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redglad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滑雪视频] 宝哥的2017季末视频第二部,请坛友们指点。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3-22 13:55:38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视频里的hockey stop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方式:用了身体重量去压雪板而不是用骨骼去支撑。

表现出来就是重心后座。

你可以先放弃这种hockey stop的练习方法,换另一种方法练习:长距离横滑降,然后突然反躬从而停止。启动横滑降前,你已经摆好了上下分离&长而强的外腿。等你练熟了,你就会用外腿了,你就知道怎么用骨头而不是用体重了。

具体方法,如果你可以的话,去YouTube的CSIA主页搜“technical reference 3” 和 一个John Gillies的“Hip to Grip”这俩视频,全部是讲HS或者HS的分解。

点评

like  发表于 2017-3-23 01:37
先练习分解的分解,ok,多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2 1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2#
发表于 2017-3-22 13:56: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3#
发表于 2017-3-22 13:59: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5:18:20 | 只看该作者
jiangong 发表于 2017-3-22 13:55
视频里的hockey stop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方式:用了身体重量去压雪板而不是用骨骼去支撑。

表现出来就是重 ...

先练习分解的分解,ok,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3-23 01:36:58 | 只看该作者
redgladi 发表于 2017-3-21 20:39
谢谢学委,首先这首歌是上个雪季在万龙的雪具店听到的,然后就有了把这首歌做成配乐的想法,这回制作仓促 ...

如何能不主动倾倒,是不是还是靠独立旋转下肢,上下分离导致更大的立刃角度和内倾角度?内倾是果,不是因。


靠上身稳定,提前在新外腿上站好平衡好,然后独立旋转下肢没错。立刃和内倾角度是在前提做到的情况下,外板承重越好,内倾就越好,也和速度和坡度很有关系。在你视频里的速度下这个内倾程度差不多已经够了。如果要追求手摸地的极限卡宾,则需要更夸张的主动内倾,那是另一个问题。

在大弯中,如何能让外侧身体跟住内侧身体呢?看很多大神滑雪,都有外臂往弯内带动一下的感觉。
的确很多大神,包括我前几周考2级的教官也会有外侧手带一下的感觉。不过这个他自己也说了,只是一个习惯,不可以带动肩膀或者上身。有些体系比较注重手的位置,会要求手始终在前面。

外侧跟内侧应该是同步的,内侧自然领先一点,如果“外侧跟不上内侧”,只能说明外板承重没有做好,内板承重多了。比如你较弱的那个方向就是这样。

我外腿伸展收回时,曲缩太厉害了,是么?
曲缩太厉害就落后了,就得靠更厉害地伸展或者引身来恢复居中,小弯里没这个时间,所以不得不靠外力辅助。雪况不错没有包,这么多的曲缩是没有必要的,所以试着把外腿保持伸长状态,出弯落后的感觉就会减少很多,入弯也更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3-23 01:40:33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不按照你家四纲领的要求和次序点评?


楼主滑得方向是对的,姿态没影响到转腿,转腿没影响到分离,分离没影响到立刃,正常视频分析就行。如果是前一条表现差强人意,还谈不上下一条的,比如大多中级雪友,那就得按顺序来。比如我之前的站姿就是个瓶颈,突破了瓶颈才能谈改进别的。

点评

这个,理解完全不同。 有没有影响,可以按你楼下说的,加速试试。能加上速,那就没影响呗。 不过,把“Turn is led by the lower body and the ski design”直接用转腿代替,我一直表示不能理解。“and the ski d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3 0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3-23 04:19:51 | 只看该作者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7-3-21 21:26
又听了遍BGM。。。  

其实,特别喜欢LZ最后那段“小弯”,这是用中弯方法来滑的小弯,但我非常喜欢那种 ...

这种小弯的好处是在全是包啊冰啊土啊什么的的雪道上,或者下大雾,人多的时候不容易撞上什么东西或者把板子磕坏。而且加速之后会变得很动态很漂亮。



点评

今天在万龙复杂的雪道上体验了一番(万龙昨天一场春雪,但是气温高,雪道下面全是冰,上面全是浮雪),的确如学委所说,这种小弯的稳定性很好,在这种雪道上还是控制比较自如, 目前弯与弯的衔接做得不好,弯型的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23: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8#
发表于 2017-3-23 07:48: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3-23 09:13: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理解完全不同。

有没有影响,可以按你楼下说的,加速试试。能加上速,那就没影响呗。

不过,把“Turn is led by the lower body and the ski design”直接用转腿代替,我一直表示不能理解。“and the ski design”,是C与P最大的区别,到你这就不见了。算了,你们C家的事情我不多说,你们说了算。

点评

等到能加上速了,有的问题也已经改好了。没改好速度是加不上去的。 第二个问题其实指得讨论一下。 CSIA对每种弯看的是speed, turn shape, level of ski performance 三条,速度,弯型和雪板表现。如果是中级平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3 1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3-23 11:31:12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7-3-22 20:13
这个,理解完全不同。

有没有影响,可以按你楼下说的,加速试试。能加上速,那就没影响呗。

等到能加上速了,有的问题也已经改好了。没改好速度是加不上去的。

第二个问题其实指得讨论一下。
CSIA对每种弯看的是speed, turn shape, level of ski performance 三条,速度,弯型和雪板表现。如果是中级平行,就是intermediate的中级速度,圆圆的中弯形,和不怎么要求的雪板表现;AP高级平行就是高级速度和高级的雪板表现。 Ski Design作为新加入的描述,其实是高级技术中对雪板表现的要求,包括卡宾等。

到二级考试其实都是不要求雪板表现的,整个四条纲领几乎都要卡掉一半,变成如下:
Use of all joint helps maintain a centred stance; 少说了外力的部分
Turning effort is led by the lower body; 少说了雪板表现的部分。下身带转在C里面确实等于转腿。
Upper and lower body separation allows for angulation to provide grip; 这个是一样的
Movement patterns are coordinated for effective turn linking; 少说了弯间能量转换的部分。

所以说我之前那段话里“姿态没影响到转腿,转腿没影响到分离”是用转腿一言涵盖了两层意思,确实不严谨。雪板表现主要是在高速下体现,我想楼主这段视频里除了大弯,速度还没那么快,我就忽略掉了。这里揭露一个不幸的事实:C的教官做视频分析时有个套路,先夸半天好的地方,再轻轻点一下不好的地方,我回贴时偶尔也会稍稍套用一下...

点评

这个感觉主要看你跟trainer熟不熟,熟了之后就基本是直接跟你说问题了,当然只要你在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还是会使劲说super xxx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3 20:43
嗯嗯,了解了。 我一贯对自己发言的要求,有针对特定级别的说法,一定会指明这个级别。共勉吧。 最后那个套路,PSIA也是一样的,P家有专门的文件说怎么评价学员,怎么先夸,怎么委婉的指出问题,最后怎么以期待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3 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