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7502|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新手注意】关于反弓、上下分离不彻底的根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3 20:11: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双板奋斗的路上 于 2016-12-5 03:11 编辑

今天回顾了学委的反弓帖,发现了自己对反弓的一个严重的错误理解。
自学有时候会因为对文字的理解加入自己的遐想,导致很错误的结果。而且外表看着还不错,其实越练越歪曲。在这里提醒在自学苦练的朋友们一定要定期和高手交流,并不断回顾精华帖,自我反省,自我质疑。如果你有迷茫的地方,一定是有没理解透彻,或者错误存在。忽略的话会‘走火入魔’歧途难返。分析能力在自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说说我的错误理解吧,关于反弓的。
一直很重视这几个关键词:反弓,拧转,上下分离,上身保持正直,面朝山下。
然后也是这么练的,自然的反弓有了,面朝山下做到了,重心不落后了,不侧坐了,立刃把弯画圆了,可总是哪里别扭。
一直上下分离不彻底,却无从下手。朋友也看不出问题所在,就是姿势不顺眼。

今天终于反复分析之后,得出结论。(也未必正确,这就是自学过程中最头疼的:自己没能力分清对与错!)
我现在的反弓,虽说是自然形成,但却是参与了髋部(胯)和腰的反弓。什么意思呢?我从开始的理解就是,反弓是上身和下身形成夹角以保持平衡。但是折角在哪里却忽略掉了。 以至于一直是髋部反弓一部分,如果重心需要进一步反弓,我会利用腰部形成进一步反弓。描述:【夹起外腿侧腰部形成折角,内腿侧腰部拉长伸展】。通过这个方法让髋的反弓+腰以上的进一步反弓,来维持平衡。

我今天的结论是我一直都错了。腰不需要折角,因为髋关节完全可以做到足够大幅度的反弓,而腰部折角很有限。同时因为腰部发生反弓,上下分离看上去并不彻底。当高速换刃过程中,因为腰的参与,使恢复中性站姿到下一个反弓的过程增加了一个不必要的动作。在中速下并不明显,但是高速中借力换刃的时候会发生胯移过去了但是腰没跟上,直接破坏了平衡和力的流畅性,轻则毁掉下一个弯型,重则弹飞。

再回看了学委的立刃视频,对比了里面各幅度反弓的上身,确定了自己的推理。上身并不是要与雪道垂直的正直,而是脊椎正直,上身内倾是会发生的并不是错误。如果加入腰部反弓,则脊椎不直,上身不正,自然分离不彻底。


所以大家讨论的时候,所说的上身正直,并不是指与雪面垂直,而是脊椎保持正直。很容易被错误的理解。
就像我初学时看大家讲‘外腿承重’。很长时间我都以为是在批评错误动作(因为初学者主观思考两个雪板滑行,只用单脚承重一定是在批评错误)。
包括移胯入弯,很长时间才明白这到底是对是错。(其实既对也错,移胯要看是侧坐与否)。
文字的误解会有很多陷阱,千万要和绿野的高手们询问推敲,不然后果很严重。

在优酷找到一个视频:【JF Beaulieu and Ken 博士 聊反弓/上下分离】 其中就讨论有腰部反弓来减少髋部移动的情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3NDExNzkxNg==.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paction
其中提到的滑雪者(名字没听清,JF的口音蛮重的)把上下分离的折点提高到腰部(肋骨下方),这么做的原因是如果髋部入弯较多,会减弱对外板的力量(这点在练习中也有体会)。如果提高到腰部,则髋部移入较少,外板会非常有力(JF说他滑行中外板非常强劲)。同时JF担心的是,反弓从头到脚的一个弧度,有利于在弧度中分散各部位的压力。如果腰部分离,因为较软没有骨骼(除了脊椎),所有力量也许会积压在腰部折角,这样也许更容易受伤。KEN则比较保守,表示因为腰部需要往前折角,保持身形平衡前倾,所以同时又要左右反弓理论上有矛盾。最后并没有结果,也许可以相互结合。但是无论分离点在哪里,都应该是自然形成。或许根据个人身体参数结构不同,有些人可以从腰部高点上下分离。但是普遍还是髋关节。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20:25:36 | 只看该作者
顺带一提,腰部反弓的误区是在观察他人练习【犁式转弯+张开双臂反弓摸地】中发生的。
因为在犁式慢速和雪服掩盖下,髋反弓和腰反弓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形态。而腰部最软,从小学做早操侧伸展就是那里的运动。所以过往的经验和形态模仿让我误入歧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2-3 20:44: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只要会转大腿就不会纠结反弓这种事情了,转大腿上下分离,上半身保持稳定,反弓自然就出来了

点评

就是转大腿发现的问题,不知道该胯反弓还是该用腰部两侧反弓。我在滑行中感觉区别非常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 20: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20:49:0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15 发表于 2016-12-3 20:44
楼主只要会转大腿就不会纠结反弓这种事情了,转大腿上下分离,上半身保持稳定,反弓自然就出来了 ...

就是转大腿发现的问题,不知道该胯反弓还是该用腰部两侧反弓。我在滑行中感觉区别非常大。而且上半身究竟是髋部以上,还是腰部以上。是包含髋还是不包含。 这些都有必要弄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3 21:05:11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反弓这种事,各门派都有自己的说法,但是最后都是高手。所以这个东西没必要太纠结。

点评

但对初学的基础练习确实带来了困扰  发表于 2016-12-3 2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21:24:4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想腰部分离,两侧肌肉一定要强壮,针对锻炼过,不然腰部反弓特别容易酸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2-4 00:5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rehawk 于 2016-12-3 16:17 编辑

楼主提出的是个非常关键的好问题。

这个折角具体在哪本身很多教练也不是很清楚,也不统一。在教初学者时用的反弓,会用你说的倒飞机,对初中级还会朝山下做体育课上的伸展运动练习反弓。直到讲到刻滑、大弯才会强调正确反弓的重要性。

JF 提到的在腰往上反弓的人是Olivier Godbout(法语,听不清楚正常),第二个说要像香蕉一样均匀反弓的是Norman Kreutz。 前者是去年示范队的成员,滑得非常好,很猛,自由式尤其厉害。后者是一代老教练,是CSIA的宗师级人物。JF 本人之前滑得也相当猛,可以看他13年以前的视频,但是后来脊柱弯曲受伤,歇了一年之后滑法完全改走缓和路线。Olivier的视频也可以搜到,可以看出他滑得非常好,但是动作和别的示范队成员也有区别。 反弓折角是在髋关节还是腰部,因为雪服的原因本身不明显,但是可以看出Olvier的大弯反弓不如别的成员大,而且很显然上下身分离少了很多。

新的CSIA手册上对分离和反弓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两者并不是并列的,不光是说为了平衡你要同时分离和反弓,而是先有分离容许反弓的存在,才能平衡。也就是说,分离是反弓的先决必要条件。 这在我之前翻译的一篇Paul Lorenz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内倾还是反弓,重点何在》)。 反弓虽然定义是有个折角,但是作为动作他是需要一定上下身分离的,这样才有可能正确地弓到外板上去。 否则或者是侧坐式的错误反弓,或者是腰部反弓。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卡宾大弯也需要一点轴转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了搓,仅仅是为了构建一点点分离角度,从而可以反弓而已。

Dr.Ken 别看视频里他滑得不猛,他可是CSIA很有名的动作分析专家,JF等高手都找他来给自己分析。他本人也是4级和考官。我在我做的两个视频里和很多的动作分析回复里的话很多都是从他的室内课程录像里学到的,受益匪浅。

那么具体反弓是应该集中在腰部,弯曲一定的脊柱,还是完全放在髋关节,脊柱保证正直呢?前者太容易受伤,需要很好的肌肉支持才能相对安全,故不适合大众;后者很像奥地利的传统滑法,一个反弓分离的“高山姿势”,但是缺点在于并不灵活有力,滑行效果会差些。我个人觉得追求在两者中间是最好的,具体在滑行的时候自己应该对反弓的位置能有清晰的认识,避免自己受伤。 关于脊柱正直的问题,绝大多数体系都是要求正直的。CSIA这点稍有不同,手册里有写:“脊柱、髋、膝、踝关节排列”,而不仅是在说下身的三个关节。很多四级滑行时确实稍有脊柱的弯曲,包括前后的弯曲,所以你看很多CSIA的滑行稍有那么一点点“哈腰”。而且在平行中弯等滑法的过渡阶段时,会看到CSIA的示范员不一定是上身和小腿平行,而是上身有点往前弓,有一个香蕉式的均匀角度。


点评

我们这边俱乐部老资格的教练的确很久以前学过香蕉式的反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4 09: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2-4 01:2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rehawk 于 2016-12-3 12:44 编辑

补充上述两位大牛的滑行视频:

Olivier Godbout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k5OTIwNDk2.html (常HOLD住兄打错了,这个是EP不是IP)
这个是示范队刚选出来时他的滑法。可以看出来是标准的CSIA示范队滑法,弯间漂,弯中反弓加压,加速出弯转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0ODA0MzQ4OA==.html
这个是Interski大会前的滑法,可以看出多了些分离。


Norman Kreutz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0ODA0NDkxMg==.html
看制服这应该是2010年或之前拍的,不过他的滑法一直都差不多。他的滑法其实是很有代表性的CSIA滑法,在上一个版本的四级考试规范和再之前的版本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很多雪友判断滑得好不好时只看身子姿势动作大不大,但其实最说明水平的是雪板的表现。Norman虽然看着轻松悠闲,弯也不大,也没多少内倾,可是看他的板子的轨迹,板刃的变化,功底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点评

精辟!!!  发表于 2016-12-4 0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02:20:14 | 只看该作者
firehawk 发表于 2016-12-4 01:21
补充上述两位大牛的滑行视频:

Olivier Godbout

学委真是个知识宝库!看过这些信息后,好像有很多问题,但是不知从何问起。是我水平还没达到,虽然能看到问题但是无从下手。对各方面都是似懂非懂的层面。我就先从髋部反弓练起,应该不会出错。

问题来了:
1. 怎么在入弯后反弓有效的施加到外板上?
现在我感觉在弯中(左右两侧),反弓没完全施加到外板上。有侧坐的嫌疑,有一次遇到个小雪包一颠,差点摔到弯内。在弯板子转过来一些之后就能把力量压稳了。
2. 在初中级道练习时(速度约45km/h),不搓雪的情况下(保持速度),想减小转弯半径(增大弧度),需要更大的立刃角度。更高立刃则需要腿部增加内倾。进而上身需要大幅度反弓抵消内倾。 在这时候,就发生了外板板压不足,刻雪不牢的情况(疑似侧坐了)。 那么如何在这种速度下,把弯画圆画小,又稳定抓牢不侧坐呢?

点评

理论的问题提出的很好,下面该带入实际滑行了。 反弓的教学一般是从陡坡的站姿开始的。在陡坡上保持一个稳定姿势,让躯干面朝山下板板头,然后上身向山下倾斜,体会弓向外板中央,增加立刃和外板承重的感觉。 http:/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5 02: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02:25:59 | 只看该作者
firehawk 发表于 2016-12-4 00:56
楼主提出的是个非常关键的好问题。

这个折角具体在哪本身很多教练也不是很清楚,也不统一。在教初学者时用 ...

我先去看《内倾还是反弓,重点何在》。
“脊柱、髋、膝、踝关节排列” 不解脊柱排列是什么意思?

点评

这块的翻译用词我还没太搞清楚,原文是这样的:[attachimg]5319323[/attachimg] 就是说对齐的平衡姿态需要脊椎的参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5 01: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