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周一)第三天: 由于住在断桥边比较方便,所以把断桥放在了下午游览。早上6:40出发前往虎山长城。虎山长城地处丹东市区东北方向约12公里的鸭绿江畔,是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与“朝鲜八大景”之一的统军亭隔江相望。 今天早上雾气很大,不时地滴下一阵小雨,鸭绿江距公路不过十几米远的距离,雾小些的时候还能看到江的轮廓,大的时候就掩映在大雾之中,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也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出丹东市区不远,有座大桥--套里爱河大桥,在大桥附近我们把车停在路边,欣赏江上风光,江心有一条类似堤坝的地带,浮出江面,上面的树木在雾气笼罩下若隐若现,有种虚幻的美。
走走停停,8:20到达虎山长城景区,买了虎山长城和长城博物馆的门票。虎山长城是我国明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登上海拔146.3米的山顶敌楼,虎山风景尽收眼底。 来虎山长城,除了要看长城,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一步跨”,它是中国距朝鲜最近的地方之一,因最近处一步就能跨到朝鲜而得名。这里普通到像我们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的田间地头,旁边的鸭绿江像条小河,如果不是界网、石碑和边防战士的岗亭存在,怎能相信对岸的土地、村庄就是朝鲜的领地了,这是我最近距离的感受边境线,感觉那一江之隔两个国度。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是我国明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长城现已修复1250米,包括过街城楼、烽火台、敌台等建筑,登上海拔146.3米的山顶敌楼,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晰的看到江对岸朝鲜的村庄和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
虎山长城博物馆是继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之后全国第4座长城博物馆。博物馆分为楼上、楼下两部分,展品主要是虎山长城遗址内挖掘出来的兵器、守城士兵使用的炉灶等出土文物。
上午十一点多我们从虎城长城返回丹东市。丹东市有一座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它位于丹东市市区,地处风景秀丽的鸭绿江畔、锦江山西麓,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塔三大建筑主体组成,并建有露天兵器陈列场,以抗美援朝战争史为基本陈列。到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是我一定要去的地方,正是无数先烈的牺牲才有今天安宁的生活,去纪念馆向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表达心中的那份敬意。 也许我们走的不是纪念馆的正门,大门很破旧,以至于我们错过了,又掉头返回。非常遗憾,纪念馆正在做电路改造,闭馆,这两天都不会开放的,一个老先生讲,他已经连续来了两天都没有开馆,明天他还会来看看,老先生的执着让我感动,我没有问,想必他一定和抗美援朝有着某种渊源,这么执着的等待。由于不能在这里耽误太多的时间,不能等待开馆,我们进去看了看露天兵器陈列场,由于是露天的还能对外开放,这里陈列着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以及志愿军缴获敌人的重型武器。
昨天到达丹东后就在断桥附近游览,今天是登上断桥,走到那断桥尽头去看一看。这里不是开放式景区,需要购票参观,鸭绿江断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它成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但被侵朝美军飞机多次狂轰滥炸而摧毁,成为废桥,我国一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朝鲜一边只剩下残留的桥墩,这断桥站立江中无声的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远方的家—边疆行》中看到过它,第一眼看到时是一种终于看到真实的桥体展现在眼前那种非常兴奋的心情,但真实的踏上桥体,近距离的接触,静下心来漫步的时候,不由得心情变得沉重,那被弹片炸开而扭曲的残迹,刺目的矗立在那里,想想如果不是战争,这座桥应该还可以继续使用,也许会成为中朝间繁忙的口岸大桥。
看介绍说丹东市区的锦江山公园位于丹东市中心区北部的锦江山上,与鸭绿江相距1.8公里,距丹东火车站不足1公里,主峰海拔136.8米。整个公园依山就势,亭台错落,风光秀美,是集游玩、文体活动、历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由于酒店停车位紧张,好不容易找到的车位,一旦开车出去,再回来是否有位就不好说了,于是决定打车前往公园,从断桥到锦江山公园6元打车费,还是非常方便的。 锦江山公园面积不小,感觉有些像北京的香山公园,是丹东人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而且还是个开放公园不收门票的,丹东人们能拥有这样一个绿树成荫、峰回路转、依山傍水的免费游玩的地方真让我羡慕。由于时间还早,我们也不急于赶路,悠闲地走在公园的盘山路上,尽情的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一下做丹东人的快乐哈。 我们登上锦江山公园的锦江亭,站在亭内风很大,凭栏远望,丹东市尽收眼底,远处隐约可见鸭绿江和江对岸的朝鲜,居高临下俯视丹东,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