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唯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安全] 5.1鳌太活动记录整理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18:43:01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hsuhsu0812 发表于 2017-5-17 18:25
如此危险路线,出发前要做功课,计划,PlanABC,E(紧急)。装备,人员搭配组合,有互补性的组队最好。心理 ...

俗话说抛砖引玉,抛出我这么一块烂砖,引来徐徐这么一块宝玉。

徐徐应该将你关于鳌太的回帖做一个专辑,给计划走鳌太的驴友们做一个参考和提醒。

点评

唯大侠见笑了俺没走过,怕怕  发表于 2017-5-17 19: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7-5-17 18:43:17 | 只看该作者
事件也可称作专业与业余区别的佐证吧。譬如公园里围观象棋叽叽喳喳,看围棋的缄默无言。再如从前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只有木船,即无天气预报又无电台,惊涛骇浪和生离死别是家常便饭。他们对大海有敬畏感,以致有常态下都禁忌的词汇,出海前有祈福祷告仪式。

高山大海的威严依存,尊重它就是知进退,有对应的专业条件。曾经那些不够条件、业余又不要专业帮助的侥幸穿越了,权当做大自然恩赐与馈赠吧。而此次的伤亡事故,应当做大自然为避免类似伤害再次发生,对人们发出的警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7-5-17 18:51:0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从鳌太事件给我们的教育意义比事件本身更大。我们的国民受到的减灾防险方面的教育太少了。一个同样的7级地震,有些国家可以不死人,我们会死很多。一个火灾、一场水灾,都能死一大片。失火了你是往楼下跑还是楼顶跑?你是站着冲过烟雾还是用湿毛巾捂着嘴在地上爬行?地震了你是跳楼呢还是找个有梁板的角落蹲着?这些都要有预先的教育,再根据当时的情况瞬时判断后实施。国外有个“安全舱”的理念,船舶遇到海盗时大家躲进一处坚固的“安全仓”,海盗用轻武器是无法进入的,赢得时间获得救援,国外的矿井里面都有。在公共场所遇到恐怖袭击(比如多名歹徒冲进酒店大厅开枪)时,你最好的办法是就近躲避,选择有掩蔽的地方,而不是第一就跑,因为跑是跑不过子弹的,而且很可能正好跑到包围过来的歹徒那里。像瑞士这个国家,全民都学军事、学急救,想死人都很难。本次事件,如果有“安全舱”的理念,那么在这种不是战争威胁情况下的险境,有足够的食品(不动省着吃可以坚持更长),完全可以避过极端天气。可以查到鳌太最恶劣的那次天气,持续也不过5天。

点评

所言极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12: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7-5-17 19:43:14 | 只看该作者
BlackHeart 发表于 2017-5-17 00:24
熬太所谓下撤线路实在是太长了,水窝子-飞机梁那条大概还行,万仙阵虽说可以算有非常好的下撤线路,但距离 ...

我也愿意走山脊,但要出山还得走山沟。

点评

到低山缓坡的山沟就无所谓了,公路经常都是沿河的。我是坚决反对迷路的情况下找溪流下山的,30度的坡,溪流直接就穿过巨石过去了,甚至可以是瀑布,人下到那里就傻眼了,本来石头就滑。 我一直有个观点,迷路不算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8 02:39
到低山缓坡的山沟就无所谓了,公路经常都是沿河的。我是坚决反对迷路的情况下找溪流下山的,30度的坡,溪流直接就穿过巨石过去了,甚至可以是瀑布,人下到那里就傻眼了,本来石头就滑。 我一直有个观点,迷路不算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8 02: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7-5-18 02:39:37 | 只看该作者
Zou 发表于 2017-5-17 19:43
我也愿意走山脊,但要出山还得走山沟。

到低山缓坡的山沟就无所谓了,公路经常都是沿河的。我是坚决反对迷路的情况下找溪流下山的,30度的坡,溪流直接就穿过巨石过去了,甚至可以是瀑布,人下到那里就傻眼了,本来石头就滑。
我一直有个观点,迷路不算多大事,能找回来,但在山里真的伤不起,摔伤就找不回来了。路况不明的情况,原则上我只探上山路,不探下山路,下山遇到障碍的时候要不惜体力回到山顶找正规路下山。

点评

下山不探路。不轻易探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12: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7-5-18 02:39:42 | 只看该作者
Zou 发表于 2017-5-17 19:43
我也愿意走山脊,但要出山还得走山沟。

到低山缓坡的山沟就无所谓了,公路经常都是沿河的。我是坚决反对迷路的情况下找溪流下山的,30度的坡,溪流直接就穿过巨石过去了,甚至可以是瀑布,人下到那里就傻眼了,本来石头就滑。
我一直有个观点,迷路不算多大事,能找回来,但在山里真的伤不起,摔伤就找不回来了。路况不明的情况,原则上我只探上山路,不探下山路,下山遇到障碍的时候要不惜体力回到山顶找正规路下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7-5-18 08:56:55 | 只看该作者

2800下到核桃坪的路好走吗? 多远?

点评

见62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8 09: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9:02:09 | 只看该作者
西域游侠 发表于 2017-5-18 08:56
2800下到核桃坪的路好走吗? 多远?

见62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7-5-18 14:43:39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西域老狐 发表于 2017-5-17 14:50
重装走长线,睡袋和替换衣服要装在防水袋里再放进背包。因为遇到大雨大雪,即使有防雨罩也难保背包里面不 ...

没走过长线~体会不到连续雨雪的境况~雨中走雪中走~全身湿透不更应扎营烤干么~

点评

外面是风雪,帐篷里烤不了,帐篷本身都可能随时垮掉,可以想象连睡袋都是湿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06: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7-5-18 14:56:46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唯岳 发表于 2017-5-17 15:18
“拥有15年户外经验的和学英夫妇曾一度被视为这支队伍的信心与保障:2012年,和学英与丈夫木文胜在当地向 ...

半年都没看所有鳌太山难贴丢人贴这谁信~她有能力前后找人为何不自己去救~她和最亲近的人最后都没沟通~说发现不见了~不回头??感觉领队和她都有问题~带一个装备给养很差的女驴~他们都没问下很奇怪

点评

云南队,核心是这对夫妻,丈夫有失温症状,在后面收队,如果妻子跟丈夫保持2米距离,随时可以发现他,如果他受伤,实在走不动了,两个人停下来,从山脊往背风面,下降一点,支起帐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07: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