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垂直极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苦难的历程……(垂直极限ID 告别帖)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1:11 | 只看该作者

丽江攻略——到丽江的十种人 2002.03

1、小资
2、洋鬼子
3、热恋中的男人和女人
4、失恋中的男人和女人
5、流浪汉
6、漂泊的艺术家
7、异教徒
8、酒鬼
9、游侠
10、三个女人(强烈推荐)

如果你不属于以上十种人中的任意一种,你就最好别来这里。
这里没有你的丽江,在四方井也找不到和你相似的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2:06 | 只看该作者

垂直看女人 2004.11

看一个女人的品味,首先要看她穿的鞋。

看一个女人爱不爱你,首先要看她的眼神。

看一个女人是否清纯,首先要看她走路的姿势。

看一个女人的交际圈广不广,首先要看她的腿长不长。

看一个女人是否八卦,首先要看她的下颌。

看一个女人够不够精明,首先要看她的眉心。

看一个女人是否聪明,首先要看她的脸是否在任何时候都会微笑。

看一个女人的愚蠢程度,首先要看她走路时胸部的摆动幅度。

看一个女人是否自私,首先要看她是否经常关心自己脚指甲油的颜色。

看一个女人的会不会挣钱,首先要看她的胳膊。

看一个女人会不会很有钱,首先要看她是否愿意陪木乃伊睡觉。

看一个女人适不适合在家相夫教子,首先要看她弯腰后身板是否依然硬朗。

看一个女人会不会跟你上床,首先要看她是否不经意地偷窥你。

看一个女人的家境如何,首先要看她的手指。

看一个女人是否精致,首先要看她的手指甲。

看一个已婚女人是否会红杏出墙,首先要看她走路时臀部摆动的幅度。

看一个女人能否跟你长相厮守,首先要看她能否单独跟你走完一段长途背包旅行。

看一个女人会不会得到垂直的垂青,首先要看她是否生活在长江以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3:22 | 只看该作者

行业分析类

都是些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4:12 | 只看该作者

垂直极限的户外装备评测自我批判 2005.09

国内所谓户外装备的评测,其实最脱胎于户外线路的“攻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也是中国户外开始滥觞开始。

那时在很多户外线路攻略的后面,都会附上一个线路作者的装备清单或者使用体会。这就该是中国户外评测的雏形了。

国内第一批比较正式严谨意义上的户外评测作品(其实应该是户外装备的介绍),应该是2001年6月出版的《藏羚羊自助游》手册中书后的“装备”附录。当时这个附录作者邀请的都是国内最早玩户外的驴子,甚至是户外产品的经销商。

2003年底以后的《户外探险》杂志,推出了第一批很模板化的装备评测作为该杂志的主打板块。从将户外产品的种类介绍给旅游爱好者,发展到针对某个品牌产品的单项详细评测,再进化到户外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这条路,我们走了三年……

我第一次接触户外装备并打算就个人的经验将其形成文字,应该是在2002年的6月(从黔东南回来以后)。那个时候用的是big pack 的背包,我也花了很多精力去比较当时的freetime、inway、ozark等等背包方面的细节。由此写出的第一个帖子《重庆户外背包大盘点》发在了www.cqlife.com的“驴行天下”板块中。

后来这个帖子被一些网友删节冠名为《国内外背包大盘点》,被无数网站转贴。有些网站还能标明“转贴自XXX”,有些网友就干脆名正言顺的说是自己原创的帖子。

《国内外背包大盘点》也是我第一个重视评测结构的作品,当时对背包评测的细分标题“背负系统、面料、扣件、防水度、各背包特色”等等,也基本奠定了对户外背包评测的一个逻辑顺序。后来很多网友的背包评测都有意无意借用了这个评测逻辑顺序。

《户外运动中电筒及头灯的选择 》、《 户外运动中水壶的选择 》是我继《国内外背包大盘点》的之后作品。这两个作品弥补了前期作品只有文字没有图示的缺点。

而且在《户外运动中电筒及头灯的选择 》中,“热光源、冷光源”的区分观点,也是我借用了影视舞美灯光的术语(当时我正好在电视台学习视觉特技和舞美灯光)。后来这个冷热光源的说法也逐渐成为了很多户外灯具评测的样本。其实,我后来才发现这种区分观点是错误的。

《 户外运动中水壶的选择 》中,对水壶口“内旋式、外旋式”也是我自己随意冠名的。因为我当时确实在昆明的雪峰户外看到过一个旋口断裂的LAKEN水壶,我也比较过SIGG和它的差别。至于内溶涂层之间的差别,我几乎照搬了官方的资料——说实话,两种水壶都长期装上水之后,我自己都区分不出味道来。

接下来,我写的《点评ACME(阿珂姆)户外装备 》、《我所认识的瑞士军刀 》、《背包贵族——英国karrimor 对决 意大利Ferrino 》、《户外店中帐篷的选择 》、《点评 mountainsmith 和 big pack 背包 》、《防潮垫的选用 》也开始在开始在网上相继推出(综合集在www.cqlife.com我的专辑里,可以查到这些帖子最早的发布日期),当然不断被人转抄转贴。

再后来,《户外野营炉头的选择》成为我在2003年的最后一个装备评测作品,再后来的2年内,我几乎再也没有写新的装备评测。


有一点我是要强调的是,虽然我不是什么权威的评测专家,甚至连个专业的驴子都不是(连雪山都没爬过),但我一直本着对户外爱好者负责的态度来写装备的评测的。

我不做枪手,再好的背包我都要挑刺;我从不搞户外杂志上那些“不痛不痒”的数据堆积——看了让读者一样的晕菜,根本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样包;我不抄袭别人的感受,我没真正用过的东西或者拿不准的东西我绝对不轻易写出来献丑;

我也尊重时代和技术的进步,所以后来我发到绿野网站上的几个评测的旧帖子,我都从新整理弥补了当初评测经验的不足,以及后来自己的长期使用效果。

虽然网络的东西都不值钱,但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位己有就不对了。“咳嗽”的地图被无数网站盗用过,我的评测也被无数网友肢解过——若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加进去也就好了,现在有些评测,几乎就是整段整段的抄袭我的文字,连错误的地方也抄——写评测不用懂脑子的么??

写户外装备评测,就好比给病人诊断,一要负责,二要透彻。比如我曾经在《 户外运动中水壶的选择 》中,写过sigg和laken可以装酸性果汁不怕腐蚀。那是因为我当时用这两个水壶也才不过半年,而且装果汁的机会也不多,后来我的laken就因为装了几次“鲜橙多”,而且一周都忘了喝,内壁都被腐蚀出了大片痕迹,而且再装任何清水都留有酸果汁的味道。

后来的众多实践,我在不断的推翻自己曾经的判断,包括在《国内外背包大盘点》中对防水拉链的忽略(2002年国内市场用上防水拉链的确实不多)。我唯一的错误就在没有及时发新的装备评测并更正这些错误,而现在,是很多人在重复抄袭我曾经的错,贻害更多的户外爱好者。

其实,抄袭东西,也就罢了,反正我当时写这些东西也就是贡献户外爱好者。我在凤凰踩线时,在酒吧认识几个驴友,他们知道我曾经写过的那些户外装备帖子,他们笑着说现在好多户外爱好者都是看着我写的那几个帖子特别是《国内外背包大盘点》的帖子成长起来的,虽然那些读者都忘记谁是真正的作者了……

抄归抄,这点我不计较。但连我的错误都抄,你们做评测时就没自己亲生认真体会过么?你不知道你写出来这些东西,有多少新鲜的驴子在效仿你的推荐么?

回顾一下现在的户外评测,有多少是自己正儿八经的拿去野外用用并且长期磨练的??有多少考虑过让读者易学易懂的?

当年那个秀水街为了推销假GORE-TEX的家伙,在新浪驴友论坛发帖说“拿杯热水,用GORE-TEX罩在上面看看有没有冒水蒸气就可以测试透气度真假”——不知道在多少论坛人云亦云的转贴过这段话了——难道就没人真正比较一下——现在国产消防队的衣服,一样的都可以防水透气么??


2004年,我认识了绿野的创始人,也认识了深圳磨房的创始人。我戏说“南磨房,北绿野”,我也想再增加几个帖子——包括我一直想写的“户外登山鞋”“户外服装面料”“户外数码设备”——

——有时候我也觉得很对不起那些一直期盼我新作品的驴友——我至今都没有能力来写这些帖子——因为我接触得太少了,写出来不足以覆盖中国户外南北地域的细微差别。


户外评测,一要负责,二要透彻——评测的结构体系也非常重要——每期那些户外杂志都在堆积户外装备的评测,但我敢打赌随便扔一本有背包推介的杂志给一个新驴,他看过这么多“专业的评测”“官方的数字”,他绝对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买什么包?

所以,很多网站上经常听新驴说“我想买big pack 或者 vaude,请大家推荐哪个好”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他肯定看过所谓的那些网站的,杂志的评测,但他还是晕菜!!!

装备评测,基本的作用就是教育新驴上路。国内的评测脱胎于个性化极强的“攻略”文字,而国外系统的评测都来自“官方数字+个性点评+魔鬼化评测”。

虽然国外的装备评测在图文混排方面不及国内,但他们的评测都很系统化,背包的评测有背包评测的项目逻辑顺序,什么先说,什么后说都统一。不像国内的有些太个性化的评测,想到哪里说哪里,搞半天也不知道这个背包主要特点在哪里?还有国内的装备枪手们,评测只报喜不报忧,其中原因我就不多说了。


这次我也写了几个装备的评测,结构沿用了backpacker的测试项目顺序,目的还是希望让读者易懂上手——至少了解选择一个装备该注意哪些重点。内容上还是缺乏新意,毕竟还是测试的时间不够。

另外,我借用了装备评测的5F问答结构,并把最后一项本土化了,希望这样能避免“枪手作业”的弊端。

由于我是长期一个人走单线,虽然从不登雪山,但对装备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比不得团队出发,临时出问题还有得换修。所以对装备的细节过于苛刻了一点也个性化了一点,各位根据自己情况判断就是了。

还有一点的是,我觉得在装备评测中,补充一个装备评测者的户外履历和户外评测作品链接也十分重要,毕竟这是让户外评测更客观化,避免个性因素导致户外装备评测“过左”或者“过右”。

以上文字,写于2005年9月8日凌晨。虽然后天就要去三亚出差了,工作十分繁忙。但我确实对现在户外评测的泛滥颇有微辞,语言过激之处,各位多多包涵。


(抄袭文字部分,只是说明一下,不想太针对个人。如大家有兴趣批判,我也有兴趣把那些帖子都翻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5:07 | 只看该作者

垂直极限2005年度语录轨迹 2005.09

——社会生存法则——(就都市年轻新生派的暴富批语)
解读:自然的存在是公平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生存的机会和意义。但社会竞争的法则是不公平的,这就决定了为了达到同样的目标你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代价。你可以抱怨如此不公平的命运,也可以放弃竞争的权利。但如果你愿意将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代价,当作你一生追求的增值财富和个人存在的意义,那你应该继续坚定的走下去。


——结婚证相当于情感低保——(在朋友婚后的私下酒局发言)
解读:对于绝大多数男人来说,办理了结婚证并不表示他就该在情感生涯上宣告结束了,结婚证只是承认他将能够法定地享受风流快活的“最低生活保障”。没这个“低保”,再风流的男人也有“断粮”的危险。


——何时应该跳槽——(对朋友工作抱怨的规劝)
解读:工作压力大,老板不重视,同事合作困难……这些抱怨都不足以支撑你合理的跳槽理由。何时应该跳槽,也应该遵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社会历史规律。也就说,当现有的生产工作关系和公司体制,严重的阻碍了个人的能力发挥和个人收入回报增长时,你就应该考虑跳槽了。


——理解中国户外的东西南北差异——(对户外店户外项目盲目上马的点评)
解读:中国地域辽阔,所以户外运动的发展和趋势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尤其从户外旅游的目的就可以看出来:南方涉水,北方乐山,东部好闲,西部玩奇。无论是以户外为主题的传媒产品、还是以装备为对象的户外品牌、甚至解决中国户外圈内部矛盾的途径,都应该了解并按照这个规律办事。贪多求大将会失去更多的市场。理解中国户外的东西南北差异,就是对中国户外的最大尊重。


——忘掉你从哪里来,明确你要到哪里去——(对京漂、海漂朋友的鼓励)
解读:在外漂流的人长期失去故乡的土壤的滋润,往往在生活低谷时都会萌生一些放弃努力打算返乡的念头。“忘掉你从哪里来,明确你要到哪里去”,不要想着家里还留有后路。既然选择了走向前方,那么留给大地的也就只能是背影。当然,我们也“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应该是一种建立在理性思维上的积极生活态度。


——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写在一次徒步经历之后)
解读:逆境是锻炼一个人意志和培养其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经历过逆境的人都会成功的站起来。很多人在逆境中盲目的自信,甚至用逆境来标榜自己的资历,其结果不是在逆境中倒下,就是在逆境中抓狂。在逆境中成长还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首先需要一个完备的思想逻辑基础,也就是健康的信仰,这个基础能辅助你抵御外来的心理压力。其次,还需要有不断总结不断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组织反击。若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经历再多的逆境只能让人更加衰老不振。


——尊重个体追求的自由,同时也应该遵守自然法则——(动画片《马达加斯加》观后感)
解读:企鹅渴望回到南极的生活,但南极已经是一片荒凉;马达加斯加渴望回归原始丛林,却不应该牵连已经习惯都市生活的朋友。人类一直为征服自然努力,然而破坏了环境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存在既有意义,但个体的追求不应该影响周围的他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范错误,而是在不适宜的时候做了自认为适宜的事。尊重个体追求的自由,同时也应该遵守自然法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4-28 14:35:45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你的文章,也还真的疑过那个品牌和你的关系:)换了ID再上来时,能不能告诉我你是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5:51 | 只看该作者

从来没人像我这样对租房要求如此简单……结果却如此下场…… 2005.11

本人和第十四任姨太太(本人在北京东单一瑞士乡镇企业工作)求助一合租住房,月供不超过600为宜。

1、合租条件不限,老少均可,男女均可,死活均可,只求合租者无精神分裂症,并且不歧视男性及男女朋友搭配合租者为佳。

2、室内有无家具均可、有无电视均可、有无电话均可、有无宽带均可、有无电器均可、有无暖气均可、有无装修均可。

3、房内必须能做饭、必须能洗澡、必须能看到阳光、必须要有手机信号。

4、关于人品问题:本人摆过地摊、拣过垃圾、刷过盘子、背过黑锅、睡过猪圈、守过大门、吃过闷亏、遭过骗钱骗色……曾经被提名评选“大陆十佳合租人士”。若合租后房东对本人人品评价分值低于90分者,本人甘愿加倍赔偿当月房租。

5、关于男女合租问题:本人姨太太众多,应接不暇。但确保每晚屋内常住人口最多不超过2人。扰民噪音远远低于国家人局环保标准,若合租后房东对本屋内男女噪音测量超过15分贝者,本人甘愿加倍赔偿当月房租。

6、关于水电消耗品分摊问题:本人大学考古专业,高考数理化总合分值没超过100分,难得不糊涂。同事AA饭局常常主动分摊餐费零头、聚众斗殴常常被砸砖头、被人卖了常常帮人数票头……一般只有本人多缴的,没有让合租同学多摊的。

7、本人不吸烟、不喝酒、不卖淫、不嫖娼、不裸奔、不偷窥、不亲日、不愤青。无党派、无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罚款记录、无拖欠手机费记录、无房东投诉记录。来往朋友无黑社会记录、

8、本人中医世家,懂儿科骨科、懂奇经八脉。本人烧过锅炉,懂基本电器维修,本人教过大学影视,懂常规电脑维护。常做川菜、常煲药膳、常爬山户外、常打扫房屋内外。

9、求租房地点不限,位置不限,楼型不限。只求离北京东单为中心,普通民用自行车40分钟距离为半径以内的任何房屋均可。


求租条件如上,若有意出租房于本人者,请速联系电话1391116XXXX

一周内有效。

本人讲过相声,练过小品,打过快板,学过跆拳道。若有不怕死的中介,欢迎骚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6:52 | 只看该作者

户外防水措施六大方案——垂直极限 首度翻译作品 2006.01

户外防水措施六大方案
原著 O'rya Hyde-Keller
翻译:垂直极限
注解:垂直极限

我们通过咨询户外专家以及户外产品零售商,寻求户外爱好者在户外活动中保持干爽的有效途径。他们就一些常见问题推荐了以下六个解决方案。

1、这款帐篷防水么
“帐篷的防水性除了自身的一些常见生产缺陷以外①,各大品牌都采用了各类面料来提高防水性能”。一位美国Hudson 河流探险装备店的经营者Gabe Miani 先生说道:对于那些分布在帐篷缝合线周围的细小孔洞,高端的帐篷采用了“一次成形密封缝合②”技术。而更多的普通帐篷使用的是“密封胶条③”或者“密封溶剂④”方式。Gabe Miani 先生建议挑选使用“乙烷基溶剂”密封缝合线生产工艺的帐篷。因为这种“密封溶剂”更能抵抗高寒气候,虽然缝合处看上去不如“密封胶条”整齐好看,但这种生产工艺能大幅提高帐篷面料的防水性能。

垂直极限 注解
① 帐篷因为生产技术优劣的不同,(尤其是劣质生产商)成品中出现细小漏洞、叠痕的现象,这是帐篷漏水的致命伤。我见过好几顶这样的缺陷帐篷,其中一个厉害的,居然在2次收折之后就留下了一段3CM的断痕——当然这绝不是收折方式的问题——是在出厂后的压痕基础上断裂的。类似的小漏洞很难在购买时发现,所以购买帐篷最好还是挑选正规品牌,杜绝“尾单货”。

②又称为“无缝缝合”技术。帐篷外帐布由一整块防水面料制成,没有任何缝合的痕迹。说实在的,这样的顶级帐篷我也只能从国外户外产品目录中见到。

③几乎现在中国大陆户外店能看到的帐篷,都是采用的密封胶条缝合技术,有的称之为“热压胶条”。在高寒环境中,一些低端加工方式的密封胶条沾水冻结后,极其容易破裂。

④密封溶剂缝合的帐篷,在国内也不多见。如果有,家乐福、麦德隆超市常见的那种百元帐篷,连线缝都没有,结合处直接用软胶粘连……不知道这个算不算“中国特色”的“密封溶剂缝合帐篷”??


2、怎样保证我的睡眠环境持续干燥?
第一要素就是将帐篷搭建在远离沟渠或者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带①。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户外拓展讲师Trisha Haitz 先生介绍道:多多利用自然遮掩环境躲雨,比如在大块裸露外突的岩石下搭建帐篷就能有效的避雨(请先确定此处不会遭遇雷击②)。纽约阿勒河地区EMS销售督导,曾经多次在雨季徒步穿越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区的Aaren Hatalsky女士补充道:入帐睡眠前换上一件干爽的贴身衣服致关重要。她强调在户外装备的购置中加大防水性的预算开支③——除非你想在早晨一起来就无奈的穿上湿漉漉的衣服。

①远离沟渠和低洼地带搭建帐篷十分关键。这不仅是避免潮湿的要素,也是安全第一要素。近年来南方多次发生的山洪爆发冲走帐篷的事故,皆是由于靠近河流扎营造成的。初次户外的新手容易贪图取水方便就近水源扎营,尤其值得提醒。

②帐篷遭遇雷击事件,目前在户外虽少有人员事故发生,但仍须多多留意。尤其是金属铝杆(钛杆)的帐篷,更容易在雷雨时诱发电荷积累。曾经有队伍中一铝杆帐篷,在大树下扎营避雨,闪电后帐篷里的人头发都直立起来了,吓得赶快挪营。

③限于经济能力舍不得在户外装备方面大力投资的,最起码应该满足户外防水这第一要求,否则建议不要勉强上路,对于南方多雨气候尤其如此。估算一下垂直极限本人的户外装备,完全具备防水性的达到90%,只有头灯、手机等小件的防水效果强差人意。

3、如何不让背包内的物品受潮
一定要给背包加上背包防雨罩①。哪怕是一个简易的防雨罩也可以让你的背包保持内外干燥,或者将背包的受潮程度降低到最小②。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保护你的睡袋和衣物——把他们装在一个塑料袋里。一些专业产品的小压缩袋会让这种防潮方式更加便于收拾整理。最好把背包放在帐篷门厅处,或者用一个大的塑料垃圾袋裹住背包。

①有些户外爱好者满足于部分背包的自带防雨罩,认为颜色大小搭配都是“原配”的最好。其实背包罩最好能比背包本身大一号尺码。因为在冒雨徒步攀登等剧烈运动中,背包难免会有同背包罩松滑裸露的部分。如果背包罩大一点,预留一点同背包的摩擦空间,就能减少松滑裸露的面积。

②南北方气候条件不同,所以感觉对背包罩的使用偏好也不一样。南方多雨,所以南方玩户外的比较喜欢一出游就长期把背包罩套上(常规物品来自腰包)。就算是无雨,也可以避免树枝对背包表面的挂蹭、(放包休息时)潮湿土壤对背包的污染。而北方雨少,普遍没有使用背包罩的习惯,就算有也仅限于下雨时。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在户外表现自己背包如何漂亮如何专业,还是保持套个背包罩吧,至少能延长背包面料的使用寿命。

4、如何在下雨时搭建帐篷以及做一顿热饭。
“一定要迅速、高效”——具有16次圣地亚哥雨林探险经历的户外店经理Christo Matthews先生解释道:你一定要有自己熟练敏捷地搭建自己帐篷的技巧,而且这个技巧能够随时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发挥出来①。Matthews先生还建议:将你的食物和炊具有序地放在背包里最容易拿取的地方——要做到就算是暴雨狂风的黑夜,精疲力竭的你也能随时记得并快速拿出你渴望的东西。一张大块的轻量级硅化纤维布②,用登山手杖支撑起来,可以作为一个长时间的僻雨场所——用于搭建帐篷或者煮食——这个方法能够让你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盘坐在帐篷里,完成一顿简单的热快餐。

①参照现在各地户外联欢会上的“搭帐篷”比赛就能看出来,无论对该帐篷熟不熟悉,慌乱中几乎少有能把帐篷规规矩矩搭建好的。似乎这也成了区分新老户外玩家的一个标志。垂直极限长期独行夜爬,早已习惯了无灯情况下凭对自己帐篷的熟悉程度和微弱的月光搭建帐篷。看着很多玩户外的在暴雨慌乱中拧断帐杆的、撕裂帐布的,建议各位:对于那种持续时间不长的骤雨,宁可自己找个地方避雨甚至多淋一会儿,也最好不要在暴雨最厉害时搭建帐篷。一来避免慌乱;二来暴雨中搭建的帐篷,就算撑起了,帐篷里外也都早已被雨水淋透。

②类似的替代产品,big pack、ACME、探路者都生产过,或者叫“露营布”,售价在40?130之间。

5、如何让我的身体保持干燥
对付潮湿的环境,比如寒冷的气候。需要严格执行科学的“三层服装穿着” ①理念。贴身层需要快干排汗的材料,让湿气从远离你的皮肤。“关键一点,你需要外穿一件温暖的隔绝层”——Matthews先生推荐道——最新的服装面料具有毛细孔快速导出汗流的功能,而Gore公司的防水透气的外层隔绝面料服装则是你的首选。

①“三层服装穿着”的具体介绍网络早已有之。若想获取更多详细指导,请留意垂直极限二月后推出的新作。

6、如何保养防水透气面料的服装
许多防水透气面料都具备“抗水表面(DWR)”,以最高效的防止雨水浸入并实现透气功能。“抗水表面(DWR)”是会逐渐磨损的,尤其是袖口部分、头兜、腋下、肘下容易弄脏的地方。为了延长“抗水表面(DWR)”的寿命,你必须使用从户外店买来的专业清洁剂进行清洁①。正规的清洗店②也会用一些专业清洁剂来处理你委托清洗的服装。采用干燥剂也能够让“抗水表面(DWR)”恢复一定的活力。

①不少拥有防水透气服装的户外爱好者,并不在意对“抗水表面(DWR)”的保护,甚至是舍不得买那一百来块的专业清洁剂、防泼水剂。这样来说吧,如果没有“抗水表面(DWR)”,就像没了蛋壳的鸡蛋,还能保鲜多久?自己考虑一下吧。

②国内几乎没有可以专业清洗防水透气服装的清洗店,这个跟国人的传统穿着习惯有关。垂直极限曾经在珠海一五星酒店委托客房部清洗一件Gore-Tex XCR的冲锋衣。忘了叮嘱,结果客房部很认真的用柔顺剂浸泡,然后滚筒绞洗,然后像西装一样热压运烫、然后还喷上芳香剂……结果如何大家想必已经知道了。


垂直极限 编后记
在垂直极限《霸王的大陆——中国户外品牌发展现状2005》中,早已预言2006年是中国户外梅开二度的新起点。尤其是户外评测这个领域,各大户外网站都已经开始对评测资源开始圈地立项,招兵买马。对于像垂直极限2002早期作品《国内外背包大盘点》、《户外头灯选择》、《户外水壶选择》之类的“纯文字类个人攻略帖”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户外评测又路在何方?故这次借引国外一篇短文,稍作注解,抛砖引玉。望国内各位民间的、官方的评测玩家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装备评测推陈出新,更人性化的为户外爱好者尤其是初涉户外的新人服务。
国内不乏翻译国外装备评测资料的语言高手,但如何让国外资料适应国人水土习惯却是关键之要。逐字逐句照搬的翻译文章大家都阅读过,想必感觉跟看日本AV片一样——只发其专业兽行,不见其实用感情。这次垂直极限首度翻译,并参照中国国情结合自己经验作注解,希望能让观众既得其精彩,又获其所用。初来乍到,定有其他不妥。
垂直极限不过一户外小生,只图评测痛快,不求显声擂台。百样读者百样杂音。有同道喜好的,捧个人场;有挑刺踢馆的,严防口伐笔诛,请拿作品一较高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8:34 | 只看该作者

霸王的大陆——中国户外品牌发展现状 2005.10

【黄巾起义】

     中国大陆的户外品牌,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世界户外品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OEM(贴牌代加工)是其根源。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户外运动市场的崛起,让江浙、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户外用品生产厂(主要为国外品牌提供代加工)看中了国内市场潜在的消费力。他们利用国外户外品牌代加工的生产线、模具,自行“生产”出针对国内市场的户外产品,多以背包、帐篷、服装等常规户外消费品为主。这个“生产”其实就是模仿——完全没有研发元素的模仿——高端材料供应受限制,就找相关替代品。销售的渠道也搞得及其神秘:专走秀水、雅秀之类的外贸店。这样做一来可以把所谓“尾单”、“余货”的传说编造得几可乱真,二来销售价格也非常零活,让普遍的户外爱好者也消费得起“世界知名户外品牌”。我们以低廉的价格消费着TNF、COLUMBIA、JACK WOLFSKIN、TEVA……并把这些假冒伪劣的“私生子”上升为了心目中崇拜的户外名牌。

     真正世界顶极的户外品牌,最初是完全不屑中国市场的,也根本没兴趣和精力来中国打假。另外倒有一些国外的中档户外品牌,在欧美市场上遭到高端品牌的驱逐,他们力图在中国市场上夺回利润损失,开始以正规身份在中国合作办厂生产并销售自有的产品。比如BIG PACK、VAUDE、OZARK、SEA TO SUMMIT以及一些韩国品牌等等。和假冒伪劣的“外贸尾单”相比,他们血统正宗,最起码有良好的售后保障。

     像“路客”、“探路者”之类的完全称得上中国本土的品牌,靠着生产帐篷地钉、折叠椅、LED头灯、铝合金水壶等等户外“边缘”产品,也开始在“私生子”和“优良血统”的夹击中,艰难的起步了。

    中国大陆早期的户外爱好者,穿着三百元人民币一件的GORE-TEX冲锋衣,背着欧美淘汰技术生产的背包,头戴着模仿国外款式的头灯,走进了西藏、飘过了丽江……

【赤壁风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01年是中国大陆普及性户外运动的奠基时光,2002年到2005年中国户外开始迅速的膨胀,户外爱好者的消费激情是非常彭湃的。中档的欧美品牌在这个黄金时代进行着疯狂的扩张——抢先铺开销售通路夺取市场份额是当务之急。于是,SIGG、LAKEN、VICTORINOX.不仅出现在专业的户外店里,就连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有它们的踪迹。TTISS、PITOR PAN等等,也以接近高端产品的材料和技术吸引着曾经是TNF、ARC的崇拜者们。

     世界顶极户外品牌一反常态地对中国户外市场反扑,给这段黄金时代开启了崭新的篇章。我们看到了精致的防水拉链,绝对不是“外贸尾单“那种太阳晒晒就要开裂的假货;我们明白了真正的防水透气衣服,绝对不是两三百元就可以买到的。我们在观望四五千元的背包的同时,也知道了户外用品没有价廉物美只有一分价钱一分货。

     国产户外品牌不甘示弱的紧跟其后,K2、SHEHE、SNOW WOLF、ACME等等推出了含有自身研发元素的产品,并且在价格上和款式上更多的考虑了中国消费者。本土化的研发队伍、高密度的生产线、同功效低成本的材料的选用,决定了国产户外品牌比欧美品牌有着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团购——这种新颖的销售方式,也率先被国产户外品牌采用,意味着聚集性很强的户外爱好者群体,能以六折甚至更低的价格购买到高性价比的产品。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利用价格优势夺取市场份额,虽然淡化了品牌的内在价值,但这也成就了国产户外品牌同欧美中档品牌、世界顶极品牌的三足鼎立。

     无论是什么产品、也无论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反正只要先搬进来,再以“高科技“包装宣传一番,然后售价上照顾到40%以上的消费能力,就必定能吸引中国的户外爱好者,并从中获得欧美市场所达不到的利润。这体现着中国户外爱好者激情四溢的过热消费观,也是市场不成熟不理性的标志。

【傲世三国】

     2005年以后,中国户外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缓和的过渡期,曾经炽热的户外消费群体逐步从盲目的攀比花费中清醒过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户外爱好者开始理性的关注一些装备的评测,并且有判断的从中筛选出商业目的和个人观点,然后才引发购买愿望,而且将更多的考虑团购、网上商城等多维购买渠道。

     经历了中国户外的黄金时代,世界顶极品牌、欧美中档品牌和国内品牌也开始走上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顶极品牌仍然像奢侈品一样高高在上,以高端的价格、先进的设计和材料俯视着中国户外消费者,并且在特殊产品(比如高海拔用品、高强度户外)上有着固定的消费群;欧美中档品牌加大了品牌凝聚力和产品销售通路,同时也引进欧美研发技术,以此来丰富在中国本土的产品线。价格上也跟顶极品牌拉开距离,贴近中国普通户外消费者;国内品牌依旧拉扯价格大旗,昔日的户外装备OEM企业也开始挑选部分经典产品自创品牌面向国内。对于自行的研发元素,仍然是国内品牌的竞争缺陷。

     从2005年开始,在未来的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在中国的户外品牌都将保持一个各自为营的局面,都在培养着各自的忠实消费群体(其实应该是习惯性消费群体而不是品牌信任性消费群体)。接下来会是一场相互消费群渗透的群雄逐鹿,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4:39:18 | 只看该作者

吞食天地——中国户外店发展现状

【富甲天下】

中国大陆早期的户外店,蜕变于跟“外贸尾单”多多少少有些联系的旅游用品店。那时的销售线多以单层(渔具)帐篷、(野餐)普通防潮垫、仿货(军用)帆布背包等等。这些产品现在还能在家乐福、麦德龙之类的大型超市里看到。其实这些东西在欧美都是一次性的居家旅游消费品,却在早期的中国大陆却被视为耐用户外产品来销售。一堆平庸甚至低劣的产品、捆绑着高额的利润,面对的一群毫无选择指南的消费者,成就了中国大陆早期的户外店的暴利时代。

时到今日,如此的商店销售模式还在大城市的军品店、以及中国的三线四线以下的小城市存在着,并以此培养着中国户外活动由一线城市到中小城镇的市场推广。



【乱世群英】

本世纪开初,中国大陆的户外活动开始丰富,户外知识的普及和户外品牌的正规化运动,宣告了早期户外店暴利时代的结束。以品牌代理制度、连锁加盟制度、(俱乐部)网站推广制度、驴友“传销”制度为代表的常见户外店模式开始了。

最早在中国做欧美户外品牌代理的,多少都跟该品牌在中国的OEM厂商有些“血缘”关系。有些代理商是来自该品牌的某个项目负责人,他们因为觉得该品牌除了外贸,在中国本土经营大有可图,就积极争取国内代理销售权,最后坐上了该品牌中国地区代理的头把交椅。还有些来自OEM厂的普通办事人员甚至技术工人,干脆就通过职务之便把厂里的“尾单”、“残次品”拿出来自己开店经销。之后随着该品牌在大陆的内销开放,就直接做了渠道分销商。真正靠经销商实力去拿到品牌代理的,那只是中期以后的市场化结果了。虽然这样起步的欧美户外品牌代理制度有这大量的弊端并严重影响着后来户外市场的规范,但正式因为如此,第一代户外代理商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

户外连锁加盟制度的成功缘起于北京。这类的户外店并不是所有的都靠经营户外起家,但都曾经获得过风险投资的帮助,最后走上了户外连锁加盟扩展的道路。现阶段这样的户外店做得很有规模、进货渠道(品牌)也上档次,但赚钱并不是他们目前的主要目的。他们的重点是扩张,把销售终端做大做细。统一店面陈设、统一营销系统、统一物流。目的也就一个:圈地中国户外市场,树立户外店品牌形象,为自身研发户外产品的销售做渠道筹备,为吸引世界顶级户外进入中国市场的代理权做准备。

网站推广依附于某些知名的户外网站、论坛或者户外俱乐部。因为有了“团购”的名义,网站(论坛)营运商可以在既满足论坛会员的低折扣心里,同时也能从中获利。久而久之便在网站(论坛)中开辟出一个户外装备的电子商务板块。既通过网络销售,也利用店面销售(其实这样的店面更多的是充当库房的功能)。既卖正规渠道的产品、也卖二三流的仿制品,还能消化掉通过网站户外品牌广告活得的广告费抵换产品。

驴友“传销”制度目前是中国大陆二三线城镇户外店最主流的方式,其结构类似网站的团购,只不过户外产品从进货、存放、销售都在一帮驴友中流通。由于二三线城镇缺乏正规的户外店(或者根本没有),所以这样的销售往往由当地的“知名领头驴友”来组织货源,通过驴友的出游聚会口耳相传,然后引领有需求的驴子到某个“地下仓库”或者某个驴友的家中交易。在二三线城镇缺乏户外店、而明确开店投资又十分冒险的时候,这种特殊却又安全的户外店模式锻炼着一群未来户外店经理的营销策略。



【傲世苍龙】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户外店的经营者,绝大多数都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而且很多都是因为发烧户外而舍弃了自己的本质工作开始了户外经营之路。这决定了目前中国户外店的经营者都十分关注产品细节,尤其熟悉产品性能。在对消费者的选择指导上、对户外运动的推广上、对自有户外产品的研发上,与欧美的户外店不相上下甚至比欧美做得更好。

爱好和经营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两者相结合固然很好,但时下很多户外店的惨淡经营都导致经营者最终放弃或者违背了自己开始户外店的初衷。其实这个涉及到经营者的户外店开办目的:是想通过户外店维持自己的户外人际圈还是获取经济利润?表面上看“有人就有利润”,其实很多户外店就是在“名利、人气”的拖累下被拖跨掉的。既然是一个商家,户外店经营发展策略和合理的利润维持就是核心。

在《霸王的大陆——中国户外品牌发展现状(原作品20051012发表于绿野)》的最终评论中,已经透析了现在中国户外品牌和户外店连理相依的生存关系,所以目前的户外店也在户外品牌的扩张策略下,同样进行着类似的分级市场吞食趋势。表面上,中国大陆的户外产业正值黄金时代并成熟壮大——但是,在没有中国本土的户外民族品牌走上竞争舞台之前,中国的户外产业始终还只能停留在摇篮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