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4274|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行仰山栖隐古道,话集云莲花福地——绿野宜春五一活动杂记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3-5-28 17:54:48 | 只看该作者
美洋洋的虾子 发表于 2013-5-28 16:31
邹伟=华木莲

看华木莲的游记没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8:2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藏語 于 2013-5-7 19:18 编辑

http://www.foooooot.com/trip/66115/trip.swf
    仰山,武功山脉一部,又称大仰。《袁州府志》称其为州之镇山,其高耸万仞,不可攀登,只可仰观,故名。仰山由主峰集云峰及附近的狮子峰、白云山、书堂山等山峰组成,仰山主峰集云峰海拔1034米,因峰顶常为云烟雾岚所集盖而得名。由于山高林密,集云峰“夏时云气覆顶则雨立至,冬天微阴雪积晖映”,蔚为壮观。古时峰麓建有寺院,至今树丛草莽间多有僧人墓塔,相传峰顶有葛仙丹池遗迹。
  仰山寺,唐开成年间,唐朝高僧慧寂由沩山来到仰山,诛茅修“仰山寺”传法,世称仰山禅师,世以沩山灵佑禅师和仰山慧寂禅师为祖,称“沩仰宗”,为禅宗南宗五派之一。
  该寺始称“仰山寺”,因武宗反佛,慧寂曾外出栖隐他处,故宣宗大中年间改称为“栖隐寺”。几经兴废,尚存寺前两株合抱银杏,该寺已修葺一新,重焕生机,现为宜春来客的主要游观点之一。
    我们此行之目的不仅为野趣,极大一部分也为仰山栖隐寺所承载的袁州之悠久禅佛渊源和人文历史。为着这一共同目标,队伍在报名时一再扩编,最终由编内和“外挂”驴友29人一同成行。
     队伍凝聚了宜春数个户外群体精英,有783、兄弟连,当然也少不了绿野宜春的驴友们。我们乘坐七点二十分由宜春西站开往梅州的班车,到达梅州后,队伍稍作休整,领队一丁发放绿野头巾并宣布嵇磊和我入选绿野备案领队的讯息后,驴友们彼此认识招呼,开始徒步前往古庙栖隐寺的登山始发点。一路天气虽闷,但驴友们热情倍增。高举绿野大旗,愉快前行。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20:20:44 | 只看该作者
网络原因,图片上传蜗牛速度,后续跟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5-6 09:55:20 | 只看该作者
好啊,图片赶紧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0:1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藏語 于 2013-5-7 20:16 编辑

寺内庄严,我未拍照,虽有遗憾,但感受栖隐寺的香火后,附以前人古诗,读者也可想象一二了:


大仰寺
明•严  嵩
禅林胜境隔人寰,古树高花隐石关。
流水声中一犬吠,白云深处数僧闲。
龙潭路黑烟常覆,螭首碑荒字已斑。
明月驱车入城去,却从尘里望山间。

大仰山
清•潘于逵
天辟灵根分派流,注崖度涧几千秋。
双双鹤驭迓飞锡,落落鸠巢僦岭头。
贔屃咄嗟风雨宅,袈裟阿护雷潭湫。
迄今走望多攀跻,有志登临叹未由。

游仰山值雨
陈继道
浅雾山根起,空林烟树
落花含宿雨,啼鸟弄春风。
草色幽岩里,涛声野涧中。
藤萝深隐处,石径一溪通。
注:陈继道,字警承,清代宜春县人,邑增生。博通经史,屡试不登乡第。著有《史学分鉴》,曾参修康熙癸亥、康熙戊子《宜春县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6 15:52:0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片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5-7 11:1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2:4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藏語 于 2013-5-8 15:07 编辑

集云峰下来,队伍分成了两拨,老宋一行九人(?)选择了一条更为陡峭的下山路途。我们在一丁的带领下,快速来到了温古线11公桩处。可能是老天照应,虽然前一天知道会下雨,但在我们攀登的过程中,虽湿气捂面,闷热难当,但雨终未落下。但下山时,老天终于忍不住了。


我们早有准备,打起了伞,穿上了雨衣,虽然裤腿潮湿,脚丫成汤,可雨中漫步的乐趣别具一格。连心也是湿的了。

农田新翻,一场雨一筐金啊!


回望集云峰,正应“集云”二字,峰顶淹没在云雨之中。

跑到队伍前面,我赶紧为队友们留下一张雨中暴走的影像。

雨后新翻的农田,烟雨中也颇有美感。

农家大门前,栖息着避雨的土鸡,一幅农家美景。

向日葵和秋天认毛毛做姑姑,三人留影。

一丁,今日功臣,承前启后,保证了队伍的安全顺利。

向日葵童心突发,手持开山砍刀欺负起了山民散养的牛。

雨滴在叶上来回游荡,晶莹透亮。

别被这架势吓到,向日葵提着砍刀只是在赶路。

这种场面在我童年时常出现,画中人物,在记忆中或是祖父或是父亲。

空山新雨后,一切又都清朗起来。

柏油路虽宽,但我们更爱行走在乡间小道,在温古6公桩附近,我们左拐进入了一条分叉路,踏上了泥土捷径。

农家景致毫无喧嚣,静静地让人心灵升华。

山民们多除外打工,家里的田地现已是与人比肩的茅草。

下山景色一路不断,缓解了登山的疲劳。


下到平地,有一个即将荒废的村落,老屋破败,绿树新发,住在屋中的应该是恋着这片故土的老人了。


青石板路,土砖老屋,青葱绿树,田园风在这儿气息浓厚。


行出村落,一条水流随岩抖落。


再往下,我们见到了温汤在视野之内,画面中部的水库就是温汤人民的水源了。


路边一棵树根,根边数块石头,美洋洋有收藏奇石的习惯,忙蹲下身找寻奇石。


水库内放眼,钓翁独坐,兴味盎然。


偶遇温汤“来客”,留影为念。


回头在人生路上是种奢望,回望在户外途中,却往往美景突现。



下过堤坝,穿过润田翠水厂,我们终于到了温汤,今日的行程完美谢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9:41:48 | 只看该作者
藏語 发表于 2013-5-7 22:44
集云峰下来,队伍分成了两拨,老宋一行九人(?)选择了一条更为陡峭的下山路途。我们在一丁的带领下,快速 ...

图片怎么全消失了?这事让人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9:1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藏語 于 2013-5-7 20:00 编辑


先是一段数百米的水泥马路,路面硬质,行走对双脚略有伤害

行不远,远处有一奇石,若非见到山下黄土,定以为在景区了。

白鹭——783户外群的主力,一直热衷于户外登山。
  
越行越深,山里老农开始农耕,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机械已经进驻。
  
路遇一个分叉,右行,是道水渠,泥路,养脚。

户外到处是美景,植物和水特能养心!走在此处,心灵顿时清净!

小野菊,黄灿灿的惹人怜爱!

行过水渠,是村民们连片的农田,不知幸与不幸?农田现已荒废不少!

古树现已枯死,村落历史可见悠久,只是房屋已然步入现代化。

驴友或行或立,感叹树之荣枯,不忍离去,匆忙给老树留影。

拉近镜头,树干斑驳,树洞赫然,不知这些洞养育了多少的生灵,树死仍在贡献,与人相比,它倒是伟大!

转过枯树,见一家三口,母子三人。母亲清理自家土地,儿女在旁相陪,这不就是薪火相传么?

绕过农田,队伍继续向前!


转入古庙的路口,老农坐在门口抽烟,看他手上的竹烟杆儿,让我儿时记忆焕发,曾经多少次,在自家门口,我为祖父填满烟杆儿,给他点上火,看他美美地沉浸在烟云缭绕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