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693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_*一扇窗...透过《古琴佳赏会》,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9 10:0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说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家肯定能联想起故宫、长城等著名的风景名胜。但要说起《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说起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估计关心、知道的人就会少很多。

以前的我就是这样,去年某个时候,当我从一个外国人嘴里,第一次听说“古琴”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而且还是其中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的时候,我非常震惊,甚至有些不能理解、甚至我还从没听说过《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这个概念!为自己的无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用两个字来形容--“汗颜”!  

也许是因为对自己触动太深,逐渐开始关注并尝试了解相关的知识。

上周六终于有幸参加了雷滨同学组织的《古琴佳赏会》,感觉似一扇窗,使我感受到另一片世界…想想,现在还在激动!衷心感谢各位组织者和讲解老师!

通过学习、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非常愿意与大家一起学习、分享。希望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关注我们的民族文化。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0:06:0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化遗产》分类与《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其中前四类称为《物质遗产》或者《有形遗产》,最后称《非物质遗产》或者《无形遗产》。

关于《物质遗产》,我不多介绍了。在这里主要针对我国入选《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做个介绍。内容是我从别的网站上摘帖过来的。

《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

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代表作”,一个国家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评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其二为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

自2001年5月18日,截止至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宣布三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入选项目。

我国入选的项目有: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共4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0:10:1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批:昆曲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昆曲当选的原因: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有极高的技巧:
    戏曲的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之综合。这四个方面及其综合在昆曲中要求最高。昆曲演员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兼备。舞台呈现亦最为完美与出色。其他剧种演员为提高技艺都要学昆曲。如京剧演员梅兰芳即有深厚的昆曲功底并能演昆曲。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之代表作《林冲夜奔》即以昆曲形式演出。

    昆曲是“活化石”: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昆曲属“濒危物种”:
    在18世纪后期,地方戏兴起,昆曲由于过于文雅和繁难,便呈衰落趋势。1949年前,在全国范围内除“国风新型苏剧团”及“半付昆班”竭力延续昆曲艺术生命之外,已没有一个职业性表演团体,老艺人有的回家务农,有的摆摊糊口。<img src="./uploads/newbb/5039_4598eedb6f7f7.jp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0:13: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批:古琴

 
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艺术与世界其他27个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获此殊荣。

  在2001年5月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我国昆曲位列其中。古琴艺术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

    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关于它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说。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先秦时代,琴已很流行。现在常见的古琴式样,大多为魏晋之后的式样,一般长为110cm,琴头宽17cm,琴尾宽12cm,分大、中、小不同的形制,琴弦根数有五弦、九弦、十弦、十二弦、二十弦等多种。常见的是七弦,所以古琴又称七弦琴。古琴的面板用桐木制成,面板的外侧有十三粒白色小圆点,称徽,是音阶的标志。制徽的材料可以用玉,也可用金、用骨、用蚌壳。古琴的弦用蚕丝制成,取其坚韧而发音纯正。

    古琴音色纯净、幽雅,有三种音:散音;泛音;走手音。散音如钟鼓之声古朴、稳重、深远;泛音象珍珠一样明亮,古琴拥有91个泛音,最高音在小字三组的海D;它还有四组相同音高的泛音,如此众多的泛音,是世界上任何一种乐器不能相比和不能达到的。至于古琴的走手音,更是古琴艺术之一绝,如人声在低声细语,音韵特别悠长,深厚,感人肺腑。

    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它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150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一座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

    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img src="./uploads/newbb/5039_4598eedb843c7.jpg" /><img src="./uploads/newbb/5039_4598eedb89490.jp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0:2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批: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荣列榜中。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已经为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制定了2005年至2014年的保护和传承计划。孙家正说,保护和传承计划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将抓好维吾尔木卡姆的原生态传承,对新疆维吾尔聚居区的木卡姆传承情况进行切实的普查,命名一批健在的木卡姆老艺人,并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扶持; 在各地建立10至20个“维吾尔木卡姆”保护、传承中心,培养各种维吾尔木卡姆的接班人。

第二,鼓励新疆各级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将维吾尔木卡姆搬上舞台,实施“专业传承”。

第三,做好“教育传承”,编写不同层次的普及教材,将维吾尔木卡姆引进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专业院校开设“维吾尔木卡姆传唱班”,招收以此为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第四,中国将做好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文本传承”,对相关音、像、图、谱、器及文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同时筹建资料中心、数据库、网站和博物馆。第五,进一步扩大对维吾尔木卡姆的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对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img src="./uploads/newbb/5039_4598eedc0e585.jpg" /><img src="./uploads/newbb/5039_4598eedc1385d.jp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2-19 10:26:13 | 只看该作者

古琴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哲学与文学,它是一门综合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0:26: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批: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冲击。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国政府积极回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img src="./uploads/newbb/5039_4598eedc419f7.jp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2-19 11:20:3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从楼主的水平来看,绝不是一般人,我们现在正需要像您这样的朋友加盟,以让我们今后举办的活动更加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1:30:04 | 只看该作者

*_*惭愧.我可是再一般不过的一般人.

 说起来还得感谢您,通过这次的古琴会,心灵又受到震撼!
我只不过是想把这种心情与大家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2-19 14:06:03 | 只看该作者

人人都为活动做出贡献,我们大家的收获才得以最大化。期待您的下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