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3106|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潜水杂谈] 【两栖部落】长江游船翻沉事故423人生死不明 4千人现场搜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3 13:27: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消息】据央视消息,截至11时,共搜救到33人,15人生还、18人遇难。现场救援力量兵分三路,第一路对露出水面的船底切割,第二路潜入十余米深的江底搜救,第三路沿江搜寻。

据新华社电 1日21时30分许,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旅游客船“东方之星”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在长江湖北监利段翻沉。据统计,事发时客船上共有456人,其中旅客405人,船员46人,导游5人。

4000人现场搜救

事发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务院即派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搜救工作,湖北省、重庆市及有关方面组织足够力量全力开展搜救,并妥善做好相关善后工作。同时,要深刻吸取教训,强化维护公共安全的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率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国务委员杨晶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即赴现场指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雨雾迷蒙中,船呈倒扣状,船底露出水面。据介绍,事故水域水深约15米。重型吊机已到达现场,来自上海打捞局、东海救助局等的救助人员携带潜水设备在忙碌着。救援人员发现,船中仍可能有幸存者。

2日中午,现场成功救出一位65岁老太太。随后一位21岁船员被救出。

阵雨使救援工作面临不利影响。4000余名搜救人员分秒必争。

船长已被警方控制

“东方之星”轮建造于1994年,为长江普通旅游客船,核定乘客定额为534人。该船曾进行翻修,但尚未到达30年的强制报废年限。

5月28日,“东方之星”轮从南京启程。乘客多为老人,来自江苏、上海、天津等7个省市。

综合气象监测、气象雷达监测资料和现场查看分析,中国气象局专家组认为,事发时段当地出现龙卷风,风力12级以上。
根据长江航运管理部门的消息,“东方之星”船长和机轮长已被长江航运公安部门控制。





该贴已经同步到 Calypso卡里普索的微博

点评

为他们祈福,愿能平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6 10:57
为他们祈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4 22:58
祈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4 09:07
祈福所有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4 08:57
祈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23:28
点赞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22:39
一直在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20:56
祈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7:20
祈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7:20
为他们祈福,愿能平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6:48
祝福现场所有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5:08
2#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3:34:03 | 只看该作者
【事件回顾】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 据新华社“我报道”微信报道,可能只几分钟,“东方之星”就翻了,把数百个家庭丢进焦虑和悲痛的苦海。这块长江游轮曾经的“招牌”在6月1日晚上成为456个人(405名旅客、46名船员、5名导游)的“泰坦尼克”。

  截至目前,此次翻船事件已搜救33人,15人生还。交通部说,救援仍在紧张进行,生还者可能继续增加。

  一次充满期待的旅行

  5月28日下午1点15分,这艘“21岁”的大船从南京五马渡出发沿长江而上。业内俗称服役期15年以上的船舶为“老年船”,这次用在“东方之星”身上算得上名副其实。

  船上405名游客中多数来自上海协和旅行社组织的“夕阳红”老年团。团员年纪在50岁到80岁,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熟悉的那个群体——忙了一辈子终于可以休息一下的爸爸妈妈们。
五月底六月初是三峡及沿途旅游旺季,山清水秀,气温也不高。相对陆上行程,游轮游行程安排相对松散,对体力较差的老人来说白天慢慢玩,晚上好好休息再合适不过。“东方之星”算不得豪华游轮。旅行社的宣传单说,价格最高的是一等舱二人间平铺2298元,最低的是三等舱六人间上铺1098元,这种“超低价”显然也易获得老人的青睐。

  上海人张建伟的老伴参加了老邻居组织的这次长江游。28号早上,他把老伴从上海的周浦送到人民广场,然后老伴随团队坐大巴去南京登船。“送上大巴时,大家都很高兴,我老伴也是,老年人节约,难得出去游玩一下。”张建伟回忆说。

  这本是一个令人充满期待的旅程。十一天,从南京溯江而上,1400多公里,两岸无限风光,6月7日抵达终点重庆。

有人要看看教科书里提到的巫山神女峰,感受“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舒畅;有人要去赤壁古战场,实地领略三国风云;有人要看看三峡大坝,毕竟这巨大工程让人生出“驯服长江”的豪迈……。这一趟,有些人是自掏腰包“潇洒走一回”,也有些人是儿女尽孝、为父母买单。
  28日13时30分,在上海的小王收到了父亲王菊民发来的“报平安”短信:“我已经上船了,船也开始开了,一切都很好,请放心。”这是老王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出游,小王有点担心,回复“好的,当心你的手”。  29日9时15分,老王因为前一天晚上没打通女儿的电话,赶忙在早上给小王发了短信:“小美女醒了吗?昨天晚饭时间不在家吗?我打了几个电话没人接是否到外面吃饭了。我这里很好就是吃的减肥菜,其他都很好……”
  在接下来的几天旅途中,小王一直与老王通过短信和电话保持联系。和父亲的通话时长往往很短,因为“漫游多花钱”,他舍不得。
  张建伟也会每天早晚给老伴打个电话,“我时常嘱咐她玩归玩,自己当心。”他一直计算着的老伴的行程,“哪一段时间到哪我有数,船上水了就很慢了。”
这样的例行问候一直延续到1日晚,谁都没刻意多说几句。
  那天傍晚时分,人们结束了在湖北赤壁的游览后上船休息。大家看了赤壁摩崖石刻、周瑜塑像、参观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这些曾经听闻的名词出现在眼前,让61岁的殷老爷子很兴奋。
  他和老友约好寻访三国故地,回去好给8岁的外孙讲讲《三国》里的各路英雄,这天算是了了一个心愿。睡前他跟在南京的外孙通电话,祝他儿童节快乐,小家伙甜甜地说等爷爷回来。
  晚上9点,张建伟和老伴通了一次电话,“她问我上海热吗?我说上海31度,她说这里狂风暴雨,当时她说船在风雨中行驶。”

  当时,他不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跟妻子通话。灾难即将来临。

“好像碰上大麻烦了”

  事发前,43岁的随团旅行社工作人员张辉正在计划次日行程。一些老人已休息了。外面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五月底六月初,是长江流域的雷雨季,也是航行的高危季。

  “雨大都打在船的右侧,很多房间都进水了,就算把窗户关上也有水渗进来。”张辉回忆。

  大约是21点20分,不少房间进水的游客忙着把打湿的被子和电视机搬到大厅,张辉也从二楼右侧的办公室走回左侧的卧室。这时,他发现船倾斜了:“倾斜度很大,有45度。一些小的瓶子开始滚落,我捡起来,它们又滚落了。”

  他觉得不对,跟同事说:“好像碰上大麻烦了。”语毕,船翻了。“只用了半分钟到一分钟。”

他们俩人各抓起一件救生衣,抓住一切可以抓的东西向上爬,等到爬出窗户,水已到脖子了。

  “天很黑,船继续翻。”张辉不会游泳,也来不及穿上救生衣,只好抓着救生衣一路漂下去。最初,他看到四周有约20人漂在水面,还有人呼救。约五分钟后,他还听到三、四名求救者的声音,半小时后,再听不到人声了。

  22点10分,岳阳长江水上搜救中心接到“铜工化666”船员来电,称该船在天字一号北岸因暴雨抛锚时,看见两个人在离船20米处往下漂,雨大无法施救,便报警了。后经核实,那正是“东方之星”生还人员。

  “铜工化666”运输的是危险品,1日从湖北枝城卸完货返空回铜陵。大约21:10分,船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的“东方之星”相遇。这是“东方之星”出事前最后一次被人看到。
船长李永军说,“当时雨大得不得了,风估计至少7级”,“江面上能见度很差,就像下雾一样,雷达被雨干扰了都扫不到东西”。当时两船距离约有30米,但李永军已很难看清“东方之星”。

  中国气象局专家组在实地查看后说,长江沉船事发时段当地出现龙卷风,持续15-20分钟,风力12级以上。

  李永军决定让船抛锚避雨。约22:10分,他正和船员聊天,突然听见江上有人喊“救命”。

  “当时根本看不清,听声音判断离我们有一、二十米”,李永军说,接着又看到一个人,“这次能看清,抱着救生圈。雨太大,根本没法施救,我就冲他喊,往岸边游!”

  接到报警的海巡艇冒风雨于23:51分救起两人。这两人告知,“东方之星”翻沉了。
无法接通的电话

  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路联通国际大厦29楼的上海协和旅行社门外,2日一大早就挤满了来打听消息的人们。紧闭的办公室大门上是手写通告,称公司负责人已赶往湖北事发现场,留下了两个“无法接通”的电话号码。

  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家属:他们表情相同——无助、焦急和失落。另一个共同特征是人人紧握手机,而最想要打通的那个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父母,他们的命实在太苦了。”王盛哭着瘫软在地,“又不是在海上,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真不该让他们去。”

  四月,王盛的父母在报纸上看到旅游广告,觉得价格实惠,就去旅行社报名了。王盛出于孝心,为此次旅行买了单。“他们离家时开开心心,爸爸72岁,提议要去看三峡,但旅行社一定要家属陪同。妈妈就陪爸爸一起去了,妈妈65岁。她本来不想去。早知道我陪爸爸去,至少我年轻,有力气,会游泳,说不定还能救爸爸。我对不起他们。”王盛低下了头。
 1日傍晚5点,他曾给父母打电话,“是妈妈接的,她说一切都好,让我照顾好自己。当时电话非常短,也没有和爸爸通话,早知道这样,就多打一会儿。”

  小王也无助地挤在等消息的人群中。“爸爸,等你回来,我要多烧点好吃的……”她已泣不成声。

  千里之外的湖北,在冰冷的江水了冒着“冰雹似”的大雨游了一晚的张辉终于熬到到天亮,他看到了河岸!抓住漂浮的树枝和芦苇,他拼命向岸边划。第一脚踏上一块石头时,他怀疑是幻觉。

  一个晚上,他从湖北漂到了湖南,此处是岳阳,距离事发地50公里。

  被送到医院的张辉要求给家里打电话,第一句就是“我还活着”。妻子和15岁的儿子听说了翻船,本以为他凶多吉少,经历了大悲大喜的家人哭声一片。

  “每个屋子里醒目的位置都有救生衣,游轮也是敞开式的,如果不是这么快,应该会有更多人获救。”说到这里,他哭了起来。
张辉是此次最早获救的人之一。而目前此次翻船事故已确认救出19人,其中14人生还,这意味着,出事20多小时后,仍有400多人失联。

  翻船事件已过去23小时,交通部继续派潜水员加紧搜索舱室,扩大水面搜寻范围,并加强对事发点沿江两岸的搜寻力度。人们期待奇迹发生。

  六一是这次旅行的第五天,“东方之星”第七天才到宜昌,那是此行重头戏——游三峡的开始。

  南京五马渡,民间俗语——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这本是吉瑞之兆,却成为“东方之星”上很多人不归路的起点。

  他们最终也没有看到三峡。

点评

点赞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22:39
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8: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3:35:09 | 只看该作者
长江豪华邮轮为何会翻沉

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内河“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客轮上一次出现全船倾覆的重大事故,还需追溯到1948年12月3日吴淞口江海之交的“江亚轮事件”,当时罹难人数多达3000人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末,长江客运繁忙依旧,但即便在老旧船只充斥的特殊年代,类似“东方之星”这样整船倾覆、大多数乘员生命受威胁的特大事故,也是闻所未闻的。

内河航线看似风平浪静,但水浅弯多,类似邮轮这样上层建筑高大的客轮重心过高,在内河里又势必难以如远洋邮轮那样走巨型化、深吃水的路数去增加稳性。

随着长江客运“游轮时代”的到来,出于旅游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游轮邮轮化”已远不仅是一种时尚,而更是一种现实的“生意经”:只有这种牺牲重心和稳度的“楼船”,才能满足更多游客从客舱凭窗眺望江景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多足以满足上述需要的高档、高价位客舱。

事实上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即便是传统江海客轮,如果按照“水线以上优先”的原则重新安排、调整客舱布局,都可能令船只航行稳性下降,倘船型本身就过于“邮轮化”,问题就会更严重。


点评

追求经济利益,放弃安全系数的悲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4 00: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3:37:59 | 只看该作者

6月1日晚9时28分,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营救随即展开。

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接到救援命令后火速出发,奔赴事发地点。第一批13名潜水员及一名医生,于2日11:20到达救援现场。11:30分下水展开救援。第二批3名潜水员及一名潜水医生于14点30分到达救援现场。

记者连线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苗宇少将,据他介绍, 中午12:55分,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和地方航道局潜水员一起救出一名老太太,该校军医李学良第一时间对老太太进行现场急救,随后老太太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紧接着官东和战友又下水。15时17分,又一名年轻男性被成功从沉船中救出。

救起老太太的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介绍,在水下找到这名老人后,他们给老太太一套潜水装具,教她怎样使用呼吸头盔,并告诉她出水计划,不停地跟老人说话,缓解压力,然后和地方航道局潜水员一起携老太太一同从船舱内出水。被救的老太太叫朱国梅,今年65岁,救出时意识清醒。

下午2:15分,当生命探测仪探测出生命迹象后,官东再次下水。

官东迅速找到沉船被困人员,经过20分钟的沟通谈心,21岁的重庆籍船员陈书涵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同时,另外2名潜水员下水送轻潜装具。由于小伙子不会使用,潜水员官东将自己的装具给小伙子并让其他2名潜水员护送他上岸。

随后,官东在仅有轻潜装具的情况下,等待另外一名与其配合的潜水员返回将他带出时,可另一名潜水员找不到路,暗流将官东卷入30米的深水区。这时,轻潜装具的压缩空气快用完,这时,他丢掉潜水的压载装具和无气的气瓶,从30米深处迅速潜游出水面。出水后,双眼通红鼻孔流血,耳朵胀痛。



点评

点赞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22: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3:3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5:04:10 | 只看该作者
【长江到底有没有龙卷风】

6月1日21点湖北长江沉船的新闻下面,评论有很多人嘲讽:“长江怎么可能有龙卷风?”“我国哪有龙卷风?”想说几点:

中国一直就有龙卷风

当然,龙卷风的确没有美国多——美国是“龙卷风之乡”嘛,每年都有一两千次龙卷风。全球龙卷风高发国排名:美国、加拿大、孟加拉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日本……


相对而言,中国的确属于龙卷风比较少见的国家,但是并非没有。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每年发生龙卷风大约有200-300个,其中灾害性龙卷风大概在10-15个左右。我国有两个龙卷风高发带,一个是长江三角洲-苏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另一个是广西-广东-海南。
就季节而言,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8月份最多,而冬季(11月-次年1月)是零记录。另外,龙卷风可能在一天之中任意时段发生,但午后发生居多,高峰期为下午3-4点,这段时间通常太阳辐射影响最大,强对流天气也最容易发生。

如何判断当时当地是不是龙卷风

从目前确定的观测数据来看,能够确定发生了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回波上监测到了中气旋(mesocyclone),同时发生了12级大风——10级大风已经可以倒拔杨柳,12级(>32m/s)就是台风或龙卷风的水准了。

但是,这还不足以确证是龙卷风。强中气旋中有40%为龙卷,而带有龙卷式涡旋特征(TVS)的强中气旋中有50%为龙卷。判断一次强中气旋是否为龙卷,还要结合雷达回波的倒钩形态、低抬升凝结高度和强低层垂直风切变条件等。

还有,由于龙卷风尺度很小,直径不过百米左右,持续时间又短,十几分钟而已,所以有时候连气象仪器也监测不到,需要靠目击者的描述(比如是否有漏斗云、旋风等典型特征)和残留损毁情况来判断。刚写到这里,我就看到新闻:中国气象局派出专家组到沉船现场查看,已经确定当时发生了12级风力以上的龙卷风,持续时间15-20分钟。

中国为什么龙卷风少?

这首先要从龙卷风的形成原因讲起。龙卷风一般在极不稳定的积雨云中产生,所以必须要有暖湿空气,同时还要有冷空气,冷暖两支空气狭路相逢、势均力敌,才能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互相摩擦形成空气涡旋,并发展为龙卷风。

所以,充足的水汽条件、畅通的冷暖空气交汇途径,都是龙卷风发生的必需条件。

而在中国,一方面,我们只有东部临太平洋、东南部临南海,而西部和北部都是亚欧大陆,因此水汽条件就不太充沛;另一方面,我国的山脉,很多是东西走向(如秦岭、兴安岭等),这对北上的暖湿气流和南下的干冷空气都形成了拦截,就算冷暖两支气流跨越重重阻隔终于相遇,精气神也已经被消磨掉大半,难以支持龙卷风那么剧烈的冲突。所以我国的龙卷风数量很有限。

龙卷风可以预报吗?

现阶段龙卷风还很难预报。即使在美国这样予以重视、投入巨大的龙卷风最高发国,也只能做到提前8-10分钟预警。实际上就是已经监测到有龙卷风生成,然后迅速通知民众躲避,打个时间差。

而在我国,由于一直以来龙卷风发生较少,所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森林火灾、雷雨大风)中没有纳入龙卷风。
什么更值得质疑?

网上有很多人质疑是否为龙卷风——当然这倒没错,但是质疑的角度是“长江怎么可能有龙卷风?”“我国哪有龙卷风?”这显然是以认识误区来质疑,我不得不说真的打偏了。

我想说的是,其实无论最终判断是不是龙卷风,当地发生了强对流天气总是毋庸置疑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伴有冰雹、强降水、雷雨大风、能见度下降等恶劣天气,即使不发生龙卷风,对于江面航行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强对流天气持续时间比龙卷风要长,可以有几个小时的准备余地,这时候是否应该及时封闭航道、通知船只停航,以避免事故发生?这或许是有关部门更应该重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3 15:0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3 15:37:35 | 只看该作者
美好的旅程变成了人间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3 15:48:38 | 只看该作者
file:///f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3 16:21:1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更多被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