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QiaoJiann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乔大湿的2016~17雪季总结视频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7-4-9 19:38:14 | 只看该作者
顶乔大师~顺便问一下,您片子发绿野后多久通过审核的啊?我昨天下午发的,现在还在审核中…

点评

已经过了需要审核的阶段了。。。。 混到一定资格就有特权——无需审核  发表于 2017-4-10 07: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7-4-13 08:14:2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理解的没错,上面的分歧主要是外跨的位置(即胯的朝向)和板头的方向应不应该一致的问题。我想说说我的观点。

我分析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胯的朝向就是肩(或者胸、或者身体)的朝向,如果这一前提错了,那后面的分析就都错了

那么板头方向和胸的朝向是怎样的关系呢?引用常HOLD兄的一张图:

图中可以看出入弯时,胸的朝向领先于板头朝向,而到弧顶时,板头朝向追上了胸的朝向,从弧顶到滚落线,胸的朝向又落后于板头朝向。  也就是说,在一个C弯中 ,板头方向和胸的方向之间的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在弧顶一瞬间一致,其他时候都不同。上半个弯,胯领先于板头,下半个弯,板头领先于胯。
      大湿说的意思应该是,在下半个弯,虽然胯落后于板头,但不能落后太多,而是要有意识地跟进,否则就会出现不对劲。所谓不对劲,一是角度差合适,会有一种蹬实的感觉,感觉身体中重量都压在搬上了,所谓的一种”立木顶千金“的感觉。角度差过大,会有一种上半身的重量传递不到雪板的感觉。二是胯与下肢毕竟是连在一起的,腿和胯再怎么分离,连接处的朝向角度还是接近的,而且上下分离会互相产生扭力,如果胯滞后过多,会产生一种扭力,这种扭力的方向与大腿驱转的方向相反,从而会影响大腿的驱转效率。而现实中很多追求反弓、追求面朝山下的雪友,很容易在追求过程中,形成胯滞后于雪板过多的问题。

那么怎么样才算不滞后呢?再借用常HOLD兄的图片,其中蓝线是身体重心(COM)的行进轨迹。而大神Jonathan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身体朝向应该是COM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蓝线的切线方向,这一结论不仅说明胸的朝向与板头的方向(红线的切线)是不同的,也说明重心轨迹偏离雪板轨迹的程度,决定了胸的朝向和板头方向偏离的程度。小弯,重心轨迹和雪板轨迹偏离大,重心轨迹接近直线,胸的朝向变化小,更体现出面向山下;大弯,重心轨迹和雪板轨迹的偏离小,胸的朝向变化更接近于板头的朝向变化,更体现出”面向板头“(接近于面向板头)。

直观图.png (626.75 KB, 下载次数: 0)

直观图.png

双曲线.gif (818.99 KB, 下载次数: 0)

双曲线.gif

点评

如果那次晚宴你在的话,失之交臂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6 21:43
非常好的解释!!! 我怎么把大神的话给忘了,当时,这个问题还是我提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6 21:42
提醒一下,胸与板头朝向一致的位置,也就是旋转/轴转的中性点,不是弧顶。 在这幅图里(基础平行),就是是入弯启动点/压力中性点,第13帧。 友情提示,立刃中性点在第12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4 1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7-4-14 10:3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拉布 于 2017-4-14 10:37 编辑
尼斯湖怪兽 发表于 2017-4-13 08:14
如果理解的没错,上面的分歧主要是外跨的位置(即胯的朝向)和板头的方向应不应该一致的问题。我想说说我的 ...

提醒一下,胸与板头朝向一致的位置,也就是旋转/轴转的中性点,不是弧顶。

在这幅图里(基础平行),就是是入弯启动点/压力中性点,第13帧。(友情提示,立刃中性点在第12帧。)
另外,“面先COM前进方向”与其说是描述,还不如说是一种“提示”,包括前压鞋舌等等,都是提示,是引导正确动作的方式,而不是说必须这么做或者这么做了肯定就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7-4-14 17:14:54 | 只看该作者
乔大师厉害【表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7-4-14 17:15:41 | 只看该作者
乔大师的滑法还真有点像瑞里大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21:42:18 | 只看该作者
尼斯湖怪兽 发表于 2017-4-13 08:14
如果理解的没错,上面的分歧主要是外跨的位置(即胯的朝向)和板头的方向应不应该一致的问题。我想说说我的 ...

非常好的解释!!! 我怎么把大神的话给忘了,当时,这个问题还是我提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21:43:00 | 只看该作者
尼斯湖怪兽 发表于 2017-4-13 08:14
如果理解的没错,上面的分歧主要是外跨的位置(即胯的朝向)和板头的方向应不应该一致的问题。我想说说我的 ...

如果那次晚宴你在的话,失之交臂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7-4-17 20:52:08 | 只看该作者
[@]QiaoJiannan[/@]大湿,我是黑龙江的,没参加那场盛宴,但我仔细看了你的帖子,而且记住了那句话,那句话的确太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7-4-17 21:06:02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提醒一下,胸与板头朝向一致的位置,也就是旋转/轴转的中性点,不是弧顶。

我不知道旋转/轴转中性点的概念是什么?能说说么,我好分析一下。如果是你说的12帧、13帧的位置,那我不同意你的看法,12、13帧位置,红线的蓝线的切线方向明显是不同的,也就是胸朝向和板头朝向明显是不同的。而在弧顶,蓝线和红线的切向方向是相同的,即都平行于滚落线。还是用常hold兄的图片,转换点(是不是中性点?)的身体朝向和板头朝向明显不同,弯越小,角度越大。

点评

你引用的资料是Bob Barnes制作的回转序列图,所以要解读的话还是要尽量从原始资料理解比较准确。 BB定义的中性区/点有四种: 转弯中性区:"Turn Neutral"—the moment a new turn begins—the end of one turn and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8 08: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7-4-17 21:57:33 | 只看该作者
补图

朝向一致性?.jpg (21.07 KB, 下载次数: 0)

朝向一致性?.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