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1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A活动] 游天平山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5 08:0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游天平山i己
    ☆/神/绷/揽/胜/☆
为崖边杂树遮掩,不见其底;仰视峰
巅,不意竟矮如城垣。复两转,至岭
脊,有环翠亭遗址。亭值岔口,左上为
小西天,人晋省;直前崖下,方是天平
谷,谷中,昆间溪蜿蜒东去。溪北天平
寺亦名明教禅院。据牛君考证,乃东
魏僧稠所创。亭午,抵寺。饭毕,稍事
休憩,虽值暑月,尚需覆被,地之高寒
如斯。
    环寺六峰,皆拔地千初,可望而
不可登。烟霞峰之秀士壁,石脉清晰
可辨。一秀士,身材顾长,长衫飘垂,
左手侧立,维妙维肖。朝阳峰之居士
壁,有居士如维摩话状,亦大体可辨。
乃循樵径,逆山洞,绕人烟霞、连云二
峰间。中途,扶杖环顾,藉以小憩。见
群峰参差错落,环侍无语。山中日短,
当是时也,日已沉没,蝶栖虫藏,空荡
荡,凉丝丝,但闻风过树梢,微微作
响,乃呛循原路而归。诸如清凉岩、舞
兽石、长老庵、忘归桥,皆不及寻。下
口张之
    天平、黄华、洪谷、栖霞,皆林虑大山至胜至佳之
处,而天平山独称“绝胜”(宋韩琦作《柳开游天平山记
跋》中语)、“过衡岳远甚”(柳开文中述桂林僧惟深之
语)、“东南诸山素有名者皆所不及”(韩琦跋文中语)。
余曾供职林虑山下十六年,游屐所至,唯缺天平。近,
梁全吉君以天平山古骚道修复相告,并邀余择日一
游。乃于六月十三日晨至林州。
    时,红日初升,霞光万道,林虑大山绵亘如巨墙,
排空扑来。倏而退尽,眼前唯见冈峦连绵,一簇人家,
候于大道两侧,桃园村到了二穿桃园,入吕谷,时或下
车观赏。望步虚坛、朝元台,观倚空石、钓台、漱玉矶,
至四壁环合之黄崖底,过断金旧桥,读吴定诗碑,瞻将
军山,玩逗雪泉。两侧峰送嶂迎,一路浓绿浅褐,但觉
白云可揽,翠羽不惊,心醉魄荡,飘飘然。
    抵槐林,舍车拄杖,拾阶而登。左盘右绕,渡壑穿
林,不知凡几辗转,方至甘露泉,亦名慧泉。泉水清例,
掬水吸之,果然如饮甘露。俯瞰来路,见远处盘旋如
带,曲屈上伸,近处瞪道,陡折峻峭。牛葵君告余曰:
“此即十八盘,古时潞安通彰德之骚道也。”道侧涧谷,
              至僧院,已是暮色苍茫,炊烟轻散矣。
                  翌日,循崖径,东越石窦泉大涧,
飞盖岩、玩珠亭、五凤岩,均于崖树丛中隐约可见。至
谷口,极目东望,川原不辨,天地粘连;驰道纵横,村庄
交错。牧羊人云,人夜可见邺城灯火。近处有羽衣轩遗
址。
    沿樵径,下至白龙潭,观九曲滩后,溯昆间溪,攀
萝们葛,至石窦泉大涧与昆间溪交会处。今岁酷旱,溪
流细微,唯此处水声潺潺,不异往年。水中巨石,或矮
如堰,横亘中流;或峭如壁,贴于岸边;或平如砒,坐卧
有余;或叠如台,倚凭无碍;流水盘旋萦绕于其间。抬
眼西望,青天白云间,连峰逼人、翠崖掩映,真个是昆
山间苑。牛葵君曰:“如斯佳境,不忍便去。”余曰:“君
不见乎:罗汉石、羽衣轩、菩萨洞、道人完、仙人崖、观
音岩,仙佛来此,尚长留不去,何况乎人。”于是,袒褐
跳足古柳下,卧石望云,尽纳山情水意。是时也,清风
拂面,流水拍肩,舞蝶鸣蜂,争呈新艺,千花百草,竞扑
膝前。近午,僧印生健步寻来,纵谈昆间溪之胜。
    十五日,循原路下山,诸峰及南岭未到处,且侯诸
重游。
2001 "2协商论坛.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08:01:1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张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3-5 13:4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