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10月游记攻略活动】大伟队“十一”西藏行,与人分享喜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3:18:25 | 只看该作者
                        103
到拉萨去布宫是件大事。大伟每天都向大家强调参观布宫的纪律。大巴车晃晃悠悠,纵然是一路新鲜事物给大家打了强心剂,也难免晕晕乎乎,半睡半醒。大伟不厌其烦,真是个尽职的好领队,保证醒着睡着的人都了解了。参观时间定在下午,上午我和洁子商量好要去罗布林卡。洁子很有主见,做事条理清晰,脾气却很随和。虽然我比她年长,却也只需跟着她便行,省心也开心。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花园”,始建于七世达赖时期,是历代达赖的夏宫。我们到达时,才知道节假日这里延迟半小时开门。等候的时间也不觉漫长,罗布林卡红漆斑驳的大门吸引了我们。和藏区典型的建筑一样,它的门框上装饰着繁复的花纹,深蓝色的主调映衬着绿色、红色、黄色。大门则是朱红色的木板,以铁皮铆钉连接。门环上是各种神怪的脸谱。每个门环上都用五彩的布条编织成粗粗的辫子。西藏的宫殿寺庙,门环上都有这样的大辫子,却不知是何寓意。不可免俗的,又在门前留影,很久以后,脑中的印象逐渐模糊时,看了照片又能让它鲜活起来。
在罗布林卡,历代达赖都有自己的宫殿,铭牌上写的“颇章”便是宫殿的意思。拉萨因高海拔而少有高大植物,在罗布林卡却是一番江南园林景象。宫殿掩映在花草树木之中,还有一丛丛的竹子也生机盎然。
电瓶车载着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行进。最初的宫殿小巧含蓄,跨进高高的门槛,有年轻的喇嘛在洒扫庭院,年老的喇嘛披着绛红的僧衣,黝黑的脸上深刻的皱纹和这宫殿一般久远。他轻诵经文,用羊皮认真的擦拭殿中每一个角落。这里地面极其光滑,没有任何缝隙又透着柔和的光泽。有一个看似下水口的地方,漏斗状旋转而下,其弧度柔和光滑的感觉难以形容。导游解释说,这是用西藏特有的带粘性的阿嘎土混以碎石铺就并夯筑而成。夯实后以羊皮沾上酥油打磨才成就如今我们看到的地面。只有宫殿才能使用阿嘎土,土矿在当权者开采后即封矿,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罗布林卡的主建筑为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格桑颇章旁边有温泉,历史记载七世达赖有腿疾,常到此处泡泉,皇帝知道后在泉边赐休息帐篷一座,后七世达赖又兴建了格桑颇章,此后规模日渐扩大就有了今日的罗布林卡。  
金色颇章为十三世达赖所建。虽是不大的二层小楼,室外的石头台阶高高的延伸上去却让小楼显得高大很多。二楼是十三世达赖诵经休息之所,一名喇嘛用双脚踩着羊皮不停的擦拭地面。来到院子里仰望宫殿,高大的树木把阳光分割成斑驳的光影映照在古老的宫墙上,窗棂上已经暗淡的色彩让时光仿佛倒流一般,有种虚幻的力量。
达旦明久颇章又称新宫,为十四世达赖所建它的风格要明快宽阔很多,花草更为繁盛,而让它盛名在外的则是它经堂里一墙的壁画。就像是描绘了西藏简史的连环画,栩栩如生。可惜我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能细细体味。殿中还陈列有各色车辆,据说有两辆欧式汽车还是拆散后翻越喜马拉雅山而来,到拉萨后又重新组装。由此可见,西藏对于现代文明从不抗拒,而且还很时髦。
离开罗布林卡,再想去西藏博物馆,时间不够只能放弃。博物馆实在不是可以走马观花的地方。
去大昭寺的路上势必要经过八角街。这条声名远播的街道是小女人的购物天堂。它位于拉萨古城区的中心,较完好的保留了藏式古建筑的风貌,街道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而建,各出口都有警察安检,纯粹的步行街。街道两旁各式小店装扮得极具民族特色,又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马路上鳞次栉比的小摊,出售各种各样漂亮仿制饰品,绿松石、蜜蜡、藏银各种材质的项链、手链、耳环。价格十块二十块,便宜的惊人。一到这儿我就走不动道儿了,每个小摊前我都要挑挑拣拣一番,虽然是假的,但是耳朵脖子都戴上几件,叮叮当当的,很有入乡随俗的韵味。况且,北京还有一堆小女人在等我归去的礼物呢。
洁子又在催我,山风和先到的人已等在大昭寺的门口了。还有人没到,警察过来让我们散开,大昭寺广场不允许聚众。我们乘机去德克士吃点东西填饱肚子。西藏看不到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却满街都是。难道德克士不是美国的?
大昭寺在西藏人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布宫。这里香火旺盛,是朝圣者必到之地。穿过广场就能看到无数藏民虔诚的叩拜,地上铺满磕长头用的垫板,他们来自西藏的各个角落,有的代表一个村庄部落而来,有的为修来生而来,有的携儿带女希望高僧摸头给予祝福。大昭寺的佛像大昭寺的墙都是他们顶礼膜拜的圣地。朝拜的人群挤满了各个角落,他们衣衫褴褛、食物只有酥油茶和糌粑,随便一个角落就是餐桌就是床铺。最简单的生活造就了最虔诚的心灵。
大昭寺中,藏民和游客排不同的队,左为藏民,右为游客。藏民自觉的排成一队,人人手持酥油壶和钱,孩子们都很安静,或跟着大人或骑在大人脖子上。老人们念诵着经文前行。每一个供奉佛像的小屋都要进去叩拜、添油、进贡。长拜不起的人经常会被喇嘛拉走才能轮到下一个。我们不是信徒,所以也见不到小屋中珍贵的供佛。只见喇嘛把巨大的酥油灯盘中凝结的酥油一桶桶铲走,佛像边上到处都是人民币。
大昭寺距今1350年的历史,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尼泊尔尺尊公主进藏而建。在吐蕃王朝鼎盛时期进藏的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摩尼8岁等身像就供奉于此。现在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来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8岁等身像转供于小昭寺。大经堂的正中为千手千眼观音,左为莲花生,右为强巴佛。配殿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塑像。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遭水淹。文成公主观青藏高原地形,发现整个高原为一罗刹魔女形象,而大昭寺所建之地原为一湖,此湖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为血液,必须填湖方能建寺,填湖之土由山羊运送,而拉萨之意即为“山羊建的地方”。后来,文成公主又在边远地区建成12坐小寺镇住魔女四肢和各个关节,吐蕃方得安宁。
传说更为大昭寺增添几分神奇色彩,爬上大昭寺顶端,金顶闪闪发光,酥油香阵阵飘扬,布达拉宫在不远处静静的等待着我们。

点评

“一到这儿我就走不动道儿了,每个小摊前我都要挑挑拣拣一番,耳朵脖子都戴上几件,叮叮当当的,很有入乡随俗的韵味”—— 嘿嘿嘿嘿。。。。  发表于 2012-11-9 1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3:23:08 | 只看该作者
嗯,今天门庭冷落,呜呜呜。。。。。。白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10-19 20:24:24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好,真情流露啊,和我第一次去的感觉相似{:soso_e112:}  继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10-19 20:25:11 | 只看该作者
我这次西藏行,写不出来了???有点江郎才尽了:dizzy: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10-19 20:28:09 | 只看该作者
   裁剪后,支持你一下!!继续更新你的藏地行迹和心路历程

点评

四朵美丽的“格桑花”。。。  发表于 2012-11-9 1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01:17:32 | 只看该作者
布达拉宫的东门便是许多年前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出去私会情人的门。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的脚印在这个大门外被人发现。站在这儿,人们总是会想起这位传奇的活佛。而无数情感无处安放的人,正是追寻着他的脚步来到这里。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布宫是雄伟的,只有大广角的相机才能近距离拍下全貌。而我的手机记录下的却是它一个个满是故事的角落。布宫参观限制非常严格,提前实名预约,25人一个名单一个导游。定时定点一关一关的验证身份,白宫外围可照相,其他地方一律严禁照相。东门口的小楼原是奴隶及牲口居住的地方,围绕白宫脚下的一排小房子则是当年贵族居住之地。白宫有大量台阶,拾阶而上,外侧是厚实的宫墙。宫墙由阿嘎土及一种极韧的树枝捆绑填充而成,最厚处据说有14米。不管外边如何烈日炎炎,这里只要有屋顶之处就极为阴凉。白宫是喇嘛日常诵经休息之处,高高在上的便是红宫,它是达赖召见官员处理政务的权利中心。布宫有999间房,后又在顶上加盖一间以示圆满,而开放参观的仅有14间房。进入红宫,便能见到达赖的宝座,他们曾经穿过的僧袍被修饰成打坐的模样供奉于上。经书装在锦囊中,或是挂在经堂上或藏于壁柜中。无数佛像,或威严或慈祥,供奉于酥油灯前,不同的佛前酥油灯的灯芯数量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历届达赖的灵塔因地位不同而显出极大地差别,最奢华的是五世达赖的灵塔,由三千多吨黄金和一万多颗宝石修建而成。纯黄金制成的坛城有好几座,精美无比。都说布宫拥有半个世界的财富,这里最廉价的是黄金,确实如此。无法想象,这无以计量的财富却是无数生活艰难的藏民捐供而来。这里堆积历史、堆积文化、堆积财富、也堆积精神的掠夺。
走出幽暗的红宫,外面一片敞亮。群山环抱中的拉萨城完整的出现在布宫脚下。那里有我们现在更想去的地方-----玛吉阿米
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这个仓央嘉措当年与情人秘密相会的小餐馆。它在八角街的尽头,大昭寺的背后。在两条街交界处,它的外墙呈现一个弧形,墙面上画着玛吉阿米。它果真很小,里面褪色的壁画、窄而陡的木楼梯都在显示它经过的悠长岁月。上了楼梯,来此神游的哥哥妹妹们终于回到了现实中。窄窄的楼梯口已被改建成了海底捞式的等候处。一位大哥一夫当关把在楼梯口,挨个登记排号。仓央嘉措虽是活佛也算不到自己会带来这么大的经济效益。拿了号,大哥负责任的告诉我一小时后再来。于是到八角街闲逛等着小叶、洁子她们过来。等我们再进到里面,大哥再次告诫我们,每人最低消费58元。
吧台边的桌上堆放了很多本留言册,只要有故事,情感不受环境的影响依然在这些小本上滋长浸润。坐在窗边,望着异乡陌生的街景,青稞酒让血液慢慢的温热起来,谁会不相信故事有可能重演呢。

点评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 仓央嘉措  发表于 2012-11-9 14: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2:04:46 | 只看该作者
大伙儿的评论关乎楼主我的心情,不可大意哟,各位大神们来来往往千万别偷懒,让我看到你们的留言,才有动力再写下面一万字。呵呵,写的有点儿长了,大家一定要有耐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10-22 22:16:27 | 只看该作者
小鱼,你写的的确很用心啊,虽然很详细以至于还没读完,{:soso_e142:}很精彩,我会跟随你的笔再游西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10-22 22:19:3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10-22 22:29:4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把藏餐描述的那么美味,我很是后悔啊,当年的我始终没有勇气去挑战它,吃的都是川菜。{:soso_e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