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溪石渐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贡院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9:41:16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特征分析
0李芳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l0(X)81)
摘要: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是从19巧年到1936年间逐步建成的,原为1912年所建的/河南留学
欧美预备学校0"20世纪初第一代留学欧美归国的中国建筑师,试图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与当时
西方古典主义融合以折中主义建筑手法表现出来,于是就形成了这批同时具有鲜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又揉合西方的工程技术及理性主义设计手法的建筑群体"本文阐述和分析了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形成
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说明其艺术特征及建筑特色,并简要剖析其建筑形态产生的内在原因等内容"
关键词:近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西方建筑技术;中西合璧式建筑
1912年建于开封的河南大学,原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0,其校址原是清代河南贡
院的所在地"1900年庚子之乱时,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光绪仓皇出逃,在开封行宫
停留期间作出了在河南贡院进行全国会试的决定"光绪三十年,清政府最后一次甲辰科会试
就是在这里举行"这使河南大学历经了1903年!1904年全国最后两次科举考试,也使河南大
学成为见证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最后历史时刻的纪念碑"同时,在辛亥革命新思想!新
文化的影响下,河南大学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传统继承性的教学理念,从其现存
的建筑群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建筑技术的接
纳"
从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5钦
定学堂章程6,鼓励学生出国留学,
到1905年诏令停止科举考试制度,
建立仿西方公学的国家教育体系,
这些举措彻底打破了必须悟守祖训
的旧文化传统,从社会舆论和思想
观念上开始全面引人西式教育"在
当时的教育背景下,这些阻碍西式
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被清除干
净,新式教育体系开始建立"
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影响
下,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图一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学欧美预备学校0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应运而生(图一)"发韧之初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正值民国初创,国力衰弱,内忧外患,战事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一批高瞻远瞩的有识之士
在5大中民报6上刊登5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6,开始呼吁要在河南创办新式教育,86一--------一___
这无疑是向仍处在封闭落后!沉闷保守状态的人们敞开一扇亮窗,成为开启新式教育的一盏
明灯"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
南大学)成立后与清华学堂(今清
华大学)!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
大学)一同成为了当时中国的只大
留学培训基地,是国家派遣留学生
到欧美深造!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
才的重要预备培训基地"不同的是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在象征封
建科举制度的贡院旧址上诞生,历
经中州大学(图二)!国立第五中
山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图三)等
阶段,于1942年最终改为国立河
南大学"其诞生的意义不仅昭示了
近代教育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变
化,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开启了中
国新式高等教育的序幕,成为河南
新思想的集散地和新文化活动的中
心"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第一任
校长是著名教育家林伯襄,他主张
/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
发民智0的观念,旨在放眼欧美,
培育人才"他在任的四年中,广罗
有识之士,辛苦经营学校,培养了
一大批优秀人才"但当时预校的校
园十分简陋,只有几间贡院的旧
房,后来,从欧美留学归国专攻建
攀夔,彭
图二20世纪40年代末的河南大学
筑学的第三任校长李敬斋于1918年到任河南大学,他留学欧美学习建筑工程及教育行政管
理,回国后初任美国何氏建筑公司助理工程师,参与过北京协和医院的建造"河南大学的校
区整体规划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以后校园的建设也主要依据他的规划蓝图进行"抗战
期间,早年留美归国的水利专家!建筑专家许心武先生也曾担任河南大学校长,在他的主持
下,建造了蜚声国内的河南大学大礼堂"
预校第一座新式建筑是1919年落成的六号楼,它与1925年竣工的主体建筑七号楼东西
辉映,成为中西合璧!庄严肃穆!典雅大气的两栋建筑,散发着融贯中西!兼容并包的气韵二文物建筑研究}17
建于1931年至1936年的校大门和大礼堂,是高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其设计既有砖木牌楼!
雕梁画栋!对称庄重的中国古典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博采了西方建筑设计手法和建筑技术,
成为河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20世纪30年代末,预校建筑群已具有相当规模,而这时的校园建筑作为/西学东渐0
的一种直接产物,以其建筑多元化因素的交相辉映显现出它的特殊价值"如今的河南大学明
伦校区近现代建筑群,是中国高等学府中构造精妙!雄伟大气!中西建筑特点完美结合的一
处优美建筑群"其建筑形制不仅巧妙地融合了我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河南地方建筑手法,同时
又吸收了西方建筑柱式!门窗形式!建筑技术等风格特点,既体现出当时鲜明的时代特色,
又继承了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神韵,是我国20世纪初期民族建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一!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特色
(一)建筑群现状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地处七朝古都开封市旧城东北隅的河南大学校区,东临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开封城墙,北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开宝寺塔"该校区近现代建筑群占地
面积近600亩,总建筑面积17579.46平方米"
该建筑群是河南乃至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进程的有力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
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2006年6月,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群"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河南大学还成
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文物保护委员会0"
(二)整体布局
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从校南大门向北至大礼堂构成了一条南北长500米的中轴线,中
轴线东内侧有/六号楼0)博文楼,东外侧有分布整齐的十座斋房"中轴线西内侧有/七
号楼0)博雅楼,西外侧有两座斋房,在斋房西部有两个清代碑廊,分别为/改建河南贡
院碑0与/重修河南贡院碑0"
建筑群的总体构图是以主体建筑居中,前门后堂,左右斋房,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书院建
筑布局的大规模形制"整体上来看,通过空间的围合!韵律节奏的塑造,建筑群形成了一个
理性与浪漫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四合院式0中国传统中轴对称布局结构的大型校园建
筑群"
(三)整体风格
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的整体风格十分明显,不仅揉合中国明清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方古
典建筑造型为一体,而且建筑群各个建筑都展现出庄重浑厚!典雅美观!朴素实用的特征,
建筑形式方面保留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歇山式屋顶!庞殿式屋顶及造型优美的飞檐斗拱,同
时加之西方古典欧式立柱!古典窗式和浮雕等使整个建筑群美轮美灸,同时采用了西方现代18,文物建筑第6辑
的建筑技术"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是中西两种建筑风格融合的新创,是传统造型装饰与现
代科学技术融合的尝试,既体现了河大开放的精神文化,又使建筑成为河大兼容思想的一种
物化"
(四)建筑结构特征
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典型范例,从中
国传统古典建筑方向来说,追求的是一种整体体量的造型效果"屋顶沿用传统中国古建筑样
式,但立面建筑高度方向开始发生变化,从西方建筑特点来看,追求的是一种多体量组合的
造型效果,这与传统中国建筑有质的区别"
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从建筑的高度方向来说,屋顶的正脊平直线通过垂脊和屋面的凹曲线
过渡到更为舒展的檐口平直线,再以斗拱的凸曲线过渡到柱或墙的竖直线,连续的外轮廓线
使庞大体量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斗拱和屋面的曲线是构图中的重要因素,硕大的斗拱组合
还使屋檐平直线弱化成凹凸曲面的转折线,有意降低了屋顶和墙身的体量对比"而传统的建
筑在水平方向来看,建筑平面是简单规则的矩形,也不具备体量变化的可能性,显示了木质
材料结构的一般技术特征"
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的建筑水平高度方向的改变,无疑是吸取了西方建筑特色的一种
/西为中用0的表现"西方建筑特点从建筑的高度和水平方向都强调了不同体量的对比关系,
不同体量之间的交接往往是建筑处理手法的重点所在,反映了石质材料结构的技术特征,发
挥了多体量组合的西方建筑特点"
(五)风格成因
20世纪初期,我国第一批派往欧美留学的建筑师,在当时欧洲和美国接受了学院派建筑
理念和折中主义建筑设计手法的教育,回国后他们没有完全照搬西式建筑形式!摒弃中国传
统建筑文化,而是在探索一种能够融合本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与西方近代建筑技术手段!中
国传统建筑装饰风格与西方古典设计精髓手法的创新实验"
当时国内复杂的政治背景和民族自尊意识的思想决定了完全西式的建筑结构形式是无法
被人们接受的,但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大量输人,使得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价值
观开始动摇,出现一片混乱的状况,特别是科举制度的解体已经让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失去了
存在的依据,因此,寻求一种既符合中国民族精神且适应新的建筑实用要求的校园建筑迫在
眉睫,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上世纪20年代以后,学成归国的欧美留学建筑师们将他们在西方学到的折中主义建筑手
法运用到河大这些建筑群上,在他们逐步掌握了西方的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方法的同时,将
折中主义发散到中国传统建筑的改进与突破上,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折中主义的探索与实践,
学会了如何转变创作观念去适应新的社会条件的要求"即用全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依
据西方建筑新的建筑科学技术和建筑结构方式,结合西方学院派建筑风格和折中主义建筑创
作手法,最终融合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和形式的精髓,打造出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这批具有
鲜明时代感和历史丰碑意义的建筑精品"文物建筑研究1,9
二!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历史价值
20世纪初叶,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随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清王朝的覆灭,
以林伯襄等为代表的河南教育界进步人士面对中国贫穷落后的教育境况,力主创办新型教育
方式,倡议效法欧美,引进西学,谋求强国富民之道"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应运而生,成
为中原儿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窗口"
1919年至1936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建筑群在此期间兴建,在这一时期,社会历
史环境决定了建筑不仅是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而且也为当代的建筑研究提供了客观历
史样本"建筑群的群体特征往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寄托了人们的愿望,
包含了整个民族的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
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人们在自己的建筑艺术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征和理想,建筑在
反映民族精神的特征和创造力方面并不亚于他们的其他学术成就"因此,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近现代建筑群作为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显示出了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当时民族精
神的无声语言力量"
河南大学校园建筑群采取以大礼堂!南大门为中轴线,六号楼!七号楼!东西斋房位于
两侧的空间格局,构成了一组既具有鲜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吸取了部分西式建筑技术手
法的中西合璧优秀近代建筑群"近代建筑群从20世纪初期始建,到目前为止保存基本完整,
整个建筑群呈现出中西合璧式的风格"2000年9月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第
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河南大学90年校庆,学校对建筑群进行了整体的修复,建
筑又重新焕发出崭新的光彩"2006年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被列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三!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单体建筑的特征
(一)河南大学大礼堂建筑特征分析
河南大学大礼堂是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的精华之作,大礼堂总建筑面积为4687平方
米,占地3932平方米,南北长73.75米,东西宽53.32米,高24.45米,雄踞于校园南北主
轴线与东主轴线的交会点上,为当时河大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礼堂东西南北四面都有门,
南面正门有左!中!右三个大门,进人礼堂中门,四周空间宽敞明亮,光线充足"大礼堂坐
北面南,平面外轮廓呈/凸0字形,主体建筑部分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门庭上部为单檐歇山
式屋顶,两侧的门庭楼梯间则采用卷棚歇山式屋顶覆盖"形态各异的脊兽端坐于屋脊之上,
檐下有栩栩如生的雕龙画凤装饰纹案"(图四!封底)
大礼堂的南立面设计十分精彩,采用了中国传统古建筑形态/三分式0构图手法)屋
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而且还在凸出的门厅部位的屋身处,大胆设计了具有古罗马爱奥尼
风格的八根直通檐口的立柱,着重强调了建筑的主人口标志位置,彰显出整个建筑南立面恢201文物建筑第6辑
宏的气势,这幢建筑的设计
既体现了传统中国建筑的民
族风格,又不拘泥于传统,
设计风格中西合璧,庄重而
不呆板,典雅而不失气度"
大礼堂是由时任校长的
许心武先生设计,并由11人
组成的/大礼堂建设委员会0
筹措!督建的"从1931年开
始,许心武先生就提出建设
一座大礼堂的动议,1931年
11月20日大礼堂破土动工,
直到1934年12月28日大礼
堂落成,历时三年,用资20图四历史上的河南大学大礼堂
万银元"当时河大的师生共计500余人,却兴建了容纳近3000多人的大礼堂,可见当时河南
大学在教育领域的历史地位和设计决策人的高瞻远瞩"大礼堂分为上下两层,屋顶外观形式
优美,集重檐!庞殿!歇山多元组合式为一体,庄重典雅,巍峨壮观"礼堂内部有楼梯6座,
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楼上楼下座位2816个,全装设钢架座椅,空气流畅,音响效果极佳,
可作报告演讲!戏剧演出及大型会议之用"大礼堂规模之宏大,在当时全国高校中并不多见,
其设计之精美,工程进度之快,质量之高,为当时国内所称道"(图五)
河南大学大礼堂见证了70多年中国的历史变迁和中原教育的历史沧桑,1937年抗日战争
全面爆发,河南大学的一部分同学和北仓女中的同学联合在大礼堂上演了一场反抗侵略的话
剧5阿比西尼亚的母亲6"之后一大批艺术家如洪深!冼星海!宋之的等率队在大礼堂多次公
演,冼星海的/上海救亡演剧队0和河南大学的/大众剧社0!/怒吼歌咏队0在河南大学大
礼堂舞台上演出抗日救亡的歌曲和话剧,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开封人民的抗日救亡热情"新中
国成立之后,河南省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也曾在大礼堂举行"大礼堂自落成那天开始,便成
了河南大学重要的活动场所,至今仍在使用"大礼堂作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里程碑,见证
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见证了河大学子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大礼堂的建造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不仅使用了现代建筑材料如
钢筋混凝土梁柱!钢屋架!水泥等,而且还保持了大量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和做法大礼堂
工程坚固实用,在百年的历程中经历过5次5级以上的地震考验仍然屹立不倒,足见其建筑
结构技术设计之精妙"
整座礼堂综合运用的多为钢结构!砖混结构!木结构的材料与施工技术,由于舞台的使
用功能要求,台口要对观众完全敞开,这就使建筑平面布局与大屋顶形式之间的建筑关系设
计进行不同于传统古建筑的彻底的改变"
该建筑的主体部分即内部的观众大厅,做上下两层看台,设座位2816个,由8柱l梁支
承8榻豪式钢屋架,上覆大歇山屋顶;大厅北部的舞台,宽18.20米,深14.20米,具有放文物建筑研究}21


图五大礼堂一层平面图22}文物建筑第6辑
映!表演!大型报告会等多种使用功能,上覆硬山顶;大厅与舞台一周,设置走廊,覆单坡
屋顶,与大厅上的歇山顶构成重檐效果"舞台两侧的楼上楼下共设多功能服务区4个,总面
积为468平方米,可作化妆!休息!储藏道具等用,上覆悬山顶"
南部为主人口,外立面正中设置4组8根爱奥尼式巨柱,组间设3个双扇平开雕花板门,
71前设有长32.24米!宽16.34米的大月台一座,充分显示出了主人口的地位"门厅面阔
17.82米,进深7.20米,二层作服务用房,上覆单檐歇山顶;门厅两侧各设一楼梯间,通达
楼上楼下,上覆卷棚歇山顶"在东!西!北设侧门与后门,其中东西侧各一座,北面两座,
共计四座作为副出人口,便于疏散人流,门前设台基,宽4.8米!深3.75米,均为4柱卷棚
歇山顶,造型别致典雅"这种建筑结构和施工手法上的突破性尝试在当时国内都可谓是一种
大胆的创新"(图六!图七)
图六大礼堂南立面图
图七大礼堂东立面图文物建筑研究{23
大礼堂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适当吸收了西方建筑中的符号,以4组8根
巨柱装饰人口,使画面构图更富于韵律感,在巨柱间的三个门又使用雕刻精美的中式垂花罩,
使人口生动!精致,十分突出"为避免歇山重檐过于严肃和大块墙面的呆板,正面门上方用
欧式玫瑰窗,正面两边墙体上加一对对称的八角透窗,侧立面排以整齐的玻璃方窗"传统的
大型屋顶下,融人几点西式明快元素,使严肃中透出几分轻快!活泼"
礼堂屋顶高低错落,起伏有致,檐口微卷,翼角高挑,宛如大鹏展翅欲飞,给人以动感"
它犹如一首凝固的交响乐,强烈而流畅,韵味无穷"正厅屋脊比门厅正脊高出9米之多,主
次分明而协调"屋顶覆以青灰筒板瓦,各脊端有吻兽,门厅雕梁画柱,檐下垂花柱!雀替!
挂落均作透雕并彩绘,龙头!狮子!凤鸟等动物图案雕绘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不仅在建
筑主体上极富装饰,而且在大礼堂前厅和舞台前后地面上也均饰有彩色地面,令人在行进中
也能欣赏到建筑艺术之美,总之在全国同类建筑中也堪称建筑艺术精品,它处处给人以气势
雄浑!挺拔高峻!巍峨壮观之感,不愧为中西建筑艺术风格巧妙结合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
河南大学大礼堂无论从建筑美学!结构技术还是内部空间功能!声光设计方面上都有其
独特之处,在全国高校礼堂中首屈一指,即使在全国大型公共建筑中也是优秀典型例证,大
礼堂从落成至今,一直是河南大学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
(二)河南大学博稚楼(七号楼)建筑特征分析
河南大学博雅楼(七号楼),总建筑面积4113.18平方米,位于河大明伦校区南北轴线干
道中部西侧,是校园近现代建筑群中规模仅次于大礼堂的建筑"七号楼从1924年破土动工,
到1925年建成投人使用,该楼由当时任校务主任的李敬斋先生设计建造"(封三!图八)
博雅楼楼高三层,地上建筑二
层,半地下室一层,整个建筑平面
呈/工0字形"一层设有部分教
室,二!三层多为教室,另有少数
研究室,地下室是理学院实验室及
药品仪器储藏室,楼体使用功能齐
全,超乎想象"博雅楼二层和三层
的墙面贯以直通檐口的古罗马塔斯
干式壁柱,立面层次丰富,装饰细
腻,色彩明丽,愈显华丽而典雅"
建筑整体外立面以青砖砌墙,底层
墙面用水泥砂浆抹面,饰以横向凹图八七号楼局部装饰
槽"楼体四周均为西式木质门窗,酱红色油漆上色"楼顶为歇山式屋顶,四角悬挑飞檐,四
周建筑屋顶出檐两米,檐下镶嵌彩色木雕挂落和覆莲柱头的垂柱,连接它们之间的是做工精
美的银透雕花板"整座建筑不拘泥于传统建筑模式,也不照搬西方建筑形式,设计者通过巧
妙处理使中西建筑手法自然融为一体,楼体看起来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大气磅礴,充分展24,文物建筑第6辑
现上个世纪20年代中西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建筑精品"(图九一图一一)
....口..二二~内目口-.~...一洲-.曰曰曰曰曰曰曰曰
盯盯盯盯盯
{{{{{{{夔夔乳一革解找滋-职一捆卜通卜魂扭珊器绝卜一姜姜
lllll应应:::登登登登登亚亚亚亚亚亚亚亚
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警二二习习膺膺翔=准哪纷j犷-相节飞一侧麟泌璐一福翻翻粤粤云劝一加州侧卜谁矛日麟侧界产飞飞飞飞飞77印宙雨雨雨
888
图九七号楼一层平面图
图一O七号楼东立面图
}}}}}}}{{{lllllllliii,,,{{{;;;!!!(((lll〕〕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几几几几圈圈圈圈圈,{{{{{{{{{{{{{{{{{{{{{{{{{{{{{{{{{{{{{{{画画画画胭舀舀舀舀舀舀舀舀舀舀舀{{{{{{{{{{{鲤鲤---日翻翻翻巫巫}}}}}}}}}}}}}}}}}}}}}}}}}}}}}}}}}}}}}}}}}}}}}}}}}}}}}}}}}........................................厅厅三三三三三三三三匡二二二厅一一一一一一画画画画画画画画画画画厂一~~~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圈圈圈圈矍矍矍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暑暑暑蘑蘑蘑叠叠叠圈圈匕匕--己己己己己己己己己己己己己羹羹彗彗彗彗彗彗彗彗彗尝尝薰鹭渐蒸薛鞠瑜爵葬葬葬葬葬葬葬.一~一~~~~~~~~~~~~~~~~~~一~一~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瓦石亡当瓦石白茸司当瓦翁巴台菊白南能星素南巴士士士士士士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日目目目目目目口〕习1士士口目月月仁二.司司8L司卜厂口口巴二二二二二;;;二当尸召阵月l甲弓月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l日日日尸贾竺,-d日曰巴当-山山日亡〕目目目目亡二二七目目亡二加-目l二二二1目目d===二二二二二二8自自自自自巴les门es门产侧.,71一1尸,卫Ir,11111仁二二l习口匕:IJJ口二J司J仁仁仁,,ll1.月.11.JJJJJJJJl尸,,-Ires,l,尸.,7丁If一一一刁.习一8亡88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111一一8L8一8L习.>.几->L目esJJJ-二二t一8一月=二〕>-LJ〔二二〕8一8[[[[[一一日.,l.一.11.一一lr,7-下-,r..llr芍7工一1一二二二二L日日口口目目-~,月一~Jlllllllll.-.一,u.111.1.一J.,...-刁刁I盯一一8l,.-----J盆右右右曰一一--
犷犷但丛犷准续必飞丛犷一一一~jjj111
图一一七号楼南立面图文物建筑研究一25
(三)河南大学博文楼(六号楼)建筑特征分析
博文楼(六号楼),是河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中最能代表建筑艺术韵律的建筑,也是学校
第一座中西风格相结合的新式建筑"(图一二!图一三)
六号楼始建于1915年,一
1919年建成,耗时四年"建筑
面积2122.92平方米,中间建
筑主体部分为4层,两翼为3
层,建筑中间外立面部分有6
根爱奥尼式巨柱贯通二!三两
层"屋顶中部为悬山灰瓦双坡
顶,两翼为硬山四坡顶"底层
为灰泥粉饰基座层,二层以上
是西式玻璃门窗和青砖清水墙"
楼体的屋顶!墙体为对称布局,
建筑形体中间高两侧低,颇具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特征,
但建筑的整体平面布局!柱式
嵋饰!圆券柱廊!瓶形栏杆等
建筑样式又为西式建筑手法,
强烈地呈现出西方建筑的风格
特点"六号楼突破中国古典建
筑的体量和整体布局,平面呈
现/T..形,一!二层用房单间
面积小,主要用作教室及办公
室,开窗处理较为通透以满足
采光,三层为小礼堂)同时
也可作大教室"建筑最精彩的
部分在于正立面的造型处理上,
设计者大量运用柱式!券廊!
线脚等西式建筑装饰元素,反
映出当时中国设计师在西方建
图一二六号楼南立面
图一三六一号楼西立面
筑技术基础之上努力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改造和创新的大胆尝试"(图一四一图一七)
据河大一些老学者回忆,六号楼原为两层,20世纪50年代有过改建"现在正中主体部分
为三层,两侧为两层,另有地下室一层,中部主体五开间,两侧各两开间"该楼是设计者武
长发在时任校长李敬斋的指导下,发挥自己丰富的建筑经验和大胆的设计创新完成的"26,文物建筑第6辑
图一四六号楼一层平面图
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姗,,〔〔〔撇撇,,一一樱樱日日酬酬{{{喇喇舀舀{{{姗姗姗姗百百百百百百百百百百百百百百百百飞飞飞7一一一一一--一一一{{{-...(((llliii一一瓣瓣瓣瓣瓣瓣瓣瓣瓣瓣瓣一一一翩翩舞舞唇唇}}}}}}}}}}}}}}}}}}}}}}}}}}}嫉熟熟熟熟熟熟熟熟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瓢尸尸尸尸尸尸尸尸尸尸尸尸尸尸尸网..,}}}巴犯犯rrr;;;;;;;;;翻瞬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丽州沛沛招招喻锁愉愉日日999恤锁渝渝吮恤翎洲洲洲洲洲洲洲山山J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止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石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石招二二己上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下下门阵甲尸月,甲叭,甲甲门甲明网甲甲曰门门
....月.口......曰,..叭口门.,..月.,护~....门..月..甲...门..护.月.,口门......,...门月门.门甲.......曰.日..,目,...,.自,曰....,.,,..,..,,曰叨.口甘州甲.,...门...州...--石面而面亏丽亏函面面面丽面油自对两舀函面而面函面云丽云帕白.石面面丽云-云妇云.自.目门门_lll尸~~--------~一一-~--~一曰曰
护护---.一一11111l{{{
lll卫卫卫卫卫卫卫
......1二二二了~-----..1二二二r~~~~~~..吧竺竺宁~~~.曰曰严严一咧咧...县县嘿嘿...画画画画〕面〔〔〔〕面""":面"""旦旦旦旦旦皿皿皿旦旦玉玉玉玉玉玉玉玉旱刃硕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称..........................目.......................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蓄,,,,,,,,,,,,,,,,,,,,,,,,,,,,,,,,,,,,,,,,,,,,,,,,刘口.曰肠叼叼叼叼叼叼叼叼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葡暨暨暨暨蔓蔓蔓蔓蔓蔓蔓蔓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薰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圆圆圆圆圆圆圆圆圆圆圆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墓巨卫应奚翩翩翩翩翩淤攀黔;;;
图一五六号楼南立面图__一.一区物建筑研到27
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二二三三之粤毕,粤忽巴票导二二.................
,,,i回〔〔〔画画画画画画]]]]]]]]]]]圆仁仁仁〕圆[[[[[
直直直直直直直暮暮暮直直直嘟嘟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传爵爵//{口}}}}}}}}}}}}}
皿皿皿皿比比比比比儿一,以以以----召----
巳巳巳巳归归
图一六六号楼东立面图
图一七六号楼西式柱头图一八河南大学校门
(四)河南大学南门建筑特征分析
河南大学南门位于校园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1935年开工,1936年建成,是当时的校长
刘季洪按照前任校长李敬斋!许心武当年的设计方案兴建的"南门建筑为砖木及混凝土结构,
造型是四柱三开间牌楼式建筑,包括中部大门及两侧的耳室"大门为南北两个牌楼圆拱相连,
中为正楼,两边为次楼,屋顶形成重檐的效果,是我国古代四柱三楼式牌楼的进一步发展"
(图一八)
大门通高10.39米,东西长13.4米,进深7.8米,占地114.5平方米"南大门中门高28一文物建筑第6辑
3.7米,宽3.66米,门楼两侧为两座56平方米的布瓦顶耳房,耳房是门卫值班用房,为硬山
坡屋顶,门楼与耳房的结合既满足了功能需要,又使得高大的门楼与低矮的围墙之间平稳过
渡,形式处理完美巧妙"大门屋顶上有筒板瓦和花脊走兽,下有斗拱承檐"外侧门嵋正中楼
匾上书写/河南大学0四字,采用北宋书法家米带的字样,庄重严正"内侧门嵋正中上额横
书/止于至善0,左书/明德0,右书/新民0"次楼匾额镶了古典花纹样式,檐下额仿!雀
替均作彩绘"河南大学南门是整个近代建筑群的标牌,气势宏大庄严,整个建筑群在它的烘
托下特征愈加明显,尽显华丽壮观的恢宏景象"
四!结语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同时揉合了西方理性主义和
折中主义建筑手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中西合璧的典型民族建筑形式"德国文学家歌
德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0,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从整体到局部,以其独特的造型!平
面布局!内外部结构!建筑手法等艺术语言,表达出不同的建筑韵律与节奏"经过抗战与
/文革0的洗礼,建筑群维持到今天实属不易,作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的代表作品,表现了河
南大学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出学校厚重的历史!凝重的风貌,是河
南大学传统精神!辉煌历程的历史见证"
参考文献
河南大学校史修订组.河南大学校史〔M8.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M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杨秉德,蔡萌.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7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以〕4.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王其钧.中国建筑装修语言[M8.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近代建筑〔M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勺IJJI,.二,-resesFesesL
,Jles,Jeses飞Jeses气.,J...,jJ伟哎J艺n7.
Fea加resofHenanUniversityModernArchiteetureComPlex
UFang
(SehoolofDesignandArts,BeiiingInstituteofTeehnolo爵,Beiiing100081)
Abstraet:HenanUniversitymodernarehiteetureeomplexwerebuiltdruing1915to1936,whiehoriginallywasthepre-
paratoryCollegeforFurtherStudyinEuropeandAmeriea,foundedin1912.Attheearly*imeof20theentu卿,thefirstgener-
ationofChinesearchiteetsstudyinginEuropeandAmerieareturned,t叮ingtointegrateChinesetraditionalarchiteeturaleulture
with[hewesternelassiealarehiteeturals一yle.Basedonthisidea,HenanUniversitymodemarehiteetureeomplexwerebuill,
wit蛋一boththedistinetivetraditionalChinesearehiteeturalfeaturesandwesternrarionaleonoeptofdesign.Thispaperexplores
soeialenvironmenrandhistoriealbaek缈undofHenanUniversityInodernbuildings,andexplainstheirartandarchiteeturefea-
tUYeS.
Keywords:modernarchiteeture;Chinesetraditionalarchiteeture;westernarchiteeturalteehnolo留;a此hiteeturewith
ChineseandWes一ernstyles一协论,
广州大学城北亭村梁氏宗祠
\-
河南大学博雅楼北立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11-18 21:2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