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山下脚是否要100%承重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11-22 15:15:12 | 只看该作者
BOAR_DOG 发表于 2016-11-22 15:02
Bergfex,是非常“传统”也就是老式的奥地利滑雪技术(如果我错了指正我),他对初学卡宾还有一个要求是直 ...

来自瑞士的Fabian也是这么教的,好像问题不大?我专门问过上身姿态的问题,他说瑞士那边对上身姿态没有严格的要求,允许自我发挥,而北美那边是要求很严格的(原话)。

不过只记得Fabian自己的上身姿态是非常挺拔的,回头我找视频在仔细端详端详。

点评

大神你回复的是19楼,不是20楼吧,身边没电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2 1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11-22 15:28:31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用的图片是纯卡的教学视频截图。滑雪是全身的运动,不能只看脚下的情况,这种情况时,滑雪者上半身都有反弓动作,楼主自己可以试试,做反弓动作时,人不可能是双腿发力的。另外a腿和k腿并不是练习梨式的后遗症,反而是梨式练的不扎实不正确的过,一般有a腿和k腿问题严重的滑雪者都有上下身分离不好,没有反弓,重心靠后等问题。我家孩子8岁,从梨式转平行时练了好长时间的标枪弯,现在双腿力量分配的很合理,基本没有k腿现象。建议楼主还是要结合实际,不要自己瞎练,那样容易进入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11-22 15:37:11 | 只看该作者
记的有句话是怎么说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我个人理解的是,在初学到中级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外脚承重,这是因为除了楼上各位说过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我总结的是外脚往后,重心容易前压,而内脚承重之后因为身体姿态的缘故,脚的位置在身前,承重容易导致重心后移而失去平衡。

各位大神介绍的练习外脚承重的录像很多,我前天在薰衣草上见那些日本运动员狂走刃之后还被教练拉回来练习山下脚单脚滑行,心里终于平衡了,别看你滑的好,还要跟我练一样的东西,哈哈。。

当外脚承重练到炉火纯青,收发自如的程度,如果再加速练习什么大回转,比赛旗门之类的,那必须要双脚并用啊,所以开始练习山上脚,就是在竞技运动里加强双脚对雪道的切割能力来增加稳定性。。这是俺瞎想的,对不对请各位大神指正。。。

点评

嗯,是非常对。  发表于 2016-11-22 22:47
我觉得很对!  发表于 2016-11-22 22: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7:03:29 | 只看该作者
firehawk 发表于 2016-11-22 10:31
我感觉楼主对技术理论的理解还不正确。这几年绿野上有那么多受过体系教练培训,研究过正规技术的热心高手, ...

谢谢哥们,我倒不是说外腿称重是错的。我想表达的是,现在很多雪友交流的时候说外腿全部称重。之前我也练过单外脚内刃滑行,所以现在没出现AK腿。只是内脚一直悬着就觉得肯定不该如此。昨天又看了JF的教学视频,其中讲的重点是没有绝对承重脚,转弯时收短内腿使外板建立板压,保持外腿伸长,并用臀肌转弯。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从入弯到出弯都是外腿完全称重。而且JF讲当达到最大角度和压缩时,应该立刻释放进入下一个弯,不能停留过长否则会锁死导致转向力的终止。由此我理解其实双腿都会承重,只是多少的问题。不应该出现1-9 或者0-10的比例。 当然我是自己的理解,还望兄弟指点。

点评

楼主在论坛混得还不够久啊,这个事有过很多讨论了。 你说双腿都要承重,只是多少的问题。这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肯定不会内板真得零承重,那样就不需要内板了。但是有一句箴言,记得是一位CSIA4级说的: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3 01: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11-22 17:52:5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懂你的意思了。我也曾在这里卡过关。
简单说这个压力是个动态过程,不同水平阶段有点小差别,本质一样。
我记得有几个图好像是犁式,半犁式 基本平行式,高级平行式就是讲立刃角度和压力分配的。
你找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11-22 18:00:3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15 发表于 2016-11-22 10:06
估计楼主还不太会转板子,外板承重的目的是转板子,内板承重多了板子不好转,不好转怎么能操控板子呢?当然 ...

这个好好回一下。外板承重并不是为了转板子,转板子通常要求大腿发力旋转,跟哪条腿承重倒是关系不大,不好转主要的原因是压力落后导致(内腿承重比较容易站在板尾上)。

外腿承重原因很多,我罗列几个,但并不一定是全部啊:
1 稳定,弯中内腿会收缩,外腿长,让你站着肯定比蹲着稳对吧;
2 外腿承重会自然形成一些反弓,这会让外板更加的稳定,具体原因略复杂,你相信大湿就对了;
3 符合身体结构(膝关节、踝关节等),这个我认为比较关键,我们不能因滑雪和受伤;
4 我知道的所有体系都强调外腿承重,不论是CSIA、PSIA、NZSIA、ASIA、BSIA,包括日本;尤其是竞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11-22 18:08:47 | 只看该作者
麦穗520 发表于 2016-11-22 10:55
请教一下firehawk学委,楼主发的第3张图就是最后一张图,内板有雪花溅起来,是因为主动施加了压力,而不 ...

不要太在意静态图,出弯阶段即使旧弯内腿承重(主动施压)完全可以呀!完全不施压而只靠旧弯外板带着转换也可以呀!我们要更多关注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11-22 18:27:01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6-11-22 15:15
来自瑞士的Fabian也是这么教的,好像问题不大?我专门问过上身姿态的问题,他说瑞士那边对上身姿态没有严 ...

大神你回复的是19楼,不是20楼吧,身边没电脑

点评

回的是18楼,我的回帖在20楼  发表于 2016-11-22 18: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11-22 22:5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4e00_u9fa5 于 2016-11-23 21:35 编辑

练习单腿外刃的时候 这个外刃的作用其实等于平时的那条内刃 不管哪条刃承重都能完成转弯 但显而易见使用内刃更轻松 我个人觉得吧练习外刃目的是为了保证走刃的稳定性 比如走刃时候重心有所失位的情况下 利用内腿外刃可以把身体调整回来或者说继续完成转弯 而不是真让你时时刻刻两腿五五分地去踩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11-23 01:53:05 | 只看该作者
双板奋斗的路上 发表于 2016-11-22 04:03
谢谢哥们,我倒不是说外腿称重是错的。我想表达的是,现在很多雪友交流的时候说外腿全部称重。之前我也练 ...

楼主在论坛混得还不够久啊,这个事有过很多讨论了。

你说双腿都要承重,只是多少的问题。这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肯定不会内板真得零承重,那样就不需要内板了。但是有一句箴言,记得是一位CSIA4级说的:你脑子里想着完全外板承重,到头来可能也就6-4分。换句话说如果你想着6-4,7-3,到头来就是内脚承重了。我们绝大多数大众雪友底子差得远,是不可能做到想怎么分力就怎么分力的,更何况滑行是个动态过程,两个板的平衡多少始终是在变化的,压力最大的时候外板承重最大就行了。这也就是外板全承重说法的来由。 真要想做到外腿内刃始终全承重的话,就得走racer竞技选手套路。 比如我这常见的十多岁小racer,经常看到他们在黑道冰面上一个弯从头到尾双手摸外脚,做特大的反弓。还有的要求彻底拖一个板,全程一只脚下雪道的。

JFB的视频都是我翻译的,如果哪个地方理解得不好也是我的责任。JFB是CSIA的,他已经默认了外腿主承重,而且是从一个弯刚入弯就是外腿主承重。他的讲解是关于通过收缩内腿(等于减少内腿承重)。我不清楚这一句:
达到最大角度和压缩时,应该立刻释放进入下一个弯
我不记得有过这句。JFB只说了不要追求角度,不要靠下压导致身体压缩转弯...而他强调的恰恰是不要完全释放两板板压,而是柔和过渡,形成方向性板压。这和CSIA的高级技术是一致的。

JFB的教学其实面向的等级已经很高了,要求在基本功上很过关,少说达到2级水平。比如今年新教学第一部,关于稳定姿态的内容,其实是已经假设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站姿,也能熟练地靠操控重心或雪板的方式控制前后平衡了。

点评

再求教一点,就是卡宾横移胯部入弯是不是速成的弯路? 有朋友建议我想大幅度反弓速成就直接移胯,不要靠大腿。 但是又看过绿野和您的帖子提到过移胯卡宾的弊端,和长远的影响,比如对弯的控制力弱,幅度大陡坡消耗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5 17:18
确实不久才一个雪季。和大家一样太多东西要学习。论坛以前的帖子有时候翻一个小时也找不到对症的。只好发帖求学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5 17:12
说得好! 看来你比我资历老啊,哈哈。 我再举个牛人, Paul Lorenz(原文参考这里Inside ski or outside ski),大概意思是我们很难分清两条腿分力究竟为多少,只有50%/50%和0%/100%比较容易分清。文中针对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3 08: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