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穆罕默德总李 于 2013-3-19 21:27 编辑
此讨论帖源于多年来对地质的兴趣,内容分歧见下文。 “门头沟京西古道上的蹄窝,因为近些年该地区走山的人越来越多而名声大噪。至于成因,很多人都说是骡马驼队行走其上,日久天长踩踏。并以此作为昔日京西古道人马熙攘、商贸繁华的证据。 但有人对此说持怀疑态度。虽然从理论上牲口践踏是有可能,但为什么非要踩出坑来而不是平均地磨去一层岩石呢?牲口能有那么高的智力,知道要踩在坑洼来可以防滑吗? 于是猜测可能有古人先用工具凿出了小坑,然后经过牲口年年月月的踩踏,终于形成了今天所见的蹄窝。但这个猜测也有一个问题,负重的牲口行走中能看到自己的蹄子进入蹄窝吗?那些深深的蹄窝会不会反而对牲口造成伤害,比如崴脚、绊腿什么的? 今天看见华人地质学家嵇少丞的博客科普文章《是“蹄窝”还是壶穴?》,他的看法是“什么动物的‘蹄窝’都不是!”原来是一种地质现象,学名叫做壶穴(Pothole),“是水流中挟带砂、砾石刮擦、磨蚀不规则石面河床而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的凹坑,然后,水流进入凹坑,形成涡流,盘旋冲击并转动坑内石子或砾石,不断磨蚀着坑壁,越磨越大,越磨越深,若在深部再遇到软弱岩层或薄弱面如节理或破裂等,冲蚀刮磨的速度就更快、效率更高,造成凹坑的侧向扩展、延长,使得一系列壶穴甚至在地下相互连通,形成地下河流。”“壶穴有大有小,大的就是深潭,小的就是驴‘蹄窝’。” 这些壶穴既然在京西古道上,后期肯定有骡马驼驴等驮运牲口的贡献。牲口的蹄子可能是有意踏进去的,也有可能不小心滑进去的,从而使壶穴更深更大,口部磨损更多。猜想,牲口们不会很喜欢太深的壶穴,驮着重物滑进去一点儿都不好玩儿。你会说了,子非驴,安知驴不乐?那就那咱自己说话:我走蹄窝那里的时候,绝对是眼睛盯着脚下,不让脚踏进去;冬天有冰雪时更加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