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rz 于 2015-2-20 05:53 编辑
年初写了一个帖子希望以后能看见难度稍高的活动,没过两天四姑娘山传来噩耗,唉,谨借本文表达一下对死者的敬佩与哀悼。 想了解一点背景材料的人可以参考这篇日志http://u.8264.com/space-3739-do-blog-id-2517.html,里面可以看见事故发生地“尖子山”的一段低角度(50度)岩壁(注:这是另一个爬尖山子的山友的日志,和年初发生事故的路线不见得一样)。如果北京周边能找到类似的岩壁(只要岩壁高度适中,并且岩壁下不接着断崖,那么它比红螺、南北梯、司马台估计都更安全),咱们的户外活动就可增加适当难度,增加技术含量,会有意思多了;将来准备爬雪山的人也可以平时在北京周边练习了。 今天先谈谈岩钉(piton)的安全使用。这是四姑娘山事故涉及的器材,如果打算在北京周边提高户外活动难度,也很可能用到。什么是岩钉?看一下这个网页http://blackdiamondequipment.com/en/big-wall-climbing/lost-arrowr-pitons-BD520500_cfg.html#q=piton&start=8 岩钉是大岩壁或高山攀登使用的器材,最先在阿尔卑斯山上(高山地形,含冰、雪、岩多样化地形)使用,后来1950年代被加州优山美地公园(主要是一些巨大岩壁)攀岩玩家Chouinard(创办Patagonia)推广后也在美国流行起来。欧式岩钉使用软铁制成,攀岩者常把它留在岩壁里,一次性使用。但大岩壁实在太大,线路太长,岩钉必须重复使用,于是他把软铁替换成较硬的材料,自己亲手打造,也卖给其他攀岩同好,就好像现在北京街头有人用汽车后备箱卖衣服似的。后来生意兴隆,正式开了Chouinard器材公司,也就是Black Diamond前身,之后发现服装利润更大,又创办了Patagonia。 岩钉使用时一般用铁锤敲击,直接敲进较窄的岩石缝隙里(会破坏岩壁,很多人反对),较宽的岩石缝隙可以使用岩塞或机械塞(不会破坏岩壁,所谓的“干净”器材)。 岩钉作为绳降的锚点并不是上选,但有时找不到最保险的天然锚点(大树或大石头)或其他更合适的方法,可以使用岩钉。另外,岩钉比较便宜(留在山上较不心疼),最后一个人下来后,把绳子抽走,岩钉就留在岩壁上不要了。如果可能,最好有二线(backup)锚点保护(当然要注意SRENE原则,见我另一帖子:户外安全话题:锚系统的建立
http://bbs.lvye.cn/thread-822003-1-1.html
),比方说机械塞锚点,最后一人下来前,如果岩钉测试仍然坚固,可以取走比较昂贵的机械塞,仅借助岩钉绳降。 每个人绳降前必须再仔细检查锚点是否已经松动,不要以为前面的人没问题,你用也肯定没问题。还有,如果在热门线路上使用前人作的锚点,用之前一定必须仔细检查。不能不信,请看这个事故报告(http://publications.americanalpineclub.org/articles/13199905601):两个岩钉松动被拔出,26岁小伙子连绳带人坠落30米,好在是最后一段绳距,岩壁底下是碎石斜坡(见下图),结果仅断了几根骨头,还能自行徒步2小时出山。 我想要纪念四姑娘山殒命的这位勇敢姑娘,简单说说要注意安全是不够的,今后要尽量多探讨具体的安全技术细节,让大家不但有安全意识,还学会“如何”保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