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环青海湖骑车、乘车计划V2.0
目录
1.1 引子
1.2 背景
1.2.1 青海省
1.2.2 青海湖
1.2.3 塔尔寺
1.2.4 日月山
1.2.5 倒淌河
1.2.6 鸟岛
1.2.7 海心山
1.2.8 北禅寺
1.2.9 清真大寺
1.2.10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1.3 计划
1.4 行程
1.5 交通
1.6 装备
1.7 人员
1.7.1 人员要求
1.7.2 人员责任
1.7.3 关键职责分配
1.8 预算
1.9 注意事项
1.10 相关图片
1.1 引子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底下马儿跑,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不禁又产生了对草原的无限向往,但我是在水边长大的,对江河湖泊又难以分割的感情,是往北还是往南,每次想出行时都要斗争一番。
终于,去年看到了环青海湖车赛,青海省省长坐在湖边草原上的一张椅子上接受采访,齐腰的草儿在微风中摇曳,我的蓝天、白云、碧水、青草的梦想都可以在这儿实现了!
1.2 背景
前言万语,青海是个好地方,就青海湖周边就令我如此向往,别的地方就不说了,不信,看看下面:
1.2.1 青海省
第一次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耳畔回荡的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她是那样悠远绵长。
来到青海高原的第一印象是"青",天青青,水青青,草也青青,之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海有着高贵的群山,巍巍昆仑,秀丽祁连,奇险唐古拉。从玉珠到阿尼玛卿;从巴颜喀拉到各拉丹东……,雪峰连着冰川,高贵地昂着头,任凭月华轻抚阳光关爱。
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发祥其间,澜沧江也聚首此处。清澈的源头,壮美的冰川,令人不敢睨之,顿生"仰之弥高,俯之弥深"的景仰之情。
矜持的群峰怀抱中,星星般的湖泊点缀其间,犹如断了线的珠链,镶嵌在青色高原上。俯视间,令人晕眩--珍珠也竟有青色的么?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又象是奉献给上苍的琼浆,吸引着远方来客的心;湖水轻拍岸边的鹅卵石,发出节奏的音响,似是给远方的客人唱着祝酒歌,应该是不醉不归吧。
青海的草原水丰草美,是当之无愧的"金银滩"。夏季,牧场到处弥漫着甜甜的牧草香,吸引着膘肥体壮的羊群和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也吸引着我们。
青海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生活着藏、蒙、回、土、撒拉等34个少数民族,他们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姐妹。他们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灿烂的艺术沉淀。
青海的民俗节日,更是繁花似锦,从春至秋,美丽的草原山谷间,到处回荡着悠扬的"花儿",倾诉着人们心间的最美……
青海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之上。因境内著名的青海湖而得名。
青海省面积7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8万,省会西宁市。
青海山脉绵亘:莽莽昆仑、巍巍祁连、奇峻唐古拉,构成了青海高原骨架。水流不息: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汇聚于此,称之为"三江源"。
青海海拔高而且山地寒漠广布,空气稀薄,形成了青海独特的高原气候特点,即:低温、干燥、多风、缺氧。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共有34个民族,主要有汉、藏、回、土、撒拉等。
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省辖1个地级市,1个地区,6个自治州,2个县级市,30个县,7个自治县,4个行政区。
青海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其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包括曲艺、歌舞、音乐、民歌等,戏剧主要有眉户剧、平弦剧、藏戏、灯影戏。曲艺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贤孝。歌舞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的祭祀、曲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民歌主要有汉、回、土、撒拉族喜爱的"花儿"和藏族的"拉伊"等。此外,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唐卡被誉为"艺术三绝",黄南州的热贡艺术和湟中农民画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2.2 青海湖
美丽富饶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它又名库库诺尔,错鄂博,古称西海、鲜水和错温波等。库库诺尔蒙语意为青色的海。青海得名于北魏,因湖水清澈碧蓝,湖面广袤如海故名。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湖泊似梨形。
青海湖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予青藏高原的瑰丽珍宝,也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和象征。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茂。湖的四周被四座高山所环拥: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西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连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举目四顾,四座高山犹如四幅天然屏障。从山下到湖畔则是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像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浓墨重彩的西部风景画。
1981年实测水位3193.92m,长109.0km,最大宽度67.0km,平均宽39.8km,面积为4340km2,最大水深27.0m,平均水深17.9m,蓄水量778.0×108m3;与1961年相比,20年来湖泊面积减少了295.0km2,蓄水量减少了76.0×108m3。湖水矿化度1961年为12.4g/L,1986年又增为13.84g/L,26年来平均年递增52.0mg/L,咸化趋势明显。
青海湖的形成和变迁,是大自然的杰作。早在两亿三千万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无际的古海洋。200万年前,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古海洋逐渐隆起,一跃形成了世界屋脊。海水被逼走时,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脉堵塞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湖泊。当时,它是一个外泄湖,周围有100多条河流注入湖中,同时湖水又从东面注入黄河。大约距今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发生了强烈的隆起,拦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来从青海湖向东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流入青海湖,形成了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流的倒淌河。青海湖也成为一个流水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由于青海湖位于西北气候干燥地区,湖水蒸发量大于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断下降,湖面逐渐缩小,与初期的湖区相比,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水位降低了80-100m。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环湖一周,号称千里,唐代尚称八百里,现在只有七百多里了。
青海湖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2℃,一月平均气温-12.6℃,7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28℃。多年平均降水量336.6mm,5-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年蒸发量950mm,6-9月的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60%以上。湖泊的集水面积29661km2,补给系数5.83。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河流有40余条。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巴戈乌兰河和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为最大。据有关资料,青海湖年入湖总水量为36.28×108m3,而年耗水量却高达41.59×108m3,收支相抵年亏损水量5.31×108m3。这就是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湖面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青海湖畔有着辽阔的天然牧场,是我国各民族聚集的地方,除汉族外,还有羌族、吐古浑族、藏族和蒙古族等。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是重要的畜牧业产地,尤以养鸟业更为发达。
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一带盛产"秦马"。《诗经》中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隋唐时,"秦马"与"乌孙马"、"血汗马"皆为良种马,以能征惯战而著称。唐代在青海还专门设置了茶马司。
杜甫《高都护马行》"……此马临阵久无战,与人一心成大功。……雄姿未受伏枥思,猛志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雪,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擎电倾城知。"此诗竭尽赞美之词来夸耀青海骔马的威武和神骏。
最质朴的美才具有真正的震慑力。青海湖正是具有高原湖泊那种空阔、粗犷、质朴、沉静的特征。它没有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也没有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灯影……青海湖的美是原始的,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
在不同的季节,青海湖的景色迥然不同。夏秋之际,湖畔山青草绿,水秀云高,景色十分绮丽。五彩缤纷的野花把芳草茵茵的草原点缀得如锦如缎,膘肥体壮的牛羊和骢马似珍珠洒满草原。水天一色的青海湖蔚蓝似海洋,它蓝的纯净、深湛,蓝的温柔、典雅。寒冷的冬季,牧草一片枯黄,青海湖开始结冰,浩渺的湖面冰封玉砌,一泓澄碧的琼浆凝固成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青海湖以生产鳇鱼而闻名。鳇鱼是冷水性无磷鱼,有名裸鲤,它身肥硕,肉嫩,脂肪多,味道鲜美,是一种稀有鱼类,只产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中。
青海湖中分布着五个美丽的小岛,其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海心山高出湖面约7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林木葱茏,风光旖旎。岛上自古以产龙驹闻名,因此又名龙驹岛。据史记载:青海湖"每冬冰合后,以良马置此山,来春牧之,马皆有孕,所生之驹,号为龙种,必多聪异。"相传,汉平帝时,王莽秉政,在湖滨设西海郡,曾牧于上,得龙种,日行千里,称青海骢。隋大业五年,炀帝西巡至青海陈兵讲武,七月置马牧于此,以求龙种。以前,青海湖无舟楫可渡,牧民们在冬季冰封后,赶着马匹、牦牛,驮上足够一年的各种物品上岛,来年冰封后再出岛。
1.2.3 塔尔寺
塔尔寺意为“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得名于大金瓦寺内纪念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大银塔。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其余五寺为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甘丹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
整个寺院依山势起伏,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大厨房,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宝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组成完整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大法会,十月,二月举行两小法会,尤其是正月十五日的大法会,以许多美妙的宗教传说,神话故事和艺术水平很高的“三绝”(指酥油花,壁画,堆绣),吸引数以万计的藏,蒙,土,汉等各族群众,来寺瞻仰朝拜,从而使全寺成为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并在全国和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
1.2.4 日月山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部,属祁连山脉,古时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要冲。北魏明帝神龟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云自洛阳西行求经,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的。后来,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形成的唐蕃古道,则一直是宋元各代甘青地区通往川藏一带的必经之路。 日月山唐代称赤岭,得名于土石皆赤,或赤地不毛。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帝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生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又想到联姻通好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甩下赤岭。宝镜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而公主的泪水则汇成了滔滔的倒淌河。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就把赤岭改名日月山。现在,日月山脚下还建有文成公主庙。日月山虽没有险峻的峭壁,峥嵘的奇峰,却也有雄伟的风姿和磅礴的气势。山顶有一块刻有日月山三字的大石碑,两个山头日亭月亭遥相互应。古老的日月山也记载了学泪斑斑的历史。昔日,它一片荒芜, 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的民谣,正是日月山荒凉的生动写照。斗转星移,沧桑巨变,日月山悲怆的音韵早已被昂扬高亢的旋律取代了。 日月山是青海农牧区的分界岭。登上峰顶极目远望,东麓是富饶美丽的湟水流域,清澈的响河水蜿蜒曲折,盘山绕岭,滋润着两岸丰腴的田野,养育着这里勤劳的人民;而西北方便是波澜壮阔的青海湖;西南,山峦绵亘,草原无际,帐篷点点,炊烟袅袅,数不尽的牛羊骏马犹如五彩班驳的珍珠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滚动;距日月山40公里的西山脚下,便是闻名遐迩的倒淌河了,南面几十公里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和举世瞩目的龙羊峡。日月山,正是这一系列景观的制高点,青海高原的皇冠!
1.2.5 倒淌河
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不必人考查哪件传说更为权威,哪种神话更接近正宗,每一个传说都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终于有一天,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响,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是一条女性的河。 春天,它纤瘦孱弱,蜿蜒曲折流动着水墨画也画不出来的一片春愁,秋天它丰满宽阔,奔腾中不失温柔宽厚。它不像长江、黄河那样,巨浪滔天,势不可挡,露出雄性逼人的、英气。它满怀情感,却从不恣意泛滥;它温顺地随四时而变化,但又执蓍坚韧地沿自己的流向前去,百折不回,整个一个西部女人的性格。
1.2.6 鸟岛
青海湖西北隅,布哈河入湖三角洲的前方,有两座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岛屿。西面的叫海西山,面积仅0.27平方公里,高出湖面6-7米。东面的叫海西皮,面积4.6平方公里,高出湖面60多米。每年3、4月份。青藏高原的冰雪开始融化,这时侨居在南国热带地区避寒的斑头雁、棕头鸡、鱼鸥、鸬鹚等20余种候鸟,伴随印度洋温势气流向北迁徙,它们成群结队,越过数千米高的青藏高原、冰雪狂风弥漫的高山峻岭,来到青海湖海西山和海西皮安营筑巢,在这地势低平,气候温和,三面环不,水草茂盛,鱼类繁多,食物丰富,环境幽静的乐园喜结良缘,欢度蜜月。4、5月份开始产卵育幼,6、7月份幼鸟羽毛不断丰满,8月初它们又带着小宝宝开始起程返回南国越冬。
海西山和海西皮二个岛屿上,仅斑头雁、棕头鸡、鱼鸥、鸬鹚四种候鸟数量达16.5万只。海西山仅0.27平方公里面积上,栖息有10万余只候乌,飞鸟遮天蔽日,数公里外就能听到鸟儿的叫声。这里因鸟蛋遍地,故又称"蛋岛"。距海西山东1公里处是海西皮,其上豆科禾、野葱等植物生长茂盛,岛的东侧悬崖绝壁,只隔10多米有一巨石突兀嶙峋,矗立在湖中,顶部在不足30平方米的面积上,甚至在四周悬崖峭壁上筑满了数不清的鸬鹚窝巢,数以万计的鸬鹚在弹丸之地吵吵嚷嚷,俨然似一座鸟儿的城堡,故又称鸬鹚岛.这两个岛合称为"鸟岛"。
1.2.7 海心山
海心山是青海湖的又一名胜。它位于青海湖湖心偏南,长2.3公里,宽约800米,高出湖面7.8米,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海心岛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南部边缘岩石裸露形成陡崖,东、西、北三面为平缓滩地,岛上大部分为沙土覆盖,生长着冰草、芨芨草、镰形棘豆、蒿草、披针叶黄花、西伯利亚黄精等,植被覆度在50%以上,鸟禽集中在岛的崖边及碎石滩地栖息。 海心山环境幽雅。绿草如菌,轻区薄云,淡水清泉,景色宜人。山上古刹白塔隐存其间。犹如步入仙境一般。攀上海心山的顶端远眺青海湖的全貌,那海阔天空,天水相连,鸥翔鱼跃的壮丽景色,可以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景观,陶冶情操,抒展胸怀。
景点位置: 青海湖湖心偏南
住宿指南: 青海湖帐房宾馆
1.2.8 北禅寺
1.2.9 清真大寺
闻名遐迩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市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其建筑风格也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建筑,它位于西宁市繁华的东关大街南侧的闹市区,每天来往人群川流不息,行人莫不为这座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恢宏的气势和肃穆的氛围所吸引。 清真大寺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占地总面积为13602平方米,建筑物雄伟壮观,具有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特色。
景点位置: 西宁市东关大街南侧
娱乐指南: 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有春节社火表演,农历五六月各公园、风景区内的花儿演唱会、重阳节登山活动等。
特色餐饮: 手抓羊肉、血肠、肉肠、粉汤、酥油糌粑、酸奶、蕨麻米饭、西宁烤羊排、鲍翅、燕菜、八宝饭、白条手抓、袈裟肉、香酥鸡、梅花羊肠、发菜汤糕、酥合丸、羊筋挂花、虫草系列菜、湟鱼系列菜。
当地特产: 升麻、柴胡、防风、羌活、大黄、黄芪、因陈、党参。
1.2.10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第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于8月10日至17日举行,赛程共8天8段,总距离1173.1公里,其中比赛距离1138.1公里,转场35公里,届时将有18至20支队伍参赛。
本届比赛线路与首届相比有较大变化:参赛选手将于8月10日从西宁市新宁广场的绕圈赛开始,11日起经西海镇、鸟岛、青海湖宾馆、环湖东路、海晏、湟源等地后,14日回到西宁,15日再从西宁经门源县,翻山到达互助县,返回西宁后再进行96公里的绕圈赛。
此次比赛的参赛队伍数量和水平均超过首届,比赛总距离比首届增加近一半,其中新增的西宁至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线路,将通过目前亚洲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海拔3800多米,山势高峻险要,道路坡大弯急,素有“鬼门关”之称,对运动员来说极富挑战性。
2003年环湖赛赛程表
8月10日(星期日) 第一赛段 西宁绕圈赛
8月11日(星期一) 第二赛段 西宁-西海镇
8月12日(星期二) 第三赛段 西海镇-鸟岛
8月13日(星期三) 第四赛段 鸟岛-青海湖宾馆
8月14日(星期四) 第五赛段 青海湖宾馆-西宁
8月15日(星期五) 第六赛段 西宁-门源县
8月16日(星期六) 第七赛段 门源县-互助县
8月17日(星期日) 第八赛段 西宁绕圈赛
1.3 计划
时间:
8月8日15:28出发,8月9日20:30-西宁,8月10日(正好开幕式)开始,直到8月16日早8:18西宁-北京17日13:20
中间的净时间有10-15日6天,来回花了3天多;如果返程坐飞机,可以省1天时间。
景点:
必去的地方:环湖;鸟岛(可能只有鸟粪了);塔尔寺;倒淌河;日月山;
其它建议地方:铜仁、贵德、龙羊峡、西宁的北禅寺和清真大寺;
主题:
A:环湖,这是主要的,不可更改的;
B:欣赏沿途美景;
C:锻炼和挑战个人极限;
D:感受高原(3000米也是高原哦)和草原、牧区文化;
E:了解藏族、藏传佛教;
F:队员们能相互交朋友、学一项本领(参见任务分配)、带了满脑子回忆开开心心回来。
内容:
在西宁或兰州租自行车和一个10座左右的汽车,先乘车游览塔尔寺、日月山、倒淌河,夜宿,再分成两队,一队骑行,一队乘车环湖,沿途经过青海湖宾馆,鸟岛,刚察,海晏,再集体乘车回西宁。
乘车队可以参加更多的活动,拍摄更多的照片,也可以顺便去一些附近的景点,可以与藏民亲密接触,可以到青海湖泛舟,可以在青海湖裸泳,可以帮助骑行队搭建帐篷,早点去烤全羊,甚至可以去钓湟鱼(如果违法就当我没说)。
1.4 行程
先按照火车往返,净时间6天
Day1:西宁-塔尔寺-日月山、倒淌河,乘车;
Day2:倒淌河-青海湖宾馆,65Km,骑车;
Day3:青海湖宾馆-鸟岛,122Km,骑车,很困难;
Day4:鸟岛-刚察,约80Km,骑车;
Day5:刚察-海晏,约150Km,骑车,肯定很辛苦;
Day6:海晏-西宁,约100Km,骑车,极其困难;
或Day6:海晏-西宁,坐车半天,西宁半天游览清真大寺和北禅寺等;
如果返程坐飞机,我们可以在西宁或者兰州再耽搁一天。
1.5 交通
1、 火车和飞机:去的时候乘火车,西宁或兰州,订票由大家一起想办法,要坐飞机者自己想办法订票,大家协助。返程火车或订票问题由于怜负责解决,其它人想办法协助;
2、 沿路包车:由于怜负责解决(虽然包车了,但是从西宁经塔尔寺到倒淌河一段还是不够,那么多自行车和人装不下;
3、 西宁-北京火车时刻表:
T151:北京15:28-西宁次日20:30;
T152西宁8:18-北京次日13:20
硬卧票价单程450左右;
如果是航班,全价1300,一般75折,但是我们的时间好像和环湖赛的时间一模一样,可能会被冲击,现在订票好像也没有意义。
1.6 装备
A:野营用品:
睡袋(-2度) 防潮垫, 帐篷,冲锋衣、裤,抓绒衣裤,雨衣,骑行小包或驮包,袜子,两条裤子、骑行鞋,骑行服 帽子,墨镜,勺子或叉子,不锈钢饭盆,水壶 水袋 ,防晒霜(30度以上) 塑料袋若干,手电,电池,相机,胶卷,相机或数码相机,摄像机,垃圾袋,游泳衣裤,炉头气罐,冲锋舟和100米以上的绳子(拴住冲锋舟),瑞士军刀;
骑行时的个人装备:对讲机4部以上;
B:药品:
携带常用药品、急救用品、氧气袋;
C:修车工具及主要备件
D:带电池的音箱,MP3或CD播放机,
1.7 人员
骑行队10人以内(男士至少要3人),汽车队6人以内(男士至少1人);
报名时间截止到8月1日!
1.7.1 人员要求
1、 善良、健康、合作;
2、 遵守绿野公约;
3、 独立的成年人;
4、 骑行队必须向大家证明自己的体力和健康;
5、 汽车队必须证明不会晕车
6、 必须承担一定的集体任务
1.7.2 人员责任
1、 人人参与,积极努力自助并互助;
2、 搜集各种资料大家分别学习,按照下面职责分配中的主题确定任务,大家踊跃认领或者听从大家分配;
3、 小事情自己尽量自助,大事情大家协商,协商不成由做领队最终决定;
4、 人人都有责任保证和维护计划的完美执行;
5、 人人都有责任帮助队友;
6、 人人都有责任尽量不惹事,不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不做危险的事情,合理爱护自己的身体,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以保证自己并帮助队友完成计划;
7、 务必保证队伍的安定团结和一团和气,不搞小团体和宗派;
8、 遵守绿野公约。
1.7.3 关键职责分配
A:领队:协调各小组和各项工作的进行,大家发生分歧时领队做决定,召集会议(希望更有经验的人来担任,领队没有找到之前的计划和安排由我来做);
B:后勤:安排大家的衣食住行,时间、地点、路线等等(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看,我来干了,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是责任心强,有时还算细致);
C:CFO:负责收钱花钱管钱(我们队伍里的MM很多,适合的很多,比如我了解的Lee-qq,Koalaliu等);
D:自行车队队长、汽车队队长(如果有汽车队的话):负责各队的行程和安全;
E:其它任务参见下面的任务分配,大家可以兼职,但是赤脚医生、修车等还是必要的:
a:医学,特别是高原反应,运动医学,跌打损伤,最好能学一下按摩和足疗,有SPA最好,这次美女巨多;
b:边寨诗文,到时候负责给大家扫盲,回来时写一遍美轮美奂的游记;
c:藏族、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负责给大家做导游以及和沿路藏民交涉可能冲突;
d:户外专业知识、认路等:负责装备管理、以及各种涉及到有关户外专业知识的事宜;
e:维护、修理自行车:负责维护和修理自行车
f:有电池的音箱和音乐:负责给大家日夜播放音乐解乏,如果音箱出问题或者电池用完,就要使用人力解决,用嗓子;
g:公用摄像师、摄影师:负责能上正席的照片和合影的拍摄。
1.8 预算
A:交通费:
火车:450×2;飞机:1000×2;
西宁-倒淌河:60/人;
包车:6天×400;
B:吃:9天×50/人,可以看情况;
C:住:50×7夜,如果想住帐篷的人多,可以省一点;
D:租自行车:100-200元/人,其实都可以买一辆了,回程时擦一擦捐了还省运费;
E:门票费:200元,没有统计,凭印象应该差不多;
F:公用装备和药品:100/人,主要是氧气袋等,其实大家可以各买一点交公,也可以公费买了再分(不要打架哦)
G:保险:10-20元/人
总计:2500(火车)/3600(飞机)
虽然这个预算不准确,但我以我有限的经验估计不会超过,除非有保险不陪的意外事件发生。
1.9 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
2、 注意安全;
3、 注意安全;
4、 注意身体;
5、 注意体力;
6、 注意环保;
7、 注意尊重本地的习俗;
8、 安全、健康、团结、开心地回家。
1.10 相关图片
看后面的帖子,大家也可以踊跃发帖。
用眼观察世界,用心体验生活! Edited by 孤云 on 2004/05/11 1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