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篇:
此篇是音響最重要的課題,常聽說空間越好聲音越好,但是絕非如此 必需考量其它.如電源 器材 墊材 線材之.講的是高音之空間篇 往往要講的清楚必須要有例證,那要選誰好呢?
而且講的越深入會與其他等等有相關,所以此篇要就短 否則就是要長 當然是講重點啦!領悟力在於個人,只要堅持一點只要有變動聲音絕對不同這個道理,電壓 機器擺的位置 架子材質......舉凡你所想的到 看的到的.
我也不知 能寫多少篇,當然是能寫多少算多少,例子越多當然講的越清楚,大方向調整是不變的 在於微小調整,有時許多用家也未曾試過或試過與我所說會有出入,當然可提出疑問 我會講解為何如此,當然也有我想不出答案的問題.
以實體的樂器而言,每一個樂器各有需要的發聲空間,越大的編制就需要越大的空間,其實音響器材一樣需要適當的空間,空間好的確未必會出好聲,但是空間不好要想發出好聲就真的是折磨人的耐心與毅力,又例如:兩個常見的聆聽根本問題,1.隔音問題,來自外面環境的雜訊與噪音,2.無法大聲聆聽的問題,會干擾或妨礙/家人或鄰居,一但在聆聽音樂有心理上的障礙,就會無法產生類似坐於音樂廳的聆聽環境,其實就很難投入音樂之真與美了,音樂與空間的處理是相當重要與基礎的, 所以聽音樂的環境 要配合家人 擺設 鄰居,所以有獨立空間是一件幸福的事.碰到的朋友 往往家人也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興趣,當然也要量力而為.
空間的隔音是要注意的當然是已聲音來探討,空間這門真的不好搞,還好是講空間的高音而不是空間的高中低音.講不完牽涉到音響的全部.最後連家裡用電都會影響也要提的話 會不會太神經質啦!
空間篇 PART 1:
講客廳 大部份是木質家俱 沙發 地毯 窗廉 電視,大部份是吸音的材質居多 因材質不同吸音頻段也應該不同.高音當然是首當其衝,中低也是會有.舉個ewewe的空間 就是如此,還好背牆是硬牆 這面牆的反彈高音是未被吸音的,所以保留了一些聲音存在與音場內 也是低音的反彈變多了音場就會有前後左右高低的存在.
背牆如果是有空腔而非硬牆 聲音會先穿過在反彈回來與下一個聲音互相碰撞 而抵銷,聲音會是凹陷的或是吸住彈不回來,那細節和空氣就不見啦!音場內沒空氣 就是呆呆的 沒有活力.
如器材和線材用到一定聲音的線 是會有活力不多.可以試試拿掉一些 聽看看.如果是器材和線材等級不夠 那就這樣聽,除非想換東西.
以上是舉例當然每人空間不同 要好聲又要省錢 處理方式正確才是王道,切計不要盲從跟進.今天所提是單一個案.
附註:從喇叭發聲過來聆聽者位置. 有三:
1.喇叭直接過來的聲音.
2.第一反射點聲音.
3.從背牆中間反彈至聆聽者的聲音.
我有一個想法想請教.
如果高音偏薄,尖澀,最簡單的辦法可以用衰減的方式去消除,耳不聞為靜.另一方面是否也可以增加該頻段的能量,用能量加總的方式去提升厚度?例如在高音配線處用多並一些細銀線去增加能量.
答:應該用質純的銀線且不宜細比較有助於高頻的厚度 ,也不會糊掉
高音偏薄原因就是高音吸音 器材等級 線材高音不足.
如果單獨補充高音的量 而忽略中低音其實是不夠平衡,聽起來銜接頻段也會奇怪.舉個例子:前端只有高頻 那後端訊號也不會有中低頻.
解決方式用普通好的銅線聽變可以.除非想花大錢改進.
用細銀線方式
前面所說到的第一種方法,個人稱為"避開法",在所有器材就定位或不想換器材條件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調整擴大機的Treble減一格讓高音衰減個1~2db就可以輕鬆聽音樂了。
如果想徹底檢查高音問題的話,就要從器材的本身下手,由訊源、擴大機、喇叭一項一項的仔細交替發聲測試,然後找出器材問題的根本,最後考慮到是否可更換的器材或是換那台較佳的現實條件了。
了解.幾年前有和朋友說過 先要有高音 然後是高音的延深 再來高音的厚度 最後是高音的密度.當然與兄所提的"如果想徹底檢查高音問題的話,就要從器材的本身下手,由訊源、擴大機、喇叭一項一項的仔細交替發聲測試,然後找出器材問題的根本,最後考慮到是否可更換的器材或是換那台較佳的現實條件了"
空間篇 PART 2:
還是講客廳 許多是非方正或喇叭背牆是落地窗或有窗戶,擺擴散板或窗簾至少是個方法.MDF擴散板本身高音還是會被吸掉一些,可是反彈的高音也是會很多,又可以擴散頻段.窗廉是完全吸音 高音會比較少.把喇叭離背牆距離可以做為調整 取高中低均衡點.
許多空間頻段算法並不適用每個地方,空間是死的 人是活的.把所有可變因素算進去,才是正確的.
巧妙不同 答案一樣.
空間篇 PART 3:
音場空間最好是ㄇ字型,高度一定要夠,讓高音能自由的綻放聲音不被壓抑.音場內的形體才不會是矮胖子,形體大小會比較正確,古典編制特別明顯 層次會不分明.
空間篇 PART 4:
音場內的90度角落很容易產生駐波,高音也是.看過幾個網兄的音響室與個人聲音的感覺.是一定要處理.高音本身也會嗡嗡叫 導致聲音不清楚.
1.如果是天花板不處理方式只需用少量吸音棉不用太厚,規格是長10cm寬2cm捲成壽司狀然後貼在90度的角落.
2.如是像一般家中客廳一樣做大片天井式,90度角落上面還有空腔 ,高音聲音產生駐波是很高的,而且很難解決.
3.天花板是有做一些擴散 吸收角落還是必須.
不管上面或下面.只要有90度最好做點處理. 說到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就是做點的處理,不要一次就做大面積的處理
這樣對聲音是有點危險的
要循序漸進,以越自然的、越簡單的方式越好高音要清楚當然跟中低音也是相關.剛好的處理是解決問題而且細節也不會吸掉.
空間篇 PART 5:
空間中冷氣機的位置,也是會影響高音的聽感.假如在喇叭背牆上方很容易影響,高音尤其是會漂移,很容易定位不佳.冷氣機的聲音大聲更會影響聲音.音場是由空氣組成,沒空氣時也就是沒高音.想想多可怕,系統沒空氣那聲音是用什麼在傳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