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evor1530 于 2013-10-28 15:57 编辑
我觉得现在的活动强度定义有点粗糙,为什么提出这个话题?
先说说活动中听到的N次类似性质的话吧:
一次重装扎营活动中有人向新人介绍活动强度时说“这次活动路程十一二公里,爬升1000左右,强度1.5不到”。
一次活动,天黑了,有队友透支,护送的人安慰“你看,这次活动,你坚持下来,说明你也能走2.0强度了”。
这两个人的话,按照现在绿野上流行的活动强度定义,也没有错。但是那两次活动的结果都是严重超出计划行程,这样的情况虽说不出事都不是什么大事,但至少应该是我们或者说领队应该极力避免的。想想后者,有句话说在户外尽量不要透支,因为要随时保留应付突发状况的体力。之前也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什么是AA活动,里面句话我很同意,就是不要参加强度和自己体能差太大的活动。但问题是很多经验不足的朋友无法判断活动强度,领队也很难判断某位朋友是否能按照计划走下来。
我觉得问题就在活动强度的定义上。现流行的强度定义主要依据路程和升降。但是在众多影响活动强度因素中(地形,天气等等),我觉得负重和时间也是两个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这两个因素比较好度量。
轻装爬东灵算1.5的话,难道重装三四十斤,也算1.5?
用时10小时走完香山小十字(非休闲腐败),也算1.5?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重新给一个活动强度定义,至少要比现在的准确哪怕一点点也好。
这里我抛个砖。
影响活动强度定义,抛除不好量化的地形、天气等因素,取路程(s)、爬升(r)、下降(d)、负重(w)和时间(t)四个因素。对比马拉松配速,我觉得活动强度可以简化为人体功率速出能力,即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多少能量,把人从山底送到山顶。其中路程、爬升、下降、负重影响的就是全程需要的能量。这里先假设这几个因素对活动强度的影响都是线性的,给出如下式子:
(k1s + k2r + k3d) * (1 + k4w/体重) * 1/t
其中k1,k2,k3,k4都是待定系数。简单来说就是和路程、升降、负重正相关,和时间反相关。
这样,比如东灵山扎营,第一天要从下马威到顶,再下到九龙洼,路程10.5公里左右,爬升1000左右,下降600左右。负重比如40斤。一个队员以前走过类似的路线,用时8小时,假设强度2.0。但是由于下马威离市区远,加上堵车,可能只能12点开始爬,假设按照现在的天黑时间6点左右,也就是说,行程计划应该要在6个小时内到达营地(个人习惯留提前天黑时间半小时到达营地,这里权作假设),这样强度就提升了三分之一(准不准确另说)。至少可以跟队员明确说这次活动等级2.6,不是2.0了。当然,如果领队确认可以走夜路的情况下,可以放宽时间,这样,这个活动就有个最低强度要求了。可以像睡袋一样,给每个活动来一个正常强度,最低强度,哈哈……
现在说说另一个好处,就是方便测量自身能达到强度。东灵山有时很多队员没去过,不明白到底强度怎么样,对于说的2.0,也没概念,只走过香八拉等等。按照这个式子,可以在确定负重情况下,反推2.0强度应该多少时间完成香八拉。这样队员完全可以找个周末测量一下。虽说不会很准,但多少是个依据。
最后,说回来,这样的式子也许可能是荒谬的,实际情况复杂,不可能是线性能表达的,我本身也非专业,欢迎大家讨论讨论,有权威专家提出科学模型那就更好。
说在最最后,这里提到时间因素,丝毫没有比速度的意思,只为了更开心、更安全的AA。
|
|