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yhalhas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西藏自助行 (图文并茂实践版,一个一个字自己敲键盘的)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9-7 12:42:04 | 只看该作者
yhalhasa 发表于 2013-9-5 19:16
不知何故,插不了图片。

网速不行?

点评

可能是,配上图片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20: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20:48:15 | 只看该作者
蓝波蓝波 发表于 2013-9-7 12:42
网速不行?

可能是,配上图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15:00:11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二、西藏独特风景——经幡

初来西藏的人,都会被西藏的独特风景——经幡震撼,那遍布山头、房顶、河岸、树枝和路旁,随风摇曳的五彩经幡,像在与远方对话。正如藏族人所相信的,它是连接人与神的纽带,经幡每动一次,就替人们诵了一次经,向神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和祝福。

经幡也叫“风马旗”,藏语称为“隆达”,最初是用来祭祀的,那时的经幡还不是布做成的,而是直接将羊毛挂在树枝上,如今,无论是喜事临门还是逢年过节,人们都要挂上五彩布缝制的经幡。经幡的颜色有固定的五种,蓝白红绿黄,顺序绝对不能调换。因为蓝代表天,白代表白云,红象征火焰,绿意指水,而黄表示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顺序与其代表物在自然中存在的客观顺序是一致的,天在最上,地在最下。如果随意颠倒了,不就是要自然发生大灾难吗?

除了印上不同的颜色,经幡上还有图案,最普遍的是方形经幡中间有一匹驮着宝藏的骏马,四角上分别有金翅大鹏鸟、吉祥如意的龙、威武的老虎和森林之王狮子。另外,还有一些经幡上印着佛像、佛经或者吉祥八宝图。图案多以木版印刷,还有石板和金属板印刷的,印刷时要保持所有材料、工具都是洁净的,这样,经幡才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经幡有很多种,根据使用地点、祈祷功能的不同会使用相对应的经幡。在山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长达几十几百米的经幡,密密麻麻排上很多层,规模宏大,令人惊艳。这种是悬挂式的经幡,在牧区、圣湖或者寺庙周围的山上最多。还有一种是插在房顶、路口的经幡,这种经幡是用一大块长方形的印有图案和色彩的旗子固定在杆子上做成的。第三种是经幡柱,大昭寺周围的四个五彩的柱子就是经幡柱。高几十米,层层叠叠地围上经幡,然后立起来,通常在寺庙、山顶、圣湖这些地方看到。

每当看到经幡,特别是那些悬挂在险峻高山上的经幡,总是让人感慨,那是怎么挂上去的!可后来才知道,藏族人不仅把它挂上去了,而且每年都要挂一次,换上新的,难怪它们总是那么鲜艳洁净。藏历新年初一过后,人们就会选一个好日子,挂上新经幡,等所有的经幡都换新了,你就会感到整个藏区立刻呈现一番新气象,欢喜和乐。所以把经幡说成是西藏的独特风景,绝对名至实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9:13:01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四、长明不灭的酥油灯

不论是藏族人还是汉族人,到了拉萨,会将许多的时间消磨在大昭寺,或朝拜或晒太阳,而我独爱大昭寺里那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长明不灭的酥油灯,它们宁静而温暖,却总让人感到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抚平浮躁的情绪和不安的灵魂,难怪寺庙里的喇嘛总是慈眉善目,面带和善的笑容呢!

不论去哪个寺庙,我们这些游人都会学着藏族同胞,在每个佛像前布施零钱,但有一样我们没有学会——拿着装酥油的袋子,看到大型的酥油灯,就用勺子舀一勺酥油,加在灯碗里。藏族人相信,酥油灯的灯光代表智慧,使人明智,明辨是非,还能够让人在黑暗中认清方向,所以在祭祀或者做法事时,都会点上酥油灯,为灵魂照亮前行的路,让他们不会迷茫,灯光也是生者与逝者沟通的桥梁。这就是为什么藏区发生一些大灾难后,人们会点酥油灯集体祈福了。另外,在佛前供酥油灯对于修德之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藏族人家中点着酥油灯。

西藏有一个节日是燃灯节,在每年的藏历十月二十五号,为了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燃灯节当天,许多的寺庙、佛塔、藏族人家中、屋顶都会点亮酥油灯,满城灯火辉煌。那千万盏长明不灭的酥油灯,远远望去,仿佛天上的银河不小心坠落到人间。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点酥油灯用的酥油和食用酥油是不一样的,切不可误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10-12 17:50:56 | 只看该作者
好帖!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3-10-16 15:26:22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不错  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10-17 23:2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3-11-1 15:59: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1:25:32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七、精美的酥油花

酥油花发源于西藏,但酥油花艺术的集大成者却是青海的塔尔寺,这里也是宗喀巴的诞生地,今天我们就去看看精美的酥油花是怎样炼成的。

制作酥油花有几个大步骤,首先是“搭骨架”,根据已经确定的画面内容,用柔软的草、麻或者竿等材料拼接出大体的框架。然后将旧的酥油花混合草木灰,包在骨架上形成一个基本造型。接下来就是细活了,在黄色的酥油中加入各种各样的纯天然矿物质,制成各色的酥油,以待使用。这些矿物质都是从珍珠、孔雀石、翡翠、黄金、玛瑙等许多珍贵矿物中提取出来的,以保证制作出来的酥油花色彩历久弥新,香气怡人,保存持久。塔尔寺的僧人们用彩色的酥油涂在基础造型上,或直接塑型,佛神、鲜花、绿叶、动物等都在他们的巧手中栩栩如生地出现了。最后将做好的酥油花按照原定的图安装固定起来,最高的又十几米,蔚为壮观。

有人会问,酥油是很容易化的,怎么能用手捏成不同的造型呢?秘密就是,制作酥油花都在冬季,僧人们会呆在一个温度零度的房间内,大家都知道,人的体温是37℃,所以正常情况下,手的温度会让酥油融化,所以在每个人的旁边都有一个水桶,里面的水都结冰了,他们不时会将手放进这刺骨的水中,降低手的温度。古诗中有“梅花香自苦寒来”,那这样精美的一座座酥油花可谓“美自苦寒来”。

与制作酥油花一样,欣赏酥油花也要在寒冷的环境下,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塔尔寺都要举行灯节,那时会有最新鲜最盛大的酥油花艺术作品展出。如果赶不上也没关系,塔尔寺还有酥油花馆,陈列了无数精美的酥油花作品供人品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6:07:30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八、藏族人的名字是怎么取的?

刚来西藏的人都会感慨,藏族人的名字是怎么取的?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很复杂,不像我们汉族,两三个字就能定位一个人了。不过呆久了就会发现,原来他们的名字挺简单,因为没有姓,只有名,在过去也只有贵族才享有姓的权利。而称呼藏族朋友时,只用取其名字的前两个字或者后两个字,有时也取第一个和第三个字组合,比如名字是“扎西多吉”,可以叫他“扎西”、“多吉”或者“扎多”。当然,也有藏族人只用三个字或两个字作名字。

此外,藏族人重名的也特别多,像“尼玛”、“曲珍”、“顿珠”这些,很可能你呆上一个星期就能认识两个叫“尼玛”的男士和三个叫“曲珍”的女士,如果这些人之间不认识还好说,可是如果都互相认识,就需要加以区别了。有时按年龄分,如大央金、中央金和小央金;有时按照出生地分,如果两个人都叫“拉姆”,分别来自亚东和堆龙,就会被称为“亚东拉姆”和“堆龙拉姆”。按照性别、外貌特征、职业来加以区分的情况也非常常见,就像汉族经常会叫别人“王麻子”、“周大头”、“李班长”一样。

藏族人通常喜欢在孩子出生后将孩子抱到寺庙给活佛或高僧起名字,因此每个人藏族人都对自己的名字非常珍重。名字的含义一般都是表达对孩子的希望和祝福,比如“次仁”,就是长寿之意,“拉则”是希望孩子像仙女一样美丽。不过在一些偏远地区也有随便取名字的状况,比如孩子是星期六出生的,就叫“边巴”,如果你认识一个叫“边巴”的人,你可以知道他就是星期六生的。另外,在汉族有些女孩子的名字叫“招娣”,一般都会被笑话她的父母望子心切,然而在藏族也一样,不过是叫“布赤”。

下面为大家列一下常见又美丽的藏族人的名字:
达娃(月亮)、格桑(好运)、桑吉(佛)、德吉(平安幸福)、洛桑(善良)、益西(智慧)、嘉措(大海)、欧珠(如意)、格勒(吉祥)、巴姆(女勇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