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mr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安全] 【户外安全】 春节不忘学习户外安全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5-2-20 12:43:07 | 只看该作者
微醺的岁月 发表于 2015-2-20 09:10
我以为老狐是转载当地的新闻~

嗯,是我误导了。如果是纯粹转帖,我会在标题上写个“转”字。内文也会标明转自何处。这篇文章,基本上是我根据新闻改写的。一些照片和段落是上网查资料补充进去的。有些地方写得不严谨,比如那个两天重装穿越是我自己的推测,我应该标明出来的,没写清楚。以后会注意的。

点评

没关系,讨论问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0 17: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5-2-20 17:02:58 | 只看该作者
西域老狐 发表于 2015-2-20 12:43
嗯,是我误导了。如果是纯粹转帖,我会在标题上写个“转”字。内文也会标明转自何处。这篇文章,基本上是 ...

没关系,讨论问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5-2-21 07:3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5-2-21 07:3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5-2-21 08:41:44 | 只看该作者
再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5-2-21 09:46:19 | 只看该作者
下午不忙,抽空在网上找到一篇事件分析文章,http://nealpinestart.com/2015/02/18/a-young-climber-perishes-on-mt-adams/作者是登山老手,高山探险俱乐部教员,也是当地救援队员。他对很多问题也表示不解,但分析遇难主要原因是凯特(Kate)没有注意最新的天气动向。

他说,周六的风向是南风转东风,凯特应该注意到了这个变化,她设计的线路,可以躲过相当一部分东风的吹刮,更重要的是,如果有紧急情况,在东风时是可以从北边迅速下撤的。但是,她没有收看最新的天气预报,一股强大的极地寒流已经以超过预期的速度和力量从北部冲过来,因此,在周日,也就是凯特出发的那天早上,风向已经从东风转为北风了。在树林线以下,风速大约在140-160公里,而在树林线以上的山脊上,风速甚至可以达到20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凯特发现情况不妙,想从北下撤时,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顶着风却无论如何冲不过去。

她虽然可以从南边下撤到避风处,但极深的积雪,即使穿着雪鞋也过不去。这就等于凯特是被顶死在那里,活活被北风吹死的。

下面是作者文章的附图。黑线是作者说的凯特的攀登路线;红线是我一直理解的凯特的攀登路线。我还是不理解,如果凯特要四峰连穿,为什么不走红线而走黑线,尤其是在刮东风的情况下。或者红线是在山脊上走,没有遮挡,而黑线是在山沟里走,右边的山挡住了东边过来的大风。那个原图就有的紫蓝色的点Star lake,就是发现凯特遗体的地方。黄色区域是树林线以上,绿色部分是相对安全的有树林遮蔽的区域。


点评

mrz
这篇我也看了,同意他说的风向比风速重要,但不同意如果是东风就可尝试,因为这样的大风在秃山山脊上实在太危险了,不管哪个方向。徒步线路不可能是一直线,总有需要顶风或侧风走的时候。搜救视频里俩摔倒的哥们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1 1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5-2-21 09:48:2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和新的分析在56楼。@猛哥 @微醺的岁月

点评

基本可以断定,越过树线后她就很难撤回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1 19: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5-2-21 09:53:23 | 只看该作者
“想用13小时穿越,这在夏季应该绰绰有余,”
我看评论区里说,即使在夏天,这个计划都是太过ambitious的。所以我一直以为她是要做重装两天穿越。
http://www.killingtonzone.com/fo ... 897b66d7306b9ab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10:3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rz 于 2015-2-21 11:26 编辑
西域老狐 发表于 2015-2-21 09:46
下午不忙,抽空在网上找到一篇事件分析文章,http://nealpinestart.com/2015/02/18/a-young-climber-perish ...


这篇我也看了,同意他说的风向比风速重要,但不同意如果是东风就可尝试,因为这样的大风在秃山山脊上实在太危险了,不管哪个方向。徒步线路不可能是一直线,总有需要顶风或侧风走的时候。搜救视频里俩摔倒的哥们就是侧风行进时。

媒体"走四峰"的说法不一定可信,有可能她从 Valley Way 直接上到鞍部。如果她走 Watson Path, 就更厉害了。

点评

他似乎并没有说如果是东风就可以试,而是说,如果是东风条件下,还有点活命的机会。 不过他开始的确说过,他自己曾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带客户登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1 11:09
四峰连穿是第一天新闻里说的吧: Matrosova, who was from New York City, had been dropped off by her husband early Sunday morning at the base of the mountains. She was alone and planned to hike the top o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1 1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5-2-21 11:07:35 | 只看该作者
mrz 发表于 2015-2-21 10:36
这篇我也看了,同意他说的风向比风速重要,但不同意如果是东风就可尝试,因为这样的大风在秃山山脊上实在 ...

四峰连穿是第一天新闻里说的吧:
Matrosova, who was from New York City, had been dropped off by her husband early Sunday morning at the base of the mountains. She was alone and planned to hike the top of Mount Madison, WMUR-TV said, before heading through Mount Adams, Mount Jefferson and Mount Washington, which at about 6,300 feet is the highest peak in the Northeast.

点评

mrz
这个我也看了。 刚发现我关于“走四峰”的想法的帖子,编辑后没被更新,重新去更新了。原来写的没看见,其实看了,但不觉得可信,觉得写的不清楚,重新编辑,却没成功。结果你又根据“没看见”回了帖,真乱。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1 1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