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1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蜀中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5 10:56: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浪子规 于 2013-7-25 12:05 编辑

蜀中行
         
      俗语有云:老不出蜀,少不入川,天府之国的富庶与安逸,也绝非浪得虚名。十年前单位集训,笔者有幸入川盈月有余,川中地域风光、乡土民风、人文美食,印象颇深,大有生不逢时之恨。而十年后,恰逢单位又组织培训,故地重游,着实让人兴奋。
智者乐山
         乐山地处成都之南,古称嘉州,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于此,依山傍水,且青山绿水,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美誉,加之苏东坡父子、郭沫若等名人皆出于此,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兄弟单位在乐山建有宾馆,故单位集训,大多于此。但也有例外,如石家庄或北京等地,无论地理气候还是环境饮食,均不及乐山,故两次皆在此培训,甚是窃喜。途中,早有友人先期到达,电话短信,呼朋唤友,并空出床铺虚“位”以待,甚是热情。十前年同窗共读,十年后又故地重逢,免不了一番嘘寒问暖、纵酒畅谈。
      说起乐山,自然让人联想到乐山大佛。据传乐山因三江汇流于此,江水奔腾肆虐,尝为水患。唐时有位高僧海通法师,为平水患,想在三江汇流处刻一尊大佛以镇江水 ,奈何工程浩大,耗资极多,法师遂四处化缘,以求佛资。善款筹集后,正欲开工,当地官员欲贪为己有,威逼法师交出善款,法师不为所动,当场自剜双目,以明其志。所以后人为纪念海通法师这一壮举,在大佛旁为其修了一座塑像,并在塑像基座上刻有“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八个字。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每天清晨,一路慢跑到江边,晨曦中的大佛若隐若现。远眺大佛,山体连绵,形同躺着的人体,耳鼻口眼、四肢躯干惟妙惟肖清晰可辨,形同一尊睡佛,鬼斧神工、浑然天成。大佛建成后,纵然江水如何汹涌湍急,流经大佛面前,也驯服了许多。而且无论水势再涨,也不会漫过大佛脚面。当地有句俗话叫“大佛洗脚,乐山洗澡”。一旦江水漫过大佛脚面,那么乐山也必定汪洋一片了。据当地人讲,历史上的大佛并非象今天一样置于野外风吹雨淋,也是有庙宇的,大佛两侧崖壁上许多的孔洞,就是当时建筑庙宇的所遗留下来的。只是可惜在上个世纪军阀混战时初毁于兵火,后人只能徒生感叹了。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其真身在大佛一旁的凌云寺。据传凌云寺内的弥勒佛是汉传佛教修行最高的弥勒佛,其他寺庙大雄宝殿一般为5个、7个或是9个门扇,而凌云寺则有13个,代表了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因为修行最高,所以在凌云寺不光有求必应,而且愿望实现后也不必再来还愿,所以寺内人潮如涌、香火极盛,硕大的香炉里香烛明火、烟雾缭绕,善男信女们个个伏地扣拜、虔诚礼佛,场面甚为壮观。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其雄、秀、奇、幻著称于世,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更以其云海、日出、佛光、圣灯蜚声海外。乐山与峨眉直线距离不过三四十公里,如此美景,又焉有不去之理?恰好培训期间有两天的活动时间,主意一定,大家分头行动,联系租车、规化路线、查阅资料,暂且不表。次日凌晨,五更时分,车辆如约而至,遂点起本部人马,直奔峨眉。一路无话,到峨眉山时,天仍漆黑一片,正寻思这么早景区是否开门,但见黄湾车站,已然人潮如涌,真应了那句话: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换乘游览车后继续前行,此时天仍未明,车窗外漆黑一片,只能看到车灯下一闪而过的灌木和远处山峦在天空映衬下黝黑的影子。
      车至雷洞坪,不少人纷纷去租大衣,笔者寻思正值九月,且地处南方,应该冷不到哪里去,加之来前多穿了件秋衣,再穿大衣甚是过份,于是乎一笑而过,不租。一路拾级而上,山路迤逦,树木葱葱,还有一只早起的猴子蹲在路边喝着行人扔给的牛奶,煞是有趣。至缆车站时,有点后悔先前的决定了,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也急转直下,路边的灌木上甚至挂满了冰花,特别是上到金顶后从缆车出来的那一刻,一股浸彻入骨的寒冷扑面而来,遍寻不得租衣处,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了。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所在,而金顶也是峨眉山景点与寺庙最为集中的地方。金顶一词,据说最早源于明代,因当时顶上建有铜殿一座,阳光下金光闪闪,故谓之金顶,可惜铜殿于清代被大火烧毁,仅存铜碑若干。建国后国家拨款重修金顶,陆续建成现在的金殿、银殿、铜殿,其中金殿为铜面鎏金屋顶,为目前中国最大金殿。十方普贤菩萨金身雕像也是峨嵋山金顶标志性建筑之一,雕像通高48米,重达600余吨,通体鎏金,形态为普贤菩萨双身十面像,其中头像分为三层,表情生动、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而菩萨手中的如意和头顶的装饰,更是纯金制成,显得威仪十足,庄严肃穆,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金顶一侧是悬崖,凭栏而眺,壁立千仞,谷壑幽深,这便是传说中的舍身崖了。舍身崖的由来也有典故,据说只有修行高僧在此能看到云海中有佛祖显身,于是舍身一跳,追随佛祖而去,故人称之为舍身崖。金顶之上,四方遥望,奈何天公不作美,传说中的佛光、日出、云海和圣灯无一出现,不免有些遗憾。下得金顶,自雷洞坪乘车至万年寺车站,然后继续乘缆车到万年寺,开始中线之旅。
       
    峨眉山不光佛寺林立,景色也十分秀美。李白曾有“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诗句。沿中线一路前行,是处密林掩映、树木参天,山间丹岩凝翠、青峰起伏,更兼茂林修竹,山泉潺潺,道观佛寺,星罗棋布。万年寺是中线之行的第一个景点,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庙内供奉普贤菩萨和坐骑白象的真身。但见山门宏伟、佛寺辉煌、香火鼎盛、古色古香,与其他景点不同的是,这里古刹历史悠久,动辙千年以上,有一种古朴沧桑的历史厚重感。过了万年寺,穿行于林间石径,不时有马帮擦肩而过,马蹄踏在石板上,发出清脆声响。前行不远,就到清音阁,“双桥清音”也是峨眉山一景,清音阁背靠大山,倚临江水,黑龙江,白龙江左右两水合抱,于清音阁前奔流而过。阁下有双飞亭,亭左右各建有一座拱桥,桥下溪水湍流,桥上亭阁相映,水光山色,自成一景。一线天在清音阁以西的黑龙江峡谷,两岸对峙,险如刀削,倾崖壁立,直落江底。沿着黑龙江溯流而上,山径总是在江两岸间萦回纡曲,而且不时还得涉水踏石过溪,淌水前行。沿途有唐太宗、康熙巡游的石刻,两岸瀑布轰鸣,怪石峥嵘,山路随着溪流峰回路转,颇有“曲径通幽”之感。
来峨眉山,就不能不提峨眉山和猴子。据道家讲,峨眉山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之第七洞天,天造地设的福地,成就了峨眉山猴儿们的名气。随着峨眉山知名度的攀升,猴子也以其撒泼无赖名扬四海,拦路截道、哄抢物品、寻衅滋事、欺负游人,明火执仗且流氓成性,以至于来前朋友一再叮咛,没事千万别去招惹这帮猢狲。穿过一线天来到猴区,正值下午五时许,大部分猴子已然散去,只留十几只还在闲逛。见到游人,倒也不客气,要么径直上前掏兜摸包、强拿硬要,要么乘人不备一把抢走物品,能吃的留下,没用的或是挂于枝头,或是扔于树下。鉴于朋友的忠告,进猴区前没有带包,且清空了衣服口袋里的所有物品,即便如此,猴子还是没有放过,正行走间一只大猴冷不丁抓住衣服窜到肩上,进退不得。想跑奈何这厮攀在身上不肯下来,想赶又怕把这厮惹毛了抓一把,估计脸上就开花了,一时间束手无策。这时一旁卖猴粮的倒是趁人之危做起了生意,一小包五毛钱的玉米生生卖到五块。买了猴粮刚把猴子哄下身来,结果附近的几只猴子见状迅速围陇过来,抱腿搂腰,争相效仿,幸好同伴和卖猴粮的及时出手相助,方得突出重围、落荒而逃。
离开猴区,原路经一线天、清音阁,到五显岗乘车下山,途经天下第一山牌坊时,回望峨眉,斜阳正在、青山如黛,想起一首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峨眉,来过就不曾忘记。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08:5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是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0:2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2-30 22:39:19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