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52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A活动] 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3 00: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增午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战争频仍,诸侯国纷纷修筑长城,增强边界卫敌能力,史家称这些长城为“先秦长城”或“互防长城”。1981年,新华社记者成大林根据古文献的线索,对林县(今林州市)、辉县(今辉县市)一带考察后发现有长城遗址,并指此为赵南长城1。也有学者认为此长城为韩、魏长城2。 1981年以来,笔者曾多次到实地调查,1996年建立此档案工作,与有关人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现将已发现的遗址情况,结合有关文献,对此遗址的国属、性质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 豫北长城遗址的发现
城堡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但中国古代把高峻的城墙扩至漫长的边陲确为世界历史所罕见,长城是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间和战关系、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是中原王朝为填补天然障碍不足而建立起的防御体系。为了便于探索豫北长城遗址的国属等问题,现将已调查的遗址情况简述如下:
㈠秦王垴长城遗址
位于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路家岭西南的秦王垴西侧,垴南侧有山洞名秦王洞。这里崇山峻岭,海拔最高处990余米,地处卫辉市、辉县市、林州市交界处。长城遗址从秦王垴进入卫辉市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由卫辉市栓马乡→太池山乡断续长约13公里。靠秦王垴西一段为自然石块砌边,中间填以乱石碎块与杂土,此段长约300米,其余是由未修整的青石块砌筑而成。残高1米余,基宽2米,当地村民称作“边界岭”3。
由秦王垴进入辉县市张村乡→南村乡鹿岭交界的山岭上存长城遗址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其走向为秦王垴→长圪塔→曹庄大西沟(南岭),南北走向为:曹庄大西岭(南岭)→碓郊(南岭)→牛家泉(南岭)→孟泉岭→波兰掌,向北进入茶店乡横岭西。此段绵延约30公里,为未经加工的青石砌筑,多坍塌,现惟见一道石岭蜿蜒,残高2米,宽1—2米,据1985年调查时,鹿岭村民刘有德(是年77岁)、孙万存(是年76年)介绍:刻其少小时,此石墙有半人多高,在坡上放牛时常发现有铜铁箭头,但近年不曾再发现过4。
茶店乡横岭西一段长城洞线峰壁如削,也与辉县市交界,时而处林州市境,时而入辉县市界内。此段遗存为南北走向,长约3公里,基宽2米,残高1米不等,用自然红黄杂色页岩和未加工的青石砌筑。
由横岭西北去复西行至蒿地掌,又西入辉县市南寨乡东坡村狼石沟,约10公里。沟为一季节性河谷,谷中东侧有明代修建关隘一座,为古今林州、辉县交通咽喉要道之一。以青料石、石灰粘砌的圆拱券关门东西长5.2米,南北宽5米,北面门洞高1.96米,宽1.85米;拱券门楣嵌砌一宽1.3米,高0.65 米的石刻,中为阴刻大字楷书“狼石双岩”,右书为“巡抚河南都御史秦中李宗枢建”,左书“大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季春吉旦”。关门南面坍塌,地面也置一与前制相同的题字石刻。关隘东西两侧的城墙宽3.9米,西边残长5.2米处断于河谷,向东残长30余米5。由此关门越河谷西望崇山峻岭上长城遗址巍然屹立,为自然青石块砌筑,不用石灰粘砌,残高1.5米不等,基下宽1.1米,上宽0.7米,经辉县市南寨乡白泉村西南行进入林州市田家井村约10余公里。明筑城墙的东侧部分筑法与此同,但多坍塌,向东过老虎头山与茶店乡八里沟横岭西长城遗址相接。
合涧镇王街→堤岭村→杨家庄三村村东一段长城遗址为南北走向。长约3公里,宽约3.3—5米不等,残高1.7米不等,多以乱石碎块和杂土混筑,部分地段内外两侧留有用较规整的大块自然石砌筑的残边,这种筑法与辉县市交界的秦王垴一带长城砌筑方法相同。当地村民称此长城遗址为“堤岭”。
城郊乡堤岭村与青林村(原名小屯村)东侧一段亦土石混筑,南北走向。堤岭村东南隅的东西大路南侧南段部分宽6.5米,北段部分最宽达9米,残高 1.7米—2.3米,长约200余米。大路北侧一段宽8米,残高1.5米。向北逾黄华河谷与高家庄长城遗址相接,长约350米,北段宽12米,最宽处达 25米,高2.8—3.2米。苗家庄路北,高家庄村东一段长310米,宽同路南遗址,残高2—2.6米。姚村镇西丰村,段家庄村北一段长约120余米,有的被村民房基所压,基宽4米左右,残高2.5—3米,亦为土石混筑。
城郊乡天平山倚屏峰下,自北向南有一条倚山就势呈梯级状的长城,长约400为,基底宽1—2米;顶宽0.6—0.8米,最高处达4.5米,全为青条石分层筑造,城墙上部留有间隔不等的嘹望或身击孔。南段通道外有石砌拱券门,顶部已坍塌,门洞宽3.7米,深4米,残高3.7米,门楣原有“岩阐”大字石刻,今已不存。门洞以南约30余米,外临悬崖峭壁。
任村镇西寨一段地处山巅,长300余米,基宽12米,残高1.6米,多作紫黄杂色页岩自然石块砌垒,其两侧散布有元代陶瓷片遗物。
沁阳市常平乡天池岭上长城遗址,蜿蜒于太行山豫晋交界处的天池岭上,俗名“界墙”,在沁阳市境内长3公里余,全为石筑,经人为破坏和自然风化,现存宽2米左右,高1—2.5米,大部分被荆棘遮掩。东北与林州市、辉县市境内长城相对应。其地址位置与荥阳、密县境内魏河南长城较接近6。
城障遗址。五龙镇(原泽下乡)城峪村与西城峪之间,有一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余米的古城址。在其北部发现有东西长100米,南北宽20—30米的夯土基础,其北侧有一条东西长250余米,南北宽7米,深处为5—6米,浅处1米多高的壕沟。该城址地面散存的战国绳纹及板瓦、筒瓦残片,俯拾皆是。
任村军寨遗址,位于任村北地,名演武地,这里居于任村小盆地中部的一个高台地,西南有沙河环绕,为季节河。1985年此地曾出六鋬铁锅,大型三足铁鏊子,青铜三棱箭簇,素面战国半瓦当等,地面散布有绳纹和素面的灰、棕色陶片,可看出器形的有罐、盆、高柄豆把等战国遗物。
烽燧遗址。在城峪城址南北一山丘名南幕山,山上有三个石筑高台,当地人称为“烽火台”,也称“烟火堌堆”,三个台东西排列,台上石块均呈石灰粉状,当系长期烟火烧烤所致,台地一带散布有大量战国绳纹板瓦、筒瓦残片。1976年当地村民在此平整土地时,挖出过几速铁杆铜镞,惜多散失。1984年西城峪村村民牛伏平曾交献林县文管所一枚当年发现的三棱式铜镞。城址西侧山峰有一烽火台,为自然青石块筑,多坍塌,在此地曾采集到绳纹板瓦及战国陶豆把,青石也呈石灰粉状。城址东5公里的山峰上也发现一个类似的烽火台遗址。1988年4月在五龙镇丰峪村南谷中小丘上发现一个烽火台遗址,出土10余枚铜头铁杆或全为铁质箭杆箭簇,还有折沿灰陶盆及绳纹陶片等遗物,该处石块也有被烧成石灰粉状的遗迹。
五龙镇岭后村北阳台寺遗址为一高台地,东、南、北三面有淇河环绕,此处曾出土双翼形残铜镞、刀削,遗址含商周至战国绳纹陶片。
城郊乡南观西有一个直径5米,高约6—7米(未经实测,以目视测)方形堡台,下大上小,顶有跺口,内有梯可登顶上,以自然大石块砌筑。
合涧镇北小庄泽阳寺旧址东北隅也有一类似南观西的堡台工程,残高3.7米,直径5.1米,这里距南观西直线约10余公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0:34:47 | 只看该作者
三、 豫北长城遗址与赵南长城关系的探索
明嘉靖《彰德府志·林县》载:“秦王堤在县西一十里,南接河内,北至滏阳,古老传云秦、赵分界堤也。“《重修林县志》云:“关墙岭,在县西南与辉县接界之分水岭上,垒石为之,或有或无,或高或低,长数十里,盖昔人防戌所设,然时代不可考矣。”又清《河南通志》记有赵之长城残存于当时涉县境内之毛岭、铁角峪等处23。近由河北磁县文管所张子英副研究员相告:告在磁县、涉县的交界的岔口村西、岭底村东山岭有青石砌筑的长城遗址,长约10余里,基宽2米左右,残高1—2米,为南北走向。并说明在涉县、磁县、临漳县还没有发现有东西向的其它长城遗迹。《河南通志》中所涉及的毛岭、铁角峪是否与此长城遗址地理相合,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张先生所说岔口村西、岭低村东山岭一带长城正好逾漳河与林州长城相对应。
综上史料的追索,历史上的赵南长城,与豫北现存战国长城遗址走向基本相符。这道长城当北起河北武安故城南太行山下25。经磁县、涉县交界的岔村西、岭低村东山岭(或即《河南通志》所称涉县毛岭、铁角峪等地),约至合漳村一带逾漳河,达林州古城村(古武城)山岭南行,于分水岭复沿林虑山东麓或山岭南去,至鹿岭东南行,又在秦王垴作东西向,遥遥环卫中牟旧部,其性质自然是东南拒齐、魏,“以长南藩之地”,西则防秦、韩。林州市城峪城址及共周围分布较密的烽火台遗址,出土战国铜、铁镞、瓦饰诸遗存,也可作为推断此长城系战国时代的有力物证,宋公亮《武经总要》上记载:“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也是利用地形便于观望的意思。今林州市南北西村与合涧镇北小庄泽阳寺相距约10余公里;泽阳寺西上高邻平顺县平峡关要塞,南观西村西望则有“善能云举,望若阙焉”的鲁班壑之险。两处各有一烽堡高台建筑,且均居秦王堤西较高的漫坡上,应与传递烽火军情,便于登高了望敌情的军事设施有关,其时代也与秦王堤是一致的。
任村演武地出土六鋬铁釜、三足铁鏊系宋、元之器,但铜镞、绳纹陶片、素面半瓦当均属于战国遗物。此遗址与城峪城址是与守卫烽燧驻军有关的遗址。
《史记·赵世家》云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伐赵、拔石城。《正义》引《括地志》说:“石城在林虑县西南处九十里”。这里“西南”应是 “东南”之误,因城峪古城址正好位于今林州市东南45公里,又《水经注》载:“淇水东北历淇阳川,经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带涧枕淇”。今存林州市五龙镇(原泽下乡)寺沟的元王志真《重修灵泉观碑》称:“史魏川、石城谷、灵泉观”。这些描述也正与今城峪古城址地理环境相吻合,这里距牟山主峰不足10余公里,也应是探索赵都中牟地望的重要地方。
长城是从修筑堤坊的工程技术发展来的。《礼忆·月令》有“修利堤坊,导达沟渎”的记载,可见春秋时代已积累了丰富的筑堤经验,至战国时代较前规模为大,工程较前坚固。诸侯割据,又往往所筑的堤坊“以邻为壑”,甚至采用水攻袭击对方。如智伯水淹赵都晋阳,却被赵联合韩、魏用水反攻而亡。齐、魏、赵洞黄河也经常利用河水作为武器与对方角逐。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运动性进攻战术的出现,防御手段也跟着进步。各国都在国境上把原有的大河堤坊加以扩建或利用险要地形,建筑大规模的防御工程,其中较长的就称为长城24。如被楚臣屈完称为“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的“楚方城”,就是利用山岭高地再连接河流堤防而形成的,故或称“连堤”,秦的堑洛长城即是扩建北洛的堤防。齐长城、魏长城,也都是连接和扩建堤防而成的。因赵氏在晋阳与智伯的较量中深知利用水攻的利与害,所以秦王堤作长城具备堤防拒水患的功能是存在的。故昔人也有称长城为“堤”或“长垣”。至于称作“边墙”,“边界岭”则是《明史》对长城的表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林州、卫辉、辉县交界处的长城遗址侧畔,有秦王垴、秦王洞,又南遥至荥阳境内黄河南岸有秦王寨遗址。秦王寨、秦王垴、秦王洞、秦王堤,这就是秦统一魏、赵的版图后,为新占地区(或要害)改名,意为改朝换代,已属秦王所有的领地。这种异地同名强烈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消灭割据的雄心,也该是当时秦军东征路线的历史烙印。
赵国长城是先秦时期赵肃侯所筑,其建造技术与选择地势标准均具有一定的原始性,不能与其后各代长城规制相提并论,更不能以明长城筑造规模、技术、选址标准来检测二千多年前的赵国长城。如筑于乌拉山、大青山南麓山脚下的赵北长城,与赵南长城选择地势的不合理性非常相似,据低城而守,要防御顺山势而下攻之战,于己不利。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沿赵的旧长城,而是将长城筑山之上。至于齐、秦长城以石质为主,石块多系毛石,未加工成条石或方石干砌的手法,却是与林州市南鹿岭、横岭西、磁县岭低村等段落的长城手法相似,具有先后承袭关系。至于秦王堤、秦王垴两侧长城墙内外两侧用较规整的大块自然石,中间以碎石、砂砾与杂土混填的修砌方法,与昭乌达盟秦燕长城遗址相类,也具有同时代的特征25。这个时期修筑长城多通行山坡下用土筑,基较宽;山岗、山岭用石筑,基较宽。这种“无土之处、累石为固”,“因地制宜”,就是取材的办法,正是先民们降低修筑长城难度的措施之一。谓“长城倒筑于山峦之上,居高易守,断不可筑于山峦之下”的看法并不全面。
古筑长城并非一道,且有的作多道防线。《水经注》记郦县一道楚长城说“北面虽无基筑,皆连相接,而汉水流其南”。即是在高山险阻和大江为堑的地段,利用山河作为险阻,不再修筑长城。这种利用高山险阻,大河深谷作为屏障的情况,在以后历代长城建筑工程中,也都往往被采用。林虑山高插天际,绵亘南北,依其雄险,借作“长城”,真是自然天成。林虑西山北有马塔口、虹梯口(关),迤南则为蚁尖寨(今仍有东、西、南三处石砌寨门及残寨墙,崖壁上有明代凿刻的 “天险”大字三处),鲁班壑,又南有断金桥、风门口、东峻坂、雀八口、关墙岭;再南辉县有太行第三陉——白陉,北边磁县有第四径滏口陉等诸处险隘与上党谷道相通,是秦、韩可入侵的便道。赵南长城筑阻于诸隘口外侧,因险制塞,暂山堰谷,阻敌进入;其地处高阜,相宜修筑,既可拒守险要,又可节省人力、物力,还便于巡守人员往来联络,快速传递军情,这也是长城关塞布局的一般原则26。
秦王堤至合涧南临淅河,可因河为塞。其南又高山险阻,自为天然屏障。另由此至原康田家井之段还未能实地调查,有无人工长城遗迹不可予作定论。
据长城专家罗哲文考证,许多长城都处在地震产生的断裂位置上27。而豫北长城遗址恰好建在太行山前地堑、地垒组成的区域性大断裂带上,这条大断裂带南起修武、淇县,向北经邯郸、邢台至石家庄,再拍向东北经保定、涿县到涞水附近。在这个大断裂带上,历史时期曾发生过100次4—3/4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每次地震都可使一些长城留下断裂或移位的痕迹28。经过多次文物调查,在林州境内发现了清代21通有关地震记载的碑刻,均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秦土堤东部地区,这些地震碑刻保留较多的地方,也是历史上地震较多的地震活动带29。长城与大地断裂带的遭遇,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但它同时又为我们今天研究地震等灾害提供了实物资料。
至于长城遗址,有的地方不存,不能联贯,这是二千年来经过人为和自然破坏的结果,更何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拆除以前诸侯国的互防长城及其关隘险阻,以防再度出现分立割据的局面。在其到秦皇岛东巡时刻《碣石铭》中曾云“威并诸侯,坠坏城廓,决通川防,移去险阻”。这是指包括拆除诸侯国长城关隘的这件事。
关于战国魏长城,史载有二道:一在黄河西境,史家多勘定为魏西长城,即梁惠王所筑西河长城。二是河南长城,是张仪所说“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荥阳)、衍、酸枣(延津县)”的河外长城。《后汉书·郡国志》说“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竹书纪年》记载是梁惠王十五年(公元前355年)所筑。《水经注》断言此段“卷长城”,北起今原阳、阳武西北(阴沟),经阳武及中牟圃田之西,而南达郑县之东南界,再南则不可得而言矣。但其同时也未言阴沟以西是否存有长城。而沁阳市今常平乡天池岭西北豫晋交界处发现的长城遗址,正与卷长城接近且有对应关系,其地域正处于魏辖自朝歌至轵的南阳地版图之内。故此遗存应是魏河南长城西部的残段。河南长城“其用意在于界边,亦在防守,且草草修筑,非大规模之建修,当不能与其河西之长城等齐观也”30。它的西部沿沁河北岸,有防御水攻其河内南阳地的功能。东段是环绕荥泽而修建的用以防御水攻大梁的长城,是大梁的第一道屏障。
《资治通鉴》卷169载北齐河清二年(563年)“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勋掌城于轵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戌”。这里筑勋掌城与建长城应是二个工程。这道长城经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考证,位于今河北省尤关、广平、阜平之间31。况北齐时的河内地方为其内境,北齐统治者没必要在自己境内筑此长城,给本国臣民设置障碍,阻塞交通。再则用“轵城距鹿岭计约二百里”来验证北齐“筑长城二百里”的地望推断理由仍欠于充分32。
四、余论
综上所述,豫北现存各类长城遗存,也有时代、国属及性质上的不同。辉县狼石沟中的关隘及两侧用石灰粘砌修建的城墙,墙体宽大。有别于其东西两段接砌的毛石干砌的长城,有明显的晚期特征,更有石刻题字,当系明代利用河谷两岸山岭的早期长城基础,而重新接建的关隘。
林州市天平山长城修筑用的块石经过修凿规整,又有当时参加过当年天门会会员追述,明代属于民国之物,当无别议。任村西寨遗址为宋元时避兵所修,与战国长城无关。鸡冠寨系太行山后层山,与前山不相接,山上遗迹如何,还未能实地考察,自不便评说。
这里主要说明的是豫北现存属于战国时代的长城遗存:沁阳市常平乡天池岭长城遗址应是魏河南长城的西段,即卷长城向西延伸的部分。而辉县市、卫辉市、林州市及河北磁县、涉县交界地带的岔口村西、岭低村东山岭一带长城遗存是赵肃侯所筑的赵南国长城。
太行山南依王屋,北接恒岳,是大自然筑成的高山长城,它孕育了小南海、磁山等远古人类文化,殷商灿烂的青铜文明。2000年前的先民们又用双手修砌了冀南豫北的赵南长城,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创造了伟大的长城精神。20世纪60年代的林虑山民以坚强的毅力建造了一条水的长城——红旗渠,保卫了这一方缺水的土地,滋润了人们干渴的心田。由“长城精神”发展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由“长城精神”、“红旗渠精神”,在中原大地上筑成了一座伟大的“山碑”,它也应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碑”。
1、郁进:《长城》,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2、张之:《安阳考释·秦王堤小考》,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3、4、5、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7、8、22、23、26、27、30、31、32罗哲文:《长城》,北京出版社1982年。
杨世锋、郑军:《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南粤出版社1998年。
盖山林、陆思贤:《阴山南麓的赵长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山西省内长城简记》,《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中华书局1979年。
李文信:《中国北部长城沿革考》(上),《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1期。
9中国历史地图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地图出版社1974年。
10《管子》第二十《小匡篇》、《国语》卷六《齐语》
11《史记·魏世家》
12《汉书·沟洫志第九》。
13《汉书·地理志第八下》。
14《史记·正义》。1516《韩非子》第三十二篇《外储说左下》。
17《史记、孔子世家》
18张习孔、田钰:《中国大事编年》,北京出版社1989年。
19《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20《史记·六国年表》。
2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4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25笔谈《战国——秦汉长城调查》,《文物天地》1986年2期。项瑞松:《昭乌达盟燕秦长城遗址调查报告》,《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28冯兴祥:《林县的地质构造和最近十年的地震活动》,《开封师院学报》1976年1期。
29张增午:《林州史志反映的地震情况》,《林州文史资料》第九期,1999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3-4 10: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