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离开斗母宫南门之后,前行到斗母宫西门,
就是泰山之旅中一定要筑足观看一下的一个“特景”
“卧龙槐”
所谓卧龙槐,就是一棵树干平卧山坡,侧枝平卧生根,
南北相距8米余,根际盘曲,树冠仰起,
婉如卧龙翘首,古拙离奇,形体若飞,看上去极富有情趣。
据考察,系明代嘉靖年间所植,约300年许,被雷击倾倒,
干端着地生根,足见适应能力很强。
这棵历经了几百年沧桑岁月,至今生长良好的卧龙槐,
随着他的顽强生存的生命,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些美好的传说,
《泰山传说故事》中的刘长庚救槐之举,很多人都知道。
这里我再向大家复述另一个发生在此地的传说故事。
相传,当年此地还没有卧龙槐,也没有斗母宫的时候,
王羲之和他的一个朋友来逛泰山,
美景阅后,两人坐在此地,王羲之对朋友说:
“泰山的风景的确很美,就像我的字一样,四海闻名啊!”
正巧碧霞元君下来巡山,听到王羲之的话,生气地说:
“王羲之敢在泰山夸海口,我一定打你个‘知’字!”
于是,碧霞元君到山腰里画了两座小草房,中间隔着一堵大墙,
她向画吐了口仙气,房子就和真的一样了。
她变成个老太太,又多变出另一个老太太,俩人隔着一堵墙,一个擀饼,一个烙饼。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来了。一看,这两位老太太正在隔着墙甩饼。
这边的老太太擀好一个饼,用擀饼轴挑起来甩过墙去,
“啪嗒”一声,正巧落在烙饼的炊具上。
那边的老太太烙熟一个饼,用翻饼劈子把饼挑起来甩过墙去,
“啪嗒”一声,恰好落在盖垫上。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就来回地看,
等一块大面都擀完了, 没出一点差错。
盖垫上那一摞饼,摞得整整 。
王羲之很觉奇怪,就问一位老者:“你们的饼为什么扔得那么巧妙?”
老太太说:“这有什么巧妙?不过是王羲之的字--熟而已矣!”
王羲之羞愧难当,知道遇到了高人,
从此,他在书法上追求精益求精,受到了后人的称赞。
这个传说,就是被后人一直津津乐道的“隔墙甩饼”之说。
复述这个故事,想与大家共勉的是,
一个人,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太狂傲,
玩户外的我们,
对自然,对大山,对美景时刻要有敬畏之心,
对同伴,对朋友,对驴友,也都应该有一种敬重之心。
在某些方面,您可能确实比别人强一些,
但是说到底,您也不过就是熟而已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