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雪友多次推荐Fischer F18,但对其特性也不是非常了解(只滑过前身P800),这不行,必须自己滑出感觉了推荐才有说服力,于是,在南山试滑朋友的F18(感谢韩哥),写点体验来分享。
我试滑的是167长度,三维122-74-103,双半径12~15,对我来说短点儿(根据身高我应该滑170~174长度,身高+体重应该滑176~180长度,体重大需适当增加长度),不过不影响滑行感觉,毕竟南山没有太陡的雪道,这块板子我也滑不了太陡的雪道。
官方标称这块板子的级别是中级(5~8),根据之前的分级方法,我自己滑行感觉在2~7(我的分级标准参考这里)。第一圈觉得最佳滑行级别范围在5~6,滑了几圈后觉得可以在5.5~6.5之间,也就是说,用它练技术非常合适滴。我第一块板子买的级别略高,致使我头两个雪季一直跟它较劲,等第四雪季适应了很快又觉得它不够用了,可说是比较失败的选择。如果当时选择级别低一级,也可能会很快就淘汰掉,但起码不用跟它较劲俩雪季了。所以,我是非常建议一到两个雪季内的雪友买中级板儿的,高级板儿很遭罪。
回想我当初试用高级甚至专家级板(以下统称高级),结合朋友反馈,总结选择“一步到位”雪板的初滑感受如下:
1 一上高级板就觉得高级板儿特稳,比雪场、套餐甚至中级板强很多;
2 一上高级板就觉得板刃特别抓雪,低级板儿打滑厉害没法滑;
3 一上高级板就觉得速度特别快,低级板的板速不过瘾;
4 一上专家级板就觉得走刃很easy,低级板甚至中高级板走刃都不行;
这几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这些都是真实感受,谈不上对错,咱们分析每一条特点。
1 高级板因为比较硬,且重量大,肯定比低级别的板子要稳定。有人会说中级板子滑快了抖,板子抖最主要原因是重心落后,跟板子级别关系不大,也许高级板儿现在不抖,但速度再快重心落后一样抖,不解决根本问题。当初我用高级板儿留下的回忆就是:滑起来累,脚酸腿疼的,没快感。
2 高级板比中级板抓雪是一定的,尤其在比较光的硬雪面上这点尤为突出。这是雪板着雪面积决定的,高级板板子硬,跟地面着力点就长,跟板刃锋不锋利关系不大,跟板子长度关系也不大。如果能重心居中+彻底放松脚踝,用整只板子板刃在雪面上转弯,中级板抓雪能力其实够用了,起码在南山高道,用F18没有丝毫感觉抓不住雪的感觉。其实,板子抓雪能力是一项评测指标,跟“刹车”滑中的板刃抓雪没关系,它是在拧转中板刃对雪面抓雪的能力描述,初、中级阶段基本感受不出来这种抓雪回馈。
3 雪板速度主要取决于板底材料,高级板板底好,速度快。中级板即使打很好的蜡也没法跟高级板比的。但其实,速度在滑行中真不是非常重要,很多练习都需要中速甚至低速。如果觉得慢,可以去陡坡,速度自然快。
4 这点可能是很多专家级板被推崇的主要因素,用顶级板在初级道卡宾确实非常Easy,动作幅度也可以做的比较“大”。我第二雪季在南山新中级用Stockli SL,觉得自己卡的挺爽的,现在想想,当初只是沿着刃在走,雪板说去哪就得去哪儿,根本没有控制力。
这么说是不是一定不要用高级板儿呢?不见得,如果你是技术狂人,喜欢自虐;有时间一个雪季上雪4~50天的;或以打比赛为主;又或就滑野雪蘑菇不怎么太练道内技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板子。但对大多数雪友,一雪季滑10~20天的,第一 ~ 二雪季内强烈推荐中级板儿,何必跟自己较劲是不是。
中级板儿的优点列几个:
1 前后重心。高级板尤其专家级板比较容易养成重心落后习惯。因为好的站姿才会觉得板子比较稳,重心落后会觉得板子打滑厉害,中级板对纠正前后重心有较大帮助。
2 左右重心。如果能做到全外腿承重的话,中级板表现还不错滴,卡宾也可以走走的,别想滑太高速度就是了。
3 旋转。高级板很难转得动,中级板转起来容易多了。
4 刃。中级板在刃上的表现不太明显,能稍微感觉到刃就行,再提高需要高级板支撑。
中级板最主要的局限性就是速度,其次是地形。中级板很难滑高速,60基本就是极限了,再快板子会失去控制力,只剩冲坡,对练技术无意义;中级板去陡坡虽然也能练技术,但滑起来确实不太爽,总觉得“脚底下全是冰”,只有前后重心做到基本没毛病+外腿承重才不会怕冰,但能做到这点确实挺有难度;处理复杂地形比如烂雪、蘑菇,中级板表现很难令人满意。
什么情况下中级板需要升级高级板呢? 资金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但除此之外我的两哥判断标准。
1 在小雪场可以用完全不同的弯型滑下中高级道。例如南山老中级,能以n/2n/3n数量的弯(n>10)滑下,完全控速,线路自控,即使还有其它问题,都可以考虑换高级板儿了。
2 崇礼中高级雪道,例如万龙玉龙或其它雪场黑道可以中级不休息,持续控速、连续转弯滑到缆车,即使姿势不好看,或其它各种问题,都可以考虑换高级板儿了。
这两点是最低标准,最高标准是在中级道滑出圆润的弯型。自己觉得不算,得拍下了让高手看觉得可以才行。
说到这儿貌似都没提F18有啥特点,都是在说中级板、高级板之间的区别。这个没办法,我滑的中级板太少,觉得F18表现已经是中级板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其实中级与中级之间差距不是特别大,对于真爱滑雪的爱好者只是过渡产品,如果还非要选的话,我建议——挑涂装最漂亮的。。。
说多少都不如直接看效果,F18也能卡宾滴,滑的比较随意,凑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