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mr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安全] 见死不救?浅谈CPR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2-6 13:37:13 | 只看该作者
做到尽力而为,也就问心无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2-6 13:4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鸟瞰天下 于 2013-2-6 13:48 编辑

对于那么严重的法律后果,多少人望而却步。除非是队友同事有知情的人在场,否则在公共场合陌生人。。。。。。这种情况下再有一点医生如果跨区(非注册行政区域)救人可能都会成为被告的。说起来真是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2-6 13:47:29 | 只看该作者
午后奶茶 发表于 2013-2-5 19:14
心肺复苏北京红十字会经常有这样的培训,建议有空可以学习一下,我听过一天课讲的非常好 ...

这个态度是对的。踏踏实实提高急救技能,才是最实在的负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2-6 13:52:16 | 只看该作者
mrz 发表于 2013-2-6 12:15
客气了,互相学习。 见死不救是个抓眼球的写法,也是个人的看法,争论无益。呵呵。 此帖不谈国情,法律、 ...

引:“我兜里装了一个张条“救我者乃哥儿们,请受我一拜,一切免责。”

好,那我遇到绝不会“见死不救”。同时我也复制一份,放兜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2-6 16:38:10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CPR弄不好会把人肋骨压折了,请问见死不救是个更佳选择吗?或许朋友宁愿肋骨完整无损的死去。”

去年参加领队培训急救课,我问过培训老师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2-6 17:12:58 | 只看该作者
mrz 发表于 2013-2-6 01:12
谈法律风险,不愿意救助队友,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小悦悦的社会。不过别忘了:统计显示,绝大多数需要 ...

我愿意去训练。
家人同队友是2个概念,如果救人过程有失误,家人是不会告我的。
没受过训练的人,最好打电话求救,如果120指挥来做cpr那是没问题的。

点评

嗯。历史的经验表明,就是这样处理最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6 2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2-6 17:24:49 | 只看该作者
携手风景 发表于 2013-2-6 09:23
在我的帖子中,之前用救援新人情急中做CPR容易压断肋骨例子,容易造成你的歧义,求同存异,现更换另一个 ...

请问下如果CPR出现纠纷,急救证在法律上有无一定免责。看过美国一个案例,有人溺水,齐膝而已,消防队员的水下救援证书只限于齐脚踝的水深,结果等有证书的来了,人淹死了,而事后没任何人责怪那个消防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2-6 20:24:12 | 只看该作者
躺這舒服 发表于 2013-2-6 17:12
我愿意去训练。
家人同队友是2个概念,如果救人过程有失误,家人是不会告我的。
没受过训练的人,最好打 ...

嗯。历史的经验表明,就是这样处理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2-7 00:19:29 | 只看该作者
AED不是一种医疗器械,只是心脏除颤仪得一种模式,叫自动除颤模式。当心窦性释放的心肌电脉冲信号紊乱时就需要除颤,除颤所用的仪器就是除颤仪,不是叫AED!

点评

mrz
对英语感兴趣? Defibrillation 是除颤的动作, defibrillator是除颤的器械或器具。 An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is a portableelectronic “device” that automatically diagnoses the potentially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7 00: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2-7 00:40:1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AED模式的除颤仪虽然是傻瓜型的除颤仪,就是非专业人士可以使用费,(大型的体育馆,机场及酒店都会配备,08年奥运会时北京市卫生局采购了很大一批的)但是这个仪器的两个除颤电极片是分位置的简单地记为:S极胸骨(右侧锁骨下第二肋骨处,靠近胸骨处);A极心尖位置(左侧软肋尖处)。电流要斜穿过心脏才能有效除颤,有些电视上演的直接按到胸上放电除颤是错误的。(曾经的急救产品销售人员,心脏除颤监护仪是我的主要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