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哈哈哈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上半身如何往弯里倒?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00:0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哈哈哈15 于 2018-12-19 00:08 编辑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8-12-18 08:24
仔细看大神们的视频,其实大神们在高速大弯的时候反弓也是不太多,所以应该也是通过内倾的方式立刃(还是从 ...

可能我理解的反弓和乔大师的有点不同,不管对不对,我说下我的理解,感觉只有反弓做到位了,外腿才能倾斜的更多,或者说是给予外腿更多的倾斜空间,胯/裆那会有一种拉长的感觉。
现在感觉动作有点乱,下回去体会体会乔大师说的脚踝开始的立刃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00:24:34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12-17 15:23
是啊,胯进去了怎么重心还没进去?

Alignment了解一下。踝,膝,胯,肩,像平行堆放的积木。注意,这套东 ...

可能描述的不太清楚,有种胯移多的感觉,虽然有时这种滑的也挺流畅,但是对板的控制并不是很好,而且还有A腿的问题。

点评

在另一个贴说了,超过物理条件的立刃肯定会内脚承重,所谓胯移多了就是这样。 立刃来自于内倾,反弓实现外板上的平衡。 翻脚踝也好,侧压鞋帮也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9 0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00:47:05 | 只看该作者
t61 发表于 2018-12-18 09:30
能想象到lz所说的两种滑行姿态。
个人理解,移胯一定能进去;如果进不去,就跟初学者听说要保持重心靠前, ...

现在的瓶颈确实略纠结,谢谢t61的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00:49:22 | 只看该作者
wowmac 发表于 2018-12-18 09:35
youtu点be/wWSrig2bfCo

视频挺好的,感觉做出来不太容易,放到技巧库里,下回去试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12-19 01:0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拉布 于 2018-12-19 01:16 编辑
哈哈哈15 发表于 2018-12-19 00:24
可能描述的不太清楚,有种胯移多的感觉,虽然有时这种滑的也挺流畅,但是对板的控制并不是很好,而且还有 ...
如果是从直立状态顶胯同时肩向外移动,确实有可能重心不进去,错误的小弯中偶尔有见。结合你上次的问题,如果肩胯一体,胯进去了重心肯定也进去了。

在另一个贴说了,超过物理条件的立刃肯定会内脚承重,所谓胯移多了就是这样。

立刃来自于内倾,反弓实现外板上的平衡。

翻脚踝,侧压鞋帮,侧倒膝盖,移胯,身体向弯内倒,所以这些说法其实都可以是一回事,因为你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一部分的移动必然带动整个身体姿态的改变。前提是做对,说法的不同,无非是意识中的关注点不同。
但如果做的不对,那确实会有不同的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12-19 01:12:17 | 只看该作者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8-12-18 08:24
仔细看大神们的视频,其实大神们在高速大弯的时候反弓也是不太多,所以应该也是通过内倾的方式立刃(还是从 ...

前两点同意,最后一段不赞成。哪有什么自动的平衡啊。

点评

自动平衡这个是雪板自身特点。假设只穿一个雪板,你内倾不做反弓,内倾到一定程度(例如60度),此时雪板由于设计特点变弯。此时再内倾哪怕1度,雪板变弯的程度比之前快,也就是内倾一个小角度但雪板被压弯一个大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9 0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12-19 08:22:32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12-19 01:12
前两点同意,最后一段不赞成。哪有什么自动的平衡啊。

自动平衡这个是雪板自身特点。假设只穿一个雪板,你内倾不做反弓,内倾到一定程度(例如60度),此时雪板由于设计特点变弯。此时再内倾哪怕1度,雪板变弯的程度比之前快,也就是内倾一个小角度但雪板被压弯一个大角度,于是半径r变小一个比较大的值,根据向心力公式(本来半径就是平方项),会有一个点让你向心力恰好满足于公式,此时再内倾板子给你的力量就超过向心力了,用电子说法就是达到一个负反馈,内倾差一点向心力不够,继续内倾;内倾多一点向心力多了,板子推你无法继续内倾。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说明,实际上需要实验证明。但这跟Dynamic的感觉比较像,你立刃到一个比较大的角度板子会给你非常强的反馈力,此时你一松力板子把你送出弯儿,就是上面的力量分析原理。

反弓的原因是COM与板子作用力,如果没反弓人体会无法承受那么大的反馈力,如果反弓过多脊椎将承担不合理的力量分力,所以大弯的反弓并不会特别多。

点评

写了一堆审核了。 反弓的作用也不赞同哈,前面写了,以后再细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9 09: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12-19 09:0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拉布 于 2018-12-24 09:22 编辑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8-12-19 08:22
自动平衡这个是雪板自身特点。假设只穿一个雪板,你内倾不做反弓,内倾到一定程度(例如60度),此时雪板 ...

根据物理学原理,质量越小的改变运动状态越容易。下半身连同雪鞋雪板是属于比较容易改变的,而上半身是COM的主要部分,改变就比较难了。
所以在低速大弯儿的时候,我们可以慢慢的用身体去找平衡,但是在小回转以及高速大弯的时候,更多的是保持身体的稳定,而用腿去找雪板入弯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12-19 09:0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拉布 于 2018-12-19 09:40 编辑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8-12-19 08:22
自动平衡这个是雪板自身特点。假设只穿一个雪板,你内倾不做反弓,内倾到一定程度(例如60度),此时雪板 ...

写了一堆审核了。雪板是允许在一定范围的角度上平衡,但平衡是主动行为,没有自动平衡这个东西。有可能根据身体的感知来调整平衡,但同样也是主动行为。

反弓的作用也不赞同哈,前面写了,以后再细说。想想SAJ的双轴内倾大弯,没有反弓也能很好的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12-19 09:1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rui_casey 于 2018-12-19 09:25 编辑

我觉得乔大师说的平衡应该是指雪板会根据你立刃的角度和速度给人一个力反馈。但是,这个力反馈是不是合适、是否平衡还得取决人的主动控制。人能控制住这个力反馈,并且适合于自己当前的速度和弯型,那就是平衡的。关于反弓和立刃的关系,我觉得与其关注立刃角度,还不如关注平台角度。平台角度是你施加到雪板上的力与雪板切入雪面形成的平台之间的角度。也就是说我们滑雪的时候,板刃切入雪中会在边刃上形成一个很小的支撑平面,地面垂直于这个支撑面对我们产生支撑力,我们的作用力也应该是对这个支撑面垂直实施的。因为雪板的宽度,如果我们对着板中央发力,就会与平台支撑力不对齐并产生扭矩,造成雪板外翻,失去抓地力。超过90度就会产生侧滑,所以反弓是为了将作用力作用在板刃上的行为。但立刃角度越大,向下切雪的力量越小,向外的力量越大。如果板刃不能切入雪面够深,也不能抵抗更大的向外的力量。所以这时候需要更小的平台角度。那只能是把重心提高一些,使得发力方向与平台之间形成锐角,加大板刃向下切雪的力量。这也就是大角度立刃的时候,需要更大反弓的原因。人体大部分的重量都在上半身,所以立起上半身形成反弓是必然的选择。

点评

哈哈,写的非常好。 我其实并不是非常强调雪板“所谓自动平衡”的观点,那样滑雪会变得很无趣。我也非常强调主观能动性,有控制的滑雪。但是,我认为雪板的设计是可以完成自动平衡的,就是不受其它外力的情况下自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9 12:18
了解,很赞。平台角也说的不错。  发表于 2018-12-19 09:41
恩恩,我是这个意思,可能表述的不清楚,修改了一下。  发表于 2018-12-19 09:29
雪板是允许在一定范围的角度上平衡,但平衡是主动行为,没有自动平衡这个东西。  发表于 2018-12-19 09: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