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还是胆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五一结束啦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5-2 19:20:30 | 只看该作者
五一长假,陪着母亲走了一趟碛口。逛了一个镇子,进了一个村子,见了一位老人。








点评

照的真好,运镜构图采光意境,明确的表达着一个不必言喻的故事:古老的大地,历史的斑驳,岁月的风霜,无言的坚韧。(不会是买来的风景明信片或摄影名家专辑吧?。。开玩笑的)风兄还有此旅的照片链接或微博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3 09: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5-3 09:13:48 | 只看该作者
美图啊,照片真有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2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还是胆小 于 2013-5-3 10:31 编辑
老王哥 发表于 2013-5-2 18:36
五一劳动节  那就去劳动。2天开了1000多公里又跑了内蒙小半圈。


西塞山前白鹭飞 - 好吧,天鹅飞,很稀奇,真没见过。LWG 精彩照片放在这里 - 叹 别人不知道,会看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36:10 | 只看该作者
休风 发表于 2013-5-2 19:20
五一长假,陪着母亲走了一趟碛口。逛了一个镇子,进了一个村子,见了一位老人。

照的真好,运镜构图采光意境,明确的表达着一个不必言喻的故事:古老的大地,历史的斑驳,岁月的风霜,无言的坚韧。(不会是买来的风景明信片或摄影名家专辑吧?。。开玩笑的)风兄还有此旅的照片链接或微博吗?

点评

一会借胆小兄的贴,发一下此次黄河古镇的见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3 09: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5-3 09:46:5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胆小 发表于 2013-5-3 09:36
照的真好,运镜构图采光意境,明确的表达着一个不必言喻的故事:古老的大地,历史的斑驳,岁月的风霜,无 ...

一会借胆小兄的贴,发一下此次黄河古镇的见闻。

点评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2b141a220e34507d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3 10: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5-3 11:58:21 | 只看该作者
休风也去劳动了.照片真有感觉.

点评

找机会跟老王哥一起出去拍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4 1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5-3 12:01:41 | 只看该作者
休风 发表于 2013-5-2 18:59
老王哥人品好,能赶上天鹅迁徙的时候看到。

距离有点远.镜头够不着.70-200  两倍增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0:2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还是胆小 于 2013-5-3 10:29 编辑

馬头琴 发表于 2013-5-2 11:53
有意思,我们的五一节是靠美国芝加哥工会闹出来的,谢谢。


马老师真是渊博!近来可好?

这一天的节日本来英文全名是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国际工人日)或者May Day(五月纪念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争取每天工时八小时。
游行中发生冲突,当地警察开枪(说是还击),徒手示威抗议者当场死亡4人于”干草市场“ Haymarket。
后人纪念,以及后来国际公认,所以大多数国家以次日纪念工人/劳动者。


当年宣传 - 旗帜上是“五月纪念日”地上趴着的工人手臂写”干草市场“
或许有些老马友,可以会心一笑。



当年口号“世界工人大团结”(就差后面没加”万岁“二字)



今年在芝加哥当地的纪念游行活动。


如果看官您熟悉底下这个乐团(英文团名也叫 May Day 呀)
恭喜,您就是属于“富裕安康的一代“的老中啦 !

他们在鸟巢的演唱会。


他们在西安的演唱会VIP(舞台正下方)票要人民币1255元一张。令人咂舌。

may day 4.jpg (86.86 KB, 下载次数: 0)

may day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5-3 10:25:17 | 只看该作者
枕着黄河入梦,追溯百年碛口



百年前,山西临县的碛口是万里黄河上一个重镇。它曾那样的辉煌,在山西乃至全国,形成了商界众所周知的一个重要黄金码头。这个曾经的“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有过历史上的风华绝代,车水马龙,今天却成了人们追寻故梦的最佳之地。早已不见了炎炎烈日下母亲河边那拉纤的奇景,如今还有的,只是一种与世隔绝的静然,和摄影、绘画艺术家们跃动的身影。



今天的碛口,流淌着中华千百年古老的文明,那份珍贵的纯朴、自然,如同保存完好的建筑一样,丝毫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反倒是在这明媚的春日里,散发着诱人的生机。



走进碛口,就如同走进一个编织了千百年的梦,那梦境中写满的旧时繁华与时代变迁,会让人恍如穿越时光隧道,将那凡尘俗世的喧嚣与烦躁,都留在了身后。

这里的故事,是需要用手去感知的,这里的美景,是需要用心去品味的,沐浴在那一片暖阳之下,聆听黄河水的歌唱,我找到了同这座古镇交流的语言。走在碛口铺满沧桑的长街小巷,触摸那斑斑锈迹的木门铁环,让我不由自主的融入了岁月的长河之中。




抬头仰望一个个落满历史遗痕的窑洞院落,在饱经岁月的冲刷之后,依然存在着。墙头的那株株刚露出嫩芽的杂草,顽强的生长着,等待着一场属于自己的甘霖,焕发勃勃生机。



镇子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多半是老人和孩子,越发让人感到了古老的文明好像已经开始沉睡。时光在这里,也踱着四方小步,不时的驻足观看,悠然自得。孩子在黄河滩上欢快的嬉戏,打闹,这种快乐,是城里的孩子所体会和感受不到的。而黄河滩上那些慵懒着晒着太阳,喝着水的山羊的神情,又是多少在都市奔波、打拼的所谓“白领”所羡慕的呢?



坐落在碛口卧虎山的黑龙庙,创建于明代,整体建筑奇伟壮观,叠于石崖之险。乐楼巧夺天工、不用音响设施十里之遥可闻,拾级登顶,千岩万壑、百里黄河、尽奔眼底。



“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的民谚流传至今。古老的码头和无言的轳辘早已作为历史见证,记载着当年日过百艘船舶的盛景。民谣:“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道出了历史的认可。然而,200多年的繁荣,自20世纪三十年代末始,经历了黄河水患的侵害,现代铁路运输的兴起,战争年代的毁灭,碛口,终于慢慢地翻过了它璀璨的一页。 当年的三条街,两条已经淹没在河底。而那鼎盛时期近400余家的商铺,如今也只剩下寥寥的几十家而已。



我们下榻的碛口客栈,据说是和黄河宾馆,并列为当地最有特色的客栈。碛口客栈档次略为高一些,客房的种类也稍多。黄河宾馆只有七个标间,剩下的就是普通房、上下铺,提供给来写生的学生们住宿。

碛口客栈前身为四合堂,创立于清乾隆年间甚至更早,因其购建之初为四份银股,故名“四和堂”,主要经营粮油。四和堂在创建之后凭靠“天时、地利、人和”,一直经营麻油营销,久盛不衰。鼎盛时期,“窗泊百舟、门走千驼”,生意北达包头、银川,西接陕西“三边”,东至太原、京、津。2005年,本地人张庆德集资28万购买并开发为碛口客栈,遂成为接待往来游客的主要大型客栈之一。另听当地人讲,黄河宾馆的收购价更低,至于6万元,是1999年,老板娘为了给她的三个儿子解决结婚住房,买下来的,谁知道日后倒成了一棵摇钱树。心中遐想,我和野孩子怎么没遇到这等好事,如果当年盘下来,在这里开一个野孩子牛仔客栈,那该多滋润?

(插播花絮,看看黄河滩里跳跃的山羊,是不是有些许跨越障碍的骏马风采?)



东进、东进,到米国听胆小老师讲课去!于是,喜洋洋们在羊爷爷的带领下一同去。


点评

文以载道,画以传神,杂文书怀,游记描景。古道颜色,字里行间。几朝兴衰,尽收镜头。十分佩服。 读之怅然,竟有此景点,不知何时再屡斯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4 1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0:35:31 | 只看该作者
休风 发表于 2013-5-3 09:46
一会借胆小兄的贴,发一下此次黄河古镇的见闻。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2b141a220e34507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