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uuball08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装备讨论] 请教双板初中级板和鞋的问题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9-12 15:39:47 | 只看该作者
weijys 发表于 2018-9-11 23:25
没有套餐一说。

品牌官方有比较清晰的建议搭配款式,定义需求并认清产品后可以买官搭。

多谢耐心回复和扫盲~
想请问下,我重心保持得不好,滑行中要经常纠正自己的重心,特别是坡度不均匀的时候,重心调整是滞后的。硬度高的鞋会不会导致更难重心前压呢?
另外市面上宽度小于100的鞋不多,如果再加上外观和价格因素就很难选了,像98和102这样的差距会有很大影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8-9-12 19:23:48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eijys 于 2018-9-12 22:03 编辑

不少品牌的女鞋和女板宣称重心位置调教符合女性anatomy。

同系列内的几款鞋,低硬度比高硬度的鞋筒motion range更大一些;同时,科学的女鞋设计应该是低鞋筒(low cuff),甚至鞋底坡度和鞋筒前倾角度的设计会比男鞋(除竞技鞋之外没有中性鞋一说)大一点点(1度到3度的差别),以适应女性的自然站姿需求。因此,鞋的超高硬度对重心习惯性后座有坏的“依赖作用”,但是对运动风格(sportive/aggressive)前压又有好的“支持作用”,这是低硬度鞋不能实现的。
对鞋的理解提上去之后,便不能只因重心后座而刻意选低硬度鞋来“强迫”自己提高掌控重心的能力。
换个思路想一想,倘若做到出神入化的重心调控,岂不是零硬度雪鞋也能实现人板合一的滑行?即便在理想状态下能成立,但是在现代滑雪装备领域和实际滑行状态这近乎是无稽之谈。

再说女板。我对比过某些同一数理设计的男板(中性板)和女板,发现除了板花之外没有任何不同。

总之,若不能买到真正意义上针对“女性特征”调教的女士雪板,建议买双尺码合适、类别和宽度恰当的女款雪鞋,对女士滑行“减负”的帮助是比较显著的。

宽度在98-100mm的女鞋,引起注意的并非只是宽度,更深得人心的是穿着的包裹感。拿道内鞋Atomic Hawx大系来说,其三个亚系Magna、Prime、Ultra的宽度、高度、容量均依次降低,同硬度标号的三个亚系雪鞋的内胆级别也基本依次升高,功能性组件会依次改良,实际达到的riding performance也依次改善。相同性质的雪鞋大系还有道内鞋Dalbello DS等。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像Tecnica鞋厂那样,用HV高容量版(如Mach 1 HV标宽103mm 坡3.8度 倾12度)、MV中容量版(如Mach1 MV标宽100mm 坡3.8度 倾12度)、LV低容量版(如Mach1 LV标宽98mm 坡4.5度 倾13度),仅从数理设计进行区别,而不在材料、科技、工艺等方面进行增减配,买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量脚数据和滑行风格而定,几款鞋的建议零售价统一,没“坑”。

所以,如果是针对压实雪道的装备,强烈建议买偏硬的女款道内板和100mm及以下标宽的女款道内鞋。准确的鞋码比高硬度的鞋更易实现对重心的把控。


最后说一点,自山上向山下的滑行过程,重心是在动态平衡中度过,并非一开始踩准了重心位置就全程不落后。调整重心(更宏观地说 应该叫路径规划)是预见性的决策,不要把心思放在“重心跟不上身子—补救—下一个周期的滑行曲线再次落后—补救”的恶性循环里面。如果在滑行中发现sportive的感觉不再(根本原因是超出了自己现有的对雪道处理的能力范围),在保证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前提下立刻停止滑行,确认前方雪况后重新起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8-9-12 20:1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拉布 于 2018-9-12 20:17 编辑

再多说几句吧。

1)板子短了会怎么样?转弯更容易,刹车距离变长,搓雪滑法速度更快,卡宾滑法速度更慢。

2)目标确定为休闲雪,就别想太多高大上的东西,滑雪这个领域,以“未来用的上”花的钱,往往会毁了你的现在。没时间,技术要求低,那就一定要抓当下的需求,别为了虚无缥缈的噱头浪费银子。

3)中国作为新兴不成熟滑雪市场,消费倾向实在是。。。(俩字不说了)。既然有机会去欧洲,不如去那边买,去人家成熟的大型雪具店,听听人家都说什么建议。

4)鞋,一定要试,对于第一双鞋+新手来说,参数屁用没有。除了鞋长,鞋楦宽度,硬度,还有鞋的容积式查不到的,不试不会知道那个品牌和型号是真是适合自己脚型的。

5)有句话叫“技术不够装备凑”,然而更常见却难意识到的是:技术不够,装备背锅。
以上。

点评

很中肯。作为家有碎钞机的孩儿妈也没胆量乱花钱。生活在北京,感觉开展初级以上的滑雪运动真心挺难,我们并不是工作很忙或生活压力很大的人,但规律的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每年有数的年假、崇礼一次往返6小时以上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3 1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8-9-13 08:42:13 | 只看该作者
helpmyself 发表于 2018-9-11 18:31
确实鞋不应该买太软的,我认为女鞋应该90硬度起

我开始买的是110的 后来换了130的 没感觉什么不同 就是比以前更紧了些 。只要别太软,买个性价比合适的硬度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8-9-13 09:57:51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新的鞋是100的
过几天我得买双新的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1:20:54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9-12 20:11
再多说几句吧。

1)板子短了会怎么样?转弯更容易,刹车距离变长,搓雪滑法速度更快,卡宾滑法速度更慢。

很中肯。作为家有碎钞机的孩儿妈也没胆量乱花钱。生活在北京,感觉开展初级以上的滑雪运动真心挺难,我们并不是工作很忙或生活压力很大的人,但规律的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每年有数的年假、崇礼一次往返6小时以上的交通成本和国内的人群密集度都设置了重重的障碍。说实话去年做了一次功课,抛开路费不提,同样的住宿、雪票、租雪具和上团体课(崇礼没有成人团体课只能是私教),春节期间滑雪5天在崇礼要比法国贵不少,还是在法国全民假期的2月里。

点评

想想北京,或者中国的实际情况,就都能理解了,简单讲无非两个问题: 第一,雪太少 第二,人太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3 2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8-9-13 18:3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脑洞比脑袋大的脑洞 于 2018-9-13 18:46 编辑

我就是两年前买了4000多的套餐板今年准备全换的人,我的体会是但凡认真滑了,差不多两个赛季套餐板就不够用了,最大的问题是鞋软,鞋垫差,往前轻压鞋筒现在感觉跟没有一样,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我患了足底筋膜炎
站在雪鞋上痛不欲生,今年我换了新鞋,换了新鞋垫,正在考虑要不要把板子也换掉,因为这个板子相对我的体重一定太软,切在雪里之后感觉板子本身已经弯到极限无法控制,只有搓雪才能圆转如意控制方向滑圆
套餐板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入门的时候干净,够用,装备知根知底心里有数
另外鞋的容积楼上有人提了,太重要了,本人高脚背,平时运动鞋耐克都夹脚压脚面只能穿李宁,
同样是海德的鞋,我只能穿EDGE,R系列塞进去甚至会压到脚心酸胀,挑战者我塞进去还行但是感觉穿一天就会很痛苦,,最后还是只能选择EDGE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8-9-13 22:25:15 | 只看该作者
uuball0818 发表于 2018-9-13 11:20
很中肯。作为家有碎钞机的孩儿妈也没胆量乱花钱。生活在北京,感觉开展初级以上的滑雪运动真心挺难,我们 ...

想想北京,或者中国的实际情况,就都能理解了,简单讲无非两个问题:

第一,雪太少

第二,人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8-9-14 12:57:12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9-11 07:49
上次你推荐的那篇雪鞋知识大全的文章我翻译完了,有时间可以帮我检查一下,多谢啦。 ...

啊?我推荐的?

点评

抱歉抱歉,搞错了,是weijys推荐的。  发表于 2018-9-14 1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8-9-19 15:23:33 | 只看该作者
初级、中级的话,一般60-90度的足够了。最近,看到有一款日本品牌的不错,应该比较适合亚洲人的脚型。价位不高,颜值倒挺高,可以看看。Bighorn雪鞋 www.bighorn.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