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阿三 于 2014-2-17 11:57 编辑
一、品牌介绍 AKU,一个赫赫有名的品牌,被业界赞为登山鞋中的法拉利。 创立于半世纪前之AKU公司是源自Montebelluna市之著名制鞋家族,世代以来,均秉承精良之制靴传统,再揉合现代科技,经数十年之努力,致使AKU成为世界驰名之登山靴厂。AKU更与意大利另一著名之鞋底公司VIBRAM?有着密切之关系,凭AKU丰富之制靴经验,与VIBRAM共同开发出不少性能出众之新鞋底。 AKU在制鞋设计领域拥有超过五十年的丰富经验。AKU的创始人Galliano Bordin与鞋子的第一次邂逅始于二次大战结束之后,那时他不过是个传统皮革制鞋厂的一名小员工。在他25岁那年,凭着对制鞋的执着与延续传统制鞋方式的理想,他开了自己的登山鞋工厂,开始着手于多功能性登山鞋的制作与设计。在70年代,首度以DINSPORT品牌现世,并迅速的在越野鞋的市场上取得领导品牌的地位。 1990年,Galliano创立了AKU品牌,以多功能、多样化的设计概念重新出发。在这十年中,AKU的生产技术与制鞋质量获得了国家独立测试单位的一致赞赏,跃升为全世界知名的登山鞋品牌,其优良的生产技术,更成为许多知名品牌的制鞋指定厂 。AKU营销遍及全球27个国家,尽管在今日市场低靡的环境下,AKU仍旧持续的成长。除了制鞋之外,Bordin家族投入不少心血于开发新的材质与改良原有技术上,尤其是在2002年,Galliano因帮助GORE公司研发出新式的制鞋方法,进而获得了"25 Year" Gore-Tex 奖的殊荣。 AKU自始至终坚持采用手工方式制鞋,以其细腻的工艺智慧,结合最新材质与技术,AKU俨然已成为全意大利甚至全世界轻巧、舒适登山鞋的代名词,AKU也预言了下一个千禧年的成功愿景。 1991年成立,秉承了意大利制鞋业的传统;AKU的创始人已有50年的制鞋经验;其产品专为户外设计,其产品特点为:轻、合适、透气。 2014年春节前有幸获得了AKU品牌的2014新款轻量徒步鞋Erera GTX的体验机会,正好可以在春节的登山活动中亲身感受它的性能。 二、体验产品介绍
三、体验着信息 ID: 阿三 年龄:42 性别:男 身高:171CM 体重:65KG 户外时间:2008年至今 户外类型:重装徒步 四、体验地点: 冬季秦岭,最高海拔3400m-3500m,环境温度:-10至-30 累计上升:2260米,累计下降:2449米 海拔最低:1400米,最高:3423米, 难度级别:难。
先拆开包装仔细端详一番 柔和的橘黄色,我喜欢的颜色
绿、灰两色搭配,低调中透着那么点闷骚,是我非常喜欢的颜色;修长的鞋身,体现了意大利户外鞋特有的窄版特色,非常适合我的瘦脚型
有凹凸颗粒橡胶的鞋头包胶,在保护脚趾的同时还有很好的拒雪性。
黑色部分是橡胶大底,厚度十足,灰色的部分是冲压PU中低,也是厚度十足,捏上去硬度很高,足够应对任何崎岖路况。
绿色的网布面料搭配灰色翻毛皮,是我非常喜欢的颜色
知名的戈尔公司的GORE-TEX标志,不用多介绍了,户外人都知道
刺绣的AKU标志,彰显品牌气质
足跟上沿一块皮质提带,不仅方便穿鞋,而且有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卡住裤脚。
鞋舌上部依然是刺绣的品牌logo,为了减少鞋带对鞋面的磨损,鞋舌加了一层翻毛皮层
鞋舌里面的标牌,彰显了此鞋的不凡出身:意大利手工制造,这是AKU一直秉承的传统
鞋帮内侧的鞋码参数
可移除的EVA鞋垫
高度几乎接近鞋帮边缘的GORE-TEX全防水袜套
包胶、鞋带扣皮垫、翻毛皮面和鞋帮皮面通过规整的咂线完美的组合在了一起
VIBRAM大底标志,不用多解释了吧?户外人都知道
VIBRAM SENDERA大底的排水漕较深,攀爬的抓地力和止滑力都非常强
都说穿新鞋去高强度路线需要先磨合,于是春节前的周末先去北京密云的天门山一带进行小强度穿越磨合新鞋,北京这个冬季一直没有下雪,野外环境不是非常复杂,气候干燥,对鞋的性能要求并不是很高。 穿上脚走在山路上的第一感觉是包裹感很强,无论脚的两侧的任何部位及脚跟和脚踝都包裹的恰到好处,感觉除了脚尖上下略微可以活动,整个脚跟鞋融为一体了。足显设计者对设计的精益求精。
第二个感觉就是轻,之前穿过的中、高帮鞋都是沉甸甸的,走的时间长了感觉脚下比较沉,而这双单只仅540克重的AKU完全没有了这种感觉,走起来脚下非常轻盈
第三个感受就是舒适,在崎岖的山石路面,没有任何脚部的不适,可见在轻量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足够的抗冲击性。
穿上普通行走冰爪做简单的冰壁下降,为春节的秦岭探路做练习
经过这次低强度的磨合,得出一个结论,AKU家的鞋真的不需要磨合。之前的担忧完全消除了。 真正考验这双鞋的春节活动开始了,上山的前两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但是山路比较崎岖
毕竟是深山老林,上山的路是秦岭的南坡,之前应该是下过雪,然后被阳光晒化后慎入土壤,造成路面有湿泥,比较湿滑,鞋底沾满了湿泥,但是抓地力依然很强,还没有出现打滑现象
此时手表显示海拔2820米
第一晚的营地生活
到达海拔3300米,休息当中松开鞋带让脚放松一下,这里要提一下,这双鞋的鞋舌与鞋帮连接位置非常高,防止水从鞋舌进入鞋内,确保了整鞋的防水性能,而且,鞋舌与鞋帮的连接部分的伸展量设计的比较宽,与此配合,鞋带扣的最上面两层采用开放式,可以轻松的松开鞋带,也能非常轻松的系紧,从而可以很轻松的穿、脱,解决了以往中、高帮登山鞋穿、脱不畅的问题
海拔继续上升,到了雪线,开始了对这双鞋的真正考验了,刚上到雪线的雪并不是很厚,而且并不是全部被雪覆盖
期间还穿越了一段坑洼不平的低矮灌木及高山草甸混合地带 这种凹凸地形被矮灌木覆盖,很难判断,脚踝很容易受伤,但是这双鞋对脚踝的保护没有让我失望,轻松过关。
接下来是通往营地的石海路,在秦岭最常见的就是第四季冰川遗迹的石海,要长时间在巨大的山石间跳来跳去,对人的脚和脚踝考验巨大,这双鞋的性能让我安全的通过了一片片石海
这次穿越的最高点是秦岭山脊的东塬垭口,是秦岭山脉南北坡的分界处,特出的地势使得这里的积雪格外厚,有的地方踩上去深及胯部,在这里宿营只能把帐篷支在厚雪上,鞋面也挂满了雪,但鞋内依然干爽。 鞋头的凹凸颗粒橡胶包胶的据雪性能突出。
但是随着帐篷里温度的提高,鞋面很快就干了
半夜突然变天,暴风雪开始了,这次活动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早上在暴风雪中拔营继续行程,今天全天都在深及大腿的雪中行进,鞋依然表现优秀 在暴风雪中艰难前行
暴风雪中爬雪坡
除了深浅莫测的雪,还有暴风雪中的石海坡路,对鞋的性能要求非常高,AKU的这双鞋确实表现优秀,一路让我对各种路况都没有顾虑
一路小雪中下山,随着海拔降低,路况好转,从上山到下山共6天5夜的行程,检查鞋况,除了脏,无任何其他损伤,经过了无数石海,鞋底无磨损。
最后来一张全队合影
总结:秦岭是户外人都了解的地方,每年在秦岭发生的户外事故非常多,这次冬季秦岭登山在户外徒步穿越活动中,算是高难度高强度的,对各种装备的要求都非常高,这次体验的AKU的Erera GTX徒步鞋经受住了从海拔1400米到3400米的冬季各种复杂路况的严峻考验,帮助我顺利完成了这次的探路穿越活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双好的战靴绝对是户外徒步中双脚最有力的保障!AKU不愧是登山鞋中的法拉利,感谢AKU的完美设计,AKU值得信赖和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