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朱淑贞
哭损双眸断尽肠
-----朱淑贞的《断肠词》
浙江省慈溪市三山中学,屠建苹
内容摘要:在朱淑贞传世的200余首诗词中,出现“肠断”“断肠”字样者不下20处。此外,全诗含“断肠”之意的句子就更难以尽数了。本文以她的《谒金门·春半》和《断肠谜》为例分析了她悲苦惆怅的心理
关键词:朱淑贞 《断肠词》 悲苦惆怅
李清照的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不知被多少人称叹,有人说它写绝了丧偶女人极端悲凉孤苦的情境。其实,绝对的事物是没有的。即以上述情境为例,与李清照几乎同时的才女朱淑贞也有高人一等的体验。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是宋代女诗人。她出身官宦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工于诗词,擅长丹青,且精通音律。据说她婚姻不幸,嫁了商人为妻。商人重利轻别离,外出经商,久居异乡不归,并另谋新欢。朱淑真苦闷幽怨,郁郁寡欢,诗词多哀怨之作。著有诗集《断肠集》和词集《断肠词》。她自伤身世,所以诗集、词集都以“断肠”为名。
她在《减字木兰花》中这样写道:“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孤灯梦不成。”在寒冷的黑夜中,多愁善感的她行坐卧立都是一个人,没谁来相伴。她的神经因孤独而近乎错乱,恍惚惶惑中竟出现了自己与自己酬唱的下意识现象。恢复神智后,她感觉到的仍是愁病交加,重复着的仍是以泪洗面。还有比这更悲凉孤苦的么? 是的,朱淑贞是太过伤感了。她的诗词往往给人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而她又常常在诗词中使用“断尽肠”“断肠”这样的词语: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秋夜有感》)岁暮天涯客异乡,扁舟今又度潇湘。颦眉独坐水窗下,泪滴罗衣暗断肠。(《舟行即事》)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中秋闻笛》)在朱淑贞传世的200余首诗词中,出现“肠断”“断肠”字样者不下20处。此外,全诗含“断肠”之意的句子就更难以尽数了。正因为这样,后来辑录她诗词的学者们才把她的作品集题为《断肠集》。朱淑贞的诗词不但数量多(传世作品是李清照的5倍),而且质量高。
我认为在所有这些词中,《谒金门·春半》是最能表现这种情绪的
谒金门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栏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这是一首闺阁伤春词。和闺怨诗一样,闺阁词的主要内容仍不外是反映少女少妇的伤春伤别之情。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妇女的生活环境狭窄而又有限,她们的行动受到种种限制,所以,对于大自然的变化,对于离别,对于恋情,一般说来,她们的体验总是比较深刻而又敏感的。如果她们能把这些细腻的感受写成诗词,就会别饶韵致,别具特色。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如此,朱淑真也是如此。
(来自新浪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