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39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实拍触目惊心的海南军坡穿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9 16:2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年农历二月至五月之间,海南琼北地区许多乡村都会流行一种民俗活动,吃公期或过军坡节。
     军坡,也叫公期,海南民间称之为“闹军坡”、“发军坡”、“吃军坡”、“行军期”等。这个由民间自发兴起的传统节日,相传已有 1300多年历史,起源一般都认为是以纪念冼夫人为主。主要是祭祀祖先和历史人物的民俗活动。海南农村的“公期”(军坡)时间不一致,各自供奉神主也不同,一般以一乡或一村为单位,每到公期(军坡),村民必大搞祭祀,扛供奉的公祖婆祖巡村,请亲朋好友来家中作客,不论是认识与否,只要进了门的就是客了,招呼十分热情,甚至胜过春节年饭。敲锣打鼓,并请戏班来上演琼剧,场面热闹非凡。
    三月九日天涯骑驴俱乐部几位成员应天涯社区走读海南组织的朋友之约来到了海南定安县翰林镇吃公期,下午在军坡会场,有幸拍到了活动内容的重头戏穿杖。特别是在人山人海的场面中我贴进跟前,将公穿杖罕见瞬间的表情拍了下来,或许有点残酷或许有点不可思议,或许内地许多朋友会视之为陋习!
    穿杖在海南这一活动有1300多年历史了,是为了纪念冼夫人率领10万俚人平定海南的,因为到达的时间不同,所以军期时间是不同的。
  一个民俗竟然能保存千年而不朽且世世代代都有人愿意,或许正应了老黑格尔先生的那句名言:存在就合理!
  希望大家从理解的角度来看待海南乡村农民对千年民俗文化的传承与热爱!

活动精彩花絮;
在当地村民家吃公期,上百号人集聚满屋,满巷真是热闹非凡。
    吃完公期下午三时前往军坡场,四面八方的村民聚集在石碌峒庙前祭拜神灵,供奉供品、叩拜进香,之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惊心动魄的拜神仪式开始了。这里已是人山人海。只见几名扮演神的年轻村民开始乱蹦乱跳起来,每人手里各抓着一把香火手舞足蹈,看着也是激动人心。据当地人说,道士降迎神灵,人神欢乐。
定安翰林军坡节“换香”,是海南军坡节独特的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道士使法神灵附体后,穿杖、游街之后退杖,退杖后安然无恙。
    自己也有幸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刺激的穿仗。
穿杖是在海南民俗活动当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
    穿杖者用拇指粗的钢筋或铁刺将自己的腮帮穿破,更有甚者竟然会刺穿喉咙部位。穿杖之后,上面穿满旁人“供奉”的钱币、苹果等。很难说清楚,这是一种表演活动还是一种祭祀活动。
    据海南本地人介绍:表演穿杖之人,一定要在灵异附体的情况下,方可穿杖。穿杖用材主要是用银杖,因为银有止血杀菌功能,若有人因穿杖而流血,一般是用银粉摸在伤口上,这样很快就可以止血。由于穿杖一般是穿在脸颊部位,这个部位神经末梢教其他部位要少些,所以疼痛感少。
    关于“穿腮”,人的脸部神经末稍本来就少,所以,穿的时候不会流太多血,甚至不会流血,也不会太痛。而且,神士们“穿腮”总是在现场气氛高涨的时候进行的,现场锣鼓喧天、人欢神悦,在众人的鼓动下,神士们就犹如战场上的战士一样,当冲锋号吹响的时候,都会热血沸腾,迎着枪林弹雨就上,不怕死,穿腮也是一样的道理。等到活动结束后,神士们都会对伤口进行一些处理,这时候,应该也感觉到一些痛疼。
   穿仗一般由僮脚来完成,僮脚是人神交流的传递者,由公祖或婆祖经过特殊程序“酿公”选出。“酿公”即寻找僮脚。在降神时,把红布条系在僮脚的头部和腰间,使之安其神,保护住身体。降神穿仗前,要求其吃斋,从古时候流传的说法是不吃斋的话,穿仗容易出血。如果害怕穿仗,经过道士一定的仪式,可以不再降神。没有参加降神活动,就没有穿仗。

附历年来穿仗网友拍摄的精彩图片;
海南军坡节中的最为精彩穿杖表演,
海南的千年民俗穿杖为何不会流血?
一直众说不清,真是一种神秘神奇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天涯骑驴-俱乐部的微博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天涯骑驴-俱乐部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