似“金蛇探路”
一条枝桠倒地后又伸向天空,似乎要有所诉说,地上还盘卷着匍匐的树枝与树根
顽强生存在这片死一样寂静的枯树林边缘的古老胡杨

    怪树林实际上是大片胡杨树枯死而形成的。胡杨是一种奇特的树种,生命力极强。近代以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极大的破坏了胡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特别是额济纳河断流,沿河两岸的大片胡杨林因缺水而枯死。胡杨特有的耐腐特性,使大片枯死的胡杨树干依然直立在戈壁荒漠之上,形成形态怪异的悲凉景观。
此次行程之前正好看到了电视的介绍,在这里苍老的枯树桩周围,红柳附近,地下埋藏着一种奇特的沙石结晶物,被誉称为“沙漠玫瑰”。探寻一番后,自己是根本无法寻找探奇挖掘的。最后是在景区的大门口小贩那里买了几块带回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09:48:03 | 只看该作者
回来路上,继续到不是景区的河边,欣赏胡杨林
宽阔的额济纳河、近乎干涸的河滩,对岸的胡杨树林。
河边一片粗大的胡杨树林
全体队友在额济纳河边、胡杨林前大合影
回来后去了一家馒头店,牛师傅的妹妹老婆都在这里,买了两种,文老师又给了我不同种类的,还是挺好吃的,全是发面的,掺杂有沙枣粉和类似于胡椒粉状东西,有点当地特色,对我的胃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09:5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09:55 编辑

      回到驻地后,吃了刚买的各种馒头,休息了一会,4点多钟与小高又出发了。昨天二道桥景区出口险遇查票检查,再说二道桥也没有特别吸引我们的地方了。沿着公路前行,其实公路两侧都是景区,只不过景区大门都是在南侧。北侧全部是护栏围着,找不到门的,同样也是叫一道桥二道桥的。走了一段,发现一建筑工地,可进入到栏杆内部的,并有小路。进入一段后没路了,顺着沙丘顶部继续前行,四处欣赏拍照美景。
富有蒙族风情的帐篷搭在了二道桥景区的胡杨林中
富丽堂皇的蒙古包内,摆好了各式糕点,准备招待尊贵的客人
夕阳西下时的二道桥景区胡杨林美景
返回驻地的路上拍摄的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纪念碑
今日支出:黑城游览通票:65元(团体票价格)(黑城、大同城、红城、怪树林)
包车费:50元    住宿:8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0:0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10:06 编辑

      到额济纳的第四天,计划是去八道桥和四道桥,早上8点钟才集合出发呢。照惯例早早就起来了,与小高一起去拍驻地附近的小亭子水中倒影,前两天从这里经过时已看好了拍摄位置,也正好一块看看能不能拍到日出。养鱼池院里有一条藏獒,找到看门人说了一声,进到院子拍了几张,然后就顺着一道河边溜达,寻找拍摄日出及水中倒影的位置。街上已经有了很多拍照的人了,本地居民锻炼身体的,遛狗的也不少了。
     走到桥头,就是一道桥景区了,本地人不要票就可以进去的,。眼看着太阳就要出来了,还没有找到好的位置,与守门的讲了半天,就在进门几十米的地方拍几张就出来,好不容易才答应。这时,阳光已透过胡杨林,一片火红,连拍了几张,均未拍好啊。
回来的路上,阳光正好泼洒在养鱼池旁的胡杨林,水中倒影异常美丽啊。
     八道桥就是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如果不去沙漠腹地,还是应该去的。我们是计划进入沙漠腹地的,所以准备如果能够躲票,就进去浏览一番,躲不了票,就在外边转转,然后返回到四道桥。正好八道桥在胡杨节期间开办了沙雕展,正在撤展期间,从附近的参展车道就走进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0:1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10:13 编辑

好兄弟“620”,你的身影、你的脚印,成就了我认为拍的还行的照片,在此表示感谢了。
我这是第一次看到沙漠,还是非常兴奋的,四处寻找最佳的景色。
第一次欣赏到这真正的沙漠驼影,这可不是在欣赏摄影家们的杰作了
风是“画笔”,以沙为“纸”,描绘出这美妙的曲线花纹。这些都是真正的自然之美啊。
风又是雕“刀”,把平淡无奇的沙子雕琢成神奇的各异姿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0:1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54 于 2012-11-18 10:17 编辑

我喜欢看这“沙漠之舟”的身影,更爱听那似隐似现的驼铃声。
追着它们,我尽情的拍照,要把这美好的情景永远记录在回忆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