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60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排球基础知识摘录(一大堆,漫漫看。我家机器坏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11-16 22: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扣球



    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攻击性最强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在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扣球是在二传配合的基础上,完成进攻战术的最后关键一环。一个排球队如能熟练地掌握多种强而有力的扣球技术,就能较好地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为争取比赛的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排球技术和战术的发展,扣球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本世纪70年代之后,各国排球队掌握了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新的扣球技术。以后,我国排球运动员又创新了不少扣球技术,如空间差和单脚起跳扣快球等。目前扣球技术无论是男子排球还是女子排球都向着“高、快、狠、变、巧”的方向发展。

    扣球技术一般分为:正面扣球、调整扣球、扣快球等。

    一、动作方法和技术分析(均以右手扣球为例)

    (一)正面扣球

    正面扣球是扣球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是比赛中运用得最多的一项进攻性技术,适合于近网和远网扣球。由于正面扣球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对方拦网和防守情况,扣球队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个人进攻战术,因此,进攻效果较好。

正面扣球技术由准备姿势、判断和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等环节组成。

1.准姿势

两脚自然开立,一脚在前,另一脚在后,两膝稍屈,上体自然前倾,两臂稍屈自然下垂置于体侧,两眼密切注视来球。

2.判断和助跑

助跑时,首先是对一传进行判断,然后判断二传的方向、速度、弧线、落点,一面助跑,一面判断。判断贯穿在整个助跑、起跳和击球的全过程。

助跑的目的是为了接近来球,选择正确的起跳点,掌握好起跳时机,使身体获得足够的助跑水平速度,以便增加弹跳的高度,使扣球更加有力。助跑的步法种类较多,有一步、二步、三步、多步等。两步助跑步法是最基本的助跑步法,初学扣球时,必须首先掌握。以两步助跑为例,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自然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的前面,两脚之间距离与肩同宽,膝关节弯屈。同时两臂迅速向体侧后下方划弧摆动,以脚后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落地。

助跑时应注意:(1)助跑速度由慢到快,步幅由小到大。(2)助跑动作要轻松而有节奏,不能过于紧张,动作要紧密连贯,不能分割和停顿。(3)一边判断,一边助跑,注意掌握好上步的时机,不能过早或过晚,二传球低时,助跑上步要早一些;二传球高时,则要晚些。

3.起跳

    起跳时,两膝弯屈并稍内扣,上体前倾,在两脚迅速用力蹬地的同时,两臂由体侧后迅速向体前上方摆动,迅速展腹,带动整个身体垂直腾空而起。

    起跳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弹跳的高度,而且为了选择好起跳点,保持正确的击球位置和掌握好起跳时间。

    起跳时应注意:(1)两脚迅速用力蹬地。起跳时,两脚一定以快速有力的动作踏跳,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弹跳高度。(2)起跳时,踏跳、摆臂、展腹等三个动作的用力必须连贯、协调。(3)注意掌握好起跳时间。如助跑上步过早,起跳时,动作慢一些;反之,起跳动作要快。

4.空中击球

起跳后,右臂随之抬起,上体稍向右转,抬头挺胸并展腹,击球手臂后引肘部自然弯屈略高于肩。挥臂时,以迅速向左转体和收腹、收胸的动作带动手臂挥动,成快速甩鞭动作向右肩前上方挥击。击球时,五指微张呈勺形,并保持适当的紧张,以全手掌包住球,掌心为击球中心,手臂充分甩直,击球的后中上部或后中部,手腕猛力迅速下甩,同时主动屈指向前推压,使球向前下方加速上旋飞行,落入对方场区。

击球时应注意:(1)击球要准确。以全手掌击球后中上部或后中部,使全手掌包满球,手掌和手腕控制球的方向、弧线和落点。(2)击球时要有提肩动作,手臂充分甩直,保持高点击球。(3)挥臂要迅速,加快前臂的挥动速度,并有明显的抽鞭动作,猛甩手腕,

借以加大对球的作用力。

5.落地

一般情况往往是左脚先着地,为了避免单脚先落地造成膝关节损伤,应力争两脚同时落地。落地时,应以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同时,顺势收复、屈膝、以缓冲下落的力量,并立即做好下一个准备动作。

(二)几种不同的正面扣球

    1.近网扣珠

      扣球队员扣距网约50cm之内的球,称为近网扣球。这种扣球的特点是路线变化多,力量大,速度快,路线短,攻击性强。但容易被对方拦网。由于球靠近网,起跳点要靠近网边,扣球队员要向上垂直起跳,避免触网和过中线犯规。扣球队员起跳后,上体自然挺直,挺胸抬头,手臂尽量上举。击球时利用收胸动作发力,以肩为轴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最高点击球,击球一瞬间,手臂充分甩直,用全手掌击球的后上部和后中上部,猛甩手腕,使球急速离手进入对方场区。击球后,整个手臂要顺势回收,避免触网犯规。

2.远网扣球

扣球队员扣离球网1.5m以外的球,称为远网扣球。这种扣球主要依靠转体收腹带动手臂去击球,其特点是扣球力量大,弧线低,路线长,对方不易拦网。

    起跳后,抬头、挺胸、展腹,使身体成反弓形。击球时,以迅速转体和收腹动作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最高点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中部或后中下部,击球一瞬间,手臂要充分甩直,手腕要向前下方迅速推压,手掌和手腕控制球的方向、弧线和落点。为了便于控制球,增力时口球力量,一般击球点应保持稍前一些,整个挥臂击球动作的幅度应稍大些。远网扣球要求有较强的腰腹和手臂力量,扣球才能强而有力。

除上述正面扣球技术外,在比赛中常见的还有转体扣球、转腕扣球、轻扣球和吊球等。

(三)调整扣球

    调整扣球是指在接发球或后排防守垫球不到位时,二传队员从后场区将球传到网前所进行的扣球。调整扣球技术动作与正面扣球相同,但由于二传球来自后场区,有近网球,也有远网球,还有拉开球和集中球,与球网有一定的角度并且弧线不固定,扣球队员难以判断,所以扣这种球难度最大。因此,扣球队员要准确判断来球的方向、弧线、速度和落点。调整好人和球的关系,选择好起跳点,掌握好起跳时间。根据人和球网的距离,合理地采用不同的扣球方法,控制好扣球的力量、速度、方向、路线和落点。

(四)扣快球

    快球是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的同时起跳,并迅速将二传队员传出的球,击人对方场区的扣球。快球在时间上争取主动,起着攻其不备,突然袭击的作用,可使对方拦网和防守产生判断错误,这种扣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时间短,落点近,

突然性强,牵制能力大。快球技术动作方法较多,有近体快球、半快球、短平快球、平拉开快球、背快球、背平快球、调整快球。现将常用的快球技术介绍如下。

1.近体快球

    扣球队员在靠迸网前,离二传队员约一臂之距起跳扣的快球,称为近体快球。扣近体快球时,助跑的距离应较短,助跑的角度一般应与球网保持45”左右为宜。扣球队员应随一传球同时跑到网前,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同时,在二传队员体前处迅速有力的起跳。当球上升到高出球网上沿一个半球高度时,迅速挥动手臂和手腕加速猛甩,以手掌击球的后上部或后中上部。

2.半快球

    扣球队员在网前二传队员附近起跳,扣高出球网上沿两个半球高度的球称为半快球。扣这种球的助跑角度、起跳动作、击球方法均与近体快球相同,只是起跳时间较晚一些,一般在二传队员传球出手后,迅速有力起跳扣球。

3,短平快球

    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2m左右处,扣顺网快速传过来的低平弧线球,称为短平快球。这种扣球的特点是速度快,进攻点灵活,使对方难以拦网和防守,因而突然性大,攻击性强。

    扣短平快球时助跑距离较短,一般助跑方向采用垂直网和斜网两种助跑。斜网助跑路线与球网成30度左右,扣球前,应根据二传队员的位置,调整好助跑角度,选好起跳点,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同时起跳并迅速挥臂截击快速平弧线飞过来的球。击球时,迅速挥动手臂带动手腕加速猛甩,以全手掌击球后上部或后中上部。





























































拦网

    拦网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拦网不但可以直接拦死或拦起及拦回对方的扣球,还可以直接得分,使本方由被动变为主动,削弱对方的进攻力量,减轻本方防守上的压力。此外,有效的拦网还给对方心理上形成很大威胁,削弱对方的锐气,增强本方士气和必胜的信心。目前,随着扣球技术向着力量、高度、速度、巧变等方面发展,拦网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因此,必须迅速提高拦网技术水平。

一、动作方法和技术分析

(一)单人拦网

单人拦网技术是拦网最基本的形式,它是集体拦网的基础,其动作方法是由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拦击和落地五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

1.准备姿势:准备姿势的目的是便于迅速移动和及时起跳。队员应面对球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距中线约40cm左右。两膝弯屈,上体稍前倾,两臂在胸前自然屈时,掌心向前,两眼注意来球。一般情况下,前排2、4号位队员之间,还可以根据对方进攻战术的特点,采用相应拉开或集中站位。

2.移动:当判断对方从某个位置扣球进攻时,相应区域的队员应立即迅速移动,移动时,应根据移动距离远近采用不同的移动步法。①短距离移动时,采用并步移动步法;②较远距离移动时,采用交叉步移动步法;③远距离移动时,采用快速跑步法;④向前或斜向前移动时,可采用助跑起跳拦网的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移动步法都应注意:①一边移动,一边判断,找好起跳位置;②移动时,身体重心不要上下起伏,两臂摆动幅度不宜过大。最后一步要迅速降低重心,稳住身体,避免触网、过中线犯规及干扰其他队员的移动和起跳。

3.起跳:移动后,两膝弯屈,重心下降,起跳时,两脚迅速用力蹬地,两臂在体侧划小弧用力向体前上方摆动,带动身体垂直向上跳,起跳后,身体应稍微收腹,以控制身体平衡和延长腾空时间。

起跳时,应注意掌握好起跳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起跳。拦高球时,要根据二传球的高低、离网的远近对口球队员的起跳时间和挥臂动作快慢等特点,来确定拦网的起跳时间。拦一般高球时应比扣球队员稍晚一些起跳,拦远网球时,应在对方击球的一瞬间即起跳。拦快球的起跳时间,一般可以同扣球队员同时起跳或提

前起跳。

4.空中拦击:在起跳过程中判断好拦击点,两手从额前上方迅速伸出,同时提肩,充分伸直手臂,两手自然张开,并稍紧张屈指屈腕呈勺型,两手之间的距离应略小于一个球的直径,要防止两手距离过大或过小,前臂靠近球网上沿,当两手触及球时,手掌和手腕要突然紧张,手腕迅速用力抬腕“盖帽”捂住球。如在2、4号位拦网时,外侧手掌要内转“包球”,防止打手出界。

5.落地:空中拦击后,落地时,身体应稍收腹,以保持身体的稳定,以两脚前掌先着地,屈膝缓冲下落的力量,落地后,要迅速做好下一个动作的准备或接应来球。

(二)集体拦网

集体拦网是双人和三人的拦网形式,是在对方大力扣球的情况下采用的。它的动作是由单人拦网来组成。

1.双人拦网:双人拦网是集体拦网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前排两个相邻的队员同时起跳拦网所组成的,目的在于拦阻对方有威力的扣球进攻。当对方由4号位扣球时,一般情况下由本方的2号队员为主拦,3号位队员移动并协同配合组成双人拦网;当对方在3号位扣球进攻时,如果进攻点靠近本方的4号位,则由4号位队员去协同配合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如进攻点靠近本方的2号位,则由2号位队员去协同配合3号位队员组成的双人拦网。双人拦网一般应以一人为主拦,另一人协同配合。两人起跳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互相干扰。起跳后,四只手应保持在球网上沿形成一道屏障,阻拦对方扣球进攻的主要路线。双人拦网技术动作与单人拦网相同。但在2号位和4号位组成双人拦网时,主拦队员应以内侧手正对扣球路线,靠近边线的外侧手掌要稍向内转“包球”防止打手出界。两人起跳后,手臂要靠近,手掌与手掌之间以不漏一个球为宜。

2. 3人拦网:3人拦网是集体拦网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是在对方无快球掩护一点进攻,进攻力量强时采用。3人拦网技术动作与双人拦网相同,组成3人拦网关键在于迅速移动,取位恰当,配合密切。无论对方从哪个位置扣球进攻,一般都以3号位为主拦,2、4号位队员协同配合。也可以根据对方扣球进攻的特点,以2号位湖4号位队员为主拦,另外两人主动配合。

无论采用双人拦网或3人拦网。最关键是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集体拦网时应注意:

(1)集体拦网时,首先要确定谁是主拦。其他队员要密切配合,防止各行其是。

    (2)移动起跳时,两臂避免摆动过大,要防止互相干扰。

    (3)起跳后,手与手之间的距离不要过大或过小,相距以小于球的直径为宜。

    (4)身体高度和弹跳力不同的队员集体拦网时,起跳时间应有所不同,要加强互相配合,力争在空中最高点时拦网手的高度一致,形成屏障。

























































阵容配备



阵容配备是根据本队队员的技术水平和特长,把全队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场上每个队员的作用及所制定的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的场上组织形式。

(一)阵容配备的形式

1.“四二”配备:“四二”配备是指由四名进攻队员(两名主攻。两名副攻)、两名二传队员所组成的上场阵容。比赛开始时,将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分别安排在相应对称的位置上。在比赛过程中,前排始终保持一名主攻队员、一名副攻队员和一名二传队员。这种配备的优点是:攻、防力量均衡,便于采用各种战术形式,组织不同的战术配合。如果两名二传队员都具备进攻力量时就可采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增强进攻力量。但在实践中,一个队同时拥有两名扣、拦兼备的优秀二传队员情况不多,有的队为了不影响进攻战术的质量,启用了进攻力量不强、但二传技术优秀的队员作为二传队员。

2.“五一”配备:“五一”配备是指由五名进攻队员和一名二传队员所组成的上场阵容。队员位置的排列与“四二”配备基本相同,但二传队员应与担任接应二传的队员要安排在对角位置上。这种配备的优点是:加强了拦网和进攻力量。二传队员在前排时,可采用“中、边一二”或“两次球及其转移”进攻战术形式;当二传队员轮转到后排时,可采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形式。另外,由于全队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队员的传球,容易形成默契的配合,利于统一指挥,但当二传队员轮转到前排时,有三轮只有两名进攻队员,削弱了进攻力量。这时二传队员需要运用自我掩护战术,进行两次扣球以及吊球突袭对方,以弥补“五一”配备存在的弱点。另外,通常在二传队员的对角位置上,配备一名有进攻能力的接应二传队员,来补救二传队员来不及移动传球的漏洞。















































接发球及其进攻技术

一、接发球的站位形式

      在排球比赛中,接发球的站位形式直接影响着接发球的成功率。合理的接发球站位形式,应该是既有利于接球,又有利于进攻。形式的选择,应该由参加接发球的人数而定。接发球形式可分为5人、4人、3人和2人4种,而前两种运用较为普遍,现介绍如下。

1.5人接发球站位形式: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接发球形式。它要求除前排一名二传队员或后排插上作二传的队员不接球外,其他5名队员均有接球任务。由于参加接发球的人数多,移动范围小,目前采用这种接发球形式的队较多,尤其是水平不高的球队运用更为广泛。场上队员的位置,应该根据本方采用的进攻战术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到对方所采用的发球方法。

(1)本方采用“中一二”进攻战术时,可站成“一三二”的接发球形式。当二传队员轮转到2或4号位时可以进行换位。

(2)本放采用“边一二”进攻战术时,可站成“边一三二”形式。

    (3)本方采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时,如5人接发球,可站成“三二”形式,二传队员分别从号位、6号位、5号位插上。



二、接发球组织进攻战术

接发球组织进攻,是在接起对方的发球后,运用战术配合所组织的进攻。接发球组织进攻由一传、二传和扣球进攻3个环节组成。一传是组织进攻的基础,二传是组织战术配合的保证,扣球是进攻战术成败的关键,也是战术效果的最后体现。当前,在接发球组织进攻中,快速多变进攻战术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强攻是进攻战术的基础和保证。各队应根据本队队员身体、技术和战术水平,每个轮次队员的特点、特长以及对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运用各种进攻战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比赛效果。常用的接发球进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一)“中一二”进攻战术及变化

由3号位队员作二传,把球传给2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叫“中一二”进攻战术。在运用这种战术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之或4号位时,可采用换位的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3号位。

“中一二”是进攻战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进攻战术形式,因而,适合初学者和水平较低的球队在接发球进攻中采用。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技术水平较高的球队,为了稳定战局的需要,有时也运用此种战术,这种技术具有配合简单、容易组织的特点。但战术配合方法较少,进攻点少,战术打法易被对方识破。然而,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二传队员传出的高、低、平、快、集中和拉开的各种球,组织多种不同的进攻战术配合。它除了能够运用一点定位,另一点跑动活点进攻和两点跑动换位进攻外,还可以充分运用强攻、快攻和两次攻的多种打法,增强战术的突然性和攻击性,达到突破对方防守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最基本、最常用的“中一二”战术配合变化形式。

1.集中、拉开进攻:二传队员根据临场情况,向2或4号位传集中或拉开球,由2或4号位队员扣球进攻,借以改变进攻点,给对方拦网造成困难。

2.近体快球掩护进攻:2号位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或身后扣快球或掩护,4号位队员在4号位进行强攻;或者4号位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扣快球或掩护,2号位队员在2号位进行强攻。

    (二)“边一二“进攻战术及变化

    由2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叫“边一二”进攻战术。但为了发挥左手扣球队员的特长,也可采用4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或2号位队员扣球,称之为“反边、一二”技工战术。

“边一二”进攻战术形式简单,容易掌握,也是基本战术形式之一。它与“中一二”战术相比,其相同之处是前排都保持两名进攻队员;不同之处是二传队员不是站在3号位,而是站在2、4号位之间组织进攻。这种战术形式对一传要求比较高,尤其5号位队员向二传队员垫球时,距离远,角度大;同时,还要求二传队员必须掌握长、短、低、平、快、拉开、集中等多种的二传技术。因此,组织“边一二”比组织“中一二”进攻战术的难度大,战术配合也较复杂,战术的突然性和攻击性程度也比较强。一般来说,“中一二”战术的变化形式,“边一二”进攻战术均可组织,而且还可以组织比“中一二”更多的战术配合。下面介绍几种“边一二”战术配合形式。

1.快球掩护拉开进攻:这是“边一二”进攻战术中最基本的战术形式。3号位队员上前快球进攻或掩护,4号位队员进行拉开进攻。

2.快球掩护活点进攻:4号位队员扣近体快球或掩护,3号位队员跑动活点进攻,既能与4号位队员交叉跑动扣半高球或拉开球,又可以跑动到二传队员背后扣快球或半快球进攻,或者由3号位队员扣快球或掩护,4号位队员跑动活点进攻。

3.围绕进攻:4号位队员在4号位进行拉开或集中强攻,3号位队员则绕到二传队员背后进行快球或半快球进攻。

采用“中、边一二”进攻战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1)采用“中、边一二”进攻战术,如果二传队员需要换位时,切勿因位置错误而造成犯规。同时,换位要迅速,且边换位边注意来球的飞行路线。

(2)采用“中一二”进攻战术形式,3号位二传队员如果运用正面长传和背后短传时,站位应靠近2号位;如果两边都运用正面传球时,二传队员可以居中站位。

(3)采用“边一二”进攻战术时,二传队员应站在2、4号位之间,而不要站得离边线太近,以便于组织快速多变进攻战术。

(4)采用“中、边一二”进攻战术形式时,二传队员应根据临场情况和本队特点,尽量多组织快速多变进攻战术。同时,还应注意发挥个人战术优势,而且还可以在一传较高时,采用两次球进攻的打法,以便提高进攻战术的突破能力。

“中、边一二”进攻战术还有其他一些变化形式,将放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中介绍。

(三)“后排插上”进攻战术及变化

后排队员插到前排作二传,将球传给前排3个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叫“后排插上”进攻战术。它是现代排球运动最先进的战术形式,并被强队普遍采用。

“后排插上”进攻战术的最大优点是前排能保持3人进攻,而且在进攻时,能够利用网的全长,使进攻点增多;并能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能组成多种多样的快速多变进攻战术,提高进攻战术的效果。

根据后排队员插上时起动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号位插上、6号位插上和5号位插上三种形式。

“后排插上”进攻战术是在“中、边一二”进攻战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边一二”进攻战术的各种战术配合,均可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中加以运用和发挥。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组织更多、更复杂的以快球为中心的快速多变进攻战术的配合。现将常

1.中间快球、两边拉开进攻:3号位队员扣快球或掩护,2、4号位队员拉开进攻。这是“后排插上”进攻战术最基本的配合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以快球为中心的多种战术配合。如在两边拉开时,4号位可以运用一般拉开或半高球,2号位可运用背快或背平快等。

2.前交叉进攻:4号位队员内切到二传队员体前扣快球或掩护,3号位队员交叉跑到4号位扣拉开球,2号位队员可在二传背后扣快球或拉开球。

3、后交叉进攻:3号位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扣近体快球或掩护,2号为队员交叉跑到3、4号位之间进攻,4号位队员随时准备在4号位拉开进攻。                              

    4、假交叉进攻:前排两名队员佯作交叉进攻战术,即将形成交叉时,其中一名队员

突然向另一方向折回,所组成的进攻战术。

5、背交叉进攻:是在二传队员背后所组成的交叉进攻战术。

6、反交叉进攻:2号位和3号位队员跑动,在二传队员体侧交叉所形成的进攻战术。

7、梯次进攻:也叫“重叠进攻”。一名队员打快球掩护,另一名进攻队员在其身后扣距网稍远的半高球的进攻战术。

8、双炔一跑动进攻:前排两名队员同时做快球掩护,另一名队员选择对方拦网力量薄弱区域所进行的活点进攻。

9、立体进攻:在快球掩护下进行各种战术配合的同时,后排队员也参加进攻,从而形成的横向与纵深都进攻的战术配合。

运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1)后排插上进攻战术必须有稳定准确的一传作基础。

(2)后排插上时,注意选择好插上位置和掌握好插上时间,防止造成位置错误犯规。

(3)采用插上战术时,前排3人必须都具有一定的进攻能力。否则,不但失去了插上的意义,而且还要影响本队的进攻和防守。

    (4)插上队员的步速应由慢到快,边移动边判断,当已判明对方发球的落点不在插上位置时,应果断移向球网附近;若一传不到位时,要迅速移动进行调整传球。

    (5)插上传球后,应立即对扣球进行保护或后撤防守。

    (6)战术组织应统一指挥,明确规定每个轮次由谁发出信号,并在本方接发球站位时,指挥者就应给出明确的战术意图(一般采用手势信号);行进间插上时可用呼号联系。所规定的暗号和联系方法,在平时训练中就应加以熟悉。











































接扣球战术(防守战术)

(一)拦网

拦网不仅是第一道防线,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它是对付对方扣球的最有效的手段。严密的拦网不但能直接得分,还能够给对方进攻队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拦网战术可分为单人、集体两种。本节重点介绍集体拦网战术形式。

1.根据对方不同的进攻战术,采取不同的拦网站位与配合

(1)当对方采用“中一二”进攻战术时,本方2、4号位队员应与对方进攻队员相对站位。3号位队员则应根据对方二传情况迅速移动,并与2或4号位队员配合,组成双人拦网。

(2)当对方采用“边一二”进攻战术时,本方4号位队员要适当向3号位靠拢站位。如果对方从3号位发动进攻,便与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如果对方从4号位发动进攻,则本方2、4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

(3)当对方采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时,本方应以人盯人拦网为基础,同时,拦网队员必须准确的判断对方一、二传的情况,并根据对方进攻特点和发动进攻的位置,力争组成集体拦网。

(二)后排防守

后排防守是防御对方进攻的第二道防线,它是反攻的基础,而反攻又是后排防守的继续,反攻的成效与后排防守的效果是紧密相连的。防反能否得分,关键在于后排防守,总之,没有后排防守就没有反攻。另外,后排防守水平的高低,还体现一个队的精神面

貌和战斗作风,勇猛顽强的抢救险球,常常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可以起到鼓舞本队士气,扭转局势,转败为胜的作用。

后排防守应注意的事项:

    1.与拦网的配合:后排防守必须与前排拦网密切配合,互相弥补。两者之间的配合应以对方进攻队员的变线能力及有无吊球而确定。一般来说,拦网队员的主要任务是截住对方队员的主要进攻路线,后排防守队员主要防御对方的次要进攻路线、吊球以及触拦网手的球。也就是说,当拦网队员拦住某一方向时,防守队员必须移动到另一侧或拦网队员之间的空隙进行防守,使前排拦网与后排防守融为一体。如果前排拦网队员已将对方进攻的路线完全封锁时,后排队员则应密切注意对方吊球,以及触及拦网队员手的球,以便及时移动,将球防起。

2.判断和低姿移动:这是防守准备姿势中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环节,他们是互相联系,又是相互促进的。判断的正确与否,对防守的成功与失败有着直接关系,它取决于防守队员的比赛经验和球场意识。判断包括对对方进攻战术(集体和个人)变化的观察,对对方扣球队员特点的分析,以及与本方拦网队员的密切配合等内容。防守时,首先就应

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以便决定自己的防守行动。后排防守队员在有了正确的判断后,就应该迅速移动取位,同时身体重心下降,脚步始终保持活动状态,随时准备防守来球。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注意保持身体重心的相对稳定,以便于击准来球和对球的控制。

3.提高起球质量:在防守中不仅要求队员能救起更多的来球,而且还要努力提高起球的质量,这是由防守转入进攻的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组织防反中的快速多变进攻战术,提高反攻的成功率。

4.防守中的互相弥补和接应:在排球的比赛中,由于对方进攻变化较多,在后排防守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判断、取位错误

现象,一旦同伴发现时,就应主动采取弥补措施。例如,=号位队员跟进防吊球,如果对方4号位队员直线进攻时,本方6号位队员就应及时向右移动去补直线防守。后排防守时,还会经常出现将球垫飞的情况,因此,后排队员必须做到:一人垫球,其他队员随时

作好向各个方向移动接应的思想准备。另外,前排拦网队员在拦网落地后也要及时转身,准备接应后排队员垫到网前的球,并立即转入反攻。

5.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因素在后排防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防守时,每个防守队员都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树立必胜信念,要有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队员之间要互相呼应,互相鼓励,以便活跃场上气氛,鼓舞斗志。









(1)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在前排双人拦网时,固定6号位队员跟进保护和防吊球的防守形式,称为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这种防守战术形式,是在对方进攻力量强,而又经常采用打、吊结合,本方拦网能力较强时采用。这种战术形式有利于防

吊球和接拦网反弹球,便于接应和组织反攻。但后排防守力量相对有所减弱,而且防守空隙较大。

    这种战术形式的站位方法有:

    ①当对方从4号位进攻时,本方由2、4号位队员双人拦网。4号位队员要后撤至进攻线后,防对方小斜线扣球和轻打轻吊进攻。6号位队员跟进至拦网队员背后的进攻线附近,进行保护和防吊球及拦网触手的球。1、5号位队员负责后场区防守,主要防对方的斜线、直线扣球和轻打轻吊后场区的球。

    ②当对方从2号位进攻时,本方3、4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2号位队员后撤至进攻线后,防对方小斜线扣球和轻打轻吊进攻。6号位队员跟进至拦网队员背后的进攻线附近,进行保护和防吊球及拦网触手的球。1j号队员在后场区防对方的斜线、直线扣球和轻扣轻吊的球。

    运用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拦网队员要全力以赴封阻6号区,以弥补其因6号位队员跟进而造成后排中空隙过大的缺陷。

    ②前排不参加拦网的队员,应及时后撤到进攻线后距离边线1m左右的位置上,面向进攻点,准备防守小斜线进攻,并与1、5号位队员组成半弧形防守区。

    ③6号位队员要适时的跟进至拦网队员背后的进攻线附近,并采用低蹲准备姿势,以免干扰其他队员的防守行动。

    ④1、5号队员的主要任务是防守禾目对方的重扣球,取位不宜过前。

(2)双人拦网“边跟进”防守战术:在前排双人拦网的情况下,由1或5号位队员跟进保护和防吊球的防守形式,称为双人拦网 “边跟进”防守战术。这种防守战术,一般多在对方进攻力量较强。运用吊球较少时采用。它对防重扣球有利,而且便于组织反攻战术。但由于这种防守形式,中场空隙较大,队员移动的距离较长,较难防起对方的轻扣和吊球。

这种战术形式的站位方法有:

①当对方从4号位进攻时,本方由2、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4号位队员后撤至进攻线后,防对方小斜线扣球和轻打轻吊进攻。1号位队员跟进至拦网队员背后的进攻线附近,进行保护和防吊球及触手出界的球。5、6号位队员与后撤的4号位队员组成弧形防守区,5号位队员主要防对方的斜线扣球和防轻打轻吊球及触拦网手飞至后场区的球。6号位队员位置处在后场中央,主要防对方扣至后场中部的球和防轻打轻吊球及触拦网手飞至后场区的球。如:号位队员跟进时,应向右移动,弥补:号位区的空隙,防对方直线球进攻。

②当对方从2号位进攻时,本方由3、4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2号位队员后撤至进攻线后进行防守,5号位队员跟进保护。6号位左移防直线球。

③当对方从3号位进攻时,应首先判断进攻点靠近哪一侧,然后,由这侧队员和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由配合拦网队员的同列后排队员作跟进保护和防对方轻打轻吊进攻。

为了弥补其弱点,可在比赛中灵活采用活跟和死跟两种方法。

活跟(又叫机动跟进):1、5号位队员,在准确判断对方进攻意图的情况下,选择跟进保护或原地防守。当对方进攻路线变化多,既有直线,又有斜线,而且又进行吊球时,可采用此种方法。

死跟(又叫固定跟进):当对方进攻点一确定,担任保护的1或5号位队员就及时跟进的防守形式。这种跟进形式是在对方直线进攻少,或直线进攻被前排拦网完全封锁,或者轻扣、吊球多时采用。如果对方从4号位发动进攻,本方2、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1号位队员跟进时,其他3个队员组成弧形防线,6号位向1号位移动,以弥补1号区的空隙。

运用双人拦网“边跟进”防守战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跟进的后排队员,应在进攻线附近落位,准备保护拦网和防吊球。

    ②选择“活跟”防守时,担任跟进任务的队员,必须加强判断,在看清对方二传队员球出手的弧度和距离球网的远近,扣球队员与球的关系和扣球队员的扣球动作情况下,及时作出“跟”或者“不跟”的决定。

   ③跟进队员跟进后,6号位防守队员应注意向跟进一侧移动,以弥补因队员跟进后场出现的空隙。

   ④在本方将球防起后,二传队员应注意接应,拦网队员要及时后撤,协同其他队员做好反攻的准备。

   







三人拦网防守形式

当对方进攻凶狠有力、线路变化多、吊球少时,可采用3人拦网的防守战术。运用3人拦网,加强了第一道防线,但后排空隙相对增大,增加了后排防守的困难,对组织反攻战术也有所不便。3人拦网防守战术,根据后排队员防守取位情况,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三二一”防守形式:6号位队员压底,1、5号位队员突前,后排形式弧形防守。

    (2)“三一二”防守形式:6号位队员跟进保护,1、5号位队员压在后排防守。这种方法便于防吊球和组织反攻,但后排防守力量有所削弱。











































































排球基本技术、战术教学重点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所选用的排球教材内容,对其基本技术、战术教学要点分述如下:

    1.准备姿势和移动

    准备姿势是排球练习中始终保持的身体状态。教学中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强调屈膝、含胸,上体前倾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前脚掌。保持静中待动的准备。重心的高低应因学生下肢力量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2)抓好起动对快速移动起决定性的作用。

    (3)注意身体重心在移动时保持在一个平面上,防止上下起伏。

    (4)注意快速移动后,击球前的制动动作。

    (5)移动后要强调立即保持准备姿势,随时准备接球。

2.发球

    (1)抛球:抛球的共同要求是抛得准,抛得稳。准是指抛球要固定在最合理的击球点上。稳是指抛起的球不要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保证每次发球的击球点相对固定不变。

    (2)手臂的挥摆和击球部位:发球臂挥摆的方法因发球动作而异。因手臂挥摆的路线不同,击球的部位各异而发出各种性能的球,因此在教学中应按技术规格,严格要求发球时的手臂挥摆轨迹和击球部位相对固定不变。

    (3)击球后即进入比赛过程,因此要强调发球击球后顺势进入场地投入比赛。

    3.双手垫球

    双手垫球简单易学,但要控制好垫球的弧线和准确性,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小臂触球的部位:正确的击球部位是在腕关节以上左右挠骨内侧的部位,要强调压腕的同时小臂外翻,从而形成小臂内侧的垫击平面。

    (2)击球动作:要强调“插、夹、挺、压”的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特别要重点强调挺时压腕的同时完成击球动作。

    (3)控制击球力量:要掌握好击球的力量,控制球飞行的速度,提高垫球的准确性,主要用垫球时的动作来控制。对一般力量的来球,需蹬地抬臂垫击球,对力量较大的来球多采用收腹含胸,或上体稍后撤等缓冲动作来控制。

    4.双手传球

    双手传球,在比赛中主要用于第二次击球,即二传组织进攻或调整传球。传球能力对组成进攻战术和提高战术质量是个关键,因此教师在教传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手型:十指自然张开,微屈,成半球形。

    (2)手指手腕的紧张程度:双手传球在掌握好正确的手型的基础上,击球时手指手腕的紧张程度对击好球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要强调击球前手指手腕应是放松的,击球的瞬间,手指手腕要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紧张过早过晚都会造成击球不准确或持球犯规。手指手腕的紧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来球的力量、速度以及击出的距离、弧度调整手指手腕的紧张程度。

    (3)击球点:击球点对击球动作和效果影响较大。正确的击球点应在额前上方的位置,在这个击球点击球,能保持最正确的手型,能够向前响后樵确地传出各种弧度的球,且便于隐蔽传球的方向。初学者一定要重视正确的击球点。

    (4)身体协调用力:协调用力往往被初学者所忽视。初学者很容易上体直立只用手臂的力量击球。所以要使学生养成击球前做好准备姿势的习惯。击球时,蹬腿伸臂要协调一致,但不要猛力蹬伸,要柔和上升,保证协调用力击球。

    5.正面扣球

    初学扣球的学生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手臂的挥摆动作:大臂经体侧摆至肩上,向后方提拉,屈时,手臂外旋,手掌自然张开。击球时J、臂借助后振力量向上甩直,然后直臂向前上方成圆弧力“速挥摆,在最高点击球。整个挥臂类似鞭打动作。

    (2)助跑和起跳的时间:扣近体快球,一般是随传球助跑,球飞至二传手接触球前起跳。

    (3)击球点:扣球的击球点要在击球臂一侧肩的前上方。高度是伸直手臂的位置。

    要将球扣得有力,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好起跳点,二是要在最高点击球。

    6.拦网

初学拦网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拦网手伸过球网时,手腕手指要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

    (2)拦网手型的反射面,依照不同的扣球路线,始终保持使被拦球落入对方场区的方向。

    (3)拦一般高球,要在扣球人起跳后再起跳。拦远网高球,要在扣球人挥臂时起跳。拦快球要和扣球人同是起跳。





































扣球



    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攻击性最强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在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扣球是在二传配合的基础上,完成进攻战术的最后关键一环。一个排球队如能熟练地掌握多种强而有力的扣球技术,就能较好地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为争取比赛的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排球技术和战术的发展,扣球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本世纪70年代之后,各国排球队掌握了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新的扣球技术。以后,我国排球运动员又创新了不少扣球技术,如空间差和单脚起跳扣快球等。目前扣球技术无论是男子排球还是女子排球都向着“高、快、狠、变、巧”的方向发展。

    扣球技术一般分为:正面扣球、调整扣球、扣快球等。

    一、动作方法和技术分析(均以右手扣球为例)

    (一)正面扣球

    正面扣球是扣球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是比赛中运用得最多的一项进攻性技术,适合于近网和远网扣球。由于正面扣球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对方拦网和防守情况,扣球队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个人进攻战术,因此,进攻效果较好。

正面扣球技术由准备姿势、判断和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等环节组成。

1.准姿势

两脚自然开立,一脚在前,另一脚在后,两膝稍屈,上体自然前倾,两臂稍屈自然下垂置于体侧,两眼密切注视来球。

2.判断和助跑

助跑时,首先是对一传进行判断,然后判断二传的方向、速度、弧线、落点,一面助跑,一面判断。判断贯穿在整个助跑、起跳和击球的全过程。

助跑的目的是为了接近来球,选择正确的起跳点,掌握好起跳时机,使身体获得足够的助跑水平速度,以便增加弹跳的高度,使扣球更加有力。助跑的步法种类较多,有一步、二步、三步、多步等。两步助跑步法是最基本的助跑步法,初学扣球时,必须首先掌握。以两步助跑为例,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自然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的前面,两脚之间距离与肩同宽,膝关节弯屈。同时两臂迅速向体侧后下方划弧摆动,以脚后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落地。

助跑时应注意:(1)助跑速度由慢到快,步幅由小到大。(2)助跑动作要轻松而有节奏,不能过于紧张,动作要紧密连贯,不能分割和停顿。(3)一边判断,一边助跑,注意掌握好上步的时机,不能过早或过晚,二传球低时,助跑上步要早一些;二传球高时,则要晚些。

3.起跳

    起跳时,两膝弯屈并稍内扣,上体前倾,在两脚迅速用力蹬地的同时,两臂由体侧后迅速向体前上方摆动,迅速展腹,带动整个身体垂直腾空而起。

    起跳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弹跳的高度,而且为了选择好起跳点,保持正确的击球位置和掌握好起跳时间。

    起跳时应注意:(1)两脚迅速用力蹬地。起跳时,两脚一定以快速有力的动作踏跳,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弹跳高度。(2)起跳时,踏跳、摆臂、展腹等三个动作的用力必须连贯、协调。(3)注意掌握好起跳时间。如助跑上步过早,起跳时,动作慢一些;反之,起跳动作要快。

4.空中击球

起跳后,右臂随之抬起,上体稍向右转,抬头挺胸并展腹,击球手臂后引肘部自然弯屈略高于肩。挥臂时,以迅速向左转体和收腹、收胸的动作带动手臂挥动,成快速甩鞭动作向右肩前上方挥击。击球时,五指微张呈勺形,并保持适当的紧张,以全手掌包住球,掌心为击球中心,手臂充分甩直,击球的后中上部或后中部,手腕猛力迅速下甩,同时主动屈指向前推压,使球向前下方加速上旋飞行,落入对方场区。

击球时应注意:(1)击球要准确。以全手掌击球后中上部或后中部,使全手掌包满球,手掌和手腕控制球的方向、弧线和落点。(2)击球时要有提肩动作,手臂充分甩直,保持高点击球。(3)挥臂要迅速,加快前臂的挥动速度,并有明显的抽鞭动作,猛甩手腕,

借以加大对球的作用力。

5.落地

一般情况往往是左脚先着地,为了避免单脚先落地造成膝关节损伤,应力争两脚同时落地。落地时,应以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同时,顺势收复、屈膝、以缓冲下落的力量,并立即做好下一个准备动作。

(二)几种不同的正面扣球

    1.近网扣珠

      扣球队员扣距网约50cm之内的球,称为近网扣球。这种扣球的特点是路线变化多,力量大,速度快,路线短,攻击性强。但容易被对方拦网。由于球靠近网,起跳点要靠近网边,扣球队员要向上垂直起跳,避免触网和过中线犯规。扣球队员起跳后,上体自然挺直,挺胸抬头,手臂尽量上举。击球时利用收胸动作发力,以肩为轴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最高点击球,击球一瞬间,手臂充分甩直,用全手掌击球的后上部和后中上部,猛甩手腕,使球急速离手进入对方场区。击球后,整个手臂要顺势回收,避免触网犯规。

2.远网扣球

扣球队员扣离球网1.5m以外的球,称为远网扣球。这种扣球主要依靠转体收腹带动手臂去击球,其特点是扣球力量大,弧线低,路线长,对方不易拦网。

    起跳后,抬头、挺胸、展腹,使身体成反弓形。击球时,以迅速转体和收腹动作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最高点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中部或后中下部,击球一瞬间,手臂要充分甩直,手腕要向前下方迅速推压,手掌和手腕控制球的方向、弧线和落点。为了便于控制球,增力时口球力量,一般击球点应保持稍前一些,整个挥臂击球动作的幅度应稍大些。远网扣球要求有较强的腰腹和手臂力量,扣球才能强而有力。

除上述正面扣球技术外,在比赛中常见的还有转体扣球、转腕扣球、轻扣球和吊球等。

(三)调整扣球

    调整扣球是指在接发球或后排防守垫球不到位时,二传队员从后场区将球传到网前所进行的扣球。调整扣球技术动作与正面扣球相同,但由于二传球来自后场区,有近网球,也有远网球,还有拉开球和集中球,与球网有一定的角度并且弧线不固定,扣球队员难以判断,所以扣这种球难度最大。因此,扣球队员要准确判断来球的方向、弧线、速度和落点。调整好人和球的关系,选择好起跳点,掌握好起跳时间。根据人和球网的距离,合理地采用不同的扣球方法,控制好扣球的力量、速度、方向、路线和落点。

(四)扣快球

    快球是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的同时起跳,并迅速将二传队员传出的球,击人对方场区的扣球。快球在时间上争取主动,起着攻其不备,突然袭击的作用,可使对方拦网和防守产生判断错误,这种扣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时间短,落点近,

突然性强,牵制能力大。快球技术动作方法较多,有近体快球、半快球、短平快球、平拉开快球、背快球、背平快球、调整快球。现将常用的快球技术介绍如下。

1.近体快球

    扣球队员在靠迸网前,离二传队员约一臂之距起跳扣的快球,称为近体快球。扣近体快球时,助跑的距离应较短,助跑的角度一般应与球网保持45”左右为宜。扣球队员应随一传球同时跑到网前,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同时,在二传队员体前处迅速有力的起跳。当球上升到高出球网上沿一个半球高度时,迅速挥动手臂和手腕加速猛甩,以手掌击球的后上部或后中上部。

2.半快球

    扣球队员在网前二传队员附近起跳,扣高出球网上沿两个半球高度的球称为半快球。扣这种球的助跑角度、起跳动作、击球方法均与近体快球相同,只是起跳时间较晚一些,一般在二传队员传球出手后,迅速有力起跳扣球。

3,短平快球

    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2m左右处,扣顺网快速传过来的低平弧线球,称为短平快球。这种扣球的特点是速度快,进攻点灵活,使对方难以拦网和防守,因而突然性大,攻击性强。

    扣短平快球时助跑距离较短,一般助跑方向采用垂直网和斜网两种助跑。斜网助跑路线与球网成30度左右,扣球前,应根据二传队员的位置,调整好助跑角度,选好起跳点,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同时起跳并迅速挥臂截击快速平弧线飞过来的球。击球时,迅速挥动手臂带动手腕加速猛甩,以全手掌击球后上部或后中上部。





























































拦网

    拦网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拦网不但可以直接拦死或拦起及拦回对方的扣球,还可以直接得分,使本方由被动变为主动,削弱对方的进攻力量,减轻本方防守上的压力。此外,有效的拦网还给对方心理上形成很大威胁,削弱对方的锐气,增强本方士气和必胜的信心。目前,随着扣球技术向着力量、高度、速度、巧变等方面发展,拦网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因此,必须迅速提高拦网技术水平。

一、动作方法和技术分析

(一)单人拦网

单人拦网技术是拦网最基本的形式,它是集体拦网的基础,其动作方法是由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拦击和落地五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

1.准备姿势:准备姿势的目的是便于迅速移动和及时起跳。队员应面对球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距中线约40cm左右。两膝弯屈,上体稍前倾,两臂在胸前自然屈时,掌心向前,两眼注意来球。一般情况下,前排2、4号位队员之间,还可以根据对方进攻战术的特点,采用相应拉开或集中站位。

2.移动:当判断对方从某个位置扣球进攻时,相应区域的队员应立即迅速移动,移动时,应根据移动距离远近采用不同的移动步法。①短距离移动时,采用并步移动步法;②较远距离移动时,采用交叉步移动步法;③远距离移动时,采用快速跑步法;④向前或斜向前移动时,可采用助跑起跳拦网的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移动步法都应注意:①一边移动,一边判断,找好起跳位置;②移动时,身体重心不要上下起伏,两臂摆动幅度不宜过大。最后一步要迅速降低重心,稳住身体,避免触网、过中线犯规及干扰其他队员的移动和起跳。

3.起跳:移动后,两膝弯屈,重心下降,起跳时,两脚迅速用力蹬地,两臂在体侧划小弧用力向体前上方摆动,带动身体垂直向上跳,起跳后,身体应稍微收腹,以控制身体平衡和延长腾空时间。

起跳时,应注意掌握好起跳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起跳。拦高球时,要根据二传球的高低、离网的远近对口球队员的起跳时间和挥臂动作快慢等特点,来确定拦网的起跳时间。拦一般高球时应比扣球队员稍晚一些起跳,拦远网球时,应在对方击球的一瞬间即起跳。拦快球的起跳时间,一般可以同扣球队员同时起跳或提

前起跳。

4.空中拦击:在起跳过程中判断好拦击点,两手从额前上方迅速伸出,同时提肩,充分伸直手臂,两手自然张开,并稍紧张屈指屈腕呈勺型,两手之间的距离应略小于一个球的直径,要防止两手距离过大或过小,前臂靠近球网上沿,当两手触及球时,手掌和手腕要突然紧张,手腕迅速用力抬腕“盖帽”捂住球。如在2、4号位拦网时,外侧手掌要内转“包球”,防止打手出界。

5.落地:空中拦击后,落地时,身体应稍收腹,以保持身体的稳定,以两脚前掌先着地,屈膝缓冲下落的力量,落地后,要迅速做好下一个动作的准备或接应来球。

(二)集体拦网

集体拦网是双人和三人的拦网形式,是在对方大力扣球的情况下采用的。它的动作是由单人拦网来组成。

1.双人拦网:双人拦网是集体拦网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前排两个相邻的队员同时起跳拦网所组成的,目的在于拦阻对方有威力的扣球进攻。当对方由4号位扣球时,一般情况下由本方的2号队员为主拦,3号位队员移动并协同配合组成双人拦网;当对方在3号位扣球进攻时,如果进攻点靠近本方的4号位,则由4号位队员去协同配合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如进攻点靠近本方的2号位,则由2号位队员去协同配合3号位队员组成的双人拦网。双人拦网一般应以一人为主拦,另一人协同配合。两人起跳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互相干扰。起跳后,四只手应保持在球网上沿形成一道屏障,阻拦对方扣球进攻的主要路线。双人拦网技术动作与单人拦网相同。但在2号位和4号位组成双人拦网时,主拦队员应以内侧手正对扣球路线,靠近边线的外侧手掌要稍向内转“包球”防止打手出界。两人起跳后,手臂要靠近,手掌与手掌之间以不漏一个球为宜。

2. 3人拦网:3人拦网是集体拦网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是在对方无快球掩护一点进攻,进攻力量强时采用。3人拦网技术动作与双人拦网相同,组成3人拦网关键在于迅速移动,取位恰当,配合密切。无论对方从哪个位置扣球进攻,一般都以3号位为主拦,2、4号位队员协同配合。也可以根据对方扣球进攻的特点,以2号位湖4号位队员为主拦,另外两人主动配合。

无论采用双人拦网或3人拦网。最关键是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集体拦网时应注意:

(1)集体拦网时,首先要确定谁是主拦。其他队员要密切配合,防止各行其是。

    (2)移动起跳时,两臂避免摆动过大,要防止互相干扰。

    (3)起跳后,手与手之间的距离不要过大或过小,相距以小于球的直径为宜。

    (4)身体高度和弹跳力不同的队员集体拦网时,起跳时间应有所不同,要加强互相配合,力争在空中最高点时拦网手的高度一致,形成屏障。

























































阵容配备



阵容配备是根据本队队员的技术水平和特长,把全队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场上每个队员的作用及所制定的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的场上组织形式。

(一)阵容配备的形式

1.“四二”配备:“四二”配备是指由四名进攻队员(两名主攻。两名副攻)、两名二传队员所组成的上场阵容。比赛开始时,将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分别安排在相应对称的位置上。在比赛过程中,前排始终保持一名主攻队员、一名副攻队员和一名二传队员。这种配备的优点是:攻、防力量均衡,便于采用各种战术形式,组织不同的战术配合。如果两名二传队员都具备进攻力量时就可采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增强进攻力量。但在实践中,一个队同时拥有两名扣、拦兼备的优秀二传队员情况不多,有的队为了不影响进攻战术的质量,启用了进攻力量不强、但二传技术优秀的队员作为二传队员。

2.“五一”配备:“五一”配备是指由五名进攻队员和一名二传队员所组成的上场阵容。队员位置的排列与“四二”配备基本相同,但二传队员应与担任接应二传的队员要安排在对角位置上。这种配备的优点是:加强了拦网和进攻力量。二传队员在前排时,可采用“中、边一二”或“两次球及其转移”进攻战术形式;当二传队员轮转到后排时,可采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形式。另外,由于全队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队员的传球,容易形成默契的配合,利于统一指挥,但当二传队员轮转到前排时,有三轮只有两名进攻队员,削弱了进攻力量。这时二传队员需要运用自我掩护战术,进行两次扣球以及吊球突袭对方,以弥补“五一”配备存在的弱点。另外,通常在二传队员的对角位置上,配备一名有进攻能力的接应二传队员,来补救二传队员来不及移动传球的漏洞。















































接发球及其进攻技术

一、接发球的站位形式

      在排球比赛中,接发球的站位形式直接影响着接发球的成功率。合理的接发球站位形式,应该是既有利于接球,又有利于进攻。形式的选择,应该由参加接发球的人数而定。接发球形式可分为5人、4人、3人和2人4种,而前两种运用较为普遍,现介绍如下。

1.5人接发球站位形式: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接发球形式。它要求除前排一名二传队员或后排插上作二传的队员不接球外,其他5名队员均有接球任务。由于参加接发球的人数多,移动范围小,目前采用这种接发球形式的队较多,尤其是水平不高的球队运用更为广泛。场上队员的位置,应该根据本方采用的进攻战术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到对方所采用的发球方法。

(1)本方采用“中一二”进攻战术时,可站成“一三二”的接发球形式。当二传队员轮转到2或4号位时可以进行换位。

(2)本放采用“边一二”进攻战术时,可站成“边一三二”形式。

    (3)本方采用“后排插上”进攻战术时,如5人接发球,可站成“三二”形式,二传队员分别从号位、6号位、5号位插上。



二、接发球组织进攻战术

接发球组织进攻,是在接起对方的发球后,运用战术配合所组织的进攻。接发球组织进攻由一传、二传和扣球进攻3个环节组成。一传是组织进攻的基础,二传是组织战术配合的保证,扣球是进攻战术成败的关键,也是战术效果的最后体现。当前,在接发球组织进攻中,快速多变进攻战术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强攻是进攻战术的基础和保证。各队应根据本队队员身体、技术和战术水平,每个轮次队员的特点、特长以及对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运用各种进攻战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比赛效果。常用的接发球进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一)“中一二”进攻战术及变化

由3号位队员作二传,把球传给2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叫“中一二”进攻战术。在运用这种战术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之或4号位时,可采用换位的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3号位。

“中一二”是进攻战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进攻战术形式,因而,适合初学者和水平较低的球队在接发球进攻中采用。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技术水平较高的球队,为了稳定战局的需要,有时也运用此种战术,这种技术具有配合简单、容易组织的特点。但战术配合方法较少,进攻点少,战术打法易被对方识破。然而,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二传队员传出的高、低、平、快、集中和拉开的各种球,组织多种不同的进攻战术配合。它除了能够运用一点定位,另一点跑动活点进攻和两点跑动换位进攻外,还可以充分运用强攻、快攻和两次攻的多种打法,增强战术的突然性和攻击性,达到突破对方防守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最基本、最常用的“中一二”战术配合变化形式。

1.集中、拉开进攻:二传队员根据临场情况,向2或4号位传集中或拉开球,由2或4号位队员扣球进攻,借以改变进攻点,给对方拦网造成困难。

2.近体快球掩护进攻:2号位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或身后扣快球或掩护,4号位队员在4号位进行强攻;或者4号位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扣快球或掩护,2号位队员在2号位进行强攻。

    (二)“边一二“进攻战术及变化

    由2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叫“边一二”进攻战术。但为了发挥左手扣球队员的特长,也可采用4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或2号位队员扣球,称之为“反边、一二”技工战术。

“边一二”进攻战术形式简单,容易掌握,也是基本战术形式之一。它与“中一二”战术相比,其相同之处是前排都保持两名进攻队员;不同之处是二传队员不是站在3号位,而是站在2、4号位之间组织进攻。这种战术形式对一传要求比较高,尤其5号位队员向二传队员垫球时,距离远,角度大;同时,还要求二传队员必须掌握长、短、低、平、快、拉开、集中等多种的二传技术。因此,组织“边一二”比组织“中一二”进攻战术的难度大,战术配合也较复杂,战术的突然性和攻击性程度也比较强。一般来说,“中一二”战术的变化形式,“边一二”进攻战术均可组织,而且还可以组织比“中一二”更多的战术配合。下面介绍几种“边一二”战术配合形式。

1.快球掩护拉开进攻:这是“边一二”进攻战术中最基本的战术形式。3号位队员上前快球进攻或掩护,4号位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