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 于 2011-7-14 20:20 编辑
(三)一山一水总关情--名胜榜
好了,名人先提这些吧,该说说让那么些名人和凡人流连忘返的扬州名胜了。上一篇大话说到镇江主要是“三山一街”,相比镇江,扬州更大更文更“江南”有更多的风景,简单说是“一湖一河一巷、三园三寺三塔、两墓两朵花”
“一湖”嘛,自然指瘦西湖,这是扬州的名片。它原名保障河,又名长春河,其实在宋以前就是条普通的野河,估计也美不到哪去,所以在隋炀帝演义和唐宋那些文人笔下少有点名(不排除有今人非死乞白赖地把某些句子生往上套),只是康熙、乾隆这两位皇帝驴友的多次光顾,扬州盐商在沿河两岸搞房产开发、圈地构园建别墅,这才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十里林亭通画舫”的胜境,据说最盛时期曾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而其中的园林更曾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如此说来,瘦西湖之精髓,并非在湖,而是在园,这其实是座城中之“园”、“水上花园”,只是这园中水长了些多了些!江湖上有句话,叫作“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听听,扬州最初是靠园林和亭台楼阁取胜的,而在瘦西湖内,恰恰就有徐园、莲花桥(五亭桥)、白塔、小金山、虹桥等多园多景,而在扬州的诸般景点中,瘦西湖的故事也该是最多的,比如“徐园土匪从良终被炸”“盐商连夜堆白塔”“木桩围出小金山”“虹桥修禊诗万篇”“和尚诗成小金山”“钓鱼台乾隆钓鱼”“五亭桥十五赏十五月”等等,这里特别说说五亭桥。
桥上建亭建廊当是宋朝流行开来的,全国各地至今还留有或重建了很多亭桥和廊桥,如婺源彩虹桥,江西古亭桥,福州二桥亭桥,上海的双亭桥,重庆的天生桥、三多桥、两河廊桥、北门风雨桥,贵州肇兴风雨桥、黎平地坪风雨桥,淮安八亭桥、北京颐和园幽风桥、镜桥、练桥、绿柳桥,等等等等。在众多的亭桥中,全国共有五座“五亭桥”:福建安平桥、广西程阳桥、北京五龙亭、宜春五亭桥、扬州五亭桥。这其中,“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最古老最漫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乖乖,虽然难度系数不大,可那是87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啊!),程阳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的杰作、是目前保护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也是四座世界级历史名桥之一(另外三个是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及罗马沃桥),北京五龙亭是最S最龙装修等级最高的皇桥(就在北海公园北海北岸),江西宜春五亭桥是扬州五亭桥的当代山寨版,而被当做瘦西湖、当作扬州城标志的瘦西湖上的五亭桥,则是最漂亮最艺术最出名上镜率最高的一座!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芦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莲花桥。”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当然,这般雅致俊朗之姿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从北海的五龙亭化生出来的,属于吸取提高之作。
在瘦西湖,还有一座源于北海、同样也被江南化、扬州化了的建筑---紧邻五亭桥的"瘦"白塔,皇城的白塔是大肚大身,而到了瘦西湖则被瘦了身、变得娇小可人了(甚至还有点象大清皇帝的小官帽儿),这应该也是建筑艺术家的手笔,至于那段儿盐商用盐包连夜堆白塔的故事那是当不得真的,皇帝老子哪是那么容易糊弄的。而那座源于诗歌的“二十四桥”更是不靠谱,今人修的新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只是用来迎合游人圆梦的,笔者更相信杜牧的二十四桥非但不是一座桥,也不是24桥,而很可能是泛指水城里所有的桥(其中的一座可能作过24位歌星演出的场景),这是他惯用的“雷语”,该手段与李白有一拼,只是其数量级稍差,老李张口便成“千”上“万”,而小杜最多是噘嘴数“十”呼“百”,君不闻:“春风十里扬州路”“十年一觉扬州梦”“南朝四百八十寺”,诸如此音吧!论说夸张这种手段,应该只适合于艺术创作来强化意境增进感情,断不能当真,更不能用于宣传炒作歌功颂德、用于国家建设统计评估、用于愚弄百姓混淆视听,小李的二十四桥还算是小作,但他的《阿房宫赋》可是遗患不浅,在没有读透《史记》没有考古佐证的情况下,他居然就那么“覆压三百余里”,就那么“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了(其实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楚人”烧剩的那堆“焦土”是规模小得多的秦咸阳宫的),后人由此生发了多少联想多少感叹!扯!想想那么多那么多伟大正确的结论竟然建立在夸大其词子虚无有之上,怎不叫人后背冒冷!---咳咳,扯远了,收!
总得说来,瘦西湖还是蛮大蛮长(长4公里),也蛮有转头的,真真是“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如果把杭州的西湖比作西施,那扬州的瘦西湖堪比那个“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的林妹妹了(她就是从扬州走出去的),游人尽可徒步,也可乘船、包船、听船娘唱唱小曲,花它一整天来仔细端详,特别是西岸长长的围墙兼碑墙,都够辨认、揣摩上个把钟头的。(围墙那一头是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扬州财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乖乖隆滴咚,财源滚滚达西湖!)。另外,若是走累了,坐下来琢磨下这些景致如何得名、如何打造,也不失为一乐趣,比如借杭州的西湖、借镇江的金山、借北京的亭桥和白塔,“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借来五亭作莲花,移来白塔束柳腰”,啧啧,借得这叫一个巧!这叫一个得意!!
在此,特别赞一下扬州的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个不是借的,从全国看,扬州却是做得最好的。君不见,桂林市打造桂林山水,把好端端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变成“桂林高楼夹山水”;杭州更是沿西子湖高楼速立,把 “三面湖山一面城”,变成“两面湖山两片墙”, 更大点的,北京、南京哪里还有古城的影子?扬州呢?可是有绝招!据说在瘦西湖周围新建高楼时,建设规划部门先要往气象局跑,干吗?-----借气球!先把气球在设计地址放到设计高度,然后从瘦西湖的白塔、五亭桥、二十四桥等主要景点观望,标准是:“让气球消失”-----此时的高度便是未来建筑物的设计高度!这个看似搞笑的“土办法”,却保证了由绿树、碧水、青瓦勾勒的天际轮廓线。如此,瘦西湖才成了“国内唯一没有视觉污染的风景名胜区”。
接下来简单说下“一河”吧,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镇江、扬州这一对文武双城,同时拥有着长江和运河这“两水”,但人们提到镇江,更多关注长江,提起扬州,却多关注运河,官方民间莫不如此,似乎商量好了各分一个。其实扬州和长江的联系,真的主要靠业已作古的“瓜洲古渡”了(那个润扬大桥的话题更关注桥而不在江水,镇扬汽渡也无需多说)。
瓜洲渡也称扬子津,其实最初真正的扬子津早在瓜洲渡前便有,在高旻寺附近,是隋大运河与扬子江(长江自扬州至入海口一段旧称)的交汇点,而爪洲原本是江心的一块沙碛,后来长江南坍北淤,爪洲就和北岸相连,于是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开出一条25里长的瓜洲运河(伊娄河)直通扬子津与古运河连通,始有瓜洲渡,再后来长江水道不断变化,南淤北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这一年很让国人痛心,中日甲午战争失败那一年嘛),瓜洲渡口连同宋簸箕城和明抗倭城一起统统沦于江中。(今日之瓜洲镇是后来重建的,开发出的一个古渡景点和杜十娘的“沉箱亭”也只是纪念意义的,非是原址原迹了,而新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也于1958年改在东去10公里的六圩镇了(http://www.yzsl.gov.cn/wen.asp?id=3008)。
好了,我们就沿渡口来看看这“一河”之水吧。大运河----这条让扬州城赖以成长、成名的母亲河,在市区内绕来绕去几十里,成了扬州的血脉了,这条血脉最早的一段,就是即将于2014年迎来2500岁生日的“邗沟”, 在今黄金坝向西至螺丝湾桥之间(大王庙和夫差桥都坐落在此段),长近2公里,宽20米左右,两岸依然树木葱茏,焕发着勃勃生机。而运河最漂亮最具风采的一段,应该是在南去2公里的东关街的东出口、东关古渡一带和老城的南关,那宽宽的河道、那夹岸摇曳的嫩柳枝,特别在烟花三月时节,一定摇得你心醉。当然了,运河之美美在水,杨柳之美美在柳条和嫩叶,至于烟花嘛,最好是在想像中,可别真的飘在眼前顶在头上荡在水中。
目前扬州开发了运河水上游项目,坐在游船上,下面是清澈的古运河水,沿岸是林立的人文古迹,从长江入口处开始,瓜洲古渡、八大名刹之一高旻寺、盛唐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扬子津、鉴真东渡码头宝塔湾、伊斯兰宗教名胜普哈丁墓、以及新老运河的分水岭茱萸湾等。水线再向北,便是古驿站高邮、莲藕之乡宝应等更远的地方。
再来说说“一巷”。 扬州城不大、楼不高(扬州是用“气球法”严格控制楼层高度的),它的小巷更是别有韵味。它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齐名,同是透视大城小百姓的窗口。扬州的小巷大多风情古朴、清静安逸、杨柳依依,或曲曲折折、犹如迷宫,或直来直去、一眼望不到头,或巷陌深深、巷中有巷、巷中套巷、巷巷相通而又巷巷各异。漫步在小巷那精心铺就的砖路,人仿佛是从汉唐穿越而来,岁月的雨水将青砖冲出了一条条细密的沟纹,浅浅的洼痕留着唐宋繁华时期人们留下的脚印。逢着下雨天,雨点有节奏的溅落声,仿佛是诗人郊外踏青归来的马蹄声。此时此刻,不由得令人幻想“逢着一个打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被这些小巷分隔串联的,是扬州的人家,是那些黛墙青瓦的四合院。扬州人爱种花养鸟,院内红花绿叶,屋堂色彩凝重、古色古香。透过院门和墙上的砖窗,有时可以看到几个老人正手捧茶壶,在大树下默默弈棋、观棋。小巷深处,偶尔也会传来几声有板有眼的京剧唱腔,或是一段悠扬的扬州清曲……
“扬州城,巷子深,户挨户,门对门,门里门外一家人,清早开门问个早,小巷虽狭不碍人,来往行人礼三分,卖菜的慢语轻声, 买菜的如拨琴筝。”
“扬州城,巷子深,地官第,东圈门,自东向西组衙门,小小衙门八字开,有钱无钱都进来,衙门从盐不从政,若从政为民撑天,若从盐为民生存。”
“扬州城,巷子深,夏不热,冬不冷,月下小巷更迷人,夜风徐徐拂人面,满耳管弦吐心声,春江花月又逢春,吹箫的闭目轻吐,拨弦的如执绣针。”
“扬州城,巷子深,如蛛网,遍全城,恰似血管一根根,古城千年姿色好,全靠小巷做支撑,容光焕发惊世人.昨天挂古代星光,今天挂时代风灯。”
“扬州城,巷子深,青砖路,黑漆门,深深小巷育伟人,罗西峰 阮文达,史可法 朱自清,从古自今如春笋,昔日里光华灿烂,今日里四海威震。”
“扬州城,巷子深,如窑窟,不露真,一坛好酒代代存,若要索得小巷语,不要破译也意会,请来巷中听雨声,淅沥沥流去辛酸, 淅沥沥流来新生。”
“扬州的小巷,就是古城扬州文化底蕴的一种深层流露,是一幅淡雅清秀的城市风俗画,是城市建筑艺术中的一篇淳朴清新的乐章。”
在这众多的小巷中,最著名的当是那条政府特别维护的东关巷,它的东口就是东关古渡遗址,而扬州园林中那个著名的“个园”便深藏在这小巷的里面。
接着就来看看扬州的园林吧,这就要联系到陕商、晋商和徽商。商城扬州在明朝时候,“秦腔翕语满街巷”,在扬州做生意的大多是山西人、陕西人和徽州人。到了康熙年间,政府盐业政策的改变,造成陕退、晋转、徽进,儒商徽商便成为两淮盐商的主流,从而影响了扬州园林的风格。另外,开放的扬州也是能领风气之先的时尚城市,“扬气”、奢华,把衣食住行讲究到极致。于是,在商贾如云的扬州,那些财大气粗的盐商和官宦,营造了众多的融南北造园之长的、颇具儒雅之风的私家宅第,造就了“扬州园林甲天下”! “扬州园林综合了南北的特色,自成一格,其雄伟中寓明秀,得雅健之致,所谓‘健笔写柔情’”,只是后来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的战火、文化大革命等等的破坏,扬州经济和园林建筑才衰落下去,经济让位给上海,园林让位给苏州。在幸存的几处园林建筑中,个园、何园是两个代表,从中可以品味出当时扬州的富足繁盛和园林特色。
“个园”是当时两淮盐业总商(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黄至筠的私人花园,南临东关街,北对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典型的前宅后园式古典私家住宅园林,全国四大名园之一(另三园为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建于清朝中期的1881年,占地35亩,其名拆自“竹”字(个园也是黄总的别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个园虽大而深,但因遍植竹子,气势却掩于竹林中。此园最大的特色是“四季叠石”,即分别用黄山石和太湖石叠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充分体现了“扬州园林以叠石胜”。另外前面奢华的豪宅、笔直高耸的火巷和雅致的丛书楼及清美、清颂、汉学三堂及其中的柏木厅也深有讲究。竹、石、人这三个特色恰好构成“个”园的三笔,这“三合一”造就的独特风光和精巧的艺术构思,都隐约透着主人清高的雅兴和低调的作风-----不事张扬、隐于市井,却有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
另一园“何园”艺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东南段以北的徐凝门街,建于晚清1883年,占地20多亩,是体现中西合壁风格的私家园林,晚清建筑艺术成就最高的“中国晚清第一园”。其名源自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埠以舒啸”的诗句,园主姓何,知识分子的代表,故此园更具文气,虽比个园小,但少了那种窒息的压抑和内敛的气派,更多透露着人文的亲和感。园分三部分:园居院落、后花园、片石山房,它有几大特色:“天下第一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的“复道回廊”和千米串楼(1500米);“天下第一山”----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镇园之宝; “天下第一窗”---园林中移步换景的花窗;“天下第一亭”---水上戏台水心亭;还有中西合璧的“玉绣楼”,江南规模最大的“楠木厅”,由此营造的环环相扣、内外有别、中西合璧、居游两便的人居环境,使得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审美和居游功能在此达到高度和谐与极至完美,成为“江南园林中的孤例”。
最后要提的园是“小盘古”, 这是家“高端私家园林会所”, 位于丁家湾大树巷内,系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江总督的住宅园。园内假山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故而得名“小盘谷”。
与个园、何园相比,小盘谷占地很小,建筑物和山石也不多,但妙在集中紧凑,以少胜多,小中见大。水池、山石和楼阁之间,或幽深,或开朗,或高峻,或低平,对比鲜明,节奏多变,在有限的空间里,因地制宜,随形造景,产生深山大泽的气势,咫尺天涯,耐人寻味,这是其他园子所不能相比的。小盘谷总体分为三部分,西部为平房住宅区,中部为一大厅,大厅右为一火巷,巷东即花园。一道花墙又将园子隔成两个庭院。墙内山池,墙外花木。一边是人工精心构造的琼楼阆苑,一边是绿叶扶疏的自然景色,其间有月洞相通,似隔非隔,而一幽一旷、一密一疏、一文一朴,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这也是扬州造园艺术中高超的一手。
下面来看看扬州的“三寺”:律宗的大明寺、禅宗的高旻(min)寺和伊斯兰教的仙鹤寺。其实扬州的寺庙远不止这些,之所以选这三个,实在因为其历史文化的厚重及其代表性。
大明寺乃扬州八大名刹之首,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毗邻瘦西湖北门。它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该寺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清代因讳“大明”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为迎接“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像中国展”,大明寺恢复原名。
大明寺景区可看的东西很多,主要有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堂(平山堂、谷林堂、鉴真纪念堂)、塔(栖灵塔)、楼(藏经楼、平远楼)、泉(天下第五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明寺主要因鉴真出名,而寺里的平山堂、栖灵塔、鉴真纪念馆也都是沾了名星的光。 “远山来与此堂平”的平山堂是欧阳修建来供赏景吟诗交友的地方,扬州最高的“栖灵塔”是隋文帝建来供养佛骨舍利的,唐风日韵的鉴真纪念馆自然是供奉鉴真大和尚的。
我们先来说说栖灵塔,这个就要牵扯上隋文帝,这位开国皇帝经过“和平演变”接了他外甥的班、一生勤勉不事奢华,也没啥生活作风问题,建国后除了装修了下办公楼、挖了一段广通渠、建了些大粮仓之外,并没做太多劳民伤财的事,但为了庆贺他60华诞,他竟特别改年号为仁寿,并在全国各地建了30座纪念塔(也算是普天同庆吧),此塔便是那三十分之一,只可惜242年后的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毁于火灾,这也让此后一干诗人少了李白白居易那样的登临之幸吟咏之快。(熟悉中国佛教史的都知道,中国汉传佛教有过“三武一宗”四次“法难”,即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栖灵寺被焚后两年,唐武宗“会昌法难”(841~845)更让大明寺整个倒闭。这以后,寺庙屡建屡废、屡废屡建,但栖灵塔直到一千多年后的1993~1995年才二度建成。此后,这个矗立在扬州头顶的73米高的仿唐九层楼阁塔,便成了继瘦西湖五亭桥之后另一个地标了。
接下来重点说下鉴真纪念堂。之所以重点说,一是因为鉴真大和尚,二是因为这座建筑本身,三是因为中国的古代建筑。
唐天宝元年(742年),两位日本留学僧(其实是“星探”)来到扬州,来挖当时的佛教律学大师、大明寺当家人鉴真和尚,在他们忽悠下,鉴真在12年间6次东渡(三次被抓被拦,两次半途而废,估计是因为偷渡,赞助也不丰,坐不上最好最靠谱的船,最后还是搭日本遣唐使返程的船过去的,另外西天取经的那个玄奘法师也是“偷渡”,所以这些政府不扶持的项目一定是困难多多,只有作出成绩后才功劳大大),后在日本传法10年,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还有豆腐等饮食文化介绍到日本,为日本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中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日本人民的文化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后来,日本奉其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足见其功绩!1963年,在鉴真圆寂1200年时,“鉴真纪念馆”在大明寺奠基,经10年始成,其建筑仿照鉴真在日本主持建造并修行传法的奈良唐招提寺,设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大部分,院中是日本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石灯笼,正堂供奉着鉴真法师干漆夹纻坐像,坐像前有一只日本天皇赠的铜香炉。纪念堂门厅对面是由晴空阁改造的鉴真生平事迹文物史料陈列室。
在这里,从鉴真的事迹,可联想到很多中日间的民间交往和国家恩怨。日本的发展,至少有三方面的基础: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西方的现代科技、三是从中国等国家巧取豪夺的战略资源和钱财。本来一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的岛国,能发展到日后和现在的模样,绝对有惊人的东西!
在这里,还可以简单领略日本的园林风格。日本的建筑及园林,深受汉以后的中国文化影响,特别是鉴真东渡时的奈良时期大量吸收盛唐文化。到了14~15世纪更迎来了日本庭园的黄金时代---室町时代,创造了“枯山水”(又叫“假山水”,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真山真水而得名)的造园技法,鉴真纪念堂前那两株樱花树,及树下的四块模仿海浪的白砂池,便是中国寺庙里难得一见的日式风格。(顺便提一下:北京马甸桥西北的双秀公园中之“一秀”---翠石园,实乃日本园林的经典之作)
在这里,还能见识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说起中国古代建筑,通常是从形式上按西方的建筑科学方法,分上中下三段与西方建筑对比,即中国的“砖石高台基、砖木矮墙身、木结构大屋顶”,这与西方的“深基础、高墙身高廊柱、尖屋顶穹屋顶平屋顶‘无屋顶’”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最突出的是高高在上周边延展的大屋顶,而西方最突出的是高高矗立的大柱子,这似乎在诉说着中西文化、中西哲学的差异:中国强调大一统、西方强调人格独立;中国强调阴柔以曲为美、西方强调刚硬有力度。有意思的是,这种风格竟然反映在中西方的数字形式上:中国是一、 二、三,西方是Ⅰ、Ⅱ、Ⅲ,那个中国的“一”、特别是汉隶中的那个标志性的“蚕头燕尾”的“一”分明就是个大屋脊,“一二三”分明就是那一层层的屋檐,而那些罗马数字Ⅰ、Ⅱ、Ⅲ,分明就是一根根的罗马柱!再演绎一下,那些会拐弯的阿拉伯数字123(其实是印度数字),俨然就是伊斯兰穹顶的模样。(要体验这三种数字和建筑的巧合,就去天安门广场吧,天安门及故宫里到处是中国的“一二三”,人民大会堂外沿竖立的是简单化的ⅠⅡⅢ,广场两侧、夜晚最清晰的两座穹顶十字还有稍远处那个大鸭蛋分明就是个2,而所有的这三类数字,都统统被请上了天安门城楼,化成了屋顶、立柱和大灯笼)。
在这里,更能见识中国 唐代的建筑风格。这个是比较稀罕的,目前已知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仅有四座: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县广仁王庙正殿、平顺县天台庵正殿,均在山西不那么容易到达的地方(容易到的话估计早就没没了),而偶能一见的一定是当代山寨版了。很有意思,山寨的最像的两座都与鉴真有关,一个是远在海南的南山寺(鉴真五渡时被刮到了海南岛,就地修整传法,以后海南建纪念堂便选在了南山),一个就是近在眼前的鉴真纪念堂,再看更多的,就去旁边的“唐城遗址”吧,再要看更多更多的,就东渡去更远更远的日本奈良吧,那是鉴真们领导打造的老牌山寨版。国内山寨的唐朝建筑很容易辨别,一是颜色多为黑色,不同于明清的金碧辉煌(那时没有那么多琉璃瓦),二是屋脊和正脊上的吻兽,特别是这个吻兽,原来多作“鸱(chī)尾”,象龙尾巴(估计是让它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来灭火,可打远处看倒很象是两个对顶的牛犄角),唐朝中期以后则多作“鸱吻”,即改成了张嘴吞脊状,再以后,怕它不老实就在它头上插了把剑,现在见得最多的明清建筑的正吻就是黄一色或绿一色的“剑靶鸱吻”了。
再来说下 仙鹤寺,这个名字看着很异类,仙鹤是道家的宠物,怎么和“寺”混搭了?而如果到得寺前,面对中国传统的大屋顶殿宇,估计你怎么也想不到,这寺非佛寺非道观,而是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并且,还是中国东南部同广州光塔寺(怀圣寺)、泉州麒麟寺(圣友寺)、杭州凤凰寺并称的伊斯兰教四大名寺 (http://www.scapeworld.com/03jingguanziyuan/01renwenjingguanziyuan/08gusimingsha/gusimingsha23.htm)。这就怪了,伊斯兰的礼拜寺怎么叫了这么一个名字、也没有修成圆形穹顶尖拱门的阿拉伯式呢?
这要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孙普哈丁说起,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这位西域至圣从当时陆上丝绸之路过来,经洛阳、武昌沿江而下,到得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阿拉伯人聚集较多的扬州城传教,想必是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受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影响,再加上原本的阿拉伯飞毯的意象,于是创造性的造出这么一座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江南特色的“飞来寺”来。
按设计,这寺最前面的照壁为鹤嘴,大门堂为鹤头,南北两古井为鹤眼,寺门至大殿的露天通道为鹤颈,礼拜殿为鹤身,南北两厅房为鹤翅,左右两棵柏树为鹤足,大殿后的竹林为鹤尾,(可惜目前鹤嘴和一鹤翅、一鹤眼都残废了),后院的主体建筑抱山楼及院落兼有园林风格,并有一名联:“淮左古名都,记十里珠帘,二分明月;园林今胜地,看千竿寒翠,四在烟岚”。总体设计中国化,但功能布局、内部装饰却遵循伊斯兰教制度,于是,这座“唐装穿在身,心依然伊斯兰”的中阿合壁的宗教建筑诞生了。时至今日,该寺依然保留着宋、元、明、清四代伊斯兰教文化的遗迹,受到中外穆斯林的珍视,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扬州曾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打通时空的阻隔,同时又是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于一体的城市,仙鹤寺的特别意义,与比它更早的、同为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广州光塔寺一样,其实便是昭示着人类不同文化的共处、交融和双赢。这座奇特的、有着特殊意义的寺院,就在市区南门街,背靠汶河南路,南北毗邻著名的文昌阁和扬州大学。而这位建寺的先贤,后来就安息在东去2.5公里、紧邻东关古渡的运河东岸。
最后说说高旻(min)寺:高旻寺是临水寺,位于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并称长江流域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
传高旻寺创建于隋代,屡兴屡废,且数易其名。康熙四十二年(1730),康熙第四次南巡扬州时,曾登临寺内天中塔(9层72米高),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旻为“天”意)。康熙第五、六次南巡,乾隆的六次南巡,均曾驻跸于高旻寺行宫。到清代中叶高旻寺达到鼎盛,其建筑完备,规模宏大,皇帝临幸,名僧辈出。
说来扬州在历史上并没有象模象样当几回首都,但扬州的寺庙却很有皇帝缘,常因皇帝临幸而成为高规格的花园寺庙,但同样也“命运多舛”,最要命的要数“扬州十日”“太平天国”“文化大革命”几次浩劫,高旻寺主要的建筑便毁在文革中。从1996年起恢复重建以来,如今高旻寺重又焕发生机:主体建筑为“皇家宫殿”, 气势宏大,雕梁画栋,附属建筑活泼轻灵、幽雅又含蓄,使佛教建筑形态民居化、花园化,以世俗情态格调逐渐代替了宗教神秘色彩。新建的禅堂,现存的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西楼、水阁凉亭、寮房各抱地势,高低错落,自得天趣。寺外运河水泊,涟漪平缓,微波荡漾,殿宇倒映,衬以白云蓝天,嘉木葱笼,其秀丽、恬静、明洁、灵秀,实为水城扬州寺庙之特色,非其他山林寺庙之能比。
三塔:扬州多寺也多塔,因材质不同有石塔、砖塔、砖木混合塔;外观上有圆形、四方、六面、八面等形状;因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区别,形成了单层、密檐、楼阁式、喇嘛式多种塔形。除了上面提到的大明寺栖灵塔,这里重点说下出现在大运河纪念邮票上的文峰塔和镇国寺塔(那套邮票共7张:依次为北京燃灯塔、天津天后宫、济宁山陕会馆、淮安清江闸、扬州文峰塔、杭州拱辰桥、扬州镇国寺塔,扬州双塔占了七分之二)。
全国共有20多座“文峰塔”(http://baike.baidu.com/view/13980.htm),大多建在水边,扬州的文峰塔原本是一座灯塔,位于市区南门外官河南岸宝塔路旁,处于古运河入江水道三湾子岸边,塔外即为“古运河”的石碑, 无论是从南京经宁通高速进入扬州(跨古运河时北望2.5公里处),还是从镇江至瓜州沿古运河进入扬州,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卓尔不群的古塔,这是水陆交通进出扬州的标志。夜幕降临时,高处点燃灯火,就能为南来北往船只导航。时至今日,文峰塔虽已退役,但塔身上的灯龛大部还留存着,让人不禁想起它昔日的辉煌。
“宝塔有湾湾有塔,琼花无观观无花”,唐代,长江与扬州近在咫尺,为了减少江水的直接冲激,唐人将长江和扬州相连处的运河故意凿成“之”字形,汹涌澎湃的江流斗折蛇行,自然得到缓冲,进扬州城时便如被训服的野马,呼出温柔敦厚之气。文峰塔就建在运河的转弯处的东岸,成为进出扬州所见的标塔,它“送夕阳,迎素月”,忠实地为南来北往船只导航,“送客迎宾总是情”。据说鉴真在第二、五、六次渡海的时候,也是从这里出发的。
在建筑上,文峰塔为七层八角砖木结构楼阁式塔,一到六层外观为八角,而内心都是四方,但这些四方内壁上下交错,重叠亦成八角形,到第七层时,内外壁统一为八角形。此塔最宜登高远眺,俯观塔下殿宇静谧安详,运河流淌,形成动静对比。不远处即是荷花池,塔影倒悬运河之中,荷池居于绿荫之内。人们将塔喻笔,池喻砚,一笔一砚,互为借景。登上塔顶,可尽览古运河及扬州市区风光。 北眺,古城旧貌新颜,通衢大街、车水马龙,层楼民居、鳞次栉比。南望,长江静如练,似乎失却了波涛汹涌、山奔海立之势;南岸金山寺象屏,仍旧显示出雾裹云遮,清丽妩媚之状。
另外一座镇国寺塔不在扬州市区,而在扬州辖管的高邮市西门湾、运河中心的河心岛上,又称西塔,曾有“南方大雁塔”之美誉。它的塔身全部用青砖砌建,高 25 米,呈平面方形。塔顶为四角攒尖式,顶端直立着二米高葫芦式紫铜塔尖,底层有南北拱门,二层到七层均有塔门,两旁建有小佛龛。三层到五层的塔门两旁砌有突出的半圆砖柱,层层之间都有叠砌砖出檐,明显地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在全国 600 多座古塔中,堪称翘楚。
这个塔原是唐僖宗的弟弟修行时所建(874年),本为9层,后历经火风之灾成“空塔”“断塔”,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重修时改为7层。1956年运河拓宽,周恩来总理亲批“让道保塔”,在塔的四周直径100米以内填土筑成“运河岛”,该塔方保留下来,形成千里运河上的孤景。一般佛教名胜都是塔寺相依,而镇国寺塔此时有塔无寺,孤立在参差的荒木和杂乱的野草丛中,塔身长满不知名的野草和荆棒,仿佛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巨人,尽披岁月的沧桑;由于四面环水,仿若与世隔绝,没有晨钟暮鼓相伴,没有香客游人来往,偶有不知名的野鸟忙忙碌碌地飞进飞出。天长日久,河心岛几乎成了一个荒无人迹的地方。“衰草苍苍,白雾茫茫,有座砖塔,在水一方”,此时此地,没有比这个调调更适合此塔了。
不过,这首挽歌没唱满50年,旅游大开发的浪潮就卷上了岸,2004年,镇国寺恢复重建,绿树掩映之中,露出了大雄宝殿的红墙黄瓦、翘角飞檐。河心岛上出现了僧人们从容而勤勉的身影,每日里有规律的晨钟暮鼓;还有一队一队络绎不绝的游客香众。后来当地人捐资兴建了“普渡桥”,为西塔景区再添一胜景。自此,更多游客纷至踏来。“登塔远眺,高邮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群鸥阵阵,帆船点点。落日映照下的镇国寺塔更见风采,是一幅色彩绚丽的风景画:落日的余晖将运河水染得红灿灿一片,古塔在运河中映下情美的倒影;微风骤起,涟漪阵阵,那涟漪是红红的、亮的、动的,塔影随风荡漾,那塔影也是红红的、闪亮的、波动的,……太阳在远远的湖面上漫慢地消失了,古塔的周围,雀噪四起,黑鸦点点,以后渐渐地、渐渐地寂静下来,古塔消融在苍茫的暮色当中…… ”
两墓:这是两处普通人不感冒的地方,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宗教领袖普哈丁的墓、一个是政坛大腕的雷塘隋炀帝陵。这里说说炀帝陵、说说隋朝。在中国历代王朝中,隋朝是被正史、野史严重贬低和歪曲的一个朝代,它就象流星一样,瞬间的闪耀、永远的寂静。可真实的历史绝对不是这样的,那闪耀的瞬间,就象一枚信号弹,宣告了另一个无比辉煌的唐王朝的诞生。就在这一瞬间,中国历史上N多的第一降临了:
开拓了“过于秦汉远矣”和超过后世唐宗宋祖及元明时代的辽阔疆域;
“开凿”出“功利千秋”的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主要是拓宽、疏通、串联。
修筑了25000多里的交通干路,建起了全国空前的水陆交通网络和水利灌溉系统;
建造了被誉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的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民工的智慧。
为士子文人开创并为后世沿袭上千年的登阁拜相机会:科举考试;(文帝开创,炀帝正式确立)
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文化建设,整理了数千部文化典籍;(文帝)
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校“太医署”和古代最精美的图书馆;
确立了为以后历代沿袭的教坊制,组织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几万人的文艺音乐演出队伍;(炀帝的排场)
发明了活动宫殿;(观风行殿,可惜这个和炀帝的“迷楼”一样,难觅真迹)
第一次扶持了佛教宗派的产生,开始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杨广下扬州,欲和谐江南)
第一次有了领先世界的外伤断肠吻合手术的记载;
第一次在法律思想史上废除了“十恶”之条款;
第一次免除妇女的课税,揭开了取消妇女人头税的序幕;
第一次取消了商品入市税;
第一次在京都设立专门招待少数民族商吏的“四方馆”,提出“混一戎夏、诸侯一家”的思想政策,把郡县制推广到西域;
第一次在“无隔华夷”的开放政策下隆重地接待数十国外国使团和商人及留学生,进行了空前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次……,……(以上改编自蒙泰恩抄录的炀帝陵展览)
如此多的创举和成绩,都发生在隋朝短短37年多的历史上(公元58l--6l8年)。翻开隋朝的地图,翻阅隋朝真实的历史,对比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历朝的皇帝和政绩,研究那些不戴政治眼镜不念思想紧箍咒的考证和论述,相信你会惊叹,你会惊叹隋文帝的宏图大略和勤政廉洁,你会惊叹隋炀帝头上扣了多少“莫须有”的盆子,如果你想知道历史是多么的变幻莫测,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多么的任人涂抹,那就去雷塘、去隋炀帝陵看看吧,它就在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二村,瘦西湖北去5公里。(还有,如果你对此感冒,请待我的《大话历史》吧)
两朵花:烟花、琼花。这是创造扬州印象的两朵花。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此时的扬州烟雨朦朦、花香阵阵,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另外,每年的9月8日~ 10月8日,扬州还举行“二分明月文化节”,有个形容温柔乡的词叫“风花雪月”,换成扬州,则是“烟琼水月”。
烟花者,柳絮是也,阳春三月,江南江北随处可见,是最不稀罕的一种似花非花的东西,如果不是诗仙的那个丽句,相信“烟花三月”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扬州的特定意象!柳树是扬州的市树,而把柳树叫成“杨柳”,便一下生了诗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可比它的学名“蒲柳”美多了!至于后来说杨广修大运河让人在两岸遍植柳树并赐姓“杨”,那是扯,但从那时起扬州杨柳了起来、杨“广”了起来,则该是靠谱的。杨柳,创造了烟花印象、扬州印象、运河印象、瘦西湖印象!
琼花,“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这是扬州独有、难得一见、最稀罕的一种花。本来琼花叫“琼华”,琼者,美玉也,只是一种比喻、泛指开着美丽花朵的那些花,譬如“玉树琼花”(东北松花江畔那个雾凇岛也由此出名,还有海南岛称琼岛、琼州也都是这么个用法)。扬州这地方就是绝,总能把那些泛指的、别的地方的好东西,拿来安自己头上,一拿来还就再也拿不走、拿得巧安得实,烟花如是,琼花更是,想当初,不知道谁最先在扬州看到那么一种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花,于是,泛泛而指的琼花就花落此花了。只可惜早期的琼花都是传说,等到了宋朝才真正有了明确的琼花记载,有了欧阳修的“琼花观”“无双亭”,有了仁宗孝宗花开花落的故事,再以后,琼花便不再是传说中的那种扬州独有的花了,而是现在各地多有种植的聚八仙、蝴蝶花了。所以说隋炀帝修运河来看扬州的琼花,那也是一扯,反正除了传说就是演绎(隋唐若真有这奇葩,唐朝那么多大诗人能放过这东东?),一听一哭而已!听归听,哭归哭,把琼花传神、让琼花飞,自然又是诗人的功劳、宋以后诗人的炒作,韩琦炒:“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刘敞炒:“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炒:“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不但赞其美,还强调琼花是扬州独有。从此,琼花不但扬名于世,而且还和古城扬州的盛衰紧紧连在了一起。
烟琼两花,一俗一雅、一多一稀,共同营造了神秘莫测、卓而不群的扬州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