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残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跃上天阶八千层,一路闲照旋攀登--2015年4月15日-17日,泰山之行全景图文连载(发布中,己发到第十六节)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4-19 11:01:46 | 只看该作者
残梦 发表于 2015-4-19 10:58
您好,这次我是自己去的,有机会咱们一起出去玩吧

下次带上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5-4-19 11:03:25 | 只看该作者
残梦 发表于 2015-4-18 21:26
第三节

虫二就是“风月无边”。

点评

朋友谢谢您,我在网上见过三种说法,您说的是其中的一种,如果这个是正解,很感谢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1:09:48 | 只看该作者
微醺的岁月 发表于 2015-4-19 11:03
虫二就是“风月无边”。

朋友谢谢您,我在网上见过三种说法,您说的是其中的一种,如果这个是正解,很感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5-4-19 11:25:15 | 只看该作者
残梦 发表于 2015-4-19 08:50
第四节

在经石峪牌坊那个平台右侧,有条小径是通往经石峪的,小径不长,也很平缓,不会消耗多少体力和时间,但可以去欣赏一下著名的经石峪石刻,建议下次一定去看看。这就是通往经石峪的路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3:18:27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从四槐树到中天门,是登泰山的前半程中最坚难的一段路。


这段路并不长,


但是在850多米路程中,要踏上将近1200个台阶,


而且连续的上升高度就有200多米。


在这段路上,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觉的有点坚难了。


我花了两元钱买的竹仗此时还真的帮了我不小的忙。


穿过回马岭,有一对老人的背影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一对老人,相互搀扶着,在我前边10多米远的距离上,


很坚难,很吃力,


但是也很坚定,很稳步的向上攀登着。


我跟在他们的身后,目光追随着他们的身影,


我发现了一个固化的现像,


他们一直都是靠在山道的墙边往上行走,从不移走到路的中间,


这老姐姐总是在靠墙一侧,老哥哥总是在外侧,


每上一个台阶时,老姐姐都是先行一走,老哥哥在外后侧搀护着,


上了一个台阶,老姐姐就侧过身来,再拽老哥哥一下。


我跟在他们身后走了几十米,两位老人一直都是这样。


在一个平缓处,我见两位老人靠在墙边休息,便紧赶了几步来到他们面前,


我想与他们聊一聊。


在与老哥哥四目相对的一刹间,我楞住了,


这位老哥哥我认识--但是他肯定又不认识我。


早年间,由于工作性质,我知道过很多人,但是这些人绝大部分又都不认识我,


我位老哥哥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小心翼翼问了一句:“敢问两位是从哪里过来的”。


老哥哥的回答证实了我的判断,


我又小心翼翼的问:“看上去老哥您是从事某某行业工作的吧”。


这老哥的回答,更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判断。


我不能再多问了,我知道,一旦这两位老人知道了我认识他们,


也许会彻底的破坏掉他们这种相互搀扶着攀登泰山的闲情雅性了。


于是,我和他们聊起了泰山,聊起了爬泰山的坚难,


老哥哥主动告诉我,他今年71岁,老伴69岁,


两个人一直都有这个心愿,今天也是鼓足了勇气来试一试。


在我与他们攀谈中,这位老姐姐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听着,微笑着。


当我问道:“两位怎么不坐车上来呢?”


老姐姐这才开口说:“我们查过很多登泰山的资料,


如果前半程做车上来,我们基本上就没有爬山的感觉了,


因为,从中天门到南天门这段,不是我们所能在爬上去的,


我又问到,那后半程两位还想上去吗?


老哥哥迟疑了一下,回说到:“我们上到中天门在看情况决定,


如果身体状况还行,我们就坐揽车上去,如果觉的不行,我们就坐车下山。”


我理解了他们,我知道了,上不上到项,对他们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在暮年之际,相互搀扶着一起来爬过泰山。


这个念头闪过我的大脑,我心中升出了对他们的极大敬意,


不管以前的人生如何,到了接近终点的时候,


能有这样的在坚难中的相互搀扶,足够了。


告别之际,我对他们报出了我的电话号,


但是我什么也没说,我只说这是我的电话号。


我心想,如果今天在山上,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我在什么地点,


只要我接到他们的电话,我都会飞奔而下,来到他们的身边。


尽管我也可能帮不上他们什么,但是我还是会这样做。


看了一下时间,也不算早了,原定是中午12点左右到达中天门,


这个时间己经过了12点了,


于是我加快了步伐,想再抢点计划中的时间回来。


就在我站于一个平台处,双手柱着仗喘息的时候,


从我身边一左一右窜上来两个年轻人,


我一看,哇噻,真是形男靓女啊。


这男孩身高在185左右(聊话中得知,确切身高是188),身形健硕,体态硬锒,


这女孩身高在165左右(聊话中没有问她的确切身高)身形秀美,体态婀娜多姿,


我随口问了一句,小伙子,运动员吧?


这男孩很认真的回复我,不是不是,我是做某某工作的,


他又指了指那女孩接着说,不过,我媳妇可是专业的运动员。


这回答真是让我大跌近视眼镜啊,这反差也太大了。


接下来的聊述中,得知,两个年轻人也是北京过来的,


知道了我的来程,女孩用北京姑娘对老年人特有的敬称,


一口一个“老爷子”的称谓我,弄的我弄不好意思。


在本节的照片中,为了尊重当事人,我发的都是他们的背影照片。























点评

买竹杖是正确的哦,我去黄山也幸亏买了竹杖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20: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5-4-19 14:4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5-4-19 14:4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4:59:12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节


12点35分,我站在了中天门的楼牌下。


比计划中的时间晚了半个小时,不过还好。


中天门,一如城市大街般的喧嚣和热闹,


从山脚下的天外天,每天有200多辆中巴车24小时不间断的把登泰山的人,原原不断的送到这里,


在加上从红门步行上山,从南天门下山的人,都把这个当作一个休息,午餐的中转地,


同时这里还是泰山揽车的上行起点,又是登泰山的东、西两路的交汇点,


所以,这里也就成了泰山全程线路上,集聚人最多的地方。


中天门的岭峻谷幽、景色壮美。游人至此已升“中天”。


在中天门,我窜进一家小店,点了一碗牛肉面,


伙计端上来后,我一看,自己都禁不住笑了,


所谓的牛肉面只有三块手指甲大小的似疑牛肉,不过面道是够吃,三十五元。


入乡随俗,客随店规,吃就是了。


吃过面后,我见邻桌边坐着两个也是刚吃完面的登山的小姑娘,


便随口问了一句:“你们是上山还是下山呢?”


其中一个女孩回答说:“我们是上山”。


而另一个女孩,快速的瞥了我一眼,随后又瞪了她的同伴一眼,


我从这女孩的眼神里读到的是一种防范和戒备,


我尴尬的笑了笑,便不在作声了。


片刻后,两个女孩便起身离开了小店,


跨出大门的时候,瞥过我一眼那个女孩,还回头“瞪了我一眼,”


是乎是在告诫我:“我们可不是好惹的哟”。


看着两个天真、单纯的小姑娘的背影,我哑然一笑,


但是我觉的,这孩子有这种防范和戒备是对的。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的微妙,


有时候相互之间的防范和戒备是在一瞬间产生的,


而有时候相互间的信任和依托也是一瞬间产生的。


正是这两个匆匆离去,不愿与我交流的小女孩,


却在我随后的行程中,与我有了不解之缘,


并义无所顾的改变的她们自己的计划,第二天随我从后山--天炷峰一线下山。


此是后话,暂时先按下不说。




午饭后,我渡步在中天门上,放眼追赏着目光所及的青山绿峰,


享受着正午时分在大山环抱的洼地中,那种暖阳的温馨和细风的吹抚,


在一块巨大的石刻面前,我停住了脚步,细细的品味着石刻的每一个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谁都知道,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最著名的一首七律诗。


这诗的气魄,这诗的意境,这诗的水平,


是我等凡人俗子穷尽一生的学力也无法写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5-4-19 15:46:33 | 只看该作者
残梦 发表于 2015-4-19 10:54
小笺你好,让你见笑了,谢谢你!!!

一路见闻,景点特色写的详细,读得过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5-4-19 15:57:18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咋没了?

点评

正在往下写,一边写一边发上去呢,大约要15切左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9 17: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