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11955|回复: 1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女性诗歌征集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1 22: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女性占人类的半数。</p>
<p>社会学者历来把女性解放的程度作为社会解放的尺度</p>
<p>女性和男性共同繁衍着人类,而女性在其中有着自己特殊的贡献。</p>
<p>如果没有女性,这个世界将失去它多一半的美丽,</p>
<p>如果没有女性,文学作品也将失去它大半的魅力。</p>
<p>三八节将至,</p>
<p>谨以此帖献给女性同胞们,</p>
<p>祝她们节日快乐!</p>
<p>征集的作品以女性写的诗歌为主,也欢迎写给女性的诗歌作品。</p>
<p>是为发帖词。</p>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22:22:07 | 只看该作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宋·李清照

<p>&nbsp;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p>
<p>&nbsp;李清照《一剪梅&middot;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p>
<p>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ldquo;红藕香残玉簟秋&rdquo;,领起全篇,上半句&ldquo;红藕香残&rdquo;写户外之景,下半句&ldquo;玉簟秋&rdquo;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p>
<p>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ldquo;轻解罗裳,独上兰舟&rdquo;,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ldquo;独上&rdquo;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ldquo;云中谁寄锦书来&rdquo;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ldquo;雁字回时,月满西楼&rdquo;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ldquo;谁&rdquo;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ldquo;谁寄&rdquo;之叹。说&ldquo;谁寄&rdquo;,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p>
<p>&ldquo;花自飘零水自流&rdquo;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ldquo;红藕香残&rdquo;、&ldquo;独上兰舟&rdquo;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ldquo;一种相思,两处闲愁&rdquo;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ldquo;云中&rdquo;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ldquo;一种相思&rdquo;到&ldquo;两处闲愁&rdquo;,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ldquo;思&rdquo;而化为&ldquo;愁&rdquo;。下句&ldquo;此情无计可消除&rdquo;,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ldquo;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dquo;了。   &ldquo;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dquo;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ldquo;眉头&rdquo;与&ldquo;心头&rdquo;相对应,&ldquo;才下&rdquo;与&ldquo;却上&rdquo;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ldquo;一种相思,两处闲愁&rdquo;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搜自新浪网)</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22:39:12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个简析本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玉簟(dian四声)秋:指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简析】

  此词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烘托,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0:37:14 | 只看该作者

鉴于李清照在中国女诗词作者中同时也是在中国诗歌史中所具有的突出的大家地位,下面转载一篇关于她的评传。

<p>李清照 -------------------------------------------------------------------------------- 09/07/2004/14:23 华夏经纬网 人物评传 </p>
<p>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生活安适美满。他们以诗词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书画、金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p>
<p>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词与诗的区别,重视词自身的艺术特点,提出词&ldquo;别是一家&rdquo;之说(见《词论》)。其词现存七十多首,前期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内容缺乏深意。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都表现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韵调优美,风格热情明快。后期(南渡后)作品多抒发孤寂凄凉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美女凉。如《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念奴娇》(萧条庭院)、《水遇乐》(落日熔金)等,在对故乡的怀念中,表达一定的爱国感情。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连用七个叠字,准确自然、深刻细致地表达了惨遭国破家亡后的孤寂凄苦的情怀。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谐和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呐,被称为&ldquo;易安体&rdquo;,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王灼《碧鸡漫志》说:&ldquo;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rdquo;况周熙《蕙风词话》说:&ldquo;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rdquo;其诗今存十五首,多感时、咏史,抒发爱国情怀,风格豪迈遒劲。如《题八咏楼》、《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咏史》等。《夏日绝句》中&ldquo;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dquo;几句,颇为人所传诵。其散文《金石录后序》介绍他们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细密详实,语言简洁流畅。生平详见《山东通志》、田艺蘅《诗女史》等。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本文选其诗《绝句》一首,选其词十二首,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藉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p>
<p>&nbsp;传世名篇 </p>
<p>渔家傲 </p>
<p>【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ldquo;记梦&rdquo;。约作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赵明诚被罢官后偕清照避居青州(今山东益都)故乡时所作。起首两句状夜空景色,意境壮阔优美。此词吸取《离骚》&ldquo;上下求索&rdquo;和李白&ldquo;梦游天姥&rdquo;的浪漫主义精神,凭借丰富想象,体现作者的不凡理想和豪迈气概,是《漱玉词》中独具豪放风格之杰作。清黄蓼园评:&ldquo;此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豪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rdquo;(《李清照集》引《蓼园词选》)</p>
<p>【原文】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p>
<p>如梦令 </p>
<p>【题解】 这是一篇追述往事之作,写的是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调子活泼轻快,语言明净,画面优美,是首绝妙的好词。 </p>
<p>【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p>
<p>如梦令 </p>
<p>【题解】 见《漱玉词》。李清照在北宋灭亡之前,颇多饮酒、惜花之词,风格清俊、旷逸,反映其早年悠闲风雅之生活情调,此即其一。此词蕴藉了对春光一瞬,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体现女词人的高雅情趣。 </p>
<p>【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p>
<p>一剪梅 </p>
<p>【题解】 见《花庵词选》题为&ldquo;别愁&rdquo;。此词当作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已(1101)。相传李清照结褵不久,其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帕书此词以送之。(伊世珍《嫏嬛记》)此词抒写伉俪深情,倾吐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深笃,态度坦率大方,后之论词者,无不为之折服。 </p>
<p>【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p>
<p>凤凰台上亿吹萧 </p>
<p>【题解】 这是李清照一首吟叹离愁别绪的名作。应属于词人早期作品。语言委婉含蓄,曲尽其妙。 </p>
<p>【原文】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选,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p>
<p>&nbsp;蝶恋花 </p>
<p>【题解】 这首词作于宣和二年。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时寄语姊妹之作。这在她众多的惜别词中是笔致较为坦率的。 </p>
<p>【原文】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p>
<p>蝶恋花 </p>
<p>【题解】 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大约写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远出,李清照作此词以排遣寂寞。 </p>
<p>【原文】 暖雨晴风被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p>
<p>醉花阴 </p>
<p>【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ldquo;重阳&rdquo;。《花庵词选》作&ldquo;九日&rdquo;。宣和二年(1120)赵明诚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次年重阳,李清照由青州(今山东益都)书寄此词。此词在描写重阳节天气、时令、气候、景物之中融和作者凄凉寂寞心情。&ldquo;莫道&rdquo;三句一气呵成,点明主题,暗示相思之苦,忧愁之深,为千古名句。 </p>
<p>【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p>
<p>永遇乐 </p>
<p>【题解】 李清照晚年住临安(浙江杭州),当时南宋已较安定,元宵节日,临安呈现一派热闹繁荣景象,作者在饱经忧患之余,抚今思昔,作此词以抒发故国之思,流离之感。看似乎淡,却包含多少人生感慨。此词所表现的故国之思,身世之痛,引起过不少爱国者的共鸣。 </p>
<p>【原文】 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多门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翠,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p>
<p>武陵春 </p>
<p>【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ldquo;春晚&rdquo;,一作&ldquo;暮春&rdquo;。绍兴四年(1134)李清照卜居金华,次年春作此词,抒发了家破之苦,国亡之恨,无比愁闷的心情。 </p>
<p>【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p>
<p>声声慢 </p>
<p>【题解】 建炎三年(1129)七月,明诚在行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感疾,病亟。清照自池阳奔建康。八月十八日,明诚卒。清照葬明诚毕,大病。金兵南下之势日迫。清照独留建康,抚今追昔,不胜身世之感,因作此词。此词反映作者丈夫死后的悲伤愁苦心情。 </p>
<p>【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p>
<p>&nbsp;摊破浣溪沙 </p>
<p>【题解】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以纯熟的笔法抒发了亡夫、流徙的个人遭际和对山河破碎、国势日危的愤慨。</p>
<p>&nbsp;【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我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p>
<p>&nbsp;绝句 </p>
<p>【题解】 见《彤管遗编》。诗题一作《乌江》。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咏史诗。诗中贷赞美项羽兵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的壮烈行为,嘲讽斥责南宋统治集团仓皇南渡,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不思恢复的懦弱无能。全诗语言明白,诗意爽朗,感情沉痛悲愤。 </p>
<p>【原文】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p>
<p>(原帖还选了《金石录后序》,因为文章较长这里没有收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阅读&mdash;&mdash;一直走)</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1:08:07 | 只看该作者

《满江红》 清代 秋瑾

满江红

作者: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1:29:0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秋瑾——转载一篇赵慎修先生的文章

女革命家秋瑾事略·赵慎修

  在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英雄谱中,秋瑾的形象是格外引人注目、格外使人景仰的。这是因为,她一身二任,不仅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者,而且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生前,她曾以“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①作为对全中国妇女的勉励,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还只是一种理想;但对她自己来说,不正是逼真的写照吗?

  秋瑾,浙江绍兴人,生于1875年②。她的祖父和父亲都中过举,当过相当于州、县一级的地方官员。她少年时代就“学通经史,工诗文词,又好剑术,善骑马”(王时泽:《回忆秋瑾》),而且“丰貌英美、娴于辞令”(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1896年,在她随父任居留湖南期间,奉父命嫁给了湘潭豪富之家的王廷钧。此人庸俗、自私,男尊女卑的观念很深,对国家的安危漠不关心,只是靠花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京官头衔,其品学才情都远远不足以与秋瑾相匹配。“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秋瑾曾经这样慨叹其不幸的婚姻遭遇。1905年,即当秋瑾赴日后,在给她大哥的信中又指责王廷钧的为人是“禽兽之不若”;她“一闻此人,令人怒发冲冠”。显然,她不为生活所屈,她有信念,她要抗争。

  秋瑾生于福建,又到过台湾等地,使她直接地感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和中国的屈辱,早就萌发了以花木兰、梁红玉为榜样,效力国家的思想。当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她悲愤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杞人忧》),她到了北京之后,思想上产生了急剧的变化。据她在京时期过从甚密的好友吴芝瑛说,秋瑾在京时期,“痛愤庚子之变,以提倡女学为己任。凡新书新报,靡不披览,以此深明中外之故,而受外潮之刺激亦渐深”(《秋女士传》)。现存的七言古风《宝刀歌》和《宝剑歌》即是明证。在这两首诗中,她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敲响了生死存亡的警钟,清朝政府已经成了以江山赠人的卖国政府,中国已到死里求生的时刻。她决心用宝刀、宝剑斩尽妖魔,澄清神州。“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是她献身祖国的自白。

  秋瑾革命思想的增长,和王廷钧的矛盾也必然日趋激化。到1904年,她终于毅然决然只身东渡了。

  当年的日本东京,是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海外活动的中心之一,留日学生界也有许多革命的中坚分子。秋瑾一到日本,就显示了极大的革命活力。

  她本来名叫秋闺瑾,字璇卿,这时她去闺为瑾,改字竞雄,又号鉴湖女侠,以示面目一新。她参加了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三合会,并受封为“白纸扇(即军师)”之职。中间一度回国,又加入了光复会。不久,她参加了刚刚成立的同盟会,并被推选为评议部的评议员和浙江省的主盟人。她发展了不少浙籍会员,致力于宣传工作,创办了《白话》杂志。常常读书写作到深夜,“每每写到沉痛处,捶胸痛哭,愤不欲生”(王时泽:《回忆秋瑾》)。她认为演说是宣传革命的最好方式,省钱,随时随地可以讲,于是就组织演说练习会,而且身体力行。“每际大会……则抠衣登坛,多所陈说。其词悲感激切,荡人心魂”(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每登演坛,雄辩恣肆,往往倾动众耳,击掌声如百面春雷”(黄民:《秋雨秋风》)。她又积极学习制造炸药,练习射击,随时准备回国开展武装斗争。她在当时已经成长为颇负声望的革命活动家。

  1905年冬,日本政府适应清朝政府的政治需要,相继颁布了《清韩留学生取缔规则》和《关于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明令规定取缔留学生的政治活动,剥夺集会结社等自由,检查书信,强迫留学生遵守清政府的法令,企图以此扑灭蓬勃发展中的革命运动。当时,一部分人主张忍辱含垢,留下来坚持学业;一部分人主张退学回国,以示抗议。留日学生无形中分为两派,相持不下。陈天华为此愤而蹈海,希望以死激励留学界的团结一致。秋瑾是坚决主张回国的,她曾在一次留学生的集会上,把一把倭刀插在讲台上,慷慨陈词,演说应该回国的道理,并且声言:“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徐双韵:《记秋瑾》)。

  秋瑾回到上海之后,为了接纳回国的留学生,她又尽力参与了中国公学的筹建工作。

  秋瑾是锋芒毕露,爱憎分明,无所掩饰的人。她疾恶如仇,词锋犀利,常有逼人之势。这在当时往往招致一些非议,即使是一些革命家和她的挚友似乎也不能完全理解。例如,章太炎说:“瑾素自豪,语言无简择,尝称其乡人某为已死士,闻者衔之次骨”,因而为她不能“内实精神,外亦妥仪”而惋惜(《秋瑾集序》)。吴芝瑛说:“女士性慷爽,遇有不达时务者,往往面斥,不稍假借,以此人多衔之。”(《秋女士传》)徐自华、陈去病等人还认为秋瑾的锋芒毕露是她致死的原因。(见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陈去病《鉴湖女侠秋瑾传》)其实,这是不确的。

  秋瑾自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她的一生言行似乎都是在向传统的习惯势力挑战。她身为女性,却喜欢男装,佩刀,骑马,豪饮,赋诗。兴之所至,抽刀在手,“盘旋起舞,光耀一室,有王郎酒酣,拔剑所地之气概”(徐自华:《秋瑾轶事》)。身为女性,却广为交游。对于志在反清的革命同志推心置腹;对于轻薄浮浪,以吃喝玩乐为能事的纨裤子弟则义形于色,甚至当面呵斥;对于思想顽固腐朽的人则深恶痛绝,口诛笔伐。留日时期,有个浙江籍的留学生胡道南,顽固反对排满革命与男女平权,秋瑾与之论辩,当面指斥为“死人”。1906年夏,秋瑾与徐自华等三人在上海张园品茶小憩,见一留日学生挟妓恣谈笑谑。她当即视为留学界的腐败,要当面规劝。虽经徐自华劝阻,她仍然出面以日语干预,以至雏妓怒目相对。凡遇此等事,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而在她则正如她自言:“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徐自华:《秋瑾轶事》)她身为女流,却要羡慕朱家、郭解的为人,而且自号“鉴湖女侠”,行侠作义。留居北京时期,她竟然可以把变卖手饰,多方筹措的留学费用,援助素不相识的、身陷狱中的维新派人士王照而不留姓名。在日本,她又慷慨救助一个被丈夫遗弃的湖南女子蔡行素,一直到把此人送回国内就学就业,而她自己却要靠变卖首饰才能交纳学费。在浔溪女学,她又资助一个衣食无着的女学生吴明,她离校去沪,也一直把吴明带到上海就学。她就是如此的锋芒毕露、爱憎鲜明地打破了传统的妇女道德规范,岂不惊世骇俗!

  虽然如此,秋瑾之所以被人“衔恨”者并不在此。她之所以被害,其根本原因在于她要以武装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

  1906年的春夏之交,她在浙江浔溪女学教学两个月,当年冬又在上海筹办《中国女报》。此后,她就全力以赴从事武装起义的组织策划。

  秋瑾和徐锡麟曾经一道制定了浙、皖两省武装起义的计划。他们计划,由秋瑾在绍兴组织浙江起义,徐锡麟在安庆发动安徽起义。一旦起义发动,此起彼应,互相配合。安徽的起义军“上趋武汉,下趋江宁”;浙江的起义军则“攻上海而逼苏常”,一举而可下东南半壁。“然后简搜精锐,北窥幽燕,天下事可传檄而定”(秋宗章:《六六私乘》)。

  根据这个计划,秋瑾回到绍兴,出任了大通师范学堂校董。

  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为培养革命骨干所创办,学生多为浙东会党所选派的富于革命精神的青年。以进行军事体操为名,曾取得官府的批准,购进了一批步枪和子弹。该校素重军事体育训练,秋瑾主持该校以后,又增设了体育专修科,并联络浙东会党,选送了百十名擅长武术的青年入学。秋瑾就利用这个公开的身分进行武装起义的筹划工作,这所学校实际上也是一个武装起义的据点。

  秋瑾曾到金华、处州等地和会党首领共商革命大计。她来往于浙、沪、皖、鄂、湘等地,运动军学各界,筹措经费。曾到杭州勘察地形,绘制地图。她把浙江各地会党和光复会等反清革命力量统一编为光复军,并且起草了《光复军起义檄》和《普告同胞檄》。1907年的农历五月,她已布置就绪,并到上海和徐锡麟约定了起义事宜。

  不料,风云突变。因为起义日期的变更,局部起义军的过早暴露以至整个起义军处于不利境地。徐锡麟急切之间,乃于农历五月二十六日乘机起义,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以致清廷震动。起义失败,徐锡麟当天被害,浙江方面的处境更加不利。五月二十九日,秋瑾已经获悉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却又没有采纳及早起义的建议,而坚持六月十日起义的计划。六月三日已确知清军从杭州出动的消息,四日上午,她又拒绝了王金发关于暂时隐蔽的建议。她赶紧销毁了革命文件,并在给徐小淑的信中写下了“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这样的绝命词。当天下午她被捕。之后,绍兴府和山阴、会稽两县对她严刑审问,但她始终只有“革命党的事不必多问”,“要杀便杀”等几句话,咬牙闭目,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即公历七月十五日凌晨,秋瑾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一场即将爆发的浙、皖起义,遂成千古遗恨。

  在秋瑾之前的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没有女子为革命而流血牺牲的,更没有独当一面组织武装起义的。秋瑾的一生,以一女性出任革命党的一省的党魁,独当一面组织一个省的起义,以及为革命而从容就义等等,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

  秋瑾就义之后,浙、沪等地社会各界、报纸,纷纷起而谴责清朝地方政府,同情秋瑾。她就义的当年就出版了《秋瑾诗词》、《秋女侠冤狱汇案》、《秋雨秋风》等纪念性书刊。《小说林》等杂志上发表了烈士的诗词,以及悼念烈士的回忆录和剧作。此后,又建立了纪念烈士的组织“秋社”,烈士遗骨也被安葬在西湖之畔。迫于舆论的压力,清朝政府不得不把绍兴知府贵福和浙江巡抚张曾扬调离浙江。辛亥革命之后,在绍兴则更有烈士纪念碑、风雨亭的建立,在上海则建立了“竞雄女学”,长沙也建立了秋女侠祠堂。几十年来,亿万人民一直纪念着她的英名,缅怀着她的业绩。

  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秋瑾是足以当此赞话的。

①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

②关于秋瑾的生年,此外尚有三说:1877年、1878年、1879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2:48:12 | 只看该作者

《木兰诗》 南北朝(约公元500年前后)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2:50:49 | 只看该作者

《木兰诗》的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来自新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2:57:49 | 只看该作者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这是一首写给女性的诗歌,感人至深。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而今想起,更觉人天永隔,备感痛楚。王弗逝世后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适逢亡妻十年忌辰,正是触动心弦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制。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令人格外感动。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不到,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词的下片才真正真正进入“梦境”。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在那里,与自己的爱侣相聚、重逢。这里作者描绘了一个朴实、感人而又美好的场景――“小轩窗,正梳妆”。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但东坡笔力的奇崛之处还在下边两句――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3:08:20 | 只看该作者

《钗头凤》——关于宋代的陆游与唐婉

  
 陆游(1125-1210)南宋时伟大的爱国诗人,12岁即能诗文,其与前妻唐琬的爱情故事也非常感人。

************************************************************************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沈园二首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两首是陆游悼念他前妻唐琬的诗。唐琬原是陆游的表妹,两人结婚后十分相爱,但是陆游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封建旧礼教的压迫下,他俩终于被迫离婚。后来唐碗改嫁给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公元1155年春天,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唐琬受不了这种刺激,回去后不久便死掉了。1199年,陆游已经七十五岁,又来到沈园,想起旧事,写了这两首诗。
-----------------------------------------------------------------------------

  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在绍兴二十年, 于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转自新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