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晓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聊] 发烧唱片评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21:41 | 只看该作者
风华国韵系列《经典永恒.琵琶.钢琴》
唱片名称:风华国韵系列《经典永恒.琵琶.钢琴》
出版:龙源之声
编号:ISRC CN-A01-09-305-00/A.J6

演奏∕赵聪(琵琶) 伴奏∕刘兴辰(钢琴) 编曲∕刘兴辰
录音.混音.母带制作∕李小沛
录音地点∕中央电视台480平方米录音棚
后期母盘制作∕日本MTC株式会社
出品∕田峰 总策划∕林烁、刘晓康、薛强、李云

(赵 聪:琵琶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琵琶独奏演员,声部首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特聘考级评委,琵琶协会理事。)

(刘兴辰:青年钢琴演奏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及钢琴考级评委组组长。)

简介:"风华国韵"是一部再现中华古韵的音乐系列专辑,传承记载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专辑收录的名著名作,由名家名琴演绎,分别以二胡、笛子、古筝、笙、古琴、箜篌、马头琴、琵琶等作主题专辑。

东方文化中,渊远流传的乐器琵琶,古意悠悠,早在秦朝已出现。琵琶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被称为 "金石之声"。新世纪音乐家、琵琶才女赵聪,把经典之作融入自己真挚的情感,她纤指轻拢慢捻抹复挑,琴音清洌精致,温情空灵的琵琶语,在钢琴声的衬托下,挑战传统,融合现代,有非凡的效果。

民乐之王 "琵琶"与西乐之王 "钢琴"穿越时间空间,珠联璧合,中西合璧,共同演绎名著名作。聆听优美、细腻的江南丝竹音乐、领悟传统与经典的永恒时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22:16 | 只看该作者
风华国韵《泛爱众.古筝.笛》
唱片名称:风华国韵《泛爱众.古筝.笛》
出版:龙源之声
编号:ISRC CN-A01-09-0026-0/A.J6

演奏:张晓红(古筝)、王华(笛子)
编曲:李凯
录音:李小沛 (录音地点:中央电视台480平方米录音棚)

简介:《泛爱众.古筝.笛》专辑是北京龙源之声唱片"风华国韵"系列之一。古筝演奏者张晓红1988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同年考入空政文工团任古筝独奏演员,2005年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任民乐教研室主任、古筝副教授。笛子演奏者王华,中国青年演奏家,他1997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首席。编曲李凯是 "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教授。录音李小沛是中央电视台总录音师。

专辑收录了多首现代流行经典金曲,以经典国乐古筝、笛子等演绎,使国乐增加了时尚的色彩,以高雅的艺术形式阐释中国 "和谐文化",向华人展示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生命力以及艺术家们的艺术魅力。

古筝以唯美、空灵、婉约的气质,清亮、纯净、柔美的音色,典雅华丽的旋律,通过 "托、抹、花指到摇指",把乐曲展现得淋漓尽致;笛子以其浑厚圆润、柔美酣畅的演奏风格,高亢明亮、悦耳悠扬的音调,其丰富的表现力使乐曲更婉转、更缠绵绯徊。古筝与笛子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特别是演奏流行乐坛巨星周杰伦创作的金曲 "菊花台",更显国乐高雅的艺术,动人之处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22:59 | 只看该作者
风华国韵系列《笙歌.笙.吴学伟》
唱片名称:风华国韵系列《笙歌.笙.吴学伟》
出版:龙源出品
编号:ISRC CN-F31-09-361-00/A.J6

笙演奏∕吴学伟
伴奏∕中央民族乐团小乐队
栾东 &袁可(杨琴)、金玥(二胡)、贾怿善(中阮.琵琶)、
王雪飞(中胡)、宋立强(大提琴)、李大威(钢琴)

录音∕李小沛、刘鑫 录音地点∕中央电视台480平方米录音棚
母带制作∕李小沛 后期母盘制作∕日本MTC株式会社
出品∕田峰 总策划∕林烁、蘖强 音乐监制∕金玥、王伟

简介:风华国韵国乐系列收录的名著名作,由名家名琴演绎,分别以古筝、笙、古琴、箜篌、马头琴、二胡、琵琶、笛等作主题专辑。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除了合奏伴奏外,现已发展为独奏器乐。青年笙演奏家吴学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笙协会会员,中央民族乐团笙首席。他十岁开始学习笙,毕业于
天津音乐学院,有高超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

专辑中优美、细腻的江南丝竹音乐,领悟传统与经典的永恒时尚,陶冶内心,万物和谐,确是余音绕梁无限意、逍遥闲适 "笙歌醉"。

曲目:
1.晋调 (曲∕闫海登、伴奏∕中央民族乐团小乐队)
2.凤凰展翅 (曲∕董洪德 &胡天泉、伴奏∕中央民族乐团小乐队)
3.天山的节日 (曲∕曹建国、伴奏∕中央民族乐团小乐队)
4.快乐的女战士 (曲∕吴祖强 &杜鸣心、杨琴伴奏∕袁可)
5. "流浪者之歌"-第4段:热情的快板 (曲/萨拉萨蒂、钢琴伴奏/李大威)
6.微山湖船歌 (曲∕肖江 &牟善平、伴奏∕中央民族乐团小乐队)
7.阿细欢歌 (曲∕胡天泉 &林伟华、伴奏∕中央民族乐团小乐队)
8.牧场春色 (曲∕曹建国、杨琴伴奏∕袁可)
9.西班牙斗牛舞曲 (伴奏∕中央民族乐团小乐队)
10.喜运丰收粮 (曲∕唐富、伴奏∕中央民族乐团小乐队)
11.阳光照耀在塔什富尔干 (曲∕陈钢、钢琴伴奏∕李大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23:34 | 只看该作者
风华国韵系列《初升的太阳.马头琴.赛音吉雅》
唱片名称:风华国韵系列《初升的太阳.马头琴.赛音吉雅》
出版:龙源之声
编号:ISRC CN-F31-09-344-00/A.J6

演奏∕赛音吉雅 (马头琴)
协奏∕苏伯岱(钢琴)、常静(古筝)、赵晓霞(古琴)
呼麦∕满都呼

编曲∕苏伯岱
录音∕(日本)武滕智史
混音.母带制作∕李小沛

简介: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起源于宋代。马头琴的定弦与一般拉弦乐器不同,外弦音低,内弦音高,多为四度定弦,流行于中南亚地区,尤其受到日本艺术家的喜爱。马头琴能奏出丰富的泛音,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擅长演奏柔和、细腻的抒情曲调,特别适宜演奏悠长辽阔的旋律和为长调民歌伴奏,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并逐渐走向国际音乐舞台。

专辑中马头琴演奏者 -赛音吉雅,出生于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2000年他赴日本深造,2005年在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硕士毕业,在留学期间,用马头琴与各种其他国家的民族乐器合奏,使中国文化民族音乐创立了新的领域。专辑的演奏,马头琴琴音悠远深沉,浑厚悠扬、动听,音色柔和、淳美、清晰明亮,有浓郁的草原特色。有人比喻: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以其优美的音色,犹如画家绚丽的色彩和诗人精彩的语言一样传神入化,引人入胜,令人陶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24:12 | 只看该作者
风华国韵《大圣遗音.二胡.于红梅》
唱片名称:风华国韵《大圣遗音.二胡.于红梅》
出版:龙源出品
编号:ISRC CN-A01-09-349-0/A.J6

二胡演奏∕于红梅
出品策划∕林烁、录音.混音∕李小沛、录音地点∕中央电视台录音棚

简介:刘天华(1895-1932),江苏省江阴县人,国乐一代宗师,中国优秀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09年14岁的他考入常州中学,在业余时间参加学校军乐队,学吹号及军笛;1914年先后在江阴、常州中学教授音乐;20岁开始拉二胡,并在校组织了丝竹部和军乐部;26岁到上海参加 "开明剧社"乐队,在江阴组织 "国乐研究会";27岁起,先后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北京女子高师和国立艺专音乐系科的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1932年6月8日37岁的他在北京去世。

他是二胡学派的奠基人,他选择了二胡作为改革国乐的突破口,将传统的二胡三把位延伸到五把位,使二胡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借鉴了小提琴的大段落颤弓等技法以及西洋器乐创作手法、融合了琵琶的轮指按音、古琴的泛音演奏等技巧,并确立和运用了多把位演奏法,从二胡从乐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艺术表现的深刻性,使二胡这民间乐器变成近代专业独奏乐器,成为中国民乐的主角与代表,刘天华被视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的奠基人。

简介:于红梅,二胡演奏家,二胡艺术硕士,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央民族乐团客席独奏演员。曾多次在国内外演出,并多次获奖。于红梅的演奏风格真挚淳朴、细腻感人、充满激情、琴人合一。对乐曲的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是中国当代乐坛优秀的演奏家之一。

评论:这部大圣遗音"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独奏集,由当代二胡名家于红梅演奏。众所周知,刘天华是中国民族器乐走向现代化创编、演奏实践的第一人,他对二胡等民族乐器的五线谱化、普及传播和中西技法融合、中国主题现代创作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开拓性贡献,可以说二胡能有今天的发展,与他在20世纪初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创作的独奏曲,既有民族民间器乐的音调和结构,也融入了作曲家丰富的个人心绪、感受,意蕴深厚、篇章宏伟。

于红梅的演奏热情、内在、奔放,而收放自如,她对曲目的深刻理解,表现了作曲家对故土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和生活的信念。她的技法娴熟,又不拘泥于纯粹炫技,而是用最质朴无华的乐声,给予我们启迪和美的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24:48 | 只看该作者
风华国韵系列《江南丝竹.野培新.弦情竹韵》
唱片名称:风华国韵系列《江南丝竹.野培新.弦情竹韵》
出版:龙源之声
编号:ISRC CN-A01-09-0028-0/A.J6

江南丝竹器乐演奏人员∕野培新&陈音(二胡)、柳长青(三弦)、
田月(古筝)、于昕(板胡)、陈博(笙)、谢闻吉(笛子)、
田超(扬琴)、宋菲飞(中胡)、高思超(琵琶)

母带制作∕李小沛
录音地点∕中央电视台480平方米录音棚
后期母盘制作∕日本MTC株式会社
出品∕田峰 总策划∕林烁、刘晓康、薛强
音乐监制∕野培新 音乐制作人∕张春一、张鹤

(二胡主奏 -野培新:中央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二胡学会会员。)

简介:"风华国韵"是一部再现中华古韵的音乐系列专辑,传承记载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专辑收录的名著名作,由名家名琴演绎,分别以二胡、笛子、古筝、笙、古琴、箜篌、马头琴、琵琶等作主题专辑。

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流传于上海、浙江、江苏一带,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21世纪初,江南丝竹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比较灵活,所谓 "丝":有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有笛、箫、笙等。

江南丝竹演奏的曲调,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江南丝竹演奏的音乐错落有致,恰似小桥流水人家,细腻怡人。江南丝竹合奏主要突出二胡和笛子,其它乐器灵活自如,相互烘托,默契协调,充分体现秀雅优美的江南水乡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25:36 | 只看该作者
风华国韵《心.古琴.李祥霆》
唱片名称:风华国韵《心.古琴.李祥霆》
出版:龙源之声
编号:ISRC CN-A01-09-348-00/A.J6

古琴即兴演奏(作曲)∕李祥霆 箫.铜铃.木鱼演奏∕李祥霆
人声吟唱 (第10首)∕李祥霆
演奏用琴:国宝级千年唐朝名琴 "至德丙申九霄环佩"

出品策划:林烁
录音:宫进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师)、赵鹏飞
录音地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00平方米录音棚

简介:李祥霆(满族),1940年出生,1957年起学古琴和书画,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他精于琴、箫、诗、书、画及即兴演奏、即兴吟唱。1963年以来李祥霆先生教授学生五百多人,分布世界各地。他在国内外演出及出版个人专辑,2007年被文化部认定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简介: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本世纪初才被称作 "古琴",古琴琴音清、和、淡、雅。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本专辑中李祥霆先生使用的古琴 "九霄环佩"制作于唐朝,全世界现存唐琴不到20张,李先生弹过其11张,而 "九霄环佩"的音韵为最佳。

"九霄环佩"古琴的音缘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经历:2005年在为纪念抗日胜利60周年及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的故宫太和广场音乐晚会上,李祥霆先生用此琴演奏名曲"流水";此琴此曲也分别在2007年2008年日本、塔吉克斯坦为多国的首相演奏;李祥霆先生2006年在上海古刹龙华古寺、2007年在少林寺、2008年在沈阳回龙寺,也是用此琴作精彩的演奏。绝世唐琴 "九霄环佩",现为香港何作如先生私人收藏。

名师、名琴、名著,风华国韵。千年的夙愿、千年的祈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祥霆先生感言:
此古琴专辑《心》是在本人所理解之佛家精神,所感觉之佛家气象前题下,选定十个题目:"菩提心.慈悲.慧.禅定.悟.紫竹林.净土.面壁.苇渡.千声佛",即兴演奏录制而成。谨以俗子之身寄虔诚之愿,盼为天下纳之。

2009年5月8日

评论:古琴,历为中国传统文人 "琴.棋.书.画"四大修养之首。琴为心声也,历代文人雅士都把 "操琴"弹乐作为自己增益心智、启迪智慧的首选。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李祥霆教授专以唐朝千年名琴 "至德丙申九霄环佩"而即兴奏作佛禅经意主题的古琴专辑《心》,乃集中国古典文化、佛学之精华,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精华国粹,段段心乐,丝丝入扣,述现代文明的旷古幽远之情怀,殊为乐坛之盛事。专辑录音层次结构精密,丰富生动,场域宽阔,音色精妙大气,深具中华传统文化内蕴。

曲目:

1.净土 (李祥霆自述:"净土"-怀向往追寻之念)
2.面壁 (李祥霆自述:"面壁"-写大师修行之德)
3.悟 (李祥霆自述:"悟"-存渐识之愿)
4.菩提心 (李祥霆自述:菩提树下佛祖修成,菩提应可寄追随之志,
可启修行之心,是乃 "菩提心"命题之意所在)

5.禅定 (李祥霆自述:"禅定"-作静悟之思)
6.慧 (李祥霆自述:"慧"-有见真之求)
7.紫竹林 (李祥霆自述:"紫竹林"-献景仰崇敬之祝)
8.慈悲 (李祥霆自述:"慈悲"-应是佛家大爱,众生所依,以此
认识,奏古琴曲,深望不违)

9.苇渡 (李祥霆自述:"苇渡"-宣大师法力之宏)
10.千声佛 (凡此皆总括于天下众生赞颂 "千声佛",以求归于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27:09 | 只看该作者
风华国韵《箜篌.吴琳.清明上河图》
唱片名称:风华国韵《箜篌.吴琳.清明上河图》
出版:中唱(北京龙源出品)
编号:ISRC CN-A01-09-020-0/A.J6

演奏∕吴琳(箜篌、演奏用琴:"凤首"箜篌
王华(笛子)、金钥(二胡)
录音.混音∕李小沛 (中央电视台录音棚)

简介:箜篌,我国古代弹弦乐器,分竖、卧箜篌两种,流行于北方和中原地区,多用于宫廷雅乐,隋唐两代用于天竺乐、骠国乐。箜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很重要的一种弹拨乐器,也是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史中占很重要地位的一种器乐。本专辑演奏用琴是龙身凤形的 "凤首箜篌",属凤首双排按音箜篌,七声音阶,双排弦,在共鸣箱下端设杠杆装置,音色细腻柔美,造型栩栩如生。

吴琳,中央民族乐团青年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协会副会长。1979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一个音乐世家,6岁学习古筝,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本科。1996年开始在国内外参赛和演出,多次获奖,为箜篌事业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评论:意境清雅,琴音清丽,弦索清音,庄重典雅,箜篌古乐,千年再现,国乐名家,倾情演奏。诗画音韵,美致壮哉。青年箜篌演奏家吴琳演奏的古曲名曲,音色清丽,弦索甜润,力透指尖,意境清雅,有浓郁的中国山水墨画的美感,弹奏纤细、晶莹剔透,闪耀着别具一格的魅力。录音富有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审美品位,风格高尚,音质纯净,展现古典文学、诗、画的神韵。

曲目:
第1-5首.《清明上河图》(作曲:刘为光):
1.清明上河图中慢板 4.清明上河图急板
2.清明上河图行板 5.清明上河图小广板
3.清明上河图小快板 (2'18") (主奏:笛子.箜篌)
6.《思凡》 (作曲∕唐洪云)
7.《春光花月夜》(改编∕谢哲芝)
8.《二泉映月》 (编曲∕陈钢) (主奏:二胡.箜篌)
9.《云》 (谭盾 "原作钢琴小品")
10.《酒狂》 (作曲∕叶小钢)
11.《梅花三弄》 (古曲)
12.《一剪梅》 (词∕李清照、曲∕金蔚、琴歌演唱∕吴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41:2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一下音乐评价
你们一般给音乐打星星,会基于什么样的标准?
比如说,原创性、音乐史价值、演奏或演唱水准、独特性与创造性、可听性、代表性、甚至编曲和配器、录音效果、版本珍稀性和其他方面,例如社会与文化意义乃至于政治与意识形态观念。
发现,如果要审慎地评价一张唱片,是一件复杂和综合的工作。你们手里拿的是一把什么样的尺子?
描述一下你们的尺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8:41:3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取决于个人听音乐的经验积累,就是你也常说的审美积累。我评电影也类似。要说的话,我首先是分类型,不同类型的审美要求不同,至于是否原创,倒不是很重要。不同类型下,主要就是基于个人趣味,这个也是个积累,包括可听性、演绎水准、录音效果等等。版本、社会、政治、文化意义我是放到很次要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