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0626|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关于日系滑法的一系列误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8 13:2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翔 于 2016-1-29 23:47 编辑

    关于日系滑法,一个普遍的印象是内倾入弯、无反弓、双脚承重各50%、持杖很宽,但这样的印象真的客观吗?我近期在日本拿到sia的技术认证,简单讲讲我认识到的日系滑法,其实很多地方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样。


     一、内倾的真相?

   一说内倾,很多人理解的就是全身直挺挺的往弯内倒,甚至头先拱到弯内了,从而进行各种批判。直挺挺的内倒,这在任何系都是错误的,而日系内倾恰恰是从脚底开始的。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缓坡的换刃动作是“中性位置-引申-换刃-逐渐下压”。我以前的滑法是中性位置双脚各承重一半,引身时仍是两脚平均用力,然后再外脚承重压板入弯。实际的要求是中性位置后,外脚大拇指根部发力引身(这是个意识,不是完全靠这个部位顶起来),这样HIGH C立刃更早,因为是单脚发力引身,所以自然会内倾,但内倾不是源头也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最明显的表象。所以所谓的内倾入弯,应该说是外脚大拇指根发力入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缓坡上实验,练几次后再去正常坡度滑行,high c能早立刃一段。


二、有没有反弓?


中级课程都是从单脚外刃练起的,单脚外刃不反弓神仙也滑不出完整的弧线来,所以虽然没有在语言上强调反弓,实际上是在通过动作练习找到自己合适的反弓角度,这恰恰是强调反弓是动作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为反弓而反弓。


三、双脚承重各50%吗?


这个问题特意问了考试的认证员,sia四级教练,得到的答案是,双脚各50%谁也站不住。而且这边的等级考试一直考到准金牌级都只考察和练习外脚,各50%只是一部分人的认识,并不是日本sia协会的官方标准。


四、杖要拿很宽?


这个就更个性化了,但二级以上教练资格考试是要考过旗门的,大鹏展翅恐怕很难过吧,说白了也还是一部分人的习惯而已。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会对日系滑法有这样的认识?这认识多数来自于几位大神广为流传的DVD,但实时是这几位大神每年都出新的DVD,而且每集都有新的噱头,比如我手里还有丸山用猫跳技术讲大回转的DVD,不能把这就当是日系,就好像看了苍老师的DVD,不能说这就是日本妹子一样。


2#
发表于 2016-1-28 13:24:2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先占位再认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28 13:38:1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28 16:49:16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神比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8 17:50:44 | 只看该作者
双脚各50%谁也站不住
讲到重点了。呵呵。严重同意啊,外脚承重练好之前真的不用考虑内脚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28 20: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拉布 于 2016-1-28 22:14 编辑

可能是这样,日本跟别人一样的东西,大家都不怎么关心,日本自己比较独特的东西,才会被冠以日式滑法?

比如这个视频,SAJ的《日本滑雪联盟2012滑雪指导与认证》,就是很明确的大内倾无反弓,两脚承重双轴转弯。所以大家说的日式双轴,应该主要是指着一类。

视频在这个贴里,14楼。


另外,需要探讨一下引身的问题。引身,如果是说Extension,那么不应该发生在中性位置之后,而是之前。引身Extension的作用,是解除立刃,回到中性位置。从中性位置开始的,应该是立刃,从身体姿态看就是Aligning或者Changing Lean Line,而不会再有引身,如果有的话也是屈身Flexion。

实际上,内倾这块,无论是SAJ的双轴还是别的流派,都是一样的。只要是用板刃滑行,就必须内倾。反弓与否,才是他们不同的关键。

点评

阿拉布老师的视频是SAJ的,SAJ说实话比较另类,我这里有SIA的教材,不过DVD好像有防拷贝功能,不知道怎么才能上传,和双轴完全没关系。 关于引伸,你说的术语应该是对的,我讲的不严谨,只说想表明在中性位置时是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2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28 21:37:06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了,刨除打码的,腐朽的帝国主义,都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28 22:06:15 | 只看该作者
我特别喜欢日系在中等坡度上的大弯滑法,特别具有观赏性!
我个人觉得,日本的雪实在是TMD太好了,而欧美雪况比较复杂,有些地方从山顶到山脚雪况跨越好几种,每个体系都会根据雪况选择更合适的方法。日系滑法我觉得是比较难学好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想法?亚洲人对滑雪更希望技术更好或者滑的更漂亮(中日韩),而欧美大多只是休闲、玩乐的滑,这些对滑法也有影响。我相信,只要肯下心思练,日系一样可以滑的很好(即使没人教导,10年200多天怎么也能练出点样子来)。


滑雪技术目的是为让你更安全,更快速的入门,一旦入了门,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但如果没有入门,不好的发力方法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偶尔滑几天或许没什么影响,练滑半个月,那就得学学怎么去正确的发力了。不论哪个滑雪体系,在对身体构造、物理原理以及滑行技术都是合理的,区别只是风格和发力方法,我觉得任何一种都可以。


点评

QIAO大师,确实如此。 个人感觉各个体系确实有区别,如果用汽车来比喻的话,这些系的区别就好像F1里麦克拉伦车队和法拉利车队的技术区别,而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雪友就好像在驾校里学驾驶的人,基础打好前纠结于F1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23: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3:02:36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6-1-28 20:10
可能是这样,日本跟别人一样的东西,大家都不怎么关心,日本自己比较独特的东西,才会被冠以日式滑法?

比 ...

阿拉布老师的视频是SAJ的,SAJ说实话比较另类,我这里有SIA的教材,不过DVD好像有防拷贝功能,不知道怎么才能上传,和双轴完全没关系。
关于引伸,你说的术语应该是对的,我讲的不严谨,只说想表明在中性位置时是双脚各50%,越过这个位置的瞬间要马上外腿大拇指发力。
在陡坡上中性位置的瞬间更短,所以比较不容易察觉这个差别,在缓坡上检查自己的动作,发现自己是双腿发力的,改了这一个细节,自己在HIGH C的立刃提早不少。
感谢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3:08:21 | 只看该作者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6-1-28 22:06
我特别喜欢日系在中等坡度上的大弯滑法,特别具有观赏性!
我个人觉得,日本的雪实在是TMD太好了,而欧美 ...

QIAO大师,确实如此。
个人感觉各个体系确实有区别,如果用汽车来比喻的话,这些系的区别就好像F1里麦克拉伦车队和法拉利车队的技术区别,而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雪友就好像在驾校里学驾驶的人,基础打好前纠结于F1层次的东西真的没必要。

点评

说得太对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5 1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