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XSF1212 于 2014-5-14 14:36 编辑
欣赏贵州(上篇)
贵州是一个不大的省份,地处西南云贵高原,“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它地貌的真实写照。由于长期封闭,外界许多人对它的了解还停留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处境,气候、环境与过去的贫困掩盖了它那“深藏闺中人未知”的美丽与神秘。
我曾多次到过贵州,也曾自驾走过贵州的大部分地方,但对贵州的了解还是很不到位,不仅是因为时间有限,也不仅是不够细心,而是因为贵州这个不算大的地方,容纳了太多太多的自然与人文,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神秘与故事。
贵州是千姿百态的山水荟萃地,也是展示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印象中贵州的山很有特点,大多是喀斯特地貌,溶洞具多,织金洞是溶洞之首,贵州境内一个个高耸的小山包,很像女人丰满的乳房,特别是黔西南贞丰县的双乳峰,极具典型,可惜没有时间细细品味。贵州的水也很美,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马岭河大峡谷,都是贵州水的代表。贵州的少数民族和依然我行我素的屯堡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以及苗族的洞葬,都是令人很感兴趣的话题。贵州还有闻名于世的抗战运输动脉史迪威公路纪念地24拐等。那里的牛肉粉、肠旺面、丝娃娃、鸡辣角、波波糖等美食令人赞不绝口。
这次选择4月自驾走进贵州,只为一睹百里杜鹃而来,那漫山遍野的大树杜鹃花,一改人们印象中的看点,上百年树龄的大树杜鹃,铺山盖岭,五彩缤纷,千姿百态,花色各异。这里杜鹃花有着树高、花大、色艳的特点,有鲜红、粉红、紫色、金黄、淡黄、雪白、淡白、淡绿等41个品种,占世界5个亚属中的全部,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最多的达7 种之多。百里杜鹃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天然杜鹃林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的美称。每到花开时节红艳如火,霞展满天,是一处树绝花奇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花海。
这次自驾走进贵州,还想顺便去弥补一下多次来贵州未去织金洞的遗憾,其余的时间,想自驾深入黔西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领略自然的魅力、感受纯朴的意境。然后去看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和赤壁丹霞、去看川南竹海、去看犍为嘉阳小火车,最后经过云南部分地区,沿着金沙江回到贵州。行程安排的还是很满的,整整9天在路上,要看这么多的风景,要完成2000公里的路程,且大部分是山路,实在是个身心挑战。
一圈走下来,9天2000多公里的路程,完成了计划的行程,看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美景,还游览了屯堡古镇、走访了大炼钢铁炉群、参观了土司庄园、周游了川南的沐川竹海(看到了僰人曾生存的岩壁石洞)、登上了贵州最高峰韭菜坪、探秘了惠水石头寨苗族洞棺葬以及贵阳周边的小车河湿地、龙里森林公园等。
时间有限,行旅匆匆,从北京往返贵阳的航班,为我的自驾贵州之行节省许多时间与精力,也为我把有限的时间投入自驾旅途赢得了主动与便利,不愧为一次理想的自驾行程。
贵州及川南那多彩的山水、美丽的景色、质朴的民风、静谧的环境,犹如一位秀美的少女,藏在远离都市的偏僻角落,含情脉脉的等待着心上人的到来,走近它,让你无法拒绝,舍不得离开。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一定得以发挥。祝愿贵州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永远保持山清水秀、和谐质朴的原生态,让民族文化传承发扬,当我们想看美丽自然的山水和充满魅力的民族风情时,首先选择的就是贵州,而不是博物馆……虽然离开了那美丽的山水,但那份满足依旧,那份怀念依然,对贵州的留恋和遗憾只能留给下次旅行来实现了……
天龙屯堡古镇
在黔中腹地的大山深处,以安顺为中心,方圆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被称为老汉人的屯堡人,六百余年来,屯堡人固执地坚守着大明朝的祖制。
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于其他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人在语言、服饰、建设、宗教信仰等方面,保留着、固守着六百年前的梦。
在服饰方面,屯堡妇女保持祖制,依旧是宝蓝色的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一双尖头的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典雅而高贵。屯堡妇女的服饰已成为研究明代服饰的活资料。现在仍有很多妇女在街上绣绣花鞋,边绣边买,即有收益也算是表演。
没有人能够对石头有如此深的了解,屯堡真是一个石头的世界。脚下踩着的是石头,伸手摸到的是石头,眼睛看到的是石头,大到围绕屯堡的城墙和碉堡,小到磕盐的盐罐,就连房盖都是石头,这一切,无不令人感叹屯堡人在建筑上确实对石头有一种深沉的理解,屯堡建筑真把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石头的坚固对于构筑屯堡人军事性质的村落“屯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屯堡人,六百年凝聚的一个迷,六百年织就的一个魂。
织金洞 织金洞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 已勘察洞内长度达12.1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最宽跨度175米,一般宽高在60米一100米,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平均高度为40米左右,最高的达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无限风光,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目前开发 6.6公里的观赏路程,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天然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是一处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花海。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末,各种杜鹃花争相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态,铺山盖岭,五彩缤纷,向世人展现着一幅美丽的画卷。
百里杜鹃因整个天然杜鹃林带宽1~3公里,绵延50余公里(100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而得名,百里杜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的美称。这里的杜鹃花色品种之多,分布之密集,美学价值、观赏价值之高,艺术感染力之强,实属世界罕见。
每年相约春天的“中国杜鹃花节”规模盛大、丰富多彩,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前来观光旅游,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旅游和文化热点。
大炼钢铁炉群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国几千万人上阵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位于贵州毕节市东北部,川、黔两省交界的赤水河畔的龙场营镇,地处山区,平均海拔1075米,分布有不少铁矿石,在那个近乎疯狂的年代,大炼钢铁无疑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当我得知那里还存有许多当年大炼钢铁运动遗留下来的土炼铁炉时,兴奋的冒雨赶去一看究竟。
路旁的炼铁炉都是四方形的,每面各有一个洞口,四面相通,我把腰弯到极限钻进去,里面是空心的,下大上小像烟囱一样直立通天,听介绍,这里富含铁矿石,当初就是从山上采来铁矿石,砍下大树烧成木炭,再用木炭和铁矿石层叠堆积后终日大火不断烧,直烧至铁水熔化,收集冷却后再送去炼钢,这就是典型的土法炼铁。
这一段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我这次旅途中无意遇到的场面,却又把那段尘封的历史拉回到了现实中……
大屯土司庄园
大屯土司庄园始建于清同治(1862-1874)年间,位于毕节地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庄园依山而建,逐级抬高,为三路纵轴线上的三重堂宇布局。中路纵轴线上有大堂、二堂及正堂。左右路纵轴线上分别设有轿厅、西花园、祠堂和东花园、客房、粮仓、绣楼等木结构建筑。四周院墙系青砖空斗墙并分别设碉堡六座。庄园总进深约90米,横宽约70米,全部建筑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戒备森严,结构精巧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
赤水丹霞
赤水河因其流域内酿造的美酒香飘四溢,被誉为美酒河。美酒河泉涌如酒,产酒如泉,其中国酒茅台和中国名酒郎酒誉满中外。位于美酒河畔的赤水丹霞,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倾倒。
该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第七名。
红军四渡赤水渡口
赤水是长江上游右岸支流,为中国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界河,1935年的1月19日至4月4日,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四次渡过赤水,实行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中国国民党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并有效地歼灭对手,取得了长征这一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史称四渡赤水战役。
我这次参观的是丙安红军渡口和丙安铁索桥。
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整个景区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以雄、险、幽、峻、秀著名,这里空气清新、纯净,是我国一级环保旅游区。
我是傍晚到达景区东大门的,购票后车辆再交10元便可驶入,游览竹海自驾车比较方便,如没有车等景区的交通车就费时了。景区内住宿酒店很多,农家院更比比皆是,我是住在了酒店。建议选择酒店吃住,农家院费用堪比酒店,尤其是饭菜价高量少,狠宰。
蜀南竹海一望无际的竹子连川连岭,整整覆盖了成片的山丘。这里的海拔高度为600米至1000米,全年气温0℃到30℃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气候湿润多雨,我去的那天夜间就阴雨飘飘,早上雾气昭昭。
蜀南竹海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游览胜地。一般每年3~10月为旅游旺季, 5~8月是最佳的旅游季节。
如有兴趣分享 欣赏贵州(下篇)——自驾黔西北及川南云南部分地区
请直接点击 http://bbs.lvye.cn/thread-992660-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