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奥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板技术] 再谈cross-over,cross-under,cross-through技术和练习方式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3-12-19 07:33:28 | 只看该作者
奥玛,还是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1-16 16:35:51 |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这样的经典强帖啊!爱不释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1-9 02:06:49 | 只看该作者
Crossover与Crossunder是个非常好的话题。LZ对重心的描述抓得很准,赞一个。

我没滑过单板,无法理解帖中技术描述。对于双板来讲,Crossunder与Crossthrough基本不再区分,因为反弹腾空后既可以归为Crossunder,也可以衍生出Pivot技术。

我感觉双板的Crossover与Crossunder的技术要点和单板的不一样,这一方面是双板两板独立,二是雪鞋朝向与结构不同。对于双板而言,虽然Crossover与Crossunder在重心上的结果与LZ描述的类似,但技术操作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外腿动作的不同。一两句也说不清,等以后有机会再写长帖吧。

坛里对Crossover与Crossunder的讨论还没有LZ这样深入的。再由衷地赞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2-26 01:43:3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高精文章不得不顶
后悔没有早点上这里来混

中文都读得那么辛苦了,还好没有去老外的网站上钻研
再次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4-9 12:14:34 | 只看该作者
firehawk 发表于 2013-9-13 06:55
我也觉得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对双板来说这个细节其实并不很重要,具体的过渡途径大都是无意识的。大弯o ...

个人觉得还是要深入看文章对于不同场合的应用;
从换刃稳定方面来看,cross-over可以卡宾大弯,但在较高速的卡宾大弯换刃时,
cross-under或cross-through能更好满足高速滑行需要低重心的要求,也能让换刃时间进一步压缩,换刃前后更加稳定。
从立刃刻雪方面来看,在high-c除了尽快把腿部或身体向弯心倾斜的方法之外,
也可以透过cross-under或cross-through在换刃后的腿部向外推蹬过程中让板刃提早刻入雪中。
从控制侧滑方面来看,在low-c因为离心力在加速下,对雪面或冰面的压力可能过大造成侧滑时,
可以透过换刃前本来就要腿部抽拉的动作来提前减小板压, 避免或减少侧滑的程度或甚至减小转弯半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4-8 23:06:28 | 只看该作者
你好,本人也学习了一个雪季的刻滑大回转,能否留个联系方式向楼主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4-9 08:49:54 | 只看该作者
单板技术?
觉得从双板的角度看也完全可以

可以根据地形和速度适当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2:30:12 | 只看该作者
老文章了,再补一张Cross-through的图,这张图非常的棒,是把反弓和Cross-through整个动作过程都呈现的非常清晰的一张好图,也是Narrow Alpine所使用的技术之一。最近通过练习,基本找到了narrow alpine board和extreme carving board装备之间以及技术之间的差异。总之narrow alpine的滑法和extreme carving还是要有不同的装备支持才好。extreme carving这种比较纯粹的推拉式,也可以看做时cross-through的一个挺极端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5-1-26 09:21:23 | 只看该作者
xie de zhen hao ,  shu ru fa meiyou  l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