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钉 发表于 2013-10-5 06:26 ![]()
刚才对照教主推荐的视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这篇译文。关于文中提出的将人体质心变化与支撑面和向心力三 ...
质心、向心力、支持面三者相连这个说法其实流传挺广泛的,但是在国内译文中确实没有提过。 而在NZSIA,CSIA,PSIA,等等的教材里都会用这个方法来讲滑雪物理。 因为这个表述是最简洁又能说完整的。
大家喜欢分析纯卡弯的一个原因是纯卡弯是最理想的运动,就跟鞋面上的小木块一样,半径均衡,受力简单。我觉得进行量化分析的话涉及未知变量太多。 比如说我们不能简单得套用圆周运动的公式,像高中物理一样受力分析,因为整个弯的过程中向心力是一直在变的,曲率也是随着变化的;而在从上半个弯到下半个弯的过程中,雪板像弹簧一样被压弯,再释放;等等等等,感觉很难得到一个完美的量化的运动方程来描述。即使得到了最后的大一统滑雪理论, 也很可能会太过复杂而很难实际运用。
所以更好的办法是定性分析,不考虑具体数值,只考虑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像本文这样,从一个假定条件得到=》“必然正确” 的结论:比如说支持力没连住向心力,就一定不平衡(内倒或外倒)。 也可以继续探讨,此时姿势不正确导致平衡上出问题,人的本能是寻找平衡,微调自己支持面的位置,这个是否就是“A腿”或K腿的根本成因呢? 根据图示,受力的实际方向正是很多所谓K腿滑雪者的姿态。继续还可以讨论所谓“练外刃治K腿”的说法,是否科学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