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QiaoJiannan 于 2018-1-10 16:10 编辑
以下是回论坛某雪友的回复,觉得挺有意思就发出来,一同研究研究。
坐马桶说改也好改,不停跳跃即可!但说实话,我目前还没见过有人真通过跳跃解决问题的,可能是太辛苦了(通过跳跃解决前后重心问题的雪友我只见过两类,第一类是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别人跟她说“跳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于是就练好了;另一类是对技术疯狂追求的,逼自己不停去练,于是练好了。不论哪一类,都能在一 ~ 两个雪季内彻底解决前后重心问题)。
出弯瞬间雪板会有非常大的动量带着你转换,那感觉确实非常美妙。分析坐马桶的原因,我认为是“体验到滑行比较爽的感觉”。既然滑爽了,那就再试试能不能更爽点儿,于是滑着滑着就坐稳了。 滑行中重心落后是人的生理本能,在坡度较缓的地方重心落后其实没什么太大问题,此时如果尝试“全”卡宾(所谓地上两道印儿那种),速度感会比普通搓雪平行式快很多,容易体会出弯雪板带你“biu”的一下飞起来的感觉。
从我的感觉说下二者区别,马桶“biu”:出弯被板子带着走,爽是有点爽,但几乎没什么控制力,坡度不合适就会越滑越快(滑熟练了的,板子立刃更高,可以通过弯型控制一定的速度,但对坡度要求还是很高);非常辛苦,雪道长的话中级需要休息数次;立刃的角度很恒定,每个弯立刃角度差不多;一旦掉入板子的节奏里很难更改,板子说去哪儿就得去哪儿;。
好的“biu”:出弯也会爽,但你感觉到的是雪板顶你出弯(顶和带这种模糊的词语是我自己的感受),而且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是让板子继续顶你一会儿还是迅速出弯,通过控制这个时间来决定弯型大小、弯的弧度,还有速度,非常好的控制力;体力消耗并不比普通平行式多多少,表现是滑同样的距离,用搓雪和卡宾消耗的体力差不太多(从停下来喘气急促度就能分辨);完全自己控制每个弯的形状,甚至可以在弯中改变立刃角度来改变方向;节奏我说了算,跟滑的时候有非常好的表现力。
在没有很好的前后重心控制能力之前,好的“biu”不容易滑爽,马桶“biu”容易;
好的“biu”在缓坡上不容易滑爽,速度控制力太强以致于感觉没速度,马桶“biu”容易;
好的“biu”通常会有旋转(轴转+拧转)掺杂在里面,虽然我们说卡宾的时候不拧不拧,但身体会下意识有这个动作来控制速度,马桶“biu”没有旋转,因为真的转不动;
好的“biu”对地形无要求,烂雪有坑有小包完全不受影响,马桶“biu”不行,腿很快就酸了;
好的“biu” 可以在比较陡的坡上尝试,中间可能会带些拧的动作来控制速度,不算pure卡但是能滑,马桶“biu”不行;
好的“biu”爽点自己控制,自己选择出弯时机,马桶“biu”不能。
以上就是我对马桶“biu”的一些看法,欢迎探讨。 其实,马桶“biu”最终也能练成大师的,只是花的时间会久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