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残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跃上天阶八千层,一路闲照旋攀登--2015年4月15日-17日,泰山之行全景图文连载(发布中,己发到第十六节)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4-18 19:46:35 | 只看该作者
赶快写!

点评

正在写中,谢谢您的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0: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4-18 19:57:44 | 只看该作者
晓残兄的帖子有深度。相隔多年,还能背诵长诗,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4-18 21:2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21:2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残梦 于 2015-4-19 08:52 编辑

第三节


在红门售票处的大门口,我休息了10分钟左右,


主要是想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随后我又买了一根竹仗,两块钱,还好用。


我没有带登山仗,就是因为当初“越简单越好”的心理因素,


这下可好,虽然只是两块钱,但还是要花这份钱--


我可还是一个穷驴啊。


进门买票,这是必须的,127元。


还有三块钱的自愿保险,我没买。


不但买票,还要收好了,这一路上可是有查票的。


9点30分整,我跨进了泰山景区验票大门,


进了大门,景观立刻就觉的有了些许变化。


左手边,一路是林林种种的石刻碑文,简单的只有一两个字,杂繁的布满了一大面巨石。


在一块只有两个字的石刻前,我停了下来,


这块石刻我印像很深,前两次爬泰山,尽管都是白天下山,但是为了赶时间,


对泰山一路的景观没有什么太多的印像,


维有这块石刻,我印像很深,


因为我不知道其中那个“一敝下面一个虫字”是什么字,


我不知道怎么读,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也承经上网查过,但是查到的几种说法,更是让我不知所己。


我站在这块石刻前,细细的打量着上面的二个字,


二(一敝下面一个虫字),


打量也是白打量,这次我还是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


拜问过身边经过的10多个人,还真没有人知道,


我发呆的看着这个字,有些心生恼羞,


为自己的无知,


也为自己前两次看过这个石刻,回去之后也没有认真求教而恼羞。


我想,这次回去后,在绿野网上求教一下吧,


绿野网上的文化人多,肯定会有哪位热心的朋友,做我这一字之师的。


穿过这片石刻,远远就看见了斗母宫牌楼,


斗母宫在我第二次来泰山时承经进去观看过,


那一次也因下山经过这里时,看赶车的时间还来的及,便进去细细的参看了一番,


正因这样,所以我对这座原为道教宫观,


清康熙初年尼姑主持,祀北斗众星之母的道观还略有印像。


穿过斗母宫牌楼,便是一座红墙灰瓦,布局疏密得宜,建筑深秀庄严的三进院落,


这就是泰山最有名的烧神拜佛地方之一--斗母宫,


同时,也是我计划行程中的第一个休整点。


红门到斗母宫这段路程大约是1.3公里左右,我用时40分钟,


速度如此之慢,是因为在前边的石刻处,多多少少的耽误了一些时间。


刚刚坐下,我就听到那位站在斗母宫门前的小伙用扩音器大声吆和着过往的登山人,


让大家进去。


我本想清静的坐上几分钟上,补点水,但是这吆和声实在是太大了,


我又站了起来,想另寻一个地方,


站起来的瞬间,我没觉的有什么疲惫感,也没觉的口渴,


于是,我放岂了在这里休整的计划,


直接开始了下一段行程。


这个时间是上午的10点15分。
















未完待续

本文秉承个人的行文风格,边写边发,不做任何修改,
所以全文中会有很多用词不当和错别字,望大家见谅!

点评

果然有高人,涨姿势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21:02
微醺的岁月这个解释是正确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20:32
像故事一样,继续跟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20:16
虫二就是“风月无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4-18 22:15:21 | 只看该作者

真心的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4-18 23:03:53 | 只看该作者
赞。有时间我也要一个人走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4-18 23:1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4-18 23:20:19 | 只看该作者
等待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4-18 23:21:59 | 只看该作者
残梦 发表于 2015-4-18 16:59
第二节

泰山定可以露营不?看到条幅写道严禁帐篷

点评

帐篷查的很严,但是在个别的地方还是有的,要12点之后,在边边角角的地方,有几个帐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8:03
帐篷查的很严,但是在个别的地方还是有的,要12点之后,在边边角角的地方,有几个帐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8:03
帐篷查的很严,但是在个别的地方还是有的,要12点之后,在边边角角的地方,有几个帐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8:03
帐篷查的很严,但是在个别的地方还是有的,要12点之后,在边边角角的地方,有几个帐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8: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08:50:3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离开斗母宫南门之后,前行到斗母宫西门,


就是泰山之旅中一定要筑足观看一下的一个“特景”


“卧龙槐”


所谓卧龙槐,就是一棵树干平卧山坡,侧枝平卧生根,


南北相距8米余,根际盘曲,树冠仰起,


婉如卧龙翘首,古拙离奇,形体若飞,看上去极富有情趣。


据考察,系明代嘉靖年间所植,约300年许,被雷击倾倒,


干端着地生根,足见适应能力很强。


这棵历经了几百年沧桑岁月,至今生长良好的卧龙槐,


随着他的顽强生存的生命,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些美好的传说,


《泰山传说故事》中的刘长庚救槐之举,很多人都知道。


这里我再向大家复述另一个发生在此地的传说故事。


相传,当年此地还没有卧龙槐,也没有斗母宫的时候,


王羲之和他的一个朋友来逛泰山,


美景阅后,两人坐在此地,王羲之对朋友说:


“泰山的风景的确很美,就像我的字一样,四海闻名啊!”


正巧碧霞元君下来巡山,听到王羲之的话,生气地说:


“王羲之敢在泰山夸海口,我一定打你个‘知’字!”


于是,碧霞元君到山腰里画了两座小草房,中间隔着一堵大墙,


她向画吐了口仙气,房子就和真的一样了。


她变成个老太太,又多变出另一个老太太,俩人隔着一堵墙,一个擀饼,一个烙饼。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来了。一看,这两位老太太正在隔着墙甩饼。


这边的老太太擀好一个饼,用擀饼轴挑起来甩过墙去,


“啪嗒”一声,正巧落在烙饼的炊具上。


那边的老太太烙熟一个饼,用翻饼劈子把饼挑起来甩过墙去,


“啪嗒”一声,恰好落在盖垫上。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就来回地看,


等一块大面都擀完了, 没出一点差错。


盖垫上那一摞饼,摞得整整 。


王羲之很觉奇怪,就问一位老者:“你们的饼为什么扔得那么巧妙?”


老太太说:“这有什么巧妙?不过是王羲之的字--熟而已矣!”


王羲之羞愧难当,知道遇到了高人,


从此,他在书法上追求精益求精,受到了后人的称赞。


这个传说,就是被后人一直津津乐道的“隔墙甩饼”之说。




复述这个故事,想与大家共勉的是,


一个人,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太狂傲,


玩户外的我们,


对自然,对大山,对美景时刻要有敬畏之心,


对同伴,对朋友,对驴友,也都应该有一种敬重之心。


在某些方面,您可能确实比别人强一些,


但是说到底,您也不过就是熟而已矣!
















IMG_5608.JPG (193.28 KB, 下载次数: 1)

IMG_5608.JPG

IMG_5607.JPG (167.88 KB, 下载次数: 0)

IMG_5607.JPG

IMG_5606.JPG (189.41 KB, 下载次数: 0)

IMG_5606.JPG

IMG_5605.JPG (204.06 KB, 下载次数: 1)

IMG_5605.JPG

IMG_5604.JPG (222.14 KB, 下载次数: 0)

IMG_5604.JPG

IMG_5609.JPG (146.41 KB, 下载次数: 0)

IMG_5609.JPG

点评

做人要低调谦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20:35
哲理故事,耐人寻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20:18
在经石峪牌坊那个平台右侧,有条小径是通往经石峪的,小径不长,也很平缓,不会消耗多少体力和时间,但可以去欣赏一下著名的经石峪石刻,建议下次一定去看看。这就是通往经石峪的路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