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城郊乡开发天平山风景区,修通了从红旗渠岸边桃园村到天平山停车场的水泥路。一天,我和城郊抓农业的书太乡长到桃园,第一次上了天平。 从停车场下来,走一段古代彰德府(安阳市)到潞安府(长治市)300里的“雹珠驿路”,上到山顶的“上平于天”牌坊,下几个台阶来到“环翠亭”。 站到环翠亭边休息边向北张望,青山环绕的山峰下,绿树掩映中黄瓦的天平寺格外醒目。移目东望,在一个山脊上一条石头磊起来的长城从悬崖边延伸到了绝壁下。我忙问,那是何物?书太乡长说,那就是天门会的城堡,也有的叫城墙、长城,据说,当年天门会曾经在此屯兵。他还说,从那里下去,也可以到桃园村,只不过路很不好走,我们当时匆匆看过天平寺后返回。 期间十几年,也曾数次到天平,但每次不是陪同客人就是朋友结伴而行,游览过主要景点就返回,天门会那处在荒凉山上的长城却从未涉足,时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春节过后的大年初五,和登山队的伙伴再次登天平,中午在寺庙简单的午餐后,大队人马又要顺大路返回。这次我有了看天门会长城,从小路返回的想法,和同行的朋友战士说,他也有此心愿,让刘文给我们带路,七八个人踏上了访古之路。 出天平寺东院,是一条没有铺砌修筑的原始小路,小路平坦而顺山势蜿蜒,小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踩着含水量饱和的软雪块,翻过两个山头,在前面的刘文说:快看,那就是天门会长城! 这时候,举目望去,在前面的山脊上,一条半藏在树木荆棘中,高约三米,长三四百米的石头磊砌长城横亘在那里。大家加快了脚步,从倒塌的城门上到了长城上。 城门有2.5-3米宽,门楼早已倒塌,门扇也早已不知去向,只有两侧碗口粗的插门闩的石洞,似乎在向我们讲述那城门当年的雄伟高大,在讲述天门会的烽火浩荡。 说起天门会,年轻的人也许不知,外地的朋友也可能不了解,但天门会的农民起义在林州的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震撼了当时军阀混战的中国,在1928年国民党政府的大事记中还专门做了记述:“1928第二集团军庞炳勋部肃清豫北林县天门会, 伪称天佑帝之韩欲明自杀。” 1923年,以贫苦农民郭官林、韩欲明为领袖的天门会在河南林县东油村秘密成立。他们利用农民传统的封建迷信思想,借行医看病、劝人行善之机,秘密串联,发展会员。经过3年的隐蔽活动,1926年4月,在总团师韩欲明领导下,公开竖起大旗,举行武装起义。天门会农民起义武装,抗捐抗税,深受贫苦农民拥护,会众迅速发展至河南、河北、山西3省的23个县,起义军一度达30多万人。 天门会战官军,斗豪绅,纪律严明,势力所及之地,不但没有苛捐杂税的勒索,而且没有溃兵、流氓、恶棍的骚扰,也没有豪绅横行,鸦片、烟馆、赌场等随之禁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秩序井然。广大人民扬眉吐气,积极支持天门会的斗争。天门会武装先后占领林县、辉县、涉县、武安、滑县等县城,声势浩大。 天门会农民武装依托太行山的险要地势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三起三落,坚持战斗达10年之久,终在1928年的3月,国民党冯玉祥第二集团军庞炳勋部联合山西阎锡山部联合镇压,韩欲明遭庞炳勋部诱杀,起义惨遭失败。 “迷途惶惑追何及,旧事苍凉说更休。 倦鸟低回啼冷月,残垣半颓掩吴钩。”掩藏在深山中这个残垣断壁的长城,这个当时凭险据守的卡门,成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天门会遗留下来的最大实物,至今这段城墙也没有得到认定和保护,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告别这个八十多年前天门会修建的长城,站在另一个山头回头望,恍惚之间我们看到手拿红缨枪的天门会战士站立在彩旗招展的城墙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