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一直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女性诗歌征集帖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2-15 09:33:26 | 只看该作者

天接云涛连晓雾,。。。风休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10:12:24 | 只看该作者

秋瑾只活了31岁。这女子的一生,轰轰烈烈。但愿人长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16:24:08 | 只看该作者

《我侬词 》 元 管道升

 

                                                  

  [名句]你侬我侬 忒煞情多
  [原文]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析赏]侬-我。你侬我侬-你我我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卿卿我我,是多么的两相意浓情多。
  元人赵孟頫欲娶妾,其妻管道升特作此词,表示她对丈夫深浓不可分的感情。


(来自新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16:55:06 | 只看该作者

转一篇夏承焘先生的文章,欣赏三首表现女性内心世界的唐代民间诗歌。唐结束于公元907年,这是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诗歌。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之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是指清光绪年间在甘肃敦煌县的一个石窟里发现的几百首写本的曲子词。这些词是唐朝的民间词,它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其中有描写在异族侵略下,沦陷区人民怀念祖国的爱情感情的,如《菩萨蛮》的“敦煌古往出神将”,也有描写征夫和思妇感情的,如《鹊踏枝》的“叵耐灵鹊多谩语”。有反映商人生活的,如<<长相思>>的“哀客在江西”等等。有表达妓女痛苦的,如《望江南》的“莫攀我”等等。还有歌颂真挚的爱情的,如《菩萨蛮》的“枕前发尽千般愿”等等。从以上所举的一些例子可以见到敦煌词反映的生活面相当广。它的形式也很多样,有小令,也有长调,风格朴素,语言清新。虽然它的内容也有糟粕,艺术手法也还粗糙,但从上述这些特点看来,在词的初期历史上,还是有它重要的地位的。

       先来谈谈《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这首词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妇人与灵鹊的对话,表达了妇人复杂的思念丈夫的情感。人们都说灵鹊会报喜,她也希望灵鹊来向她报告丈夫归来的喜讯。但是灵鹊飞来却不见丈夫回来,她就迁怒于灵鹊,抱怨它报喜不灵,害她空欢喜一场,于是她把这只灵鹊捉住锁在金笼子里来惩罚它。下半首写灵鹊的答话:“本来好心来给你送喜讯,谁知你却把我锁在金笼里。”这是灵鹊对人的抱怨,但它了解这位妇人的心情,并不十分埋怨她,却希望她的丈夫早日回来,到那个时候,他们夫妻团圆,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一定会高兴地把我放出金笼,让我高飞,直上青云。
        整首词通过人和灵鹊的对话写出妇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热烈向往。表现手法相当新颖灵活。语言也活泼生动。

        再看《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首词是表现男女间真挚的爱情的。全首写青年男女相爱的誓辞,连说六件决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事情:青山烂,水面上浮秤锤,黄河干得见底,白天看见星星,北斗回南面。有了这五件还不算数,最后更加强语气说:即使这五件事情都实现了,而我们的爱情还是不能中断,除非是半夜三更出现了太阳!
        词中用六件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来表达爱情的坚定,又连用许多重复的字句:“要休”、“未能休”,一个“直待”,两个“且待”,都是用急切的口吻,表示热烈的心情。
        这首词和汉乐府的一首《上邪》,在表达感情和运用手法上都很相似。

        末了谈谈《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这)人折折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这首词,是用妓女的口吻叙述了她们被侮辱、被损害的生活,表达了她们内心的无限恼恨和悲哀。妓女把自己比做曲江畔的杨柳,任人攀折,不能自主。没有人真心爱过她。他们所谓的“恩爱”只不过是一时的玩弄而已。这首词极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把妓女不当人看待的残酷的事实,使人同情妓女的不幸遭遇,憎恨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这些民间词,是写真实情感的好诗歌,它以清新朴素的风格影响着当代的诗人和词人,比起后来文人清客们的游戏消闲的作品,价值高得多,虽然民间词有些篇章在文字上还存在着许多缺点,但是我们仍然应该重视它,因为它是唐宋词反映现实的萌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23:04:24 | 只看该作者

唐代女诗人薛濤小传(后面要介绍到她的诗)

薛濤,字洪度,唐代長安人,幼時隨父入蜀,後淪為歌妓。詩名噪一時,曾被稱為「女校書」。與她往來唱和的文人名士有元稹、白居易、令狐楚、劉禹錫等,其中,它與元稹交情最為深厚。薛濤居浣花溪畔時, 唐人多好造十色彩箋。薛濤別出心裁,自造松花箋和深紅小彩箋,頗有名氣,人稱「薛濤箋」,亦常以此題詩抒懷,別有情趣。薛濤曾用自製彩箋題詩寄元稹百餘幅,元稹亦於松花箋上附詩贈答。薛濤箋至今仍深受世人喜愛,已成為廣泛流傳的藝林珍品。
(来自新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23:36:1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杰出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

杰出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

    同事出差成都,行前托其抽空去望江楼看看薛涛。这位同事有一大特点,对于相托之事,从来都很认真去办,这次还真的从成都带回一些照片和资料。

    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人,幼年随父郧迁成都万里桥边。其八岁能诗,一日,父亲指着院中井边的梧桐树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续道:“枝迎南北鸟,时送往来风。”父亲愀然久之。父死家贫,不得已16岁入乐籍,其才貌超群,善音律,工诗词,声名远扬九州。后入道,居浣花溪,创深红“薛涛笺”。晚年迁入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

    薛涛有《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多流失,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涛诗》一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薛涛擅书,笔力峻激,行书承王羲之、卫夫人之法。元稹称道:“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唐代女诗人中以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大历年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佳话在峨眉、锦江之间传诵之际,成都又出现了著名才女薛涛,呈现女子文学盛景。

  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清味甘,传薛涛造笺系自此井取水,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作流行于世的红色小八行纸,即“薛涛笺”。北宋时谢景初於浣花溪专造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号谢公十样笺。

  康熙3年(1664)3月,冀应熊始书薛涛井三字,立石碑於井傍。嘉庆19年(1814),四川总督常明奉敕建雷祖庙於井左,布政使方积与王启锟等建吟诗楼、浣花亭於井右。至清,有人汲井水酿美酒趋丽而名薛涛酒。

    据导游介绍,薛涛墓在望江楼东,今四川大学校园内。晚唐郑谷《蜀中》云:

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

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

窗下断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

子规夜夜啼巴蜀,不并吴乡楚国闻。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节度使等有诗书唱酬往来,其中有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高崇文、武元衡、王播、段文昌、李德裕等。

    历代诗人名流,留下了不少赞咏薛涛的诗词、联语挽歌,在薛涛坟附近修建纪念亭台楼馆,后又扩建,渐成今日“望江楼公园”。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历代许多评论家认为,古今女性诗词领衔者,非唐代薛诗、宋代李清照莫属。

    薛涛的情感经历也是人们的谈资,其与元稹见面时,薛涛挥笔作砚、笔、墨、纸《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使元稹这位“贞元巨杰”叹服。

    后来元稹在笺上作《寄赠薛涛》一诗:“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捉刀。别后相思隔如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涛也写了《寄旧诗与元微之》有“长教碧玉深藏处,总向红笺写自随”之表白。《赠远》里更是情意缠绵:“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但始终未能缔结姻缘,薛涛也终生未字。

    在《春望词四首》中写道:“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但有人认为她失去了宝贵的爱情,却获得了文坛盛名。可悲的是,与薛涛齐名的唐代女诗人李冶和鱼玄机的爱情生活也十分不幸。

    因薛涛爱竹,望江楼公园竹林掩映,小径两旁翠竹夹道,一派郁郁葱葱景象。据说这里的竹子有130多种,占了世界竹类种类的一半以上,其中不乏海内珍品。望江楼公园有崇丽阁、濯锦楼、吟诗楼、五云仙馆、浣笺亭、清婉室等六大古建筑群,还建有薛涛纪念馆。“出土已有节,凌空犹虚心”,竹子寄托了才女几多情怀,其《雨后酬人玩竹 》曰: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薛涛井旁有一副题联:

此间寻校书香冢白杨中,问他旧日风流,汲来古井余芬,一样渡名桃叶好。

西去接工部草堂秋水外,同是天涯沦落,自有浣笺留韵。不妨诗让杜陵多。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四川布政使方积与成都府知府李尧栋,于薛涛井畔建成吟诗楼和濯锦楼。此后,分别在咸丰初年、光绪十五年对吟诗楼和濯锦楼进行修复。清光绪十五年建崇丽阁,因临锦江,名“望江楼”。

    据说是为纪念薛涛在船上为密友元稹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濯锦楼略似船形。古时成都的织锦户常把织好的锦在锦江中濯洗,故锦江又名濯锦江,濯锦楼由此而名。吟诗楼则依据薛涛晚年在其居住地碧鸡坊建的同名楼而建,再现当年薛涛吟诗、制笺、挥毫情景。

    再到成都时,定去望江楼,在苍翠竹林中低吟红笺小字。下面列几首薛涛诗作。

牡 丹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雨后酬人玩竹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送 友 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卢员外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春郊游眺寄孙处士二首

其一

低头久立向蔷薇,爱似零陵香惹衣。

何事碧鸡孙处士,伯劳东去燕西飞。

其二

今朝纵目玩芳菲,夹缬笼裙绣地衣。

满袖满头兼手把,教人识是看花归。

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十四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来自新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23:15:34 | 只看该作者

介绍宋代女诗人朱淑贞和她的诗(转帖)

朱淑贞,断肠词人不忍见春光
2007-6-6 9:17:39 来源:德州新闻网--长河晨刊




   北宋时,钱塘江边坐落着一处园林,园林里有桂堂、水阁、西楼、雪霁、依绿亭等胜景,更有一位粉雕玉砌的女子。这女子,便是当地世代为官的朱家大小姐朱淑贞。她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还能帮着父亲朱延龄鉴赏古玩,是钱塘一带出了名的才女。
    朱淑贞在气派的园子里吟诗抚琴欢快地成长着,直到她有了自己的恋人。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抚弄着杨柳。春日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可是恋人却在这个时候离她远去。从此,朱淑贞人在家中,心已到了万里之外。
    又是一年过去了,朱淑贞的思念愈来愈深,想起离乡背井、远在天涯的恋人,她愁肠寸断。又到了斜风细雨的时候,朱淑贞借酒消愁,渐渐不胜酒力,依着桌睡去。她突然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恋人在水云相接的地方,就在将要拥抱的刹那,她无奈地醒过来,她懊恼惆怅地低吟:“天易见,见伊难。”这时,朱淑贞已经二十出头了。
    过去流行早婚,过了二十岁还没有出嫁就是老姑娘了。朱淑贞的父亲本是官场上的人,很要面子,见女儿已大,就逼着朱淑贞与当地的一个小官吏成了亲。
    朱淑贞的丈夫是个小官吏,他整天混在商妓之中,对朱淑贞毫不关心。那天,他竟然把一个妓女带回家中,并当着朱淑贞的面与那女子调情。她无法忍受,只得与丈夫分离。
    当时,宰相曾布的妻子正寓居在京城汴梁。这位善于作词的贵夫人甘愿折节下交,千里迢迢把朱淑贞接进汴梁。吟诗填词,歌舞助兴,她成为了曾布夫人的座上客,交往了一些贵族夫人,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汴梁的生活拓宽了朱淑贞的生活视野。此时,她又一次遇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人,朱淑贞仿如枯木逢春,重新放出了生活的光彩。
    在含烟带露的黄梅季节,朱淑贞与恋人在朦胧的细雨中携手漫步,欣赏着湖中的荷花。“妖娇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这时,她格外爱惜美好的春光,希望楼外那千条万缕的垂杨,能系住这美好的日子。
    朱淑贞正沉浸在晚到的爱情中,金兵却攻破汴梁,她和爱人在战乱中离散,她只得回到浙江钱塘的娘家。父母认为她丢了家庭的脸面,对她冷嘲热讽。在思念与压抑中,朱淑贞渐渐地老了,她日益感到人事的无常和空虚。她在《减字木兰花·春怨》中写道:“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最后,朱淑贞是在“每到春时,下帏跌坐,人询之,则云:我不忍见春光也,盖断肠人也”的吟叹中去世的。这位断肠词人到底死在哪一年,历史上没有记载。

(来自新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23:29:1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朱淑贞

哭损双眸断尽肠
               -----朱淑贞的《断肠词》
浙江省慈溪市三山中学,屠建苹
内容摘要:在朱淑贞传世的200余首诗词中,出现“肠断”“断肠”字样者不下20处。此外,全诗含“断肠”之意的句子就更难以尽数了。本文以她的《谒金门·春半》和《断肠谜》为例分析了她悲苦惆怅的心理
关键词:朱淑贞  《断肠词》  悲苦惆怅


李清照的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不知被多少人称叹,有人说它写绝了丧偶女人极端悲凉孤苦的情境。其实,绝对的事物是没有的。即以上述情境为例,与李清照几乎同时的才女朱淑贞也有高人一等的体验。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是宋代女诗人。她出身官宦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工于诗词,擅长丹青,且精通音律。据说她婚姻不幸,嫁了商人为妻。商人重利轻别离,外出经商,久居异乡不归,并另谋新欢。朱淑真苦闷幽怨,郁郁寡欢,诗词多哀怨之作。著有诗集《断肠集》和词集《断肠词》。她自伤身世,所以诗集、词集都以“断肠”为名。
  她在《减字木兰花》中这样写道:“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孤灯梦不成。”在寒冷的黑夜中,多愁善感的她行坐卧立都是一个人,没谁来相伴。她的神经因孤独而近乎错乱,恍惚惶惑中竟出现了自己与自己酬唱的下意识现象。恢复神智后,她感觉到的仍是愁病交加,重复着的仍是以泪洗面。还有比这更悲凉孤苦的么? 是的,朱淑贞是太过伤感了。她的诗词往往给人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而她又常常在诗词中使用“断尽肠”“断肠”这样的词语: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秋夜有感》)岁暮天涯客异乡,扁舟今又度潇湘。颦眉独坐水窗下,泪滴罗衣暗断肠。(《舟行即事》)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中秋闻笛》)在朱淑贞传世的200余首诗词中,出现“肠断”“断肠”字样者不下20处。此外,全诗含“断肠”之意的句子就更难以尽数了。正因为这样,后来辑录她诗词的学者们才把她的作品集题为《断肠集》。朱淑贞的诗词不但数量多(传世作品是李清照的5倍),而且质量高。
我认为在所有这些词中,《谒金门·春半》是最能表现这种情绪的
谒金门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栏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这是一首闺阁伤春词。和闺怨诗一样,闺阁词的主要内容仍不外是反映少女少妇的伤春伤别之情。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妇女的生活环境狭窄而又有限,她们的行动受到种种限制,所以,对于大自然的变化,对于离别,对于恋情,一般说来,她们的体验总是比较深刻而又敏感的。如果她们能把这些细腻的感受写成诗词,就会别饶韵致,别具特色。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如此,朱淑真也是如此。
(来自新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7:18: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元稹(zhen三声、音枕)悼念亡妻的诗,影响很广。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此诗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全诗的意思是: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引,经历过巫山的云雨缠绵,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传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挚诚的情感,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亡妻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又传元稹这首诗是描写自己对过去情人的痴情迷恋,难以忘怀。即使再美丽的女子,在他眼中看起来,也比不上他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就象经历过沧海水、巫山云的人不在以其他地方的水云为水云一样。如此痴情刻骨的诗句出自曾对贵族小姐始乱终弃的元稹手中,这向我们表明了为人与为文并不是合一的。

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尽怀念悼亡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两句的“懒回

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

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
(来自新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7:24:59 | 只看该作者

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元稹和女诗人薛涛也有很深的情感交往,但这不影响元稹为亡妻写出如此动人的诗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