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域老狐 于 2014-5-9 04:33 编辑
印度行纪2 短裤 凉鞋 雪山
3/23/14,周日 昨晚痛饮2瓶啤酒,12点多才睡,早上7点不到起来,到GreenHouse早饭:咖啡,两个鸡蛋,加奶油烤面包片。然后在街上买了两个藏式面饼。在广场坐出租车到山头Tea Shop。 8点40开始爬山,一直一个人走,走了约40分钟,碰到一个印度人,说到山顶只需一小时50分。出汗透,换上保暖内衣。 在Magic View,碰到3个德国人,来自德累斯顿,和他们聊二战轰炸。 上来一英国小伙子,26岁(87年8月生),叫Ben。然后两人一起前行。 行至雪线,过一段陡坡横切前,因脚下屡滑,又没登山杖,于是决定下撤。因此前和Ben聊得不错,他大概希望我继续一起走,于是建议我上坡去捡一根树枝作拐杖,这倒提醒了我,于是抄起斧头去砍了两根杖。一根给Ben,惊险穿过几段雪坡于一点15分登顶。
雪山顶的神庙。
这段日记是我当天晚上写的,现在回看,许多细节,如果当时不记下来,现在肯定一丁点都想不起来。比如那个英国小伙子,我那天怎么连他几月份生的都问出来了?我可真没想过招他做女婿!我自己连女儿都没有啊。
在印度北部,听说城外有座风景很好的雪山可以徒步上去。问了一个当地人,说到山顶要走5小时。他有些担心地说,山里有熊和豹子,白天没事,晚上碰到会有危险,一定要在天黑前回到城里。然后告诉我路线:可以从城里走小公路或花100卢比(一元人民币相当于10卢比)坐车到一个叫茶室的地方,从那里开始走小路上山,半个小时会到一个垭口,如果左行半小时可以到小山顶,下临山城,风景不错,右行就是去雪山的路。
这次去印度,看看行程安排挺满,想着大概没时间正经爬大山,于是把已经放进行李包的登山杖、雪套和防水高帮鞋拿了出来,就穿了双普通的走路鞋。这种鞋透气好,不防水但速干,作为一般走路和低烈度爬山都不错。没想到,在印度北部这座山城外面,还真有座可以一天来回的雪山。没有装备,但也不想临时去买,抱着不强求登顶,走到雪线就下来的心态,去走走也不错。
穿这双鞋爬山。
回来牛仔裤管和鞋都湿透了。
印度人自称是全世界第一产奶大国,甚至超过美国。这话没考证过,不知虚实。但在印度,感觉最好的是喝咖啡,现磨的咖啡,加上没有脱脂的新鲜奶,40卢比(人民币4元)一杯,比在美国喝的星巴克咖啡好多了。
饱餐之后,在街边藏人摆的摊子上买了两个所谓(西)藏式面包,其实就是国内的发面饼,忘了是两卢比还是5卢比一个,反正很便宜,准备做路餐。摊主将饼用报纸一包,然后递给我。记得小时候,国内买东西都是用旧报纸,暌违几十年,没想到在印度重现,竟然有几分亲切感。
所谓藏式面包。
为节约时间,花了100卢比,坐了十多分钟出租车到茶室,然后开始上路。印度人不知是哲学还是神话读多了,说话好像很夸张。这个雪山不过3千米,还是远离喜马拉雅山的支脉,这个茶室竟然自称喜马拉雅茶室,口气真大!
喜马拉雅茶室。
上山的小路。
在山上走了半个小时,到达道路分岔的垭口,垭口上有家餐馆,再确认了一下,绕过餐馆,右行直奔雪山而去。
山上回望垭口。
山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好在没有岔路,不会迷路,石头山路也不难走。沿路风景很清幽,树木很茂盛,但为了赶路,单反机放在包里没拿出来,一直用手机拍照。
山花烂漫。
印度也有玛尼堆和幡条。
山下的油菜花田。
走了40分钟,碰到一个印度人,他告诉我,到山顶只要1小时50分钟。有几分疑惑,也有几分欣喜。结果又走了40分钟,碰到几个头天在山顶扎营的重装欧洲男女青年。他们说,登顶至少还要走两个半小时。感觉他们的话比较靠谱。
一个人闷头走,又走了大约一小时,路边出现了一个小店。几个德国人在那里休息,说是来自德累斯顿。这个地名我知道,二战时,那个城市被英美盟军飞机为了示威和泄愤而完全炸平,平民百姓死伤无数,这是二战盟军著名暴行之一,只是因为是胜利者的行为,战后无人去控诉清算而已。德国人很惊讶一个中国人竟然知道这个,但问他们知道南京大屠杀吗?他们当然不知道。算了,懒得跟他们细说,毕竟我是来爬山的,不是要在这里开堂授徒。
这是店外的招牌。
小店后面是一座小小的神庙。
这次在印度,一路都觉得印度人很有礼貌很热情(估计外国人来中国也会有这种感觉),小店棚子里墙上挂着一幅当地地图,我想去看看地形和山势走向,但光线太暗,怎么也看不清楚,店老板二话不说,把钉在墙上的地图取下来,拿到外面桌子上让我看,虽然我在店里一分钱的东西都没买。
就是在这里碰到了Ben,一个英国来的男孩,27岁;学化学工程的,本科和硕士毕业。因为他女朋友喜欢德国,去那里教书(好像是教中小学),他就放弃工作追过去,和女孩在一起,做家教为生。这次两人一起去印度旅游到这里,女朋友不喜欢爬山,他就一个人来了。两人一边走一边聊这些。说实话,心里面,我不知是该赞美他追求爱情的勇气,还是该为他父母叹息。要是我的儿子,辛辛苦苦供他大学和研究生毕业,然后为了一个女孩子就放弃工作和事业,跑去社会上混,我不知该做何感想。养儿防老,痴人说梦吧。
小伙子长得很阳光帅气。
我碰到Ben时,他是短衣短裤,到雪线附近,他穿上一件抓绒衣,如此而已。穿过雪线到一个大雪坡前时,我脚下已经滑了好几次,手里没有登山杖,心里很没底,于是踌躇想就此止步。Ben比我强点,手里有个破树枝,他想拉我一起继续走,但又不便明说,就说,我也可以去山坡上捡个树棍什么的当拐杖。这话倒提醒了我,从背包里拿出我的小芬兰斧头,爬上山坡,在树林里砍了根树枝做拐杖,顺便也替Ben砍了一根。他的那根树枝丢在路边,马上就被别人捡走了。
他手里拿的是原来那根烂树枝,他丢掉后,马上被一位大神捡走。
我自己做的拐杖。
就是在这个雪坡前,我差点下撤了。
Ben穿了一双底快磨平了的旅游鞋,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碰到一队爬山的和尚。不知是佛教徒还是印度教徒。
海拔不高,许多地方有大树。
这里冬天大概发生过雪崩。
从那里,滑滑撞撞地又走了不到一小时,终于登顶。中国有句古诗叫“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山下看是山峰,上去才发现不过是连绵起伏群峰中间的一个小山岭,山岭两边都是更高的山峰,隔着深谷,对面更是终年积雪的巍峨山脉。不管怎样,这里好歹也是喜马拉雅山支脉,咱老狐总算也登顶过一次喜马拉雅山了,回去可以吹吹牛:我登上了喜马拉雅山,人家还以为我登的是珠峰。
终于登顶。
深谷对面是更加高耸的雪山。
跟着人上山来玩的野狗。
山顶是个发呆的好地方。
山岭绵长。
以前只知道中国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为了赚钱和生存什么都肯干。到了印度才知道,人家也一样。在这高海拔的地方,竟然有印度人开的商店餐馆,有桌子椅子,还提供热茶和咖啡!所有东西都是人工从山下背上来的。我真服了。
山顶上的半坑道式的商店。
供应热茶热水热咖啡。
山上一共有两家商店。
运货上山的背夫。
在一个敞亮处,一伙来自旁遮普邦的印度人围在一起喝酒,在这雪山顶上!我跟他们逗乐了几句,他们就邀请我加入,给我倒了一杯酒。威士忌是印度产的,我喝了一口,还不错,礼貌性地夸了几句。他们于是高兴起来,起哄要我都喝了,说不喝光不够朋友。这不是跟中国文化一样喜欢灌酒吗?喝就喝,谁怕谁啊?我一口把大半杯酒喝光,再贫了几句,怕他们接着灌酒,赶紧走人。
坐在山顶喝酒的印度人。
给我看印度自己酿造的威士忌。
谁说高海拔不能喝酒?这么一杯威士忌,我一口喝下。晕了半小时。
山岭上很宽敞,雪很厚。借着晕晕乎乎的酒意,随意走动照相。原以为Ben穿短裤上雪山就够牛了,不料在山顶竟然看见一个大神光脚穿着凉鞋、神情自若地坐在那里玩手机。膜拜啊!问了一声,是英国人。
穿凉鞋爬雪山的英国大神。他旁边的那个树枝就是Ben原来手里的那根。
山岭另一头是一帮国际学生。跟他们聊起来。原来山下城里有一个民间艺术学院,他们在那里学习绘画。除了印度人和当年流亡过来的西藏人后裔,还有几个日本女孩和一个波兰女孩。他们在那里嘻嘻哈哈打雪仗和堆雪人。好多年前当学生时,学过几天日语,现在竟然还记得几句,胡说八道之际,竟然还要来了一个日本女孩的名字和电邮联系方式。要来干什么?我也不知道,当时只是好玩而已。
这个波兰女孩叫玛特琳娜。
这个日本女孩叫青山绫子,虽然一脸雀斑,但笑起来很可爱。
这些都是艺术学院的学生。
山顶上还有个森林防火观察站,长年有人驻守,他说,大约半个月到一个月下山一次,冬天大雪封山时就更难说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山上,他说习惯了。
老烟枪。
笑起来很淳朴。
以为是他养的狗,他说不是,是自己从山下跑上来的。
一点15分登顶,两点20时,Ben回来了。我在喝酒聊天时,他又爬了个旁边一个山头。这时,他想起了,说好的5点半要陪女朋友去看一场电影,于是催我赶紧下山。我这时酒也醒得差不多,两人就结伴往下走。过了雪线,Ben跟我交换了联系方式,说他要先走,不然时间来不及,一声拜拜,转眼就奔不见影了。爱情的力量实在太伟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