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一直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走在路上的歌―欣赏古人的,交流我们的―户外诗征集帖。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07-7-5 16:10:51 | 只看该作者

题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

题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

这个意境好。很多驴友都在山野农家有过类似的经历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07-7-5 16:14:10 | 只看该作者

好像就在门头沟。。几个地方竞争 小桥流水人家 这个地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16:59:59 | 只看该作者

谢zibao发诗!很好的意境,幸福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09:50:27 | 只看该作者

《四十里关沟路》作者 小博士

<h4 class="TextColor1" id="subjcns!FBFB475814EF9CD0!1223" style="MARGIN-BOTTOM: 0px">四十里关沟,二千年风云,上启秦汉,下接明清。岔道城关烽火连,秦筑汉垒遗山间。远望桃山白云下,居庸叠翠映青天。石峡关外血染山,闯王夜径踏紫烟。 遥想蒙元铁骑亡命处,洪武开国筑雄关。 望京石上满游人,谁知慈禧魂魄散?六郎摹崖影留处,詹公天佑开京张,三千年未有之巨变路,劈山架桥通坦途,陋室秉烛攻难关,大写人字筑山间。扬帆远航美利坚,今生开路天地间。水关城下石佛寺,开元天宝盛世痕,石佛古朴浑天成。弹琴峡里音已没,空余弥勒笑谷间。五桂头处寻石阶,窟依旧、佛无踪,文字依稀不可识。雾笼五郎影迷离,城关残垣卧峰峦,龟石缩颈公路边。 昔日仙人枕石梦,穆桂英点将留民间。一直走,一直走,山峦层浪天际淡,城垣蜿蜒烽燧挺峰尘。一直走,一直走,钢轨枕木百年前,青龙桥处搏苍龙,詹公而今长相守。一直走,一直走,大鹏金翅护云台,五族文字聚一间。泮宫石坊依旧在,士子灰飞不知处。电闪雷鸣长空暗,天地混沌水幕接,炽日隐形暑热消,步轻身爽路快行。云开雨住山野净,泥土芬芳醉意酣,云浮绝顶路升烟,二龙戏珠隐云烟,古槐荫庇东塬村。山影退远路,草绿古墓颓,石坊面南前后立,憨虎浑圆半没土,文官碑立污泥中。御用李公威仪震八方,而今荒冢草凄凄,权势登天入粪土,空余神道圈牛羊。行到南口残门立,影壁破败映夕阳。关沟到此行已尽,飞奔坐车好还家。</h4>
<p class="TextColor1" style="MARGIN-BOTTOM: 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桃山,指歪桃山,即地图标注的羊得山,海拔1064米,是八达岭一带最高峰。</p>
<p class="TextColor1" style="MARGIN-BOTTOM: 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泮,音盼,泮宫,古代学校。</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07-7-9 12:26:50 | 只看该作者

已阅.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07-7-9 14:01:2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一首陆游的豪放词代表作

<p align="center"><font size="4"><strong>秋波媚<br />
</strong></font><font size="2">【宋】陆游</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3"><br />
<font size="2">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font></font></p>
<div class="text1" align="center"><strong>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br />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br />
</strong></div>
<div align="left"><hr align="center" width="96%" size="1" />
<p class="text"><strong>【注释】</strong><br />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秋天,陆游四十八岁。当时他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在这一时期当中,陆游积极向宣抚使王炎献计献策,前方的有利形势以及军旅中的实际生活激发起作者收复长安的强烈愿望。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关心战事的进展、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与坚定的必胜信念。与陆游其他诗歌一样,词里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激情。 <br />
  上片写登高酹酒。开篇二句描绘西北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地前线的雄浑画面,为诗人登高酹酒提供了一个十分开阔的背景?quot;悲歌&quot;三句,诗人正面出场,通过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展示出诗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一是&quot;悲歌击筑&quot;,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示誓死夺取胜利的决心;二是&quot;凭高酹酒&quot;,这里不只是奠祭为国捐躯的将土,更重要的是预祝收复长安,获得全胜。&quot;此兴悠哉&quot;一句,无保留地抒发了这一壮志豪情,并引出下片。 <br />
  下片写遥望长安,期待胜利。&quot;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幕云开&quot;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作者高兴地发现,原来漂浮的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展露出十六日晚上分外皎洁的明月,把诗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诗人站在高兴亭上,放眼远望,把想象的射程,从南郑瞄向长安,目标是如此集中、清晰。诗人仿佛真地看到长安城外灞桥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摆,长安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馆都一齐敞开大门,正期待南宋军队早日胜利归来。 <br />
  这首词以形象的笔墨和饱满的感情,描绘出上至&quot;明月&quot;、&quot;暮云&quot;,下至&quot;烟柳&quot;、&quot;池馆&quot;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词中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这首词的韵味。 <br />
</p>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7:03:42 | 只看该作者

真好,谢雷滨发陆游这首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7:05:10 | 只看该作者

读小博士《四十里关沟路》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七十三句,六百余言,尽写四十里关沟风物和两千年际会风云。&ldquo;秦时明月汉时关&rdquo;,从秦时庸徒的居所到李自成大军破关的硝烟,作者胸中激荡着历史的风雨,因而诗中自有一种雄浑的气魄。关沟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作者触景生情,引发出许多富有历史感的诗句,读来让人喜欢。对泮宫和李公墓的议论则令人颇生感慨!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提到的两个人对我们今天仍有意义。一个是&ldquo;大写人字筑山间&rdquo;的詹天佑。整整一百年前,詹天佑正在这条山谷修京张铁路。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实向前还应提到派詹天佑这批小学童去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派,现在我们知道他们是当时社会变革的上层资源。那是中国现代化的发端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许多第一都由那时而起&hellip;&hellip;另一个是说出了中国正面临&ldquo;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rdquo;的李鸿章。李鸿章代表当时的中国政府先后签订的&ldquo;马关条约&rdquo;和&ldquo;辛丑条约&rdquo;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立志永不再受此屈辱!但作为上层政治人物,李鸿章在有一点上是清醒的:从康乾盛世已露变化端倪的世局这一次真的要大变了!我们不能要求100多年前的人能说出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这种当代话题,但李鸿章当年对变化到来的感觉是敏锐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全诗不拘一格,3、4、5、7、9字句兼收,兴之所至,挥斥方遒,显得浪漫派之诗风。作者对当天途中遇到的雨也作了生动的描述。从这9句72字中,也能看出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能力。</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还很年轻,但对历史题材已有很好的把握,我为他祝福!</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07-7-9 20:42:25 | 只看该作者

发点诗(词)谱,大伙儿没意见吧?

<p>诗词都不错,可都是人家的。自己闲来列事填一直,行吧?</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08:40:50 | 只看该作者

咕嚓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