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43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卦] 户外队伍离散定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0 14:0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潮 于 2014-10-10 14:22 编辑


    先抄一点很烦人的资料。什么叫规律?规律也叫法则,是事务内部必然的本质联系。规律存在客观中,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消灭,只可认识,并加以利用。以上是中学课文的内容,比较老土也很陈旧。我不知道是不是马哲范畴,或者是不是德国人贡献给人类的哲思。这些不在本贴展开。
    我想说的是这样一个现象,或者叫规律也成。就是户外徒步的队伍在户外徒步穿越的时候,限于徒步对体能的要求,队伍会在沿途出现离散现象。通俗说,队伍会因为体能的参差不齐,出现速度不等的现象,导致队伍拉得很长,之后自动组成大致三部分(或者组成快、慢两部分),即先头部分、中间部分、末尾部分。这三部分都会分别选出自己集团的决策者和智囊团,这些小团体的决策有时候是有悖于整个徒步队伍原定决策的。有些户外危险出现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是队伍离散现象的发生。
    我认为这个规律属于组织行为学,离散的意思是分离、分散。那么,这样的现象我就叫“户外队伍离散定律”。往纵深来谈,如果一个人数较多的户外队伍,只设一个领队和一个收队的时候,显然会因为户外队伍离散而无法照看的全面。换句话来说,如果队伍分散开了,一个小团队就会有决策者,其决策往往背离原定大决策。
    案例一:不久前,我们一起去安家庄到十八潭穿越。因速度原因,导致队员自动分为快慢两组。而快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了自选决策者及智囊团,自行决策与原定计划不同的线路。
    案例二:不久前,数十人的队伍去咔嚓古道穿越,因为速度、时间等诸多原因,导致队伍分成快、中、慢三部分。先后均有各自的决策者。其决策线路与原定有较大出入。
    案例三:穿越鳌太,某女生因为体力而脱离队伍。终究自行走出。
   由很多个别例子,寻找共同点。以上是我思考到的,找规律利用规律,可以避免费了大力,却不见得有预期的效果。围绕自己订的命题胡思乱想的,但究竟能否上升到定律,还请大家都来拍砖、灌水,如果能这样,那是我最开心看到

点评

如果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离散是很自然的。所以,为避免类似的诸多问题,人们尝试建立各种组织,设定组织纪律。 欢迎加入组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0 17:57
中学课文的内容属于词语解释范畴,不准确。到了大学分析研究问题时,就重新定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0 17:53
2#
发表于 2014-10-10 14:13:55 | 只看该作者
上升到理论高度

点评

很不成熟,乱弹。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0-10 14:14:28 | 只看该作者
前队总是跑得没影,或者跟别的强驴重新组成新队

点评

这个是个普遍现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10 16: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0-10 14:14:42 | 只看该作者
越走人越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6:08:42 | 只看该作者
CSI 发表于 2014-10-10 14:14
前队总是跑得没影,或者跟别的强驴重新组成新队

这个是个普遍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0-11 09:54:05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0-11 14:3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是种美德

点评

感谢你的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12 01:16:09 | 只看该作者
强度的活动 要严格挑选报名队员

点评

如何界定强度呢?是个问题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0: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12 01:16:26 | 只看该作者
根据线路设定人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0-12 06: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