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68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一市两乌石,奇哉,奇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1 16:4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京朱皮 于 2013-4-11 16:52 编辑

1浙江衢州乌石山2浙江龙游乌石山3江西抚州乌石山4福建福州乌石山5福建莆田乌石山

浙江衢州乌石山  乌石山原名乌漆山,位于衢州府城以西18公里,华墅乡三官岭村,海拔521米,系怀玉山余脉湖山(761)北麓山脉与金衢盆地南域交汇的山地。雨灵山海拔350米,两山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乌石山地处浙江省衢州市于江山市、常山县、柯城区三县交界处,地质地貌变化十分丰富。常山国家地质公园位湖山的西南麓。江山古生物化学保护区位于湖山的东南麓。山周边巨石围匝若城,绵延数十里,高250仞。乌石山(自然生态名胜区)集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古迹为一体。山上林木茂盛、竹林叠翠,山中多橘树,随山体走势起伏不定,看上去层次分明,颇具美感。山下村庄江南田园风光气息浓厚,有千年子母古樟树位于村口,夏季多行人在此纳凉休息,山脚有一大一小两个水库,如两块碧玉镶嵌在乌石群山中,与乌石山起伏山地相互映衬,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山上林木茂盛、竹林叠翠,山下湖泊粼粼、如诗如画。山中有乌石寺(又名福慧禅寺)、将军殿、三清观等佛、道寺院。唐龙纪元年(889)通济大师在乌石山结庐,名福应院。宋开宝三年(970)建寺,祥符九年(1014)赐额。留下乌石山福慧禅寺千年古迹,有山门、大雄宝殿、祖师堂、阎罗殿、观音堂等。现为宗教局批准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山间留有当年通济大师手植银杏三株。树龄已达1100余年,要7-8个成年人合抱有余。还有宋元年间建有的“慈云塔”,“杰峰禅师塔”和宋·岳飞题壁、张浚题壁以及明·宋濂撰《杰峰禅师愚公塔碑铭》碑和清·乾隆乌石山重整精舍记碑等历史文化古迹。每年农历七月廿四至七月廿九是乌石山寺传统庙会,万人云集乌石山,来自江山、常山、衢州周边城市香客朝山进香,成为闽、浙、赣、皖最有影响力庙会之一。
  乌石山自然生态名胜区曾有乌石山六景:“石门临风” “玉湖映月” “山寺甘泉” “高山海滩” “巨石匝城” “金衢远眺” 浙江龙游乌石山    乌石山位于衢州市龙游县城北二十五公里横山镇。海拔439米,居千里岗山系,是县界的北屏,与建德市梅岭关接壤。南坡有寺,从山脚沿一条七百多阶的石阶依着夹山溪涧盘绕而上,行至半途,山势就突然陡峭起来,这里称“百步岭”,上了百步岭,可见一块坪地,坪地上竹木成林。乌石寺便北靠青山坐落坪间,建于唐太和元年(公元827),又名招庆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自南至北分别为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东西两侧还有不少附属建筑,可谓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相当规模的古刹,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登临遣兴和求神拜佛的胜地。
  乌石山景色颇为奇特,主峰上石壁裸露精光淄滑如同钢铸铁浇一般,由于多年的日晒雨淋,颜色黝黑,“乌石”之名即由此而来。当中还有一个石洞,叫做“幽岩”,“岩深三丈,方倍之,有泉穿石而出,终年不竭。岩背乌石划开,分峙左右,中深数石(十)丈。“《民国县志》南宋建都临安,梅岭成了“江右孔道”,当时的乌石山下就有一条东达临安,西接湘赣等地的官道,官道上铺有人字形青砖,据说当时每隔五里路即筑一砖窑,就地烧砖供铺路之用,人们在拓荒开路时还发掘出多处窑址和青砖路基。
    乌石寺多有名人在此逗留,据旧志记载,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就曾在寺中过夜,并在木桌上题词:“岳飞奉旨趋阙,复如江右,假宿幽岩。游上方,览山川之胜,志期为国,急欲扫平胡虏,恢复舆图,迎二圣沙漠之辕,辅圣主无疆之休,因结缘佛事,以记。宋绍兴三年十月初三日题。”岳飞还写有《招庆寺送张紫岩北伐》诗传世。张滩[即张紫岩)、刘光世等将领也曾在寺中题壁,周必大、姜蛮等人还有诗文传世。 江西抚州乌石山  在江西省抚州市钟岭乡与临川区 蒿湖乡交界的梦港桥上游两三里路的地方,有一座很有名气的山,名叫乌石山。
  这座山不高,到处是石头,山前河水清清,风光秀丽。北宋宰相王安石曾到此游玩,有诗云:“乌石江头踯躅红,东江柳色涨春风。物华人意争相值,永日留连草莽中。”对乌石山进行了赞美。由于山上的石头质地坚硬,山下水运方便,因而很早就有人在这里开采石块,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采石场,史称“攻石者萃焉。”据《抚郡文昌桥志》记载,清嘉庆年间重修文昌桥时,特选用乌石山石块砌墩脚。就是1946年修复1942年被日本鬼子炸坏的文昌桥时,也是用乌石山石块,更不用说其他地方做房子、开磨、打碾槽、铺石路了。由于长期开采,山上留下了许多奇峰异洞,最有名的有风车岩、撞江嘴、观音岩、高峰岭等等。有的奇峰象刀片;有的奇峰象罗汉;有的岩洞象撮斗;有的岩洞象坛子,口小肚大;有的岩洞里积水成潭,人一进去,嗡嗡作响;有的岩洞非常宽阔,可以摆得下十几桌酒席;有的岩洞冬暖夏凉,夏日进去,暑气顿消,等等,很值得一看。
  由于这儿有不少奇峰异洞,风光秀丽,所以也流传着不少神话故事,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千支凿”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相传有一天的晚上,一个神仙来到乌石山。一进村,看到有个老婆婆坐在月光底下纺棉花,他就装作过路的走了过去。老婆婆很客气地招呼他坐下,并倒茶给他喝。神仙很感激,就对她说:“我这里有一千支笔和一千支凿子送人,不知你要那样?”老婆婆答道:“我们这地方穷,读书人少,要一千支笔有什么用?我们这儿石头多,不如拿一千支凿子来打石,还可以赚到几个钱,救救眼前的急。”于是,神仙便给了他一千支凿子,结果乌石人打石的人越来越多,练出了许许多多能工巧匠,打出了许许多多的奇峰异洞。后来,神仙又来到乌石山,看到这番情景,禁不住在石壁上写诗赞叹道:“乌石凿子真神奇,凿出石山新天地。奇峰异洞随处有,惹得神仙不愿离。” 福建福州乌石山    乌石山简称乌山,又称道山。在福建省福州市中部,与于山东西相对,乃城内三山之一,相传是何氏兄弟九人登高射乌处。游览面积11.9万平方米,最高点香炉峰(桃李石)海拔86.02米。唐玄宗·天宝八年( 749 )乌石山改名为闽山,宋代又改名为道山,曾留《道山亭记》一文。山上怪石嶙峋,林荫壑胜,环山寺观栉比,山间亭榭交错。有三十六奇景,唐代即为游览胜地。其中天章台、邻霄台、冲天台、霹雳岩、天台桥、道山亭等6处,均属三十六奇景。1955年修复了3座不同形式的亭子;居中东的八角亭,即唐宋八大家·曾巩城有功的黎鹏举而建,名黎公亭;居西圆亭,则纪念陈振龙从吕宋引进番薯种,名先薯亭。此外,还有沈公祠、道山观、弥陀寺、吕祖宫等。山上石刻众多,为市内重要游览胜地。
  乌石山上风景绝佳,山南石刻甚多,其中华严岩旁的石刻《般若台记》是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摩崖石刻,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所写。岩石洞壑清幽,摩崖题刻200余处,分布全山各角落,以邻霄台、天章台、道山亭等地较为密集。著名的为唐大书法家李阳冰大历七年(722年)所书的篆书《般若台》,以及宋代程师孟、李纲、陈襄、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题刻。元代间有用蒙文书写的。明代多诗刻,其中太监的题刻为清人所不取,《乌石山志》均未收录;但对研究明代太监活动,特别是督舶太监的活动,颇有史料价值。现存主要道观有道山观、吕祖宫等。另有道山亭、黎公亭、先薯亭及沈公祠、弥陀寺等名胜古迹。
  乌石山上怪石嶙峋,树木参天,全山景物高低错饰彩落,曲折幽深,是游玩避暑的好去处。乌山素有36奇观之称,从山东南麓拾级登山,便可看到一块大岩石,上镌“天香台”,岩石被三棵榕树(三友榕)围抱,构成特殊景观。天香台向西折至“冲天台”。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岩顶之上横架一条岩石,故称“天台桥”。此桥奇险。桥的右上方岩壁上镌刻宋代程师孟遒劲有力的篆书“冲天台”,楷书“古放鹤亭”。“古放鹤亭”相传唐刺刺史崔干游山,所携青田白鹤在此冲天飞逸,后人建“放鹤亭”。亭子后崖石上镌“古放鹤亭”四字。天台桥旁岩石上的古榕,树龄数百年,枝叶依然茂盛。奇的是一条条树根扒在岩壁上,凭借薄的土壤,顽强地生长着,人称“石壁榕”。榕树后面一排建筑为朱子祠。
  天台桥西面,黎公园内有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它是乌石山现存一百段摩崖石刻中惟一的阳刻楷书作品,字体雄浑大器,是摩崖石刻上乘之作。在道山亭与天章台石刻以西还有一座方形的黎公亭。对同一人物在同一个景区既建园又建亭,且碑刻的语气又那么大,足见黎公非等闲之辈。黎公,即黎鹏举,安徽合肥人,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犯闽,闽江口五虎要塞陷落,福州城危如累卵,当时身为指挥佥事的黎公亲率将士,在马尾至闽安镇一线与敌寇浴血作战,杀得倭寇弃尸遍野,福州城垣危而复安。福州人因此刻石纪念这一位抗倭英雄。
    顺台阶又行数十步至道山亭,亭旁有篆刻“天章台”。元朝杰出诗人萨都刺曾在此咏成《天章台上晚酌》一诗:“晚凉上乌山,置酒天章台。日夕下山去,海月吹风来。豪气吐千丈,朗吟动三台。白露酒仙掌,银河泻金杯。谁识芙蓉仙,飞身在蓬莱"。
  过天章台上霹雳岩,此石长达9米,中分两半,做露一隙,据史载,唐嗣圣年间,有一高僧手持《华严经》在此朗读,突然“一夕雷雨大震,霹石为室,高僧遂宴坐其间”。霹雳岩由此得名。在霹雳岩不大的石上有六段不同的年代不同字体,不同内容的题刻。附近岩石上有明朝林延玉的楷书诗刻,以及草书“寿”、行书“旧涛园”。
  由霹雳岩往西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清道光年间何道南建,1980年重建。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故菲律宾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躲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检查,将番薯枝条系于船底,带回大陆后,又在福州南台纱帽池辟地种植,当年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种植。金著有《金薯传习录》。先薯亭下有一条小路,两石夹峙于路两边,叫“天门”。天门中的一块夹石极似鲸鱼,称“鲸鱼石”。过天门岩壁上有清代画家广陵禹隶书“饮岚”。 福建莆田乌石山    福建莆田东岩山即东山,古称乌石山,位于莆田市区西北角,因山形如麒麟,亦名麟山。每当凌晨,登临眺望东海日出,奇幻莫测,气象万千,故有“东山晓旭”之胜景,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半山腰有座“报恩东岩教寺”,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主殿后有座三层、空心、八角形的宋代石塔,基座浮雕36只狮子,形态各异,维妙维肖;守卫塔门的金刚力士,威武雄壮,造型古朴。寺的右下方有一座祀奉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别号龙江)的明代古祠,林兆恩(1517-1598年)字懋勋,号龙江,莆田城厢赤柱巷人。因倡导儒、道、释三教合一学训,世称“三教先生”、“三一教主”。他生前在此讲学,门徒遍天下,南京、北京等地曾建有三教祠。现在东南亚国家兴化华侨聚居之处,也大多建有三教祠,故东岩山三教祠又称“麟山祖祠”。三教祠附后有东晋年间培植至今的千年古樟一株,胸围13.8米,高15米许,干分三大杈,至今仍枝叶茂盛,郁郁葱葱。现已辟为“东岩山公园”。
2#
发表于 2013-4-15 22:37:5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衢州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2-2 11:46:32 | 只看该作者
龙游乌石山,柯城乌石山。山都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