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围观群众 于 2013-5-7 13:04 编辑
北京2位驴友在灵山死亡一事,在驴友中的影响无疑大于其他群体。事件的处理如何,那是一回事。俺只是认为,一些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用知识武装一下,是必须的。
定性容易定量难!现结合各类说法,对爬山的难度定量一下(以疲劳度为100,或100%)。现在通用的1.0,1.5等强度的说法考虑的只是线路本身,其实个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以人为本嘛……
以下仅为个人看法,请随便拍砖,以便盖房用……
1.线路的长度。一个正常人,一天可以走30多公里平道。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系数为每公里3%。
2.爬升的高度。自从人从猴子进化了以后,攀爬就成了一种比较累的事。一个人一天的爬升高度(累计)也就是2500米。这可以得出一个系数,每米0.04%。
3.路的难易程度。最好走的是公路,最难走的就是没路了。路越难走,人的注意力越要集中,就会越困。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时间很难超过2小时……以公路为0计算,一般山路的注意力集中度需要30%左右,像俺走过的司马台单边墙则需要100%。(幸好,那一块只有500米左右,结果那天走下来很累。)
4.负重的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体重。几乎可以说每超过标准体重1%,疲劳度会额外增加3%左右。二是物资的重量。低于自己体重10%的负重(穿衣本身也算负重部分),可以算是正常的(此内为1:1)。每超过1%,疲劳度会额外增加1.5%左右(体外背着的东西感觉上肯定没有体内脂肪沉)。哪一个跑步的运动员不是身材较瘦、穿得巨轻?
5.天气的因素。首先是气温,最适合的温度为10-20度,也就是说春秋天。气温每降低1度(以10度为准,下限是-20度),难度会增加3%左右。每增加1度(以20度为准,上限是36度),难度会增加6%左右。所以,当气温高于人体温度时,或者零下20度左右时,就老老实实地歇着。其次是风力。一二级风比较舒服,二级风以上,每增加一级难度就会增加10%以上。三是雨雪。雨雪会增加路的难走程度,一般雨雪天,或者积雪较厚时,最好呆在家里。积雪的厚度20厘米以上几乎算是极限了,由此可以得出系数每厘米为5。
失温、中暑等现象以及运动中一些疾病的发作,无不与疲劳度过高相关。经常运动,可以增加抗疲劳的能力。而同一条线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疲劳度是不一样的。建议大家看完线路以后,算一下对自己可能产生的疲劳度,再做决定。好账不怕算!
从一个健康的上班族角度,咱们算一下灵山那天的疲劳系数:
长度12公里,12*3%=36%
高度1000米,1000*0.04%=40%
路况(一般情况下),30%
负重(冬天需要穿厚点、多带点东西),20%
气温(-15度),10-(-15)然后*3%=75%
风力(初期为6级)(6-2)*10%=60%
积雪(平均20厘米,极端处不计),100%
总计:361%(为了凑个361度,据说是运动品牌)
就是为了借这句广告词:运动无极限………………………………直到你完蛋(俺加的)
也就是说经常锻炼的人,即使突破极限也很难实现那些个领队设定的目标……死亡,就是其应得的报偿。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