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7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走向雪光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1 23:33: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乡云天】

走向雪光寺

杨 泳

         

  追求的痛苦,比停止更痛苦。

                               ——杨炼《敦煌之一》

  二OO五年十月的一天,从庙平村上合涧西山,去石板沟找人。在二道崖上转来转去,人没有找到,却转入了雪光寺所在的雪光村。古寺在眼前,于是就有了一番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哪位大德高僧建造了寺院?为什么叫雪光寺?找不到确切的碑文记载,村人和寺里看庙的也说不上来。困惑中,一首不合气氛的诗却从脑海清晰出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留下了一个红尘男女一见钟情的传奇,更成了洹河十万沙数、芸芸众生感叹“物是人非”的经典。雪光寺真的“物是人非”吗?《中国寺观》对以洛阳白马寺作为开山之作的国内寺观文化,运用大量材料,结论出一句感叹:“人是物非。”想法二律背反,思维活跃起来,就更想走近历史和现实合二为一的真实雪光寺。

  对雪光寺是早闻其名。在市二中教书时,有个名叫海聚的同事,家是雪光村的。他一说起雪光寺,脸上就溢出自豪,眼内就亮了神彩,但一问为啥叫“雪光”却抓耳挠腮。一九八三年夏天,曾随石板沟的一个学生去玩,记得从小寨向西北沿溪流进山,自行车寄放茶饭庄。我非仁者智者,却马上被这方景色迷住了,象孔老夫子那样乐山乐水。没走到雪光寺天色就不早了,只好回返。由于兴趣不在寺观,也没感到遗憾。如今想来,中国寺观的建设选址,都非常讲究风水。建造雪光寺的大德高僧,一定非常喜欢这里的山水吧。

  那时,因教历史的缘故,常发思古之情,去了不少的地方寻访古迹,接受陶冶,神游在历史的真实和虚幻里。在追求的痛苦中,徒步去过黄华寺,暴雨滚石中登过金灯寺,五分钱门票进过少林寺,假期打工时访过相国寺,春节江南之行游过麓山寺(长沙)、灵隐寺,暑期云岗石窟之旅路过法严寺(大同),陪父亲治病拜访过白马寺,笔会上组织参观过大明寺、寒山寺,探亲途中登过东林寺、西林寺。后来,还到过峨眉山的万年寺,三晋大地的普救寺……这些有名的寺观,既各有千秋,又和雪光寺有神似之处,有很多佛教共同的东西。我也受到过多次震撼,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但当时我关注的兴趣不在佛教,不在洋洋大观的中国寺观文化。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没有想到要去寻访近在咫尺的雪光寺。

  雪光寺就像通讯录上某些姓名,就像天边的晨星,若有若无地存在于我生活的虚空中。

  二OO五年五月下旬,从安阳日报上读到了唐兴顺先生的《太行雪光》。读唐此文,如读贾平凹的散文。散读得顺,印象也就比较深刻。虽不是实地游览,但感觉雪光寺确实不同凡响。对它,就多了一份好奇和向往。

  这次和雪光寺不期而至的邂逅,使我在一种明明灭灭的缘分里烛照了内心,好奇和向往像记忆天空的太阳和月亮令我心旷神怡。

  雪光寺确实是一处不凡俗的风景。南眺峡谷平湖弓上水库,从淅河折西北沿溪流而上,数十里沟壑,跃上葱茏四百旋。北望太行极顶金灯寺,在洪谷唐塔南面有如蟒山路,穿山洞而入,豁然开朗。往下看是深沟巨谷;往上看是壁立千仞的山峰,刺破青天锷未残。南北两路在双龙汇下的二道崖上汇合,深谷之侧的壁岩,表层是白色,底层是赭红色,层次分明。溪流在谷底红岩上千年流淌。和云台山红石峡相比,岩石结构更是奇异。在二道崖上的山谷里,雪光寺和数十户人家的雪光村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红尘如佛的涅槃。山谷北边是崔嵬的五峰山,南边是灵异的太阳山、月牙山,西边是玲珑的石人山。这些山的家族,恐怕有亿万斯年了吧,给人一种望之弥高,横空出世之感,我和同伴在谷底就象几只蚂蚁一般。

  谁建造了寺院呢?为什么叫雪光寺呢?我猜测着一种可能的答案。我想到了“程门立雪”的典故;想到了少林寺的“立雪亭”(达摩亭)和二祖庵;想到了乾隆皇帝御书的“雪印心珠”横匾;想到了关于禅宗二祖神光(慧可)的故事。

  相传神光欲拜达摩为师,达摩不应。神光立候达摩雪深过膝不动。达摩曰:“除非到天降红雪”。神光立雪拔剑断臂,热血染红白雪。遂被达摩收为徒,得到达摩衣钵法器,修为一代大师。

  “雪光”应是“红雪之光”,雪光寺之名应由对“神光立雪断臂”的崇拜和联想而来。修建雪光寺的大德高僧要像神光那样以决绝的决心求佛求禅,他应是神光众多的弟子之一,或是崇拜神光的佛教修行者。

  这位神光的弟子或崇拜神光的佛教修行者,应是一位隐居的太行高人。他熟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关于“黄华流水颠倒颠”的记载;他熟悉金灯寺石窟的雕刻艺术;他熟悉洪谷山唐塔和山水画大师荆浩的生平。少林寺他一定拜访过,山海关他一定游历过。要不,他怎能写出那么大气的山门对联“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呢。

  山门,是中国一般寺观的正门。它一般都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空门”——观人法两空;“无相门”——观诸法无相,本无差别;“无作门”——观生死可厌,不可愿求。三解脱门是禅定的一种,佛教称它为涅槃之门,简称“三门”。因大多寺庙建在山里的原因,所以被人们以“谐音”称作“山门”。

  各地名山寺院山门的对联都有独到的文采、高深的山水佛教内涵。山海关山门对联有三副和雪光寺的相似,一是“山门何用锁,云朵自来封”;二是“古寺生灵性回照,山门缺锁待云封”;三是“山高总引云作客,寺暗常招月为灯”。可是雪光寺的对联更高一筹。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那么这位神光的弟子或崇拜神光的佛教修行者游历名山,千里苦行,最终隐居五峰山下苦修的意志和精神是多么可敬,多么不同凡响啊!深山藏古寺,雪光寺历尽千年沧桑而不动声色地独自在发展的红尘之外,这是何等大象无形的境界!

  以上所谈,只不过是我的猜想而已。走近雪光寺的真实是一个比万里长征还远的没有终结的过程。修造雪光寺的真实背景如何?没有记载传下来,人们不得而知。但我怀揣了这个好奇,想走近它。只要一直走,就会渐走渐近。我想,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也大体如此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23:33:54 | 只看该作者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ca7b80100hk9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4-17 06:4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