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915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20140404清明节龙聚山庄-后河-五里坡-五间房-纪宁堡行程小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8 16:4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醋溜香007 于 2014-4-8 17:06 编辑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

每天上班下班闷了很久,就盼着小长假,能出去撒撒野。作为经常发生鬼压床的体质来说,清明节露营在野外,其实我觉得略怯。但最后找到的这些个活动啊,还是太诱人了。于是,收拾好装备,4号下班,便回家取了物品飞奔北京北站。

赶上小长假,基本不敢选择高速出行,尤其是京藏高速等出京方向,所以坚决没敢坐919路。二号线转到西直门,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六点多的S2。进到候车厅,7点的车次已经排了黑压压一片。检票一开始,人们撒了鸭子就开跑。如果你不跑,那很遗憾,就没有座位了!S2的座椅很宽,比普通动车还要高大上,座位前面空挡很宽,装备也能放得下。



出了延庆火车站,居然连黑车都没了,往大路方向走,终于打到一辆黑车。到达南菜园集合点,离集合时间还有段。肚子咕咕有点饿了,眼看着对面有家火锅,嗯,下次可以来这先吃饱了。

21:30 队员集合完毕,包车出发。
22:46 到达龙聚山庄。这次扎营计划的很是腐败,先头部队已经有一批人带着大鱼大肉先上山到营地老王家,先生火烧好了炕,准备烧烤。我们负责带米油和调料,下了车,大家把各种物资分别分配到各自身上整理好,全员带着头灯开始出发。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后河,每次都不太一样,这是第一次夜爬,尤其是2014年4月4日清明节的夜里,心中还是不免觉得凉飕飕!据说,清明节在傍晚以前,要在家里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此时,天空中挂着弯弯的一抹上弦月,初五的月光和满月比起来,月光暗淡了很多。四周漆黑一片,耳边安静的只能听到自己呼哧呼哧的呼吸声。除了头灯射出的亮光,再看不到其他地方。向前望出去,大家变成了一个个小亮点,忽忽悠悠的在黑暗中缓慢移动。


前面小童和耗子跑的倍儿快,一边走一边乐此不疲的讲着各种鬼故事和灵异事件。什么当年沸沸扬扬的北京公交330事件啦,什么贞子啦……就这样一路百无禁忌的再黑夜中前行。后来才知道,小童当过兵,拉练跑这种事,完全不在话下。

我们紧跟在小童和耗子后面,接近垭口的位置了,此时已经是23:58分,突然,听见前面有说话声。只见一大哥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跟前面小童和耗子说话,并且还给我们指了老王家的路线,说了几句话,我们便继续往前赶路了。可是走着走着,大家才觉得心里有些发毛。将近午夜,又是清明节,那大哥自称是来山上拍照的,可是露营装备、相机、三脚架,全然未见!他,是人还是好兄弟!?

翻过垭口,是一段下降的路,平常这段路说是十几分钟就能走完,可是我们走着走着,走了二十几分钟,还没见头。难道遇到了传说中的鬼打墙!气氛顿时显得紧张了许多~

手台中传来领队的话:已经烤了鸡翅等大家。再往前走,飘飘忽忽能闻到有烧木柴的味道了,耳边传来小溪的流水声, 看来,营地确实不远了!


再往前走,远远的看见有火光,周围还有一排房子,还有扑鼻而来的奥尔良烤翅!哦也!营地终于到了!







先行部队,已经烧好了篝火,准备好了啤酒和烤翅等着大部队的到来。
“哪个是领队猩猩?”
“我是!”一个肤色黝黑、膀大腰圆、坦胸露肚的壮汉跳了出来,笑眯眯的眼睛,一口略带沙哑的亲切京腔,活脱脱一个在北京山里长大的孩纸。

在群山环抱的老王家的旧屋跟前,围着红彤彤的篝火,吃着香喷喷的烤鸡翅,抬头便是漫天的繁星,这滋味,赞!想当年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第二天是个睡到自然醒的日子,其实根本睡不到自然醒。山里凌晨的温度特别低,温度应该降到了零度以下,我的四季帐都觉得略显单薄,睡袋里也冰冰凉,这次为了省空间,少带了地席,真要命!只能抱着肩膀蜷缩着在睡袋中,把头捂进睡袋,靠着自己呼吸出的热气,还能稍微有点暖和的感觉。就这样挨到了早上。

山中的鸟语是自然的闹钟,清脆的鸣叫和想上厕所的感觉会非常有效的催促人起床。拉开帐篷,冷空气会让人瞬间清醒。拉开帐篷,居然四季帐的外帐内侧已经结了一层冰!

白天的时候,可以好好打量一番周围的景色。扎营的院子里这房子便是老王家 ,听说老王是沟外村里人,过去他夏天有时会在这住,养养鸡什么的,也为些驴友提供住宿,收点小钱,到了冬天,他就会早早搬出山外去了。这是个典型的北方农家瓦房,房间虽比较破旧,窗户上没剩下几块完整的璃,其他地方就用xx培训班或者户外的一些队旗挂着挡风。斑驳的墙壁到处写满了驴友留下的留言,这些涂鸦大多是心情随想,也有慨叹山水,更有恶搞的胡言乱语,这些凌乱的字句都是用烧过的木碳书写,有粗有细,有文有画,想象一下到此屋的驴友们,当时愉悦挥洒的心境可见一斑,原来此屋有过这么多驴友逗留过。



老王家的老王,和他们家名叫毛毛的大金毛一早也在我们营地周围忙碌着。不一会,老王就可以用现成的树枝子等材料,做出一把扫把来。这技能,城里有几个男银能完成?据说老王家的老王,真名是王二小。活动行程之前,群里有说,老王家屋前有个大木板,感觉像棺材板,并且离这屋子不远,据说有口大棺材,但里面是空的。过了一会,有两个胆儿大的汉子,就跑去看棺材了。棺材棺材,升官发财。看棺材据说是好事。

虽然这次行程比较腐败吧,可是这也太腐败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大家的早饭,更是各式各样!我这套锅煮面已经属于低配了,你一定没见过用气炉自己炸油条的吧!





早饭后,再来一口大烟斗,爽死的节奏。


吃饱喝足,在小溪里洗干净锅子,刷个牙,保证让你凉的龇牙咧嘴。



照惯例,大家集合,相互自我介绍,合影。11点,准时出发。






草上飞冰大哥应该算是不折不扣的老强驴,他给人一种平和、可靠、温暖的感觉,像极了刚刚热播结束的《我是歌手》的冠军韩磊。一路上,我和我的外挂经常落到后面,每次我们停下小歇息的时候,飞冰大哥都一直很耐心的陪着我们,并且在收队期间,永远保证自己是最后一个。








上午前往五里坡时,遇到一片密林,这段行程,算是比较艰苦了。本来是有先行队伍去前面开路,后续队伍再跟着开路的痕迹前行。可是没走多远,我们便发现痕迹很难辨认,再往前走,十分艰难。为了确保安全,队伍又收缩到一起。领队猩猩和几个人,从陡峭的断崖爬了上去,其他人则跟着飞冰大哥,向前面选择了一条比较缓的路。

这条路,看痕迹是曾经有人走过,但荒的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已经两三年没有人走过了。越向前走,树丛变得越密集,只能用手拨开树枝,挤过去,一路下来不少人胳膊,手,都挂了点彩。一路不断地用手台报方位,一边靠吼来确定彼此的方位。最终,终于在山梁上回合了!









简单休整,一路奔向第二天的营地。顺着沟,一直向下切,沿途的浅沟会有很多落叶,踩上去,齐到小腿。



越过一片平台,一个村落,豁然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处四周环山的古村,叫做五里坡,海拔大约800多米。村子的北面,有附近山顶的山泉流下,到下游形成一处小河。4月初的天气,河床的冰还尚未融化,厚厚的冰层,人站上去都没有问题。这里的老屋,大部分都是树干搭的房梁,石块砌成的墙壁。很多已经只剩下半面屋墙。整个村子现在应该只剩下三五户人家。残垣,在夕阳下,诉说着古老的荒凉。












漫山遍野的羊群,是这里的另一道风景。尤其是排队结伴过河的羊群,倒影映在水面上,煞是好看。冰河上游,一处泉水倾泻而下,形成一个清澈的水潭。这里的泉水甘甜可口,冰凉清澈。不过毕竟是河水,打上来的水最好是煮开了再喝。后来,我们在上游的河水中发现了蛙卵~所以还是煮了喝吧~不然会吐小青蛙哦!










这幅照片,是我最喜欢的。












选好位置,扎好营,我被领队委派到大厨任务。由于是防火期,室外是不允许烧柴的。于是我们准备在废弃的村屋中搭灶烧火,做小鸡炖蘑菇。这种烧柴的大灶台,以前是完全没有用过。砖头参差不齐,最后转战地上,重新搭了个小炉灶架上锅子。鸡肉是纯柴鸡,炖啊炖,炖了一整夜~

晚上,大家拿出各种腐败物资,煎培根的,涮火锅的,炸馒头的,各种了~









第二天早上,一大锅鸡肉连汤被吃了个精光,汤也是绝对的好喝。













吃饱喝足,继续赶路!从五里坡古村,出山要一直沿着石头路往纪宁堡走,沿途路过五间房。接下来的路程,很是费脚。笔者的五个大水泡就是在这段路生磨出来的!前半段一直缓慢爬升,正午时分,阳光暴晒,没走多一会,就会让人口干舌燥,更别说每个人都备着几十斤的装备了。难得有一片小阴凉,便可以见到再次小憩的队友。还好的是,沿途山中百花绚烂,非常美丽。
















终于走到五间房,这里也是一处古村落,我们在这还巧遇了一队自驾腐败的大哥大姐们,在得知我们是一路重装徒步后,他们都露出钦佩的赞叹之情。这里有一口井,井水从缺口处,汩汩的涌出,形成一处小水洼。大家一路热坏了,都争先恐后的将鞋和袜子脱了去,大洗特洗。






在五间房休整了一会,大队人马奔向目的地:纪宁堡。一路上还是碎石路,崴的够呛。遇到路况稍好的地段,可以小跑一段,反而更加轻松。再向前,逐渐的可以看到很多人工垒砌的痕迹,渐渐有了田地。我们问路边正在耕地的大叔,这里用浇水吗?回答:从来不浇水。这里都是靠天吃饭。

其实,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图》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可是现在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近几年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似乎古谚语有些已经不再适用了。以前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现在呢,大大的太阳就挂在天上烤着大地,一路走来,脚步越走越沉重,真想把单反啊三脚架啊统统都扔了!

终于,可以看见电线杆和大堆大堆的柴火垛,终点就在眼前。

















(爆照领队猩猩)



在清明节的凌晨数着星星从龙聚山庄爬到后河,从后河走到五里坡,又从五里坡穿到了五间房,又走到了河北境内的纪宁堡, 两天没洗脸,变成了小泥人儿。一路的山路和碎石让脚上磨起了5个大泡。。。

是的,路程很辛苦,可是在山上一边数星星吃着火锅和烤翅,喝着甜美可口的山泉,穿着衬衣看着厚厚的冰层,自己动手在废弃的村屋内用砖头搭的炉灶炖柴鸡炖蘑菇,速干衣和头发里都结了盐晶,和新结实的朋友分享食物,看着漫山遍野的花,踩在齐着小腿深的枯叶中,背着重重的行囊走过几十公里,才体会到的为什么山里的人们都想着能走出去。载着我们的面包车,穿梭在蜿蜿蜒蜒的山路九转十八弯,我不禁想到:当人们在大城市里开着豪车还要嫌累,过着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时,中国还有多少个像这样濒临荒芜的古村,还有多少个渴望走出大山的心。





最后,用一段网络被转了很多次的话做个结尾:

当你盯着电脑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愁眉发呆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当你挤地铁时,西 藏的云鹰直入云端;当你与上司争吵时,尼泊尔的背包客已端起酒杯围在火堆旁。旅行: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一路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的风景,这是一种脏并快乐着的赶脚,是在空调房间感受不到的快乐,是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的风景。

i'm love in it。

最后的最后,感谢猩猩组织的这次行程。


2014/4/8  醋溜香








2#
发表于 2014-4-8 18:27:17 | 只看该作者
五一继续此次活动,啤酒溪→玉渡山→五里坡→五间房→纪宁堡

点评

Zou
让队员来捧场。辛辛苦苦的游记,得有人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0 07: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4-9 11:53:5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4-9 14:23:34 | 只看该作者
长春来的才女,真想不到文章写的这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4-10 07:58:18 | 只看该作者
wjx039065 发表于 2014-4-8 18:27
五一继续此次活动,啤酒溪→玉渡山→五里坡→五间房→纪宁堡

让队员来捧场。辛辛苦苦的游记,得有人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4-10 10:4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4-10 22:36:32 | 只看该作者
美图,美文。i'm love in it to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4-16 21:2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4-18 17:09:12 | 只看该作者
wjx039065 发表于 2014-4-16 2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4-18 17:09:21 | 只看该作者
大盘鸡 发表于 2014-4-10 22:36
美图,美文。i'm love in it to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